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反对““娘炮”一词引发两大官媒PK:新华社狠批,人民日报力挺!”一文的观点

        种文章纯属别有用心,混淆视听!

        新华社的态度,针对的是屏幕上日渐泛滥的“人造娘炮小鲜肉”,这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文化现象,更准确说是资本玩的营销把戏

新华社的评论指出,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热捧“小鲜肉”、渲染“娘炮风”的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在“论美貌你是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重轻,一些人演技很烂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新华社批评的是“娱乐至上”、“娱乐至死”  。对于多元审美观点并无异议。但是当“娘炮”大规模的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再去提什么“多元审美”已经很滑稽了——因为资本打着“娱乐”的旗号在强奸我们的视觉!尤其是对于三观未定的小孩子,只是一个“好玩”或者“好看”的理由,就足以令他们的审美观产生偏差!自然产生的“多元审美”不是问题,大多数人也有包容的心胸。但对于我们的孩子,我们还是希望秉承他的本性,去产生他自己的审美观( 在法律上,对于未成年人的性接触,不管他自己是否同意,都会被定义为“强奸”,因为小孩子没有分辨这种行为是非对错的能力。)

人民日报的评论称,从对于热血男儿的推崇,也可以看出,外形不是问题的关键,内涵才更深刻地决定着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

人民日报的评论认为,现代社会进一步拓宽了审美的场域,提供了更为多元的生活方式,也为对男性的审美提供了更多元的面向。那种基于性别特征进行的价值判断,将男性气质等同于外表外貌,是一种简单化的做法。精致细腻也好,粗枝大条也好,都是自己审美的选择,一个理性、成熟、宽容的社会理应包容。

人民日报的评论指出,关注男性气质的构建,也更应该发扬内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品质。这种品质,我们在保家卫国的军人身上可以看到,在为国争光的体育运动员身上可以看到,在梅兰芳、程砚秋等杰出演员身上同样也能看到,他们外形或许少了些棱角、多了些清秀,但是高尚品格、家国情怀同样值得推崇。

人民日报的评论最后强调,我们不认同所谓“娘炮”“不男不女”等带有贬损性的说法,但也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以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成为真正的偶像。摈弃矫揉造作的风格,扭转娱乐至上的倾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态的审美乃至“审丑”,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说到底,精致、细腻、温柔,可以是对于男性多元化审美中的一种;而以更多更有意义的“内在颜值”,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也应该永远是公共传播中的主流。

      这段黑体字,和新华社的观点有区别吗?看清楚“病态”和“审丑”两个关键词!

        这是人民日报的态度,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如果说有什么区别,就是人民日报的措辞比较柔和,它的核心观点,和新华社并无区别,只是拓展了一下外延。因为在某些人的偷换概念之下,这个议题已经被扭曲了。人民日报进一步提出,建议大家包容日常生活中由于生理和心理作用下,自然产生的缺乏阳刚之气的男生,被不加区别的纳入到了打击讽刺的范围。保护他们,并不意味着要保护玩“人造娘炮”的资本力量!

        这篇文章的诞生,更应该被看成对新华社态度的补充——是因为这个新闻传播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概念泛化的情形。事实上,对于这些人,社会确实应该用包容和宽容的心态去接纳。

        二者针对的目标和概念其实并不相同,为什么要去搞这样的人为对立?

        任何把“打击人造娘炮”和“保护日常生活中多元审美”观点对立起来的所谓“观点”,都是在混淆视听,就是给资本“洗地”打掩护!

        额外说一句,魏晋的历史似乎从来不是历史爱好者最喜欢讨论的热门,如果有排名,恐怕十名开外都不止。可这段时间,漫天遍野都是拿着魏晋时期一些娘炮案例,来暗示中国人的“娘炮审美”自古有之,这是标准水军带节奏的做法!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