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德眼中的美中台海之战:(二)台海空战

台海制空权是战争成败的关键。解放军在历史上并没有在夺取制空权的条件下作战过,甚至常常是相反,要在没有制空权的条件下打赢。但时代不同了,夺取台海制空权无疑更加有力地保障解放军的胜利。中国空军的迅速现代化是争夺制空权的物质保障。

500

在2015年,兰德还不需要考虑歼-20、歼-16和歼-10C的问题,在力量对比计算中甚至考虑了为数不少的歼-7和歼-8,短短5年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500

500

台湾方面倒是老面孔

有意思的是,兰德报告还没有展开分析,就直接指出,即使不考虑中国导弹对嘉手纳的威胁,美国空军协防台海、维持制空权也日渐困难,尤其是在战争短促、激烈的情况下,或者在长期战争的最初阶段。加上导弹威胁的话,美国空军对台海战争的影响力可能是有限的。

兰德报告指出,仅南京军区就有18个战斗机和轰炸机团,每团约24架飞机。一旦台海战争爆发,中国肯定会从其他军区抽调增援。即使留出足够的防空力量,依然有至少800架作战飞机可用于台海方向。美国空中力量(包括空军和海航)必须部署足够力量,达到足够有利的交换率,才能迫使中国空军无力支援海陆作战,甚至在台湾崩盘前迫使中国放弃争夺空中战场。但在此期间,美国空中力量也无力反制中国的海空作战,台湾守军只有自祈多福。

兰德在报告中认为,如果美国空海军可以集中所有力量,也没有基地地理位置和容量的限制,美国空中力量有把握轻易击败中国空中力量。但这种假设没有意义,因为美国不可能集中所有空中力量到台海方向,附近也没有足够的基地和容量实现这样的集中。只有考虑到基地位置、数量和容量,这样的讨论才有意义。

台海作战对美国最大的不利在于地理位置。在金门作战时,解放军对于肉眼看得到金门都嫌太远,第一波登上去后就后援不继,功亏一篑。近70年后,台湾海峡这点距离不说不费吹灰之力,至少不再是遥不可攀了。但台湾离冲绳还是太远。

500

另一方面,中国空军建设在近20年取得长足进步。虽然战斗机数量减少了,但战斗机的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第四代战斗机战斗机大量投入使用,飞行员训练时间和强度也大幅度增长,贴近实战的无预案对抗演习更是十分有效。这里,兰德使用了美国的分类法,这是在俄罗斯使用这一分类法多年后被迫改用的。中国还是使用美欧的老分类法,歼-7划为第三代,歼-10、苏-27/苏-30MKK/歼-11/歼-15/歼-16划为第三代,歼-8、歼轰-7可能也是划为第二代。

500

中国战斗机的数量和构成是坊间争论不休的问题,兰德的数据不一定权威,但至少说明了重要趋势。在1996年,中国空军飞机数量不小,但技术水平老旧,只有24架新引进的苏-27可算是第四代战斗机。2010年有30%属于第四代,2015年进一步增加到51%,2017年可达62%。仅2010-15年间,中国的第四代作战飞机数量就从383架增加到736架,差不多每年70架,这是惊人的。兰德报告截止到2017年,或许还有另外的用意。如果推到2025年,中国不仅第四代战斗机数量更多,而且第五代的歼-20也开始服役了,将使力量对比大大复杂化。在轰炸机方面,轰-6虽然基本设计老旧,近年中国通过换装发动机、升级航电、挂载新式导弹,使得轰-6具有远远超过其原型图-16的技术水平和作战能力。这也是轰-6数量还略有增加的原因。在战术攻击飞机方面,老当益壮的强-5到2017年依然有一定数量,但海空攻击的主力已经转移到歼轰-7、苏-30MKK/歼-16了。

