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失的白鱀豚到人工繁殖江豚——三个故事见证长江生态保护变迁

来源:新华网

9月10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白鱀豚馆里,一头活泼的小江豚迎来了“百天”。这是世界上第二头在人工环境下繁殖成功的长江江豚。

科研人员介绍说,小家伙刚出生时,方向感还不强,像一个小炮弹一样到处横冲直撞。不过,在妈妈的带领下,小江豚很快就适应了饲养池的环境,目前身体相当健康。

它嬉戏的这个水池里,曾经生活过或许是世界上最后一头白鱀豚“淇淇”,至今仍生活着全球首例人工繁殖的江豚“淘淘”。三头珍稀动物,三段珍贵故事,见证了长江生态保护30多年的时代变迁。

500

9月10日,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小江豚(前)与母亲在一起逐水。2018年6月2日出生的小江豚,是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自2005年成功繁殖全球首例人工饲养长江江豚以来成活的第二头江豚。据中科院水生所专家介绍,目前这头小江豚身体健康、发育正常、行为丰富,开始出现频繁的捕鱼行为。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白鱀豚“淇淇”:迟到的拯救

2002年7月14日,世界上唯一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离世。时年约25岁的“他”,在淡水鲸类动物中已属高龄。

白鱀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人类对其最早的记载见于秦汉时期古籍《尔雅》,称之为“鱀”。

消逝的白鱀豚,见证了长江曾经的严重透支。1986年,白鱀豚数量已不足300头,列为“濒危”,1996年又被列为“极危”。2006年,多国科学家联合在长江进行大规模科考,未发现一头白鱀豚。次年,科学家公认该物种已经“功能性灭绝”。

“淇淇”是1980年被渔民捕获的,随后运至中科院水生所。23年来,科研人员通过对“淇淇”的饲养,在白鱀豚的饲养学、行为学、血液学、生物声学、繁殖生物学、疾病诊断与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丰富的资料。

但这终究没能拯救白鱀豚。中科院水生所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组长王丁回忆,科研人员曾试图为“淇淇”配对,却始终未能成功。科学家们在上世纪80年代就疾呼为白鱀豚“就地保护”或“迁地保护”,但曾经如火如荼的长江“大开发”,让这些呼声淹没在江水涛声中。

江豚“淘淘”:见证江豚保护的初步成功

2005年7月5日,江豚“淘淘”由中科院水生所首次人工饲养繁殖成功,现在已经13岁了。

在白鱀豚消失之后,江豚成为长江中仅存的淡水豚类,也是极度濒危的物种。为减缓江豚灭亡和保存物种,中科院水生所等机构的科学家自1986年以来持续提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饲养繁殖研究相结合的长江豚类保护策略架构。

“如果没有对白鱀豚的研究,就不会有江豚保护的成功。”中科院水生所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副研究员郝玉江说。

经过多年的饲养繁殖研究,科研人员积累了大量关于江豚的知识,对于推动江豚野生自然种群保护、迁地保护种群建设和管理,以及开展受伤搁浅个体的救护释放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除了成功在人工环境下繁殖出首头江豚外,中科院水生所推动的天鹅洲故道江豚迁地保护工作也取得重要进展。据估算,目前该保护区江豚种群数量已达到80头左右,迁地保护种群的江豚总数超过110头,为避免该物种的野外灭绝提供了一定保障。

江豚“F7C”:愿微笑永留长江

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成功的第二头江豚,目前还只有个代号:F7C。“他”顺利度过“百日”,意味着人工环境中饲养繁殖江豚的技术不断成熟。

不过,科研人员更希望结合人工饲养繁殖的深入研究,为野外种群保护提供更加充实的技术保障。同时通过加强对现有迁地保护种群的有效管理,在适当时机补充自然种群。

500

9月10日,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科研人员在监测小江豚与母亲在一起的活动情况。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王丁说,江豚保护做了30多年,曾经历“没人听、没人理”的阶段,也经历了“听你说,但就是不做”的阶段,科研人员一度流失严重,自己差点成了“濒危动物”。再后来,越来越多人愿意听、也愿意做,最近一两年来,甚至经常有管理部门找上门来听专家的保护建议。

他介绍,面容仿佛常带微笑的江豚,是当前长江中生活的唯一哺乳动物和食物链顶端物种,其种群维护可以反映长江的生态健康状态。2017年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江豚现有野外种群数量共约1012头,达成“遏制种群快速下降”的短期目标。

而科研人员的最终目标,是避免这一珍稀物种重蹈白鱀豚的悲剧,让它的微笑永远留在长江家园。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