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两岸交流,大陆青年可以如何做?

2020年9月19日,第十二届海峡论坛将在福建省举办。本届论坛的主旨之一是促进两岸青年交流和民间基层交流。这也是长期以来很多希望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人士的一个努力方向。但目前在网络上,两岸民间敌视情绪却是前所未有的高涨。在这种大环境下,双方关系还能有所前进,得到改善吗?

首先要说明一下,如今大陆民间对台湾敌视情绪比过去强烈,这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是两岸达到真正“一家亲”之前,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直到2014年左右,两岸舆论氛围都是“一边倒”的。也就是台湾从官到民俯视大陆,认为自己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到文化体制都优于大陆,而大陆民间则缺乏自信,仰望台湾,民间大量存在“台湾才是中国未来真正的方向”的认知。标志性观点就是2012年韩寒《太平洋的风》中那种对台湾抑制不住的赞扬冲动:“是的,我要感谢香港和台湾,他们庇护了中华的文化,把这个民族美好的习性留了下来,让很多根子里的东西免于浩劫”,而看待大陆,则是“前几十年教人凶残和斗争,后几十年使人贪婪和自私,于是我们很多人的骨子里被埋下了这些种子;……我们的前辈们摧毁了文化,也摧毁了那些传统的美德,摧毁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摧毁了信仰和共识……”

民间“公共知识分子”出于对大陆“体制”的敌视而把台湾作为溢美对象,而官方则为了维护“统战”氛围,也基本不对台湾进行有杀伤力的实质攻击,在台湾几十年如一日丑化诋毁大陆的同时,大陆则是几十年如一日对台湾持一种“温情呼唤”的宣传套路——直到2020年秋天的开学季,我孩子领到的小学一年级课本上,还有“欢迎台湾小朋友”的课文。有位台湾漫画家在他的《台湾之胱》系列漫画中,就讽刺了这种现象——台湾媒体天天搜刮大陆的负面消息给台湾人洗脑(在现实中如果找不到,甚至直接会去编造虚假的大陆负面新闻),而大陆媒体则根本不怎么理睬台湾社会的负面新闻。等两边一打嘴仗,台湾那边抛出一堆真真假假的“真相”来,大陆这边傻眼了,对方好像没什么负面事情可说啊……

因此,这套“温情呼唤”对台湾人压根没用,却恰好配合了大陆民间“公共知识分子”们的出于攻击“体制”而对台湾的有意美化。二者叠加,使得大陆社会整体氛围就是仰望台湾,台湾各种好,台独分子当然有,但也只是“一小撮”,是“民主社会”的一部分。甚至国民党反动派都被连带着借尸还魂了,那段时间,大陆网络上出现了大量“果粉”和“历史真相”,直到今天还有余波。其结果是既没有起到统战台湾社会的作用,反而连大陆社会内部都出现了离心离德和思想混乱。

转折出现在2014年,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带来的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加上台湾的“太阳花运动”,使得台湾话题第一次真正“出圈”了。过去那些只有在天涯台版小圈子里流传的台湾仇视敌视蔑视中国大陆的言行,借助新的信息工具被快速传输到普通大陆年轻人眼前。不少人这时是第一次了解到——原来有这么多台湾人的真正想法是这样的,原来所谓的“台湾同胞”是这样的。

以“茶叶蛋”这个著名的梗为例,其实是2011年台湾电视节目里就有了,但此前只是在大陆少部分关注台湾问题的网民中流传。2014年太阳花事件时才被重新挖掘出来并获得了高关注度。

如果说从两岸八九十年代开始接触,到2014年为止,算第一个阶段“战略防御”的话。那么从2014年开始到现在,则是两岸民间观感的第二个阶段:“战略相持”。

大陆民间对台舆论逐渐从“台湾:我牛逼我No1;大陆:对对对我不行我错了我该反思”的一边倒,转向“双方互相看对方不顺眼”。而这背后则是中国大陆的崛起和台湾的相对衰落。

这个阶段还会持续较长时间,两岸民间会互相敌视,打口水战。过去那种依靠“单方面卑微”维系的“虚假和谐”被打破。而下一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则取决于两岸的经济实力的后续走向。

如果大陆能顶住此次贸易战的攻击,真正投入精力能把半导体搞上去的话。那么对于非常依赖半导体市场的台湾外向型经济,将是致命打击。经济的衰落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台湾社会内部将出现越来越多的不安定因素,民众生活质量会迎来明显下降,同时内部斗争也会更加激烈,黑道、政党各显神通,更多人会选择出岛讨生活,而这又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恶性循环。

当台湾人因为日子难以忍受过不下去、而中国大陆的发展又为亚洲甚至世界亮起一座灯塔之时,两岸民间观感将进入第三个阶段:“战略反攻”。这个阶段才是真正收取台湾人心的时期。

