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之说】四十年《夺冠》路:女排背后站着“不信邪”的中国人

大家好,我是在观网陪您聊文娱的新之。上周五,新之去电影院看了电影《夺冠》。这部被称为“中国首部体育大片”的电影由香港著名导演陈可辛执导,讲述了从八十年代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两代中国女排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在国际大赛中战胜强敌,为祖国夺取荣誉的故事。

女排,只要这两个字一出,就不需要多说什么了。这两个字对于改革开放后四十年以来的中国人,背后的意义早就超出一个团体、一项运动、一段记忆,它并非像中国乒乓那样常胜不衰,气势如虹,它也不是篮球、足球那样有广泛的国民参与度,但偏偏就是“女排”,只要那一串名字,姑娘们的身影一出现在电影院预告片的银幕上,立刻就能让中国人热血沸腾,甚至热泪盈眶,抑制不住想看的冲动。究竟“女排精神”是什么呢?也许现在正是一个好时候用一部好电影来为时代留下这份情怀。

但这部电影会成为一部不辜负我们期待的好电影吗?其实新之我在观影前是有点战战兢兢的:除了这部电影因为种种原因的改名和提档,更大的担心在于近年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香港导演究竟能不能拍好中国特殊时代的中国历史?曾经从《建军大业》到《攀登者》,一次次的希望-怀疑到失望,让我几乎患上了香港导演主旋律PTSD,好在,这一次,陈可辛没有让我太失望。

“女排”是一个名词,女排的历史是一个几十年来线性发展的过程,它不是一个人的故事,也不是一个独立的历史事件,所以说如何在一部2个小时的电影中为一个四十年的集体画一张像,还要有故事,有高潮,有冲突,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夺冠》的创作者选择了一对贯穿女排发展的朋友作为主线来贯穿整个故事——郎平和以陈忠和为原型的“陪打教练”——五连冠时期的郎平和陈忠和彼此鼓励,和队友们一起在国际上打出了女排精神和五连冠的传奇,之后在时代浪潮的变迁中,前者出国留学,后者坚守本土,最终都成为了女排的教练。一个带领女排在雅典奥运夺冠,一个在女排陷入危机时临危受命,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培养了传承女排精神,重回巅峰的新“黄金一代”中国女排。电影着重还原了三场女排比赛:1981年中国战胜东道主日本,2008年奥运会中美对决中国落败以及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战胜东道主巴西力挽狂澜,三场大赛,一对好友串起了这四十年中国女排的沉浮。

我记得新之说的第一期节目咱们就借着今年的金像奖聊到了香港导演北上这个话题,其实大多数开创了香港电影辉煌的大导演在“北上”之后多少都有点水土不服的症状,陈可辛算是千军万马北上后最早找准定位,搞出高质量代表作,并且不失本心地在新环境中如鱼得水的第一人。

在资本的洪流中,陈可辛并没有一味地打造那种明星堆砌、大场面大制作的好莱坞模式大片,而是在电影的题材和故事上进行了多样的尝试,将一种香港导演中比较少见的历史情怀注入到电影的灵魂中,比如说《投名状》和《十月围城》,多年之后,这些电影总有那么一两个画面,一两句台词会在我的脑中挥之不去。此外,陈可辛还是一如既往地擅长刻画普通人在时代的浪潮中起起伏伏、悲欢喜乐。从《甜蜜蜜》中内地移民李翘和小军兜兜转转从内地到香港再到美国,再到《中国合伙人》里三个北大男生从渴望美国梦到靠着送中国人去美国而实现了中国梦,陈可辛眼中的时代浪潮并非我们熟悉的内地电影人擅长的那种,给主人公带来悲剧、压抑和绝望,而是有辛酸也有快乐,有喜有悲,有错过也有重逢,但始终带着希望,推着年轻人往前走,往更好的未来前进。这样的心态其实更加符合内地观众对于历史浪潮的真实观感,因此非但没有水土不服,反而陈可辛的许多作品都自动完成了“本土化”,而且以一种细腻和真实引发了内地观众的共鸣。

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陈可辛是所有香港导演中最适合来拍中国女排的,在电影中他也确实比较细腻地还原了八十年代的时代感,不会让观众有一种出戏的感觉,我身边很多年轻人在自己看完一遍后都说要趁着国庆带爸妈也看一看。毕竟现在大多数院线电影在老一辈心中都可以自动归为“魔幻题材”,能让他们有代入感的电影实在是太少了。