500

离这里800公里距离内,中国空军有39个空军基地可用

在台北800公里以内的距离内,中国空军有39个空军基地可用,总容量至少1000架作战飞机。兰德假定其中400架用于防空,这是根据战区主要城市和防空导弹覆盖范围的间隙来决定的。其余600架飞机可以投入台海作战,假定每次出击中空战为主和对地攻击为主的兵力构成比例为2:1。这不是飞机总数的构成比例,而是每次出击的构成比例。另外,不同飞机种类和基地位置有不同的出击率。

兰德不是按给定美国空中力量来计算空中战争的结果,而是反过来,计算需要打赢台海空战需要投入多少美国空中力量,包括在战区直接投入战斗的空中兵力和维持这样的存在所需要的轮换和补充的战区空中总兵力。

这是数字化的沙盘演习。首先假定美国方面在台海部署航母,要求部署72架舰载战斗机,这相当于两个航母战斗群的兵力。不过加上舰队防空和其他用途,需要再加第三个航母战斗群。航母在理论上可以搭载更多的战斗机,在越战时代甚至搭载多达80多架舰载固定翼飞机。但现代战斗机普遍体积、重量更大,号称轻型的F-18E/F实际上起飞重量和重型F-14差不多了。另外,狭小的航母上硬性搭载更多的战斗机,严重影响甲板上的周转,实际上出动率并不相应提高,但维修、装弹空间高度紧张。在越南战争时代,舰载战斗机出动率的瓶颈在于系统可靠性低下,维修工作量大;现在系统可靠性大大提高,瓶颈在于甲板调度和周转。所以美国航母现在通常只搭载36架战斗机。

500

到台海来蹭热度,没有双航母是不敢的,最好三航母

500

但兰德对中国空军的进攻轴线的设定是图样图森破了

在2010年和2017年的想定里,兰德的数字沙盘演习包括了第五代战斗机,2010年一个联队(72架),2017年两个联队。考虑到美国空军总共只有187架F-22战斗机,投入两个联队的F-22那是把美国空军的家当差不多统统投入到台海了,难说这样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兰德的设想是F-22和F-35混编,这还比较现实。但美国空军的F-35A 计划在2016年才形成初步战斗力(简称IOC),初步战斗力到完整战斗力(简称FOC)还需要几年时间,2017年是不大可能有实战状态的F-35A可以投入战斗的,除非美国空军跳过正常的测试、验收、训练过程,强行投入实战实用。美国海军陆战队倒是宣布F-35B达到IOC了,但多方报导指出,这是美国航空史上少见的放水版IOC,很多主要武器系统(如航炮和AIM-9X空空导弹)的使用都还没有验收放行,连海军陆战队的航空主管都坦承,他不会在现在把F-35B投入任何战斗。兰德没有对F-22和F-35的空战能力刻意区别,当作同等处理。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司令卡里瑟尔空军上将在2015年空军协会年会上直接指出,F-35不是设计用来空战格斗的,而F-22才是干这个的,因此兰德把F-22和F-35的空战能力等同的假定不是没有问题的。不过美国依然有足够数量的第四代战斗机(F18C/D或者E/F和F-15C、F-16C/D)可以投入战斗。

数字沙盘演习的结果最后要核实投入力量的现实性,这要与美国空军总实力(以每个联队72架飞机计算,约17个联队)比较,还要与台湾周边的美国空军基地容量相比较。不过第二个要求不容易,美国战斗机要与使用同一基地的轰炸机、加油机、预警机、监视飞机、电子支援飞机、运输机、海上巡逻飞机 等争夺使用空间。以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为例,这是中太平洋上最重要的空军基地,肯定会有大量加油机驻扎,尽管停机坪上有250个停机位,实际上可供战斗机使用的不过100-125个停机位,折合1.5-2个战斗机联队。

