科工力量:对抗美国的金融武器,为何反为美国所用

【文/科工力量  柳叶刀】

大家好,我是观察者网《科工力量》栏目主播,冬晓。美国对华的遏制越来越严苛,科技领域已经全面出手,而金融制裁可能是下一个选项。

不久前,一家叫做新美国安全中心的智库,发布报告称:中国的经济威胁伤害了美国盟友的利益,限制了美国政府和企业的全球影响力,美国应该采取多种积极措施应对中国的经济胁迫行为。这家智库创始人曾是白宫的助理国务卿,主管亚太事务,他们一直关注亚洲发展,尤其是中国。而撰写该报告的人,名叫彼得•哈里尔(Peter Harrel),在这家智库担任高级研究员,他之前曾在美国财政部任职,长期从事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工作。

美国为什么能制裁其他国家,实行金融霸权?有两个关键支撑,一个是CHIPS,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另一个是SWIFT,环球银行间金融电讯协会。前者是美国自己主导的货币支付清算体系,主要进行跨国美元交易的清算,处理全球九成以上的国际美元交易。后者是全球各大银行创办的金融服务机构,为金融机构提供安全报文交换服务,两家银行相互汇款,必须要通过SWIFT系统发送报文,获得支付款信息,然后进行结算。想与其他国家做生意,必须成为SWIFT的成员。

一旦美国全面针对某个国家,会先切断该国银行的CHIPS服务,失去这种服务,就失去了跨境美元支付功能。美元是世界流通货币,而且与石油挂钩,与其他国家做生意,用到最多的就是美元,没有该货币的结算功能,会造成很大损失。但这并不能完全堵死美元的通道,被制裁的银行可以在其他国家的银行开户,间接的使用美元交易。要想完全切断美元的交易,最彻底的做法是,将该银行从SWIFT系统中排除出去,这就意味着,失去与全球大部分银行的金融信息传输功能,交易信息发送不出去,不但美元交易受影响,其他货币交易也无法进行。这好比,你要邮寄一份包裹,快递系统拒绝给你服务。带来的后果是,与其他国家之间的金融交易行为彻底中断。

有人就提出疑问了,CHIPS是美国主导的,有控制权,但是SWIFT是国际间的合作组织,应该是中立的,怎么也受它的控制?SWIFT设有25个董事席位。美国、比利时、法国、德国、英国、瑞士各拥有两个席位,其他会员国最多一个董事席位。而大部分国家一个席位也没有。决定重要事项,以投票方式进行,获多数票就通过。虽然美国席位不多,但美元是SWIFT系统中主要流通货币,再加上美国是最大的经济体,该机构的董事长职位由美国人长期担任。而且,美国政府完全主导控制着美元资金的总闸门CHIPS,这很大程度上制约SWIFT的运行。

利用这两套金融工具,美国曾在经济战中重创对手。2003年,美国财政部通过分析CHIPS和SWIFT系统中的数据,发现中国澳门一家名叫“汇业”的小银行与朝鲜贸易公司有大量的资金往来,成为朝鲜外部资金流入渠道。2005年,白宫引用《爱国者法案》311条款,长臂管辖,借口朝鲜从事“印假美钞”和“贩毒”等非法行为,指责澳门汇业银行帮助朝鲜洗钱,将其列入黑名单。

汇业银行被列入黑名单后,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引发大规模挤兑现象,短短两天,该银行的十分之一存款被取走。其次,全球各大银行纷纷与汇业中断业务往来,宣布冻结朝鲜客户的账户。而在越南、蒙古国内,与朝鲜有业务往来的银行,也都被其他金融机构孤立。

当初,与朝鲜有联系的银行很多,美国为什么选择澳门的汇业下手,因为它体量比较小,制裁不会引起太大市场动荡。结果没想到,起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而朝鲜方面,在对外贸易瘫痪后,经济雪上加霜,仅仅过了四周,主动联系美国,要求重启六方会谈。一位朝鲜谈判代表曾私下透露:美国终于找到对付我们的办法了。

一个国家不管如何孤立,也要和国际银行系统发生联系,这样的联系要依附CHIPS或者SWIFT系统,全球的任何一笔美元交易都会在这两者的数据库中有记录,只要顺着交易的线索深挖,就能获取大量的国家机密和商业情报。就比如说买石油,因为必须要用美元结算,所以在CHIPS的数据库里,肯定有中国有关的石油交易信息,美国情报机构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就能判断中国石油的储备量,最多能维持多长时间。


可能说起来有点讽刺,SWIFT刚诞生的时候,是为了对抗美国的。上世纪70年代,花旗银行开发了一套金融信息传递标准,打算用在国际支付上,这里说的标准可以理解为,不同的银行相互转账的时候,时间、金额、账户名称等,采用什么格式,如何加密之类的。然而花旗银行的提议遭到欧洲的反对。毕竟掌握标准,就掌握了主导权,欧洲要自己搞。于是,成立了SWIFT。

后来,该组织越做越大,掌握了大量的、其他国家公司和个人的资产信息。这些有价值的数据被美国盯上了。80年代末,美国司法部曾要求查阅这些信息,但被拒绝了。那时的SWIFT很清楚,它们是中立的基础服务设施,不应该向任何国家屈服。可这一切在911事件后,全变了。

