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特快:美国六代机“抄”的谁?歼-20总师说……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观察者网的席亚洲,欢迎收看我的《亚洲特快》节目,我将与您一起关注最新前沿话题。

上周,美国国防部空军副部长威尔·罗普宣布,美国空军的NGAD,也就是“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项目的首架全尺寸原型机已经开始试飞,并声称,该机已经“打破世界纪录”。

 

500

尽管他做了这个宣布,但是除了各大媒体转发新闻,主流的专业媒体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发表相关的评论,主要也是因为威尔·罗普没有透露任何关于这架飞机本身的性能,特征等方面的详细信息,大家也没法说。

列车长在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搜美国国内近期“UFO目击报告”,毕竟长期观察美国航空技术发展情况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这玩意有时候还真是比专业情报更能看出一些风声来,经典搞笑电影“黑衣人”里,负责监控地球上外星人活动的“黑衣人”们就是通过街头小报来获得各地的外星人活动最新信息的,在航空领域,有时候这情况也还真有点类似。

黑衣人“世界上最好的调查报告,如果你愿意也可以看看纽约时报,有时候他们也能碰上运气”

从2000年后,美国UFO爱好者圈内一直流传着所谓TR-3B“黑三角"飞行器的传说,当然了,他们对模糊的照片进行一番莫名其妙的处理之后,再发挥想象力画出来的想象图就各种诡异,要不就是画成一个三角形儿童玩具,要么就是画成星球大战里歼星舰涂个黑色……

 

500

不过这个东西呢,在列车长看来呢,实际上最可能的就是用于验证波音、洛马等公司在“六代机”前期讨论阶段经常说的“无垂尾小展弦比飞翼”构型的验证机,或者说“无尾翼的超音速飞翼”。

 

500

我们知道,超音速飞行的历史已经有几十年了,但是它其实一直是航空技术界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现在熟悉的美俄标的第五代战斗机,或者我国标准的第四代战斗机,也就是F-22、苏-57和歼-20——那下面我们都按照国际标准,用美国人的“五代”概念来说——在飞行性能方面最大特征是强调超音速机动能力,也就是在超音速飞行的时候能够进行比前代战斗机更加剧烈的机动,而且飞行速度也不会因为机动而大幅度的降低。

具备超音速机动性能的五代机,在超视距空战的时候,可以获得更加优越的占位能力,并自由选择交战的时机。某种程度上,如果仅仅考虑对付上一代战斗机,有超音速机动性能,而隐身性能弱一些的五代机,也能凭借这种优势,获得压倒性的优势。

但是超音速机动性能意味着你必须有更大的气动控制面,我们看歼-20和苏-57都采用了全动式的垂直尾翼,同时苏-57还采用了更加独特的边条前缘控制面的设计。这都是为了在超音速飞行时获得更大的控制力设计的。而且苏-57和F-22还都有矢量喷口技术,用于进一步增强超音速下的控制能力。

 

500

但是如果把这些控制面都取消掉,而同时还要保持同等的控制能力——那么可以想象,超音速飞翼的设计难度有多大。美国在航空动力技术方面世界领先,发动机方面的问题是最小的,而且通过推力矢量控制等技术,对于实现超音速飞翼也是很有用的。

所以美国人从2000年开始进行相关的实验,到现在出成果,能做一个原型机,似乎是有一定可能性的,这也是我猜测美国六代机的原型机可能会做一个超音速飞翼验证机的主要依据了。

那么9月21日,美国《航空周刊》刊发了他们对于NGAD验证机的看法的文章,介绍了美国新一代制空战机十年来的论证历史和目前NGAD的一些发展经过。文章认为,美国空军副部长所说的这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说法,在传统来说,应该是说飞行性能的创纪录飞行,例如两个城市间的平均速度啊,或者爬升到某个高度所需时间啊。但是从他的演讲的内容主要强调的是NGAD的“智能化制造”,尤其是当时罗普演讲的标题就是:“吃下红药丸:在一个天翻地覆的世界里寻求天翻地覆的敏捷性”,

也就是说,他的演讲主旨仍然是美军去年以来所说的“快速研发能力”,也就是“数字化百式战机”项目所强调的,不寻求一种能够直接验证第六代战斗机全部性能特征,每种原型机只强调一方面特性的这个特色。

因此,他的演讲中所说的“破纪录”,可能是说的生产研制进度、开发成本和可升级的选项方面的破纪录。

同时该文章还指出,“验证机”一词本身也模糊不清,它可能是一种和YF-22那样的,全新开发的飞机,也可能仅仅是在一架F-16上搭载一些新的设备来进行验证,因为早年间F-35的机载设备就曾经用一架F-16搭载进行试飞。

 

500

用于测试F-35作战软件的NF-16D测试机

尽管还有很多模糊的地方,但是《航空周刊》表示,他们重新查阅今年美国空军预算文件,还是有些收获,比如今年的预算文件规定用于NGAD项目的下一代自适应推进(NGAP),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变循环发动机”,按照美军的计划,要在2025财年交付第一台用于测试的发动机,2026财年开始进行飞行测试。

