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种了几棵树,助中国赚钱六百年,还为抗战立下奇功

500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月落星沉

明太祖朱元璋这人,很多事情都有争议,但有一个画风却从没争议:凡事往大了办!

比如他的“整肃吏治”,“监守自盗”四十贯钱就要杀头,受贿八十贯钱要绞刑,私自挪用公车都要“杖七十”。抓住“典型”更是“大办”。比如洪武九年这一年,全国被抓到凤阳“劳动改造”的“落马贪官”,竟就有数万人之多。又比如他的“抓经济”,在位三十年,全国修了近五万处水利工程,耕地数量高达八百五十万顷,全国农民家家“听指挥种地”,每十亩地就要种半亩棉花,不种就要法办……

明朝能从开国时一片残破的局面快速发展起来,实现“宇内富庶”的“洪武盛世”,确实有朱元璋“办大事”的功劳。

但和这些出名的“大事”相比,一件朱元璋不太出名的“大事”,影响却更超越了历史:“命种桐、漆、棕于朝阳门外锺山之阳,桐园百产,二甲军二百四十,桐树岁得油百五十斤。”

确切说,就是朱元璋命人种了几棵桐树。“种几棵书”怎么成了大事?这意义,可大了去了:每年的“岁得油”,得到的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手工业原材料”:桐油!

一、朱元璋“植树造桐林”,大大助推桐油产业发展

桐油,即桐树果实产生的油,在中国古代的天然涂料里,桐油是重要的原材料,唐朝的《本草拾遗》等典籍里,就有了对桐油的详细记载。发展到唐宋年间时,桐油的用途就更广了,既可以被用作制作“油灰”,作为建筑和造船时的材料,还能拿来制作“桐花烟”“桐膏”,公认宋朝文人圈里受追捧的“高档奢侈品”。但在明代以前,桐油产业,却也十分“低调”——因为太贵了。

500

因为栽培与制作技术的限制,在明代以前,桐油的产量一直非常稀少,产地也只集中在西南等地区,规模化种植更是没影。也正因如此,朱元璋“种树”这事儿,意义才无比重大:以学者周绍绳的形容说,这是古代中国“国营桐油”的开端。

有了这“开端”,桐油的产量,也就在明朝立国后高速增长:“国营桐树”的产量大大增加,永乐时期明王朝又趁热打铁,开设了以桐油为原料,专营漆器的“果园厂”。桐树的种植和桐油的生产,也从此开始普及全国,发展到清代晚期时,桐油产业的发展,都已经完全实现“桐油功用日宏,种植者亦稍众”,以及“妇孺皆知其利”。“种桐树得桐油”这事儿,成了明清六百年里,中国一项常见的传统手工业。

这个陡然火热起来的“新产业”,也就像一支“兴奋剂”。元朝以前多少看上去高高在上的“奢侈品产业”,这下不但更火热,且更“亲民”了。

二、桐油的产业化,拉动其他产业兴旺发展

桐油的大规模应用,首先就助推了明代漆器业的发展。虽然在今天,技术发展成熟,油漆完全可以取代古时候的桐油来使用。但在古时候,桐油却可以很大程度上充分发挥油漆的作用,甚至比油漆的功能还要全。

要知道,桐油身为“油”,它首当其冲的一个作用,就是作为涂料。桐油涂在布匹上面,就成了“油布”,涂在伞上,就成了“油伞”。当然,涂可不只是为了好看,更多是为了实用。桐油有着耐酸、耐碱、防腐、防锈等一大堆好处,在原本基础上,更是直接提升物品质量。桐油的广泛使用,简直是其它相关产业发展的“催化剂”。

500

明朝时期,漆器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技术更是呈现越来越成熟的趋势,而桐油的大量开采及广泛使用,更是直接为漆器业的发展提供优质原料,在原来基础上更拉动其快速发展,推动了漆器的普及使用。以至于到了明朝鼎盛时期,漆器工艺已经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漆器不仅种类繁多,色彩绚丽,而且积攒了许多优秀的技术经验。而明代以前许多名贵的漆器,也从此“深入民间”,成了百姓家的常用品。

此外,桐油还可以用作建筑材料。桐油拌和石灰,就是中国历史上最“硬核”的建筑材料,坚不可摧,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古建筑,追溯起来都可见到桐油的蛛丝马迹。正因如此,才为我们后人留下那些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三、桐油产业与造船业结合,强力促进“出国卖货”

如题所说的,桐油产业作为明太祖时期超级赚钱的“热门产业”,它最赚钱的意义,莫过于是和造船业相结合,以及之后的一系列传奇操作。

桐油作为一种重要涂料,在明朝时广泛用于造船中,直接提升了中国船舶的质量。桐油与石灰拌和在一起,作用无异于“胶”,比树脂的粘合力要更强,甚至有外国学者感慨,用桐油造出来的船“坚如硬石”。如此一来,有了桐油的船舶,完全可以达到“一艘船使用期相当于欧洲人两艘”的完美效果。