在数字沙盘演习中,嘉手纳可以部署一个联队(都以72架计算),三泽一个联队,安德森1.5个联队,再加两艘航母可以等效为一个联队,这样台海战事共有4.5个联队可用。战事升级的话,在嘉手纳、三泽、安德森再挤一挤,增加部署,同时在横田、普天间、岩国也部署战斗机,总数可增加到6个空军联队。如果需要,海上也可以再增调两艘航母,相当于再增加一个联队。这样,台海可用空中总兵力达到8个联队,576架战斗机。但这样的高密度部署非常拥挤。另一份兰德报告曾分析,安德森如果塞进5个F-22中队(约合1.7个联队)的话,需要68架加油机的支援,每架加油机的占地至少是战斗机的两倍,这样安德森就没有部署轰炸机的空间了,但安德森是部署B-2的理想基地。在这样的拥挤部署下,大量的露天停放不可避免,更容易招来中国的导弹打击。特别对安德森来说,要是大量露天停放的加油机被击毁,F-22自身的航程根本不够前出到台海作战。但如前所述,兰德对于台海空战与中国导弹攻击的数字沙盘演习是分别考虑的,所以这里的分析里,出动率只受基地设施影响,没有中国导弹的影响。当然,菲律宾、日本空自的基地和民用机场也没有考虑进去。

数字沙盘演习中按照任务距离、目标上空留空时间、飞机地面周转时间、连续出动情况下飞行员容许飞行时间、机组与飞机之比等因素计算出动率,同样数量的飞机情况下,出动率越高,战场上可用飞机的实际数量越多。机组容许飞行时间按照美国空军对1天、7天、30天、90天作战的不同规定来设定。按照1.25的机组/飞机比、7天和30天飞行时数规定、2小时目标上空留空时间的条件,从嘉手纳出动,在第一个星期内,每架美国战斗机每天可以平均出动1.6架次,第一个月的其余时间里降低到0.9架次;从安德森出动的话,分别为0.8和0.5架次。显然,长期连续作战和距离因素对出动率都有重大影响。三泽的情况和安德森类似,三泽到台海的距离和安德森差不多,所以在三泽部署并不有利。三泽还距离中国东北只有850公里,容易遭到中国导弹的打击,但这个问题不在这部分分析的考虑范围之内。周边机场缺乏,需要部署到三泽,还只有部署到三泽。

增加机组/飞机比例可以提高出动率,增加维修力量、缩短地面周转时间、增加备件也可以提高出动率,暂时取消飞行员连续出动时数限制也是一样。兰德没有中国空军出动率的可靠数据,但考虑到中国空军基地与台海的距离大多在200-600公里以内,中国方面的抢修能力也得益于近便的补充,中国方面的出动率肯定占优势。

空战的数字沙盘演习还需要飞行员素质数据,这里兰德假定中国飞行员素质相当于美国飞行员的70%。另外,每次出击击落敌机数不得超过2架,这是基于典型战斗机挂载6-8枚空空导弹而空空导弹的命中概率不超过50%的事实。飞机性能则用公开数据,除了典型的速度、翼载、推重比等,还包括雷达性能、导弹性能、隐身性能等,最后折算成相对杀伤力和相对脆弱性。相对杀伤力数值可看作一次出击中可击落敌机数量,相对脆弱性可看作一次出击中被击落次数(这只是一个数学表示,实际上一次出击中不可能被击落超过一次)。飞机、导弹、雷达、数据链性能越高,相对杀伤力越高;飞机、导弹预警和对抗能力、数据链性能越高,相对脆弱性越低。数字沙盘演习中不过分考虑战术设计,只是简单的四机编队在同一高度相对接近互射。为了简化,演习中相似的战斗机归并到同一组。

500

在台海空战中,美国空军有两大任务:

1、夺取完全的制空权,把中国空军从战场挤出去

2、打空中消耗战,打掉足够多的中国战斗机,迫使中国空军退出战场

演习结果表明,第一个任务格外艰巨,但这确保台海的制空权,是保卫台湾所必须做到的。在数字沙盘演习中,中国空军从南京军区和广州军区的39个空军基地出动,出击分为若干个方向,每个方向包括一个对地攻击任务的空地团(包括防空压制)和两个空战任务的空空团,典型配置为一个空空团前出扫清通道,另一个空空团为空地团提供伴随护航。兰德在报告中认为,中国空军(包括海航的力量)有足够实力组织15个这样的三团制打击批次,每个团配备24架飞机,与美国空军的中队相同。理论上,中国空军可以一次性把所有力量统统投入战斗,但实际上不大可能,既有台海空域容量和空中调度的问题,也有逐次投入、保持压力的问题。一次性出动一半兵力是比较现实的。

