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凶案的反思——如何消除社会戾气

9月12日晚,衡东县一广场发生恶性案件。据@衡阳发布微博消息,目前截至9月13日上午10点,已有11人死亡,44人继续住院治疗。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就马上震惊了网络,犯罪嫌疑人阳赞云的六进宫的案底更是让人议论纷纷。戾气,是用得最多的词语。

阳赞云,因犯故意伤害罪,于1992年10月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又因犯贩卖毒品罪,于2001年10月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因犯寻衅滋事罪,于2005年10月被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零三天;因犯失火罪,于2006年5月被本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因犯敲诈勒索罪,于2009年8月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2014年5月25日刑满释放;2018年1月,又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后二审改判6个月。出狱半年不到,又犯下如此重大恶行。

我们只能祝愿这起事件中的逝者安息,愿伤者早日康复。这次受伤的人员众多,衡阳血库告急,衡阳人民纷纷排队献血,这一幕总是让人非常感动的。

 

500

感动之余,我也是非常迷惑的,有如下二个问题。

一:阳某作为一个六进宫的累犯,几十年来,不思悔改,屡犯屡拘,其一生基本上就是徘徊于服刑、犯罪、服刑的轨迹。这不由得我们不问一句,我们国家的强制管教体系是不是出了问题?让人洗心革面,重新作人的思想教育是不是流于形式了?

二:我国的法律体系是不是在累犯面前太缺乏震慑力了?以至于法律只对遵纪守法的人有用,而对屡教不改者失效了呢?

这二个问题,我不了解,是无法解答的。那我们不妨看看其他方面是不是有值得我们更进一步思考的地方呢?

阳某这种屠杀无辜的恶性行为,与其他的案例是否存在共通的地方呢?

比如前些年的公交纵火案。据近十年来(2007—2016)初步统计,我国大陆范围共发生各类公交车纵火事件21起,共计伤亡570人,其中死亡141人,受伤429人。(数据出自中国救援网)。

 

500

再如驾车撞人案,网上简单搜索就搜得不下五例:湖北房县、昆明金殿公园、北京昌平、珠海某校园、河南南阳。

这些案件与衡东案件都有一个共性——生活失败,报复社会。

再看今年屡上网络热点的景区跳崖案件,最近的一起是发生在四川峨嵋山。9月12日12点30分许,在峨眉山景区金顶舍身崖,一名男子翻越护栏,跳下舍身崖。类似案例在网上也不鲜见。

跳崖案与它们的共同点是厌世。用2009年成都6·5公交纵火案行凶者张云良曾对女儿说的话,他们是希望“跟别人死的方式不一样”。

报复社会,或者到著名景区跳崖,对这些人来说,区别只是是否对旁人具有危害,而其共同点是用“跟别人死的方式不一样”,期望引起世人的关注。

这种恶性案件,我们确实是难以阻止的,如果说要百分百不发生,那是社会与国家不可承受之重。然而恶性案件一再发生,我们又需要反思什么呢?关怀,激励,鞭策,自然是很好的方式,可在现在这个商业社会里,想要实现却是那么的难。毕竟这一切都是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实现的,这个环境不是说你多有钱就能解决的,而是要你生活的这个社会环境富有人情味,人与人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激励,你的行为偏差有约定俗成的社会秩序来纠正,有自然形成的社会道德对你进行鼓励与鞭策。这不是法律力所能及的事,这是一种社会生态。

惨案一再发生,我们就应当想想,我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大道上,是不是丢弃了太多太重要的东西。

以前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确实社会主义如果贫穷也就不具有体制优势。所以我们改革开放,赚钱就是硬道理,有钱就是有能力,富有就是有素质……这让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浮躁与嚣张,同时信仰近乎于垮塌。当年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旁观,商品经济冲击下的社会秩序不复存在。城市与农村的社会结构再也不能制约个人的私欲泛滥,在物质财富迅猛增长的同时,人们越来越趋于自私自利,也越来越脱离于社区、脱离于人群……