除了对时代感的把握,《夺冠》另一个发挥比较好的点在于对于体育比赛拍摄的场面调度和气氛渲染十分娴熟,相当于让观众跳出我们习惯的比赛转播视角,站在了女排姑娘们的身边看了三场比赛。电影所能实现的机位调度,镜头切换和特写是比赛转播镜头做不到,而姑娘们大声喊出的专业术语,鼓劲儿的话,伴随着现场嘈杂的声音和时不时切入的解说,观众的代入感一下子就起来了。

当然要真实还原,最骚的操作还是让女排姑娘们亲自上场“我演我自己”,这下你要说“演得不像”都不行,你总不能说,“哎呀,那个朱婷她演朱婷,演得咋不像朱婷呢?”真的真的要好好夸一夸女排姑娘们了。啥叫“文体两开花”,这才叫真正的文体两开花呀。片中巩俐的演技,精湛的微表情咱就不说了,还是我之前那句话,中国的优秀女演员只要不去好莱坞让那帮人祸祸,大神永远是大神,有网友说,除了颜值确实比真实的郎平稍微高那么一点点之外,其他的哪里看着都像郎平本尊。吴刚、彭昱畅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游刃有余。但是女排姑娘们的演技我确实是没有想到,虽然当初演员表上当我们看到朱婷饰演朱婷,惠若琪饰演惠若琪,张常宁饰演张常宁等一串熟悉的名字,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先是惊讶,然后欢呼,但其实我当时的设想可能只是一两个镜头的客串,或者是只表现他们打比赛的场景。毕竟术业有专攻嘛,毕竟要在大银幕上演绎剧情,所需要的台词功力、情绪调动和面部表情控制是当下许多号称演员的流量偶像都难以做到的,一下子上这么多前二十年只埋头于训练的专业运动员真的可以吗?

她们是真的可以。尤其是朱婷和巩俐有一系列的情绪变化的对手戏,不仅需要朱婷有哭戏,还需要如今已经成为王者的朱婷把自己演回卑微的小透明时代,不仅完全没有让我感到出戏,反而让我更加了解了大佬霸气侧漏之外真实可爱的一面。同样,其他女排姑娘们的演技也是不仅有型有梗,而且十分自然。这其中也包括了郎平的女儿白浪出演的青年郎平。


好了,说完了这部电影的优点和亮点,那么这部电影是完美的吗?当然不是。和陈可辛以往反应时代大潮下的人物沉浮的优秀电影相比,这部《夺冠》显然看上去略微粗糙了。其实看完整部电影,我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这部电影要从一开始的《中国女排》改为《夺冠》——它确实拍得太像一个人物传记而非群像电影了,而提到中国女排,永远不会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一个在时代中带着一种精神不断传承的集体。不过,我们也知道,现在在电影院里我们看到的成片是经历过一场争议后的删改的,至于是因为它的内容引发了争议,还是争议后的删改让电影成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这个锅是不是导演的,咱也不知道,咱也不好说

除此之外,这部剧在时代感的拿捏上我认为也不如《甜蜜蜜》以及《中国合伙人》,第一代女排所属的八十年代,和北京奥运会后的新时代给人的感觉是割裂的,也让电影自然地被分割成了前半段和后半段。有人喜欢前半段而对后半段无感,有人不喜欢前半段而对后半段有带入感。无论如何,我自己看片的感受是,前半段八十年代的情怀在女排战胜日本队夺得冠军后达到了高潮,然后镜头一转,到了北京奥运会,这种情绪就戛然而止了。导演希望表达的主旨是时代变迁中,两代女排姑娘们的变化:郎平、陈招娣那个时代的女排,拼搏流血,一心夺冠是为了集体、为了祖国,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牺牲小我甘于奉献的一颗螺丝钉。电影中郎平说了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那个时候,我们那么渴望胜利,背负了全国人民的期待,是因为那时的中国人内心还不够强大”。那么到了新时代,郎平问了姑娘们一个问题,“你们真的热爱排球吗?”,在电影中,不再沉溺于集体主义,而是每个人都有着张扬个性的80、90后女排姑娘在自我拷问和锤炼中找到了对运动的热爱,对自我的超越,从而重回巅峰,再次夺冠。这种时代变迁中,两代体育人内心的变迁,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一个主旨。

我个人认为,这个主旨非常好,但是并没有讲透。或者说,单单靠这种心态变迁,这种调整状态后的重回巅峰,难以完全说清楚,为什么“女排精神”对于中国人如此地特殊,也难以解释为什么这样一种源于80年代的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的体育发展了、物质也丰富了,却依然激励着80、90和00后,让他们感动和鼓舞。