对于美国空中力量来说,打掉中国的空中攻势就必须打掉空地团,打掉空地团又必须首先击溃空空团。最大的挑战来自于要在台海时刻保持足够的兵力,而不是等到攻击波来了再出击,那样就来不及了。部分中国空军基地到台海只需要15-30分钟的飞行时间,而嘉手纳过来需要近一个小时。但出于没有说明的原因,数字沙盘演习中没有完全考虑台湾空军和防空力量的因素。

500

兰德通过数字沙盘演习计算出台海上空必须时刻保持的直接兵力,以及保证这样的兵力所需要的战区总兵力,以保证必要的轮战、补充、装弹、维修等。表内数字下限为主力靠前部署、出动距离较近、出动率较高的情况;上限为主力靠后部署、出动距离较远、基地较安全的情况。由于嘉手纳的容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实际战术部署可能必须靠后,迫使美国投入很大的空中兵力。

500

在1996年,美国还有信心轻易取胜,到2017年,已经不敢夸这个口了,需要投入的联队数量大大增加,在不攻击中国本土空军基地(蓝色)的情况下增加的幅度更大。到2020年呢?

按照兰德的分析,1996年时,美国几乎不用费太大事,就能确保台海制空权,打退中国的空中攻势。2003年时已经比较吃力了。考虑到战区各基地加航母的总容量不超过6个空军联队加两个等效舰载联队,2003年已经达到美国可投入空中力量的极限。2010年在最理想情况下都摆不下所需兵力。 2017年情况且不说基地问题,在上限情况下,美国空海军兵力统统压上来都不够。

这不是说美国就必须就此放手,美国也可以选择“波动制空权”的理念,打空中消耗战,只在有限的时间段和有限的空间夺取制空权,选择性出战,而不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出现中国飞机就必须交战。换句话说,这已经不是典型的防空拦截,而是自由游猎的猎歼作战,不以拦截中国空军的出击为目的,而以最大数量地击落中国作战飞机为目的。这足以打乱中国的空中攻势。在不列颠之战中,英国皇家空军也是这样,即使伦敦遭到轰炸也坚持最大数量击落德国飞机的原则。这样的空战主动性大大增加,而不是被动拦截。另外在历史上,在整个战场所有时间里不间断地保持绝对制空权,这也不是大国战争的常态,而是特例。不过对越战后的美国来说,这已经成为常态,而且天经地义。偏离这样常态的作战是美国军方陌生的课题。

空中猎歼不以保卫台湾为直接目标,而是通过选择有利的时间和地点,主动出击,消耗中国空军的实力,最终争取在台湾防御崩盘之前,迫使中国空军由于剩余实力不足而退出战斗。但在此期间,美国空中力量不能也无意拦截每一波中国空军的突击,台湾将继续遭受轰炸。

500

在前7天(蓝线),美国空军还有可能保持较高的出动率,但时间一长(红线),出动率减半。出动率也随着出动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在兰德的数字沙盘演习中,美中双方各自按稳定的出动率出动,前7天出动率高于后续出动率,然后计算每天的交战、损失和剩余的兵力比。兵力比不仅决定损失比,还要受到空域容量限制,兵力过大的一方不能把所有兵力都投入战斗,只能按照战斗空间容量的最大兵力投入。最后,中国空地力量50%的损失率为中国方面必须退出战斗的判据。这个判据是否现实当然是可以争论的,但具体数值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演习结果显示的大趋势。