所以前些年开始流行一个字“宅”,同时还流行一个字“混”。这是事物的一体二面。内向的人越来越宅,没有社交,没有朋友,甚至身边连亲人也没有;外向的人很多趋向于“混”,这不是混日子,而是混生活。别看这些人身边朋友成群,酒局成堆,却往往是高朋满座,知心无几。这些人的心灵是荒芜的,是空虚的,是寂寞的,甚至是狂燥的……

然后,我们的影视节目成天的娱乐至上,花边到死;以及媒体成天挖社会的垃圾箱,打着公正客观之名,大量报道负面消息,却对正面新闻视而不见,或一笔带过;各界名流特别是大学教授成天或在网上或在课堂,传授消极甚至颠覆三观的言论……

俗语说罗马不是一天堆成的,社会的戾气也不是一天积蓄的。这个过程在我们中国已经有二十来年了,甚至更长的时间了,这是一种病态。这种情况随着这些年网络的发展,被人为的有意放大,造成了更多心理失衡的人效仿。所以,我们就时不时的能看到这种类似的惨剧。

500

 

对这种情况,民间似乎有所觉醒,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社会道德的重建过程中来。关爱弱者,帮扶危者,转发正能量,赞颂新道德,抵制与抨击不良风气与现象,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尽自己的可能改变社会……可是这种民间的自发行为毕竟不成体系,过于散乱。大气候的改变还是必须要政府出手。

这就是要消减社会戾气,从根子上,从本源上进行改进。

个人认为有几个地方值得重视。

一:教育;二,媒体;三,网络;四:共产党的基层组织。

教育乃立国之本,我们国家讲坛上的人,特别是大学讲坛上的人,如果不能以身作则,作到育人先育德,正人先正已,那么教育出来的学生就必然三观偏差,心术不正。之所以这么讲,是这二年来,我见识了太多的大学教授博导,甚至是大学的校长各院系的负责人,都在宣扬西方价值观,甚至在公然推墙。这就必然造成学生意识混乱,信仰迷失。大学失守已是一个公开的话题,对社会的危害也是很多人的共识。教育失守,传导到社会上就是戾气丛生。

媒体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事了,娘泡、娘头乐、追星、娱乐、八卦、神剧……唯收视率是从,唯经济利益是从;为了制造吸引眼球的效应,不惜大翻社会的垃圾箱,什么丑就传播什么,什么耸人听闻就报道什么,甚至不惜大挖“恶性嫌犯背后的故事”。在其所谓客观公正的背面,也只是利益二字而已。社会职责荡然无存的媒体,更是戾气嚣张的推手。

网络一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从论坛到博客,群聊到文章,从百科词条到万能钥匙的各种链接,负能量可谓无处不在。而正能量的声音往往发不出来。这样的网络,带给人们的不是积极与美好,不是向上与拼博。这样的网络只会让人更进一步的心灵荒漠化而已,只会让人更进一步偏激与失衡。这是社会戾气的放大器。

共产党组织的基层治理,听说国家正在搞,说明国家高层在这方面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然而现实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毕竟这都是要直接牵扯到基层负责人利益的事,想与做是两回事啊。党群失联,干群疏远的局面在目前来看,并不能迅速有效解决。然而要重建社会道德,重构社会秩序,重建社区关怀就必须重整共产党的基层组织,重新让党群一心,干群和谐。这很可能是一件卖力却不讨好的事,毕竟涉及太多人的利益了。

建设和谐社会,消除社会戾气,那么这四个方面都是要整顿的,而且是要成体系的整顿的。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一个优秀的社会道德,一个积极的社区关怀,才能让人尽可能的消弥生活中的压力,让戾气无处可匿。

如果决心办这件事,也不要期望一步到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时也对心里充满戾气者说一句:“生活或许有苦累,甚至看似走投无路,但请相信,只要人还在,希望总归能打败绝望。”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