这至少说明我们现在看到的“第六代”验证机尚未配备这种新一代的发动机。

当然了,虽然《航空周刊》是美国航空界的权威杂志,也不能发涉密内容嘛,他们的这个报道其实还是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也没有。

这个时候我们不妨看看世界上目前最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歼-20的总设计师杨伟同志在今年四月发表的论文《关于未来战斗机发展的若干讨论》。

这篇文章里他也总结了美国十多年来对第六代战斗机发展讨论的情况,指出了美国关于第六代战斗机讨论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此路不通”的死胡同。

比如,关于第六代战斗机本质性的技术特点,网上经常被炒作的一些概念,比如3D打印、高超声速、集群作战、自主性的新概念技术很难成为“灵丹妙药”或“银弹”,而且成熟度和可应用性有限。

而他认为,真正能构成第六代战斗机与第五代本质性差别的特点,可能是“穿透性制空作战”概念,这种飞机的想定任务,美军已经很明确就是“2030年后,破解‘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

那不用说了这个飞机是要干什么。

那么为了对付“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这种第六代战斗机必须能够深入高烈度对抗的“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之中。相比之下,F-22、F-35这些第五代战斗机在面对这样环境的时候,只能留在防区外。

因此,这种“穿透性制空作战”能力,将构成六代机的本质特点。

那么可能让六代机具备“穿透性”能力的主要技术是什么呢,论文认为,包括以下这些:超越以往战斗机的远航久航能力、多武器\高密度挂载带来的高杀伤力、超声速无尾布局带来的全向极低隐身以及自防御弹末端硬杀伤防御等系列能力。这些将会对未来空战形态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此外呢,杨伟总师在文章中还指出,除了上面这些“硬”技术,在战斗模式方面,OODA循环领域也会有一个新变革,美军称之为OODA 3.0概念。

OODA呢,了解现代信息战概念的朋友应该都很熟了,这概念就是说把战斗行动分解为四步,即观察、分析、决策、行动,缩写就是OODA,交战双方不断进行自己的OODA循环,根据对手的动作决定自己下一步动作。而在这个过程中,又分为传统的OODA1.0,和强调通过信息对抗手段,破坏敌方OODA循环,加快自己OODA循环速度从而取胜的OODA 2.0概念。而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OODA循环概念进入3.0时代,飞行员将借助人工智能对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判断,大幅度降低事务性脑力负荷,更好的应对复杂战场环境,将精力更加集中在判断决策上,进而成为空战任务的监督者。

换句话来说啊,大家都看到前段时间美军进行的人工智能自动空中格斗实验了,未来类似这样的东西可能就成为战斗机的基本功能,飞行员不再需要决定“接下来我是要做一个破S,还是要做一个桶滚”,而是决定“现在我是不是要进入狗斗”,之后的过程就全部由AI来完成了。

500

500

杨伟总师还在文章中他探讨了有人\无人战斗机的概念,得出的结论是世界上主要国家基本认可有人高端战斗机仍然是下一代战斗机的主流,无人机更多还是强调单一性能的廉价飞机。

同时下一代战斗机的发展也必须强调与整个作战体系的并行发展,一面出现F-22那样的“信息孤岛”的尴尬——我们知道F-22由于采用的电子设备都是在上一代软硬件系统的基础上堆砌先进技术而发展出来的,结果在今天它很难融入采用新一代技术的美军作战体系。这也是下一代战机发展中所必须注意的问题。

最后,就是快速原型、快速部署的问题。

杨伟总师在文章中指出,从2019年底美国国防部的政策变化来看, 美军的NGAD可能会进入快车道。

论文中认为,美国空军很可能将NGAD项目列入MTA采办流程,从而实现快速研制,即一次只解决一个关键需求,首先产生一个远程穿透性平台,机载系统沿用F-35和B-21等项目业已发展的成熟系统,而后通过多个快速原型步骤,在快速部署的同时,发展新的能力增量。

基本上来说,这篇发表于今年4月份的文章,虽然主要是针对美国的技术跟踪,但是也透露了杨伟大神在负责我国下一代战斗机论证研制过程中的一些思路和想法。

例如,下一代战斗机仍然是一个有人驾驶的高性能飞行平台,而不会是一群无人机蜂群,也不会是一种采用组合式动力的空天战机。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对抗美国“穿透性制空任务”的新型作战飞机,它应该采用与对手相似的技术组合, 但是更强调我军自身的需求。其实某种程度上,歼-20就是一种执行“穿透性制空任务”的飞机,它很大程度上是要利用自身的隐身和远程攻击能力,去打击敌军高度设防的关键节点,动摇敌军的攻防能力。美军现在也要学歼-20了,当然只是技术上可能更加先进了。而我们现在也要开始设想如何对付美军版“歼-20”,这本身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循环了。

 

500

之前有听过杨伟总师讲课的朋友说,几年前杨伟总师曾表示他当时考虑的第五代战斗机的典型方案,应该是一个更先进的歼-20战斗机,带上一组同型号的无人僚机,应该说这和波音公司当时提出的第六代战斗机方案颇有相似之处。经过几年的发展,不知道我国的下一代战斗机又能从美军现在的动向当中得到多少启发呢?咱们吃瓜群众,先等着看吧。

500

好了,这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咱们下次再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