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防线》:去国赴戎机,万里却硝烟

祖国无战事,他乡卫和平。

一部维和题材的军事纪录电影《蓝色防线》未映先红。这部军事纪实片辗转多地历时5年拍摄制作而成,真实记录了我国第一支成建制维和步兵营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保护当地难民营安全的故事。在第20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来临之际,宛如一道闪电绽现于大银幕,也给疫情之后的电影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500

01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依然存在,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持续不断,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继续蔓延,太空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海盗活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

中国是负责任的世界大国。随着现代化建设发展和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上发挥更大作用,对中国军队提供更多国际公共安全产品的期待不断增强。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在联合国框架内,单独或与其他国家军队一道遂行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的责任重大。

500

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出兵国和第二大出资国。自1990年首次派遣军事观察员,30年来,中国军队已累计派出4万多人次维和人员,先后参加了25项维和行动,有13名官兵牺牲在维和一线。目前,仍有2500多名官兵在联合国7个任务区及联合国维和行动部执行任务,另有8000人维和待命部队完成注册,并通过联合国考核评估。

2019年,维和部队被指定为国庆70周年阅兵式徒步方队中的压轴方队。这是我国阅兵史上,第一次向世界展现维和军事力量。2020年,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当下,《蓝色防线》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维和成果,更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大国责任,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家实力与坚定决心。

500

02

真实就是力量。

纪录片《蓝色防线》最大的亮点,在于从年轻的维和官兵视角切入,以平实质朴的镜头语言,勾勒出一段震撼人心的往事。一幅幅陌生而残酷的战争画面,高度还原了联合国任务背后维和军人的克制、忍耐和牺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维和军人坚守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宗旨及原则,荷枪实弹严阵以待,快速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并及时制止难民冲突,以及遂行长途巡逻、安全警戒、武装护卫任务等专业情节。

500

以南苏丹任务区为例,派出执行联合国任务的官兵,第一批来自开国大典“红一师部队”,第二批来自“杨根思部队”,第三批来自“铁军部队”,第四批来自“飞虎部队”,第五批来自秋收起义“红二团部队”,第六批来自“猛虎师部队”,都是我军中的精锐部队。大银幕上,当插有“杨根思部队”红色旗帜的步战车一字排开,威武驰骋,对人民军队和子弟兵的自豪感与信赖感便油然而生。

《蓝色防线》聚焦于2016年南苏丹朱巴附近发生的政府军与反政府军的几场激烈战斗。联合国难民营涌入了大量人员,其中包括反政军的伤兵。维和官兵在甄别这些人的身份时颇伤脑筋——辨认谁是应该受到保护的平民,谁是脱下了军装的士兵,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如果将这些人全部阻挡在难民营外,就得承担不救助难民的责任;如果全部允许进入难民营,又要承担介入双方冲突的责任——因为,允许伤兵进入,即被视为向伤兵所在武装派别提供后勤(医疗)保障。看似简单的小事件,一旦处理不当,就会让发生冲突的另一方认为维和部队有所偏袒,从而导致诸多不配合,甚至会暴发更多的冲突流血事件。

500

这种既没有明确敌人也没有自己人的孤独茫然,正是维和军人的日常生活。从中,我们可以清晰而真切地感受到维和军人特殊的使命,以及联合国秉承的严格按职能开展工作的法制理念。即,维和军人的主要任务是在联合国授权范围内协调各方力量,帮助当地恢复正常生活、维持和平状态、开展各项建设。这也使得维和军人在日复一日的巡逻警戒中,不但要考虑如何履行好应有的职责,还必须时刻规避联合国没有赋予的职责。

纪录片在银幕上放大了东非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枪炮横飞的无情战场,我们的维和官兵坚守岗位,随时应对突如其来的危险,奋不顾身,无怨无悔。尤其是镜头记录下中国维和部队营区遭到炮击,一发炮弹命中我方装甲车,导致两位战士牺牲在远离故土的异国他乡……更让我们忧戚与共、痛心不已。在战争和死亡阴影笼罩下,中国维和军人同其他国家的维和军人一起为数万难民筑起了一道道蓝色防线。

500

03

近年来,军事题材的商业电影呈现出小高峰趋势。新时代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和精气神,通常也由这些经过艺术加工的影视作品呈现在世人面前,接受人民的检阅。陆海空军这样的传统大军种,分别有《战狼》系列、《红海行动》和《空天猎》来再现,不仅创造了票房奇迹、获得行业大奖,也在专业层面和大众领域引发了海量话题和讨论。

相对来说,军事类的纪录片在院线公映,鲜而有之。《蓝色防线》作为中国首部海外维和战地纪实电影,经中宣部、国防部批准,在国防部维和事务中心、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等的大力支持下,由军地多部门联合摄制而成。坚持近20年、11次赴维和任务区战地一线的八一电影制片厂资深导演尚昌仪挂帅,保证了《蓝色防线》的军味够浓、取舍得当。后期导演周德新则表示,制作军事题材维和任务的纪录片虽困难重重,但更激发出创作欲。

500

同时,有赖电影受众已经培养出到电影院看纪录片的观影习惯,以及对国家国防实力和军队建设或是“军队能不能打仗”“敢不敢打仗”的深度关切。在国内和平的大环境下,在联合国法规框架下执行任务的维和官兵无疑是置身战地且最直面生死的武装群体,理应作为新时代军事大片的主角呈现出来。由此,《蓝色防线》不但填补了该类型片的空白,也完成了勇于“吃螃蟹”的创举。

500

此外,在纪实性表达的基础上突出电影情节化,也是《蓝色防线》主创团队致力打造的叙事风格。通过在众多维和官兵中挑选潜在的主人公,确立故事核心,寻找推动每一个场景向下走的内在逻辑,让非虚构题材也变得扣人心弦。新闻线、现实线、回忆线三条故事脉络,交织完成了我维和步兵营官兵排除万难捍卫和平的情节建构。可以说,以作者型电影手法来做一部主旋律电影,是纪录片《蓝色防线》的一大亮点,也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尝试。影片呈现出一种有别于以往院线纪录片的形式,给我们带来身临其境的切身体验。有观众感慨:“了解到南苏丹维和部队的故事,再看他们国庆70周年的阅兵方阵,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造就高光时刻的,从来不是哪个瞬间。现实里的故事总是最感人、最震撼的。”

04

30年接力出征,30年披肝沥胆。

500

维和官兵们远离祖国和亲人,用血肉之躯为世界和平筑起钢铁长城,让人民军队“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形象深入人心,向世界传递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不断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供坚强支撑。

去国赴戎机,万里却硝烟。《蓝色防线》以继往开来的崭新姿态,高标准完成了向维和军人30年坚守、共和国71年华诞的献礼。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