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嫁给一北京土著的东北媳妇,看到观友关于东北的讨论,我也想说几句

【本文来自《我印象中的东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利益相关,本人为嫁给一北京土著的东北媳妇。

关于东北的网络讨论,从九几年的社区→龙空→天涯→贴吧→微博→知乎,到现在的观网,基本没有任何改变。从侧面说明,东北的经济发展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而相关问题讨论分析,在近三十年的键政选手们的不懈努力下,已经穷就几尽,没有什么再重复的必要。



仅从个人角度谈个人经历,对比浅谈我对家乡、家乡人和我自己的看法。



1.家族的起源

我父亲一家祖籍河南,于清末闯关东至东北,从只有三户,在茫茫大平原上圈地立足,务农至今,每年都要跪拜祖宗牌位,最高的祖宗是嘉庆年间的一个小官。解放前是当地一个小地主,我爷爷在县城读书时被三青团的混混带着赌博,被设局欠债,家里卖了大部分田地赎人,解放后被评为中农,我父亲自幼种地,即使后来成为电力工程师,至今仍对玉米南瓜深恶痛绝。

我母亲一家祖籍河北,满族,解放前逃荒至东北,是一路讨饭过去的,赤贫的无产阶级,我姥姥生了11个孩子,只活下来4个。解放后,我姥姥成为当地妇女主任,自此翻身。我15岁那年姥姥去世,姥家院子里摆满了各种花圈,从县长到镇长到各种局长,当时不懂,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喜欢抽烟喜欢喝玉米糊糊的和善老太太,当年也曾意气风发过。

我是吃大米白面长大的,牛奶鸡蛋肉也不缺,父母生就我皮囊,黑土地养我体魄,我是高大健壮的东北人,我永远都是东北人。



2.亲戚关系

我大姨夫是当地某银行行长,所以亲戚请托办事时常先找我母亲说项,客厅里喝茶谈事,也不避讳我和我哥,我从小看到大。

所以,我知道,我在粮库工作的二叔在倒腾陈粮开养鸡场;我知道,我做施工队的三叔在申请贷款延期;我知道,我大舅家的大表哥二表哥二表姐在求门路进工厂;我知道,大姨家的大表姐夫在谋划当局长。等等等等,我全知道,但,我只说,我不喜欢去大姨家。

我有没有受过大姨家的恩惠呢?有的,我高中能进尖子班,是在当地教育局工作的大姨帮的忙,当然前提是我中考分数过线了。但是同班里也有几位分数不够的,比如我初中母校的校长儿子,某局长女儿。

这就是我家那边的现实,人口流动小,社会阶层固化,思想相对保守,人们做什么都离不开七拐八绕的亲戚关系,而土地肥沃,国企众多,又饿不死人,矛盾不够尖锐,恰似一潭死水,慢慢把人熬死在里边,所以我和我哥不约而同地都走了出来。

3.个人脾性

不得不承认,我做不来精致细腻的城里人,我的粗犷豪气就是东北的广阔田野夏雨冬雪给的。

某次老公发小聚会,烧烤摊上让我点餐,我大手一挥,啤酒来一箱!此事在他们发小圈子里传为笑谈。

某次红烧排骨,老公边啃边问,你都放什么了?答曰:大料桂皮香叶葱姜料酒生抽老抽盐。老公,没放花椒!我0.0:不爱吃花椒!(其实是忘了放)

某次去南方我哥家,我父母当时在帮我哥看孩子,我那3岁的大侄子,敏感地察觉到我分走了全家对他的关注,还怂包地不敢跟我顶,只对我母亲各种摆脸色,还玩闹似的踢我母亲,我上前一巴掌把那小崽子扇了个旋,转头拉着老公找酒店去了。

我母亲哄了孩子电话又来哄我,却说,她明白,她知道闺女心疼她。

我是东北媳妇,但我话不多。

综上,我父母还在家乡,无论怎么求肯也不来我这边,他们离不开那片土地。我想父母,感念养育我的黑土地,但我又不愿回家面对多年未曾谋面的亲戚。

很矛盾也很现实,我一个小老师,不能带携亲戚,在家那边的价值观看来,其实挺没用的,而从大城市的眼光看家乡……只能叹息……

至于楼中有观友吐槽东北媳妇如何如何,我老公也常如此吐槽,遇到这种情况,就我个人反应,明显给投喂得太好了,吃几天蔬菜吧,绿色又健康,还去火气。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