美国启动了恐怖分子财务追踪计划,授权财政部,追踪恐怖分子的资金流向。而财政部立马想到了SWIFT,希望一起合作打击恐怖分子,他们还邀请该组织的CEO到自己部门的办公大楼参观,拉近关系。巧合的是,这位CEO是个美国人,他也主张打击恐怖分子,同意了合作计划。双方签署协议,美国政府在规定的权限内,查看SWIFT数据库。原本中立的天平,开始向美国倾斜。

可哪有不透风的墙,2006年,《纽约时报》头版头条刊登报道:美国秘密搜集银行数据。多家媒体迅速跟进,揭秘美国恐怖分子财务追踪计划。舆论开始发酵,政府立刻回击。财政部长写信给报社:你们提醒了恐怖分子,破坏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反恐计划。共和党参议员要求追究《纽约时报》的叛国罪。SWIFT出面灭火,发声明回应,美国人已经对数据使用的目的、保密性做出承诺。

可他们真的能安分守己吗?2013年,斯诺登给出了答案。根据他曝光的文件,尽管有SWIFT协议存在,但是美国还是启动了一个特别项目,直接获取SWIFT的所有信息,而所有项目机制都是以打击洗钱、恐怖主义、贩卖武器的名义进行。

SWIFT开设了三个数据中心,分别位于,美国、荷兰、瑞士。全球各地的资金交易信息,分类为两种,一种是欧洲的,一种是跨大西洋的。前者的数据放在荷兰和瑞士的操作中心,后者的放在美国的操作中心,不过瑞士也可以存储。而欧洲以外的国家,都被默认分配到跨大西洋区域。

如今,SWIFT已经成为美国的精确制导武器。除了用来制裁朝鲜,也被用来打击伊朗。1979年,霍梅尼革命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逐渐发展成既有兵权,又有财政权的庞然大物。把持着石油、电信、制药、航运等经济命脉,而且与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坦的哈马斯联系紧密。

2007年,美国将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将所有和该组织有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列入制裁名单。全球大部分银行断绝了和伊朗金融机构的的业务往来,对外金融渠道几乎被彻底切断。

为了规避制裁,伊朗也曾想尽各种办法。比如说,国际海运有个惯例,必须要买保险,才能停船靠岸,卸货。而全世界的海运保险,被英国保险公司垄断,美国游说英国,不要给伊朗客户出售保险,这下子咋办?伊朗人在巴拿马注册空壳公司,货轮挂万国旗,航行时还关闭了GPS定位,本来以为可以避开追踪。可美国通过对SWIFT和CHIPS数据库的分析,以资金流向为突破口,对伊朗的空壳公司实行定点清除。

为了迫使SWIFT组织成员接受美国意志,美国政府公开称,如果发现伊朗实体还在利用其系统,董事会和股东都将受到惩罚。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说:银行都喜欢能交易美元的转账系统。在SWIFT系统中,美元的交易额占到40%以上,对美元的依赖性很强。

这样的威胁立竿见影,SWIFT关闭了伊朗所有金融机构的转账开关,一旦识别一笔业务和伊朗有关,转账立刻中止。因为全球所有的货币转账都要用SWIFT,在SWIFT关闭了伊朗所有金融机构的转账开关后,即使使用人民币和卢布,也无法向伊朗金融机构汇入一分钱,伊朗石油贸易即使使用人民币结算也无法维持下去了。时任伊朗总统内贾德哀叹道:伊朗经济受到了直接的冲击,石油出口锐减,银行转账被禁止,汇率暴跌。2013年,伊朗同意,终止20%纯度以上的铀矿提炼,2014年,浓缩铀项目全部停工。

前面的这些金融争端似乎也在暗示,建立独立自主支付系统的重要性。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有这样做,欧洲的TARGET2、日本的FXYCS、英国的CHAPS,它们支持本国货币跨境流通结算,但仍依赖SWIFT提供的服务。举个简单的例子,境外银行要想与境内银行完成货币交易,首先通过SWIFT系统传递支付信息,之后再连接到本国的支付系统,完成结算。

中国也有自己的结算系统,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是人民银行建设的,为国内金融机构提供服务。而在进行人民币跨境清算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和前面提到的几个系统一样,高度依赖SWIFT系统。中国的银行和对冲基金,一旦进入国际市场,所有的资金调动完全被国际金融巨鳄看得一清二楚,自己两眼一抹黑,被人知己知彼,如何博弈。

为实现高效的人民币跨境结算,我们正在建立的新的清算体系CIPS,它与CNAPS相互独立又相互连通,境内的业务,两者都可以参与,境外机构的不再和CNAPS直连,只和CIPS直接或间接联系,降低系统风险,减少对SWIFT的依赖,提高中国金融系统的国际化和安全性。

中美贸易摩擦,美国政客想用金融的手段,限制中国发展,SWIFT可能成为他们的工具,用它窥探中国金融资本的流向。但是要想真的把中国排除在该系统之外,也没那么容易。像伊朗被排除,是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制裁伊朗议案后执行的,名义和程序上合法。中国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即使美国胁迫,联合国也难以通过制裁中国的议案。从SWIFT成员国自身利益考虑,中国经济规模巨大,与世界联系密切,将中国排出系统,必将使大部分金融机构利益受损。但是不能排除美国利用自己的CHIPS系统,对中国进行制裁,尤其是针对某个公司和个人。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