按照这个判据,兰德计算出美国空中力量必须在战区部署和保持的力量。时间则限制在7天战争和21天战争两个情况。换句话说,要计算在7天内和21天内消耗掉中国空地力量50%以上的两个情况。从战略层面上说,美国应该缩短战争,缩短台湾受到轰炸的时间,降低相应的损失,降低台湾崩盘的可能性。但这也要求战斗烈度相应增加,兵力要求随之增加。

500

由于1996年和2003年时,中国还不具备实质性威胁嘉手纳的能力,中国空军现代化程度也尚低,需要投入的美国空中力量相对不多,除了海上的航母,所有空军兵力可以都部署在嘉手纳,缩短了出动距离。2010年和2017年如前所述,需要考虑靠前部署(如嘉手纳)还是靠后部署(如关岛或者三泽)的问题,分别对应于下限和上限情况。

兰德认为,1996年时,美国空中力量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空中猎歼任务。基地几乎不是个问题,因为航母就可以统包了。2003年时没有那么轻而易举,尤其是7天战争。由于飞机数量较大,部分部署到关岛更合理,但也不是不可以统统部署到嘉手纳,所以有上下限问题。但到了2010年,中国空军现代化迫使美国需要投入更多的空中兵力,即使不算导弹威胁,基地容量限制也使得靠后部署更加现实。但不管是7天还是21天战争,空中兵力的要求还是在太平洋美国空军的能力范围之内。到2017年,在最理想情况下,美国都远离轻而易举的胜利。在不利情况下,则是勉强能完成任务。事实上,由于中国中远程导弹和空射巡航导弹的发展,大批拥挤在关岛而只得露天停放的美国飞机的生存力很成问题,三泽则根本在从东北发射的DF-16的射程之内,除了为嘉手纳分流,没有任何好处。兰德的想定里包括两艘航母,提供相当于一个空军联队的战斗机力量。理论上,舰载战斗机可以从不需要空中加油的距离上出击,但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先进潜艇、空对舰导弹和其他反制手段使得航母在台海周边的使用大大复杂化。在兰德的计算中,1996年可以靠前部署在离台海500公里的地方,2017年就必须后退到2000公里以外了,由此增加的出击距离和空中加油要求使得所需要的联队数相应增加,而陆基加油机的部署也是个问题。

500

DF-21迫使美国航母退到2000公里以外,DF-26呢?

在上述计算里,兰德没有考虑中国空军的“波动空袭”问题,中国空军也可以用不规则出击间隔避开美国空中力量拦截的因素,这肯定降低拦截效率,增加美国空军的拦截难度和兵力要求。佯动还可以调动美国空军,或者制造空隙,或者制造伏击机会,加大美国空军的战术困难。中国空军甚至可以用陷阱战术,引诱美国空军进入中国在东南海岸部署的远程防空导弹射程之内,以地制空,消耗美国空军的实力。在十月战争中,以军在争夺运河渡河点准备反攻时,就掉进埃军的反坦克导弹陷阱。埃军在坦克佯攻后假装撤退,引诱以军坦克追击,然后用四面八方发射过来的反坦克导弹大量消灭以军坦克。中国在布置防空陷阱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防空导弹的机动性,增加突然性和反制的困难。当年打U-2就用过这样的战术,这对中国不陌生。

接下来兰德考虑了攻击中国大陆空军基地的因素,这可以削弱中国空军实力、降低中国空军的出动强度。中国空军基地离台海近,出击距离近,容易遭到来自海洋方向的攻击,失去基地的影响也更大。在数字沙盘演习中,美国方面攻击的轰炸机需要护航,新增的护航战斗机在1996年和2003年的想定中可以部署在嘉手纳,2010年和2017年想定中必须部署在关岛。有意思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需的护航战斗机数量实际上在减少,因为美国轰炸机越来越依靠视距外攻击武器,而不再强调直接突防。在计算中,短促而高强度的攻击受弹药消耗的影响更大,从长计议的攻击中后续补给容易跟得上,这个差别也在7天和21天战争里体现出来。