500

到了明代“隆庆开关”,中国外贸融入到“航海时代”。涂了桐油的中国船舶,也就成了亚洲海洋上的“赚钱神器”:单是在菲律宾地区,“隆庆开关”早期,每年造访菲律宾的中国船舶不过十来艘,到了万历年间时,就暴增到每年137艘。这些劈波斩浪的中国船,带来了棉布瓷器等“中国宝货”,年年在菲律宾赚到笑。1585年时,中国船队每年就能在菲律宾赚走30万比索白银,到了1596年,这个数字就突破了100万比索。

如此丰厚利润,也叫当时统治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发出了无奈的哀叹:“我们的钱都流入了中国人的口袋”。一直到清代雍正年间时,中国的远洋船队,都是亚洲海洋上“吸金”的代名词。火热赚钱的背后,也有桐油的沉默贡献。

500

如此好用的桐油,也自然有了国际声誉:明朝正德至嘉靖年间时,葡萄牙人就开始在中国采购桐油。不过一直到鸦片战争前,比起“助推”赚钱的景象来,“桐油出口”其实还比较冷清。毕竟当时的欧美国家,漆器等工艺并不发达,桐油的用场还是少得多。但到了近代史,这事儿又不一样了。

四、不光能赚钱,桐油还为抗战立下奇功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大清“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轰开,紧接着大量倾销的外国货物,也冲垮了许多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就连曾是欧洲国家“刚需”的景德镇瓷器,也在西方国家“洋瓷”的冲击下日益衰落。至于“茶叶”“丝绸”等产业,面对西方的机器工业,也都是节节败退。却偏偏是昔日“非主流货物”的桐油,却在苦难的近代史上逆风而上了。

500

在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里,桐油的用场,多是在“涂料”“建筑材料”等领域。但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却给了桐油新的机遇:19世纪下半叶起,随着西方各国机器大工业的推广,桐油成了制作“油布”“油墨”“油漆”等工业品的主要原材料,身价节节飙升。20世纪初,桐油“耐腐蚀”“防水”的特性更被欧美工业界重视,成了电机、电缆等产业的“刚需”材料。换句话说,没有桐油,西方国家的机器都开不动。可桐油在哪?在中国!

1937年以前,中国就是世界上唯一的桐油生产国。自明初起代代成熟的“桐油产业核心技术”,这下终于开花结果:从晚清年间起,中国桐油就卖火全世界。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美国,更是桐油的大买家。熟悉20世纪初世界史的朋友都知道,20世纪的前三十年,也正是西方列强“军备竞赛”加剧的时代,桐油的销量更是暴增。全面抗战爆发前夜的1936年,中国的桐油出口值达到了空前的73379000元,占中国出口额的百分之十。无可争议的“第一吸金产业”。

换句话说,在那个落后挨打的时代里,低调的桐油产业,年复一年在为孱弱的中国补血。这也就是说,当年明朝朱元璋的一次“冷门产业”开发,不仅给古代中国赚了六百多年的钱,还在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给落后挨打的近代中国,留了个保命的“家底”。

而到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时代,桐油产业的地位更高:全面抗战爆发前,虽然日本贵为美国的“第三大外贸伙伴”。但美国工业最刚需的桐油,还是指望中国供应。美国八百五十种工业品的生产,都要依赖桐油贸易。随着全面抗战的进程,中国东南沿海被封锁,火热的桐油出口也一下子“断供”。受到打击的美国,也不得不重新调整对华政策。

500

于是,就是在中国抗战最困难的1939年,以桐油为抵押,中美签订了《桐油借款和约》,中国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贷款”。这也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从美国获得的第一笔援助。虽然和约内容十分苛刻,但对于中国抗战,却有着重要意义——不止救了眼前的急,还打破了困顿里的“外交坚冰”。

也同样是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在中国“外援断绝”,石油等战略资源短缺的危局下,以桐油为原料做出的“汽油煤油替代品”,也有力支援了抗战。比如著名的桐油产地贵州铜仁,每年就往前线提供两千多吨“桐油替代品”。在作为抗战中国空军旗帜的芷江机场,那些一次次冒着弹雨升空,拼死阻击日军的中国战机,很多用的也都是“桐油替代品”。

这“烧着桐油打鬼子”的一幕,是中国抗战的独有风景,多少辛酸和敬意,今天依然值得铭记。

更值得铭记的,却是桐油的“奇功”作用。作为一项古代的“核心技术”,桐油昔日的辉煌,抗战的奇功,也昭示了一个永远的真理:核心技术,强国重器!

参考资料:周绍绳《中国涂料史话——十六、桐油小史》、刘玄启《桐油贸易与抗战初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刘新华《为抗战建功的铜仁桐油》、暴走萝莉哎《桐油有什么用抗战时候为何被列为战略物资》、何不笑《桐油抗战:用家史看历史》、陈梧桐《洪武皇帝大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