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不能一刀切,教育也不例外

       看了《将体育纳入中考计分科目,并逐步提高分值,以后会多上体育课吗?》一文,感觉是否又是一刀切?自从砸三铁的改革以来,企业职工的心理稳定性变差,随意加班加点也来越多。现在发展到工作量随意加码,法定休息日扣减了50%以上。包括国企在内,不断降薪迫使你要么加班,要么辞职。所以现在生育年龄的中青年因为孕期休息不好很多不敢怀孕。再加上生育政策调整而保育育儿措施跟不上,医院滥用催产素等原因,现今可以看到新生儿的发育质量并不乐观:自闭症、语言障碍发病率较高(约17%),感统能力很不乐观。中小学近视弱视学生也很多,我住的地方一栋楼里弱视儿童约20%。据查资料,孕期的后期是小脑发育关键期,孕妇缺氧和早产对此影响很大。医生诊断儿童语言障碍和感统训练课时,往往首先询问的就是是否有母亲产前有缺氧和早产的病历。而对此类病症唯一的补救就是康复训练,当然结果也只能是有所改善——达不到正常孩子的感统能力。

       我的经历是:文革后期落实政策——补发文凭接着转干,接下来就是夫妇2人经常出差一连7-8天。最忙时两人都在外,3岁的孩子只能跟着大人去外地(谁走得近谁带孩子走)。既然是“国家需要”也就没有二话。不过孩子也只能将就了。那时条件也不行,到了8岁以后才确诊弱视比较重,治疗也就谈不上效果了。你要他像正常孩子那样上体育课是不行的,不过体育老师还是很同情——适当调整了他的课堂内容。

      加强儿童的体育锻炼没有错,但一刀切就有失科学的道理。感统能力差的孩子除了体育运动能力先天不足之外其他方面还是可以的。所以,体育占多少分一是不能强求一律,二是要有多元的科学的标准。比如下围棋和象棋、太极拳做集体操等都是可以的,但如果习惯上单拿运动员等级标准做参照那就不合理了。你搞音乐绘画、做数学研究或者研究科学工程之类的工作,硬要参照三级、二级运动员标准来要求,确实有点荒唐。不科学的量化考核本质上讲是错误的。当然体魄好不是坏事,但是不是物理学家、工程师或者画家和作家的身体一定要像运动员那样才行?人的体能是个大概率的问题,况且亚洲人种和欧洲以及非洲人种之的体质也明显不同(比如,肯尼亚的马拉松运动员是天然具有的禀赋)。出类拔萃的体育天才也只是小概率的现象。

      我们的教育还是要实事求是的提出规划和标准。一个强健体魄的弱智人对于家庭和社会也都是不希望的。农民种庄稼知道良种是怎么得来的,先生育人是不是也该知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道理?对教育而言,“乡山老野素心人”可以适用与自然科学的理论家,但绝对不适用于教师这个职业——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因人施教才是教师的上上策。杨振宁和李玫瑾先生的讲座也提到“人的综合素质是多元化的”,不同的身体机能适合不同的职业,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发挥它的潜能。杨振宁晚年的回忆是:“现是家父发现了我的特长,此后的中学和西南联大,一直到在美国读书做学问,我这一生在每个关键的时候都遇到了最好的引路人。所以我的一生是很幸运的。”

       教育事业就是人生的引路过程。所以我实在不希望这一波举措末了又是一次“不了了之”。教育口事前最好咨询医学专家的意见再做决定。先思而后行才是理性的选择。否则这只会像阿玛蒂亚·森所说的成为“理性的白痴”。

       我的建议是先考虑“2条线”——及格线和推荐线,前者是最低要求,保证90%学生能达到;推荐线是最高要求,可以参照2-3级运动员标准变通后执行。及格线和推荐线之间要有较大空间余地,过了及格线的可以默认其录取资格,但分数不与中考成绩挂钩;推荐线主要是发现体育特长生,按AB两档分别适当加分,由招生录取学校自主选择执行。这也算是“宽严相济,不失人才”。中国哲学讲“度”,也就是不要走极端,很有道理的。

       其实体育是全民健康运动,14亿人口出现1万个体育天才也不表明中国的人体素质总体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