我们此前的对台工作都存在一个绕不开的尴尬——既然要促进“两岸一家亲”,那就要搞民间交流,而两岸民间其实是有潜在巨大分歧和对立的。一旦“真正深入交流”,那带来的将不是“共情”而是“撕裂”和“敌视”。因此为了同时维护这两个本质上矛盾的目标,就不得不用一些上层的、浅层的、表面的、片面的、低效的“交流”,来维护一个面子上的“其乐融融”。到最后,“维持交流”本身,甚至都变成了目的。 

要从根本上化解这个尴尬,只有靠生产力层面的威力。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发展自己,而如果两岸又同时处于“经济零和”的状态下的话,我们多一口肉,台湾就少一口肉。大陆的发展同时也就意味着台湾的衰落,最终使后者跌落到一种“自己需要被解放”的落魄状态。

而只有把台湾问题从“统一”的轨道切换到“解放”的轨道上,才能最彻底的解决台湾问题。“统一”意味着我去主动,求着你统一,是我获利而不是你获利,因此为了补偿这一点,无论文统武统,收买环节就是必然的,这样的“伪统一”只能是给后人留上一个坑;而“解放”则意味着整个过程你是获利的,是我把你从落魄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是替天行道吊民伐罪,甚至是你求着我去解放你。两相对比,后者的后遗症要小的多,统一之后的凝聚力要好的多。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大陆的青年人可以做些什么呢?

一、使台湾更快跌落到需要“被解放”的程度

与一些暮气沉沉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社会的一个特点是年轻人的整体素质明显高于上一代人,这是处于上升期国家的特征。在大学里,获得教职的难度逐年提高,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学者加入到竞争行列中;在科研和工程领域,中国每年毕业数百万理工科大学生,规模超过欧美日韩总和,有力支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文明和产业升级,相信这篇文章的很多读者自己就是中国工业化过程中亲身参与或即将参与的一员。

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但由于历史等因素,很多产业仍然落后于西方世界,甚至半导体制造领域还落后台湾,这也是它们今天仍然敢于对中国颐指气使的底气之一。但好消息是,作为这个国家的年轻一代,我们能够亲自参与改变这一切。每个中国青年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成绩,让中国的各项事业继续前进,就必然在客观上对台湾和西方产生挤压效应,促使它们的相对衰落。

尤其是半导体、通信、精密制造等领域的年轻人,台湾问题是否能够更好地得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们的努力。

二、在台湾问题上,坚持“四个自信”

2014年,台湾的形象在中国大陆互联网上开始褪色;2019年,过去笼罩在香港社会身上的种种光环被无情揭开,露出丑陋的一面;2020年,美国和一票西方“发达国家”在疫情面前的太多太多神奇表现让人惊叹“国籍互换,微博瘫痪”。

过去几十年,外国和港台的形象一直都是“高大上”的,当一件事中国大陆和它们不一样的时候,我们下意识地就会觉得“肯定是它们做的对”。但经过最近几年的事实教育,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逐渐开始平视对方,开始“就事论事”、“理性客观”地看待西方社会和港台社会,这是民间对外心态更加成熟的标志,也是自信心重新建立的过程。

三、树立对“两岸交流”的正确心态

中国大陆如今已经是世界经济引擎,台湾作为外向型浅碟经济体,是台湾更依赖中国大陆,而不是中国大陆更依赖台湾。但长期以来,两岸交流中,似乎都是我们在求着对方去“交流”,而台湾在这个过程中也养成了傲慢的心态。这几天,国民党江启臣就狂妄叫嚣威胁“不来大陆交流”,对于这个百年来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的废物黑帮而言,这种叫嚣固然很幼稚可笑,但我们自己也应该反思一下,是什么让这群无论对民进党还是外国人都软弱无能之辈面对大陆时却可以如此傲慢和强硬?

大陆青年应该认识到,两岸如果真的能融洽交流,台湾得益是比大陆更大的。如果一个14亿人的经济体和一个2300万人的经济体互相仇恨对立,肯定是后者受损更大。但现在情况则是更小更弱的台湾反而更加强硬动辄威胁不和你玩了,而大陆则唯唯诺诺反复强调“同胞”、“一家亲”,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而是大陆自我约束与台湾得寸进尺的结果。

因此,交流固然可以,但不是我们求着台湾交流,也没必要求着台湾交流。对台湾有利的事情,它自己都不上心,关我们什么事?我们要做的就是发展自己的实力,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同时收紧让利,坐视台湾一天天烂下去。当台湾人明白作为一个中国人而不是台湾人对自己是更有利益的,它自然就会自己强调自己的中国身份。人都是有趋利避害之心的,如果这件事对他有利,你就算天天给它吃闭门羹,它也会哭着喊着求着见你。这才是促进两岸真正有意义交流的最好方式。

台湾问题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致,真正解决起来自然也不是几年内所能完成的。但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至少我们相比过去的前辈,更加接近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那一天。而且我们可以亲身参与到这个过程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祝愿一周后的第十二届海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