我想我们需要重新回到八十年代,才能够弄清楚这个问题。八十年代,这个特殊的时代,对于很多年轻人早就已经面目模糊,而且充满着一种矛盾的气质:有人觉得它是开放而自由的,有人觉得它是贫困而混乱的;有人觉得这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时代,有人觉得这是一个失落了的时代。它也许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许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在看电影之前,我就在想,陈可辛会用什么样的符号来表现八十年代呢?最后,我在电影里看到了肩扛收音机哼着流行歌曲的小青年,看到了熙熙攘攘的自行车大军,看到了烫头和理发店,还有那部全国人民都在数女主到底换了多少套漂亮衣服的电影《庐山恋》,男女老少都在跟着电影里的人物念那句今天看来有点奇奇怪怪的英语晨读:“I love the morning of my motherland”

除了这些时代元素,电影中以袁伟民为原型的教练的一句话,点出了八十年代更本质的核心思潮——“曾经,男排拿到了世界第九,让我们觉得有希望,很快就能站上世界之巅,但是接下来就是十年没有球打,现在,我们要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对,就是这句把失去的补回来,是整个躁动、混乱又充满希望的八十年代的最强音。正如总设计师在日本乘坐新干线时的那句感叹:“太快了,就像推着我们跑”在那个年代追赶逝去时间的不仅仅是女排,还有科学的春天后的科技工作者,开始追赶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有企业工人,一头扎进全球产业链从最底层开始不断升级;还有学生,老三届寒窗苦读用知识改变命运;还有文艺工作者,用尽热情创作过去十年被迫停滞的文艺。所有的人看着国际赛场上呐喊拼搏的女排,就像看到了拼命追赶的那个不服输的自己。而女排最终战胜了日本、战胜了美国,站上了世界之巅,也激励了一代不服输的中国人,让他们在那个迷茫的时代相信,我们可以。

“女排精神”不仅仅是在拼搏中胜利,更重要的是那种在别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反败为胜。我小时候曾经看过一场给我留下终生心理阴影的足球比赛,上半场中国2-0领先,然而下半场却意外反胜为败,被伊朗队4-2反超。然而看女排比赛却恰恰相反,女排总能在最后的关头逆转,无论局面多不利,无论别人多不看好你——当所有的人都觉得你不行的时候,我偏偏告诉你,我行,我咬牙坚持到最后,我是胜利者。这样的体验是跨越四十年相通的,女排不是常胜将军,但她们总是能在国人最需要一剂强心针时用胜利来振奋中国人的精神。

我清楚地记得,里约奥运会中国队开局不利,迟迟拿不到金牌。之前几届金牌特多的时候,满世界都在批判举国体制,说金牌不重要,然而真的没有金牌,频频失利时国人的心态又有点绷不住了。我当时清楚地记得周围人的抱怨,“你看连女排都打得这么差”,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女排在生死之战中出乎意料地力挽狂澜,战胜了东道主,世界最强的巴西队,从而一路势如破竹,拿到了这枚意想不到的金牌,让全国人民的精神为之一振。

我还记得,女排最近的一次振奋国人,是在2019年的9月,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上取得了11连胜,一举夺得冠军,尤其是在第七轮,女排遇到了同样是不败战绩的美国队,在这场万众瞩目的对决中,女排气势如虹,没有给对方一点机会,直落三局获得大胜。我清楚地记得那时我周围人激动的心情,而这个时间点刚好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关键时刻,也是祖国70周年大庆的前夕,女排刚刚回国就众望所归地登上了国庆的花车,和全国人民共同庆祝。

这就是女排,它的精神,它的使命一直没有变,从八十年代的老女排,到如今的新女排,他们都在用一个具象化的集体代表着他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都在用他们的热血拼搏,在关键时刻振奋着国人的精神。正如我看《夺冠》这部电影,全篇我泪水禁不住奔涌而出的时刻,是结尾那些闪过的八十年代真实画面,老女排是一代青年人的缩影,六零后,他们用那股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劣势中不服输的劲头开辟了我们这个时代,因而有了今天的中国。女排的精神在传承,那种不畏冷眼,不屈不挠反败为胜的辉煌传承给了80、90后的女排姑娘,同样,这批女排所代表的我们这代人也正在接过父辈的旗帜,开创我们自己的时代。女排之所以是女排,因为他们背后站着的是一代中国青年,而一代中国青年面前的,是一个他们即将亲手创造的新世界。

好了,今天的新之说就说到这里,祝大家国庆假日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的B站个人号,新之AKIRA,咱们在个人号聊聊更多更有趣的话题。我们下期再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