500

攻击中国大陆空军基地可以降低中国空军的出动率,降低美国在台海的空中兵力需求。但攻击空军基地不仅需要轰炸机,也需要护航的战斗机。对于1996年和2003年情况而言,攻击中国空军基地没有多少好处,因为美国有把握在空战中轻易击落大批中国战斗机。1996年时甚至还不如不攻击中国空军基地。2010年和2017年情况就不一样了,中国战斗机的现代化和飞行员素质的提高使得美国的空中拦截负担显著增加,攻击中国空军基地有显著作用。兰德也计算了7天战争的下限(靠前部署)情况,但效果不那么显著。延长到21天也一样,只有2017年情况下,攻击中国空军基地才有一定的降低空中兵力总要求的效果。

攻击中国境内空军基地不仅牵涉到政治层面的问题,还牵涉到军事层面的问题。这不是简单地直接攻击空军基地,而是需要首先压制中国的防空和指挥体系,衍生的的问题是要反制中国的导弹反击。如果中国已经发动了先发制人的导弹攻击,连关岛也不能幸免,从空中攻击中国境内目标的组织和实施更是困难。从澳大利亚出动的距离比关岛更远,对空中加油的依赖更大,作战的脆弱性也更大。演习也没有考虑增援的因素。不仅中国空军可以调集增援,美国空军也可以。如果基地容量有限,无法容纳更多的飞机,美国空军至少可以增调飞行员,轮班出动,增调地勤,缩短地面周转时间,大大提高出动率。

有意思的是,兰德没有给出演习双方的损失数据。演习以中国方面空地力量损失50%为判据,按照600架用于台海作战和不考虑基地遭到攻击而在地面损失的飞机的话,假定战斗机与打击飞机(战斗轰炸机、强击机、轰炸机)为2:1之比,那就是约100架打击飞机的损失,还要另加战斗机在空战中的损失。另一方面就是美国方面的损失。这样的数据肯定在演习结束时给出,但出于没有说明的原因,兰德报告里没有给出相关数据。兰德倒是半遮半掩地说道,在21天战争和靠后部署的情况下,美国的空中损失不超过78架战斗机,与中国的交换比高达13比1,暗指中国方面损失总数高达1014架。且不说这样的持续交换比有多大现实可能性,也不谈排除中国导弹攻击(包括对关岛)的因素对于空中战争的讨论有多大意义,这是对美国最有利的情况,也是对台湾极端糟糕的情况。21天轰炸下来,台岛早已打烂了。

另一方面,美国军事干预与否不仅取决于需要投入多大力量才能确保何种程度的胜利,更重要的是,胜利需要以多大的损失为代价。对于美国出兵保卫台独的特定情况来说,“理想”胜利只能是在最短时间内夺取台海制空权,保护台岛不受轰炸;甚至消灭战区中国空中力量,解除台岛遭到攻击的威胁。但这有巨大的损失作为代价,这样的数据不给出,对于政治决策参考来说,至少是不完整的。

尽管有种种不利因素,兰德在报告中的结论还是:美国空中力量在任何情况下不至于“输掉”空中战争。美国拼得起这个消耗,前提是不能承诺全面保卫台湾。这样的胜利在政治上也成问题。台湾需要的是保卫家园,而不是家园的残骸。美国不能保证被保卫目标损失的最小化,美军协防的承诺就变得空洞。

综合起来,兰德报告认为,在1996年,美国在空中战场具有决定性的优势,不管是全面夺取制空权还是打空中消耗战,美国都有把握轻易赢得胜利。2003年和2010年时,美国依然有优势,但已经不那么轻而易举了,而且胜利的重点逐渐从完全制空权转向空中消耗战。到2017年,美中双方力量对比达到均势。这也是在放弃完全制空权的基础上,只以打赢空中消耗战为目标。也就是说,台独要是走向前台,就要准备台湾被打烂,打烂程度取决于7天就能迫使中国空军退出战斗,还是要21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