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网看了关于外卖员这个问题的留言,学到了好多...
昨天,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 》的文章刷屏,文章认为,在平台系统和算法的迫使下,外卖骑手们每天都在违反交规、与死神赛跑,外卖员成了高危职业,该篇文章将外卖员与平台之间的“严重不平等”关系推向舆论中心,在风闻社区也引起了热烈讨论。
有网友从算法的角度分析认为,外卖平台设计的算法太无情,其最终结果不过是为了让外卖员尽快送餐,尽可能多接单,却全然不顾外卖员在行动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意外情况:
比如,外卖员接了一单,需要40分钟内送到,这个过程中,他手里还有其他单,前方,他突然遇到一个绿灯快要变成红灯了,那么闯不闯呢?
不闯,餐晚了,顾客差评,平台直接扣钱;闯了吧,有危险。
可是,外卖员知道有危险,系统不知道啊,或者说,即便知道了,但它不在意,反正只要你没有按时送到,就扣钱,这就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担忧自己被扣钱,外卖员只好去涉险。
有风闻网友还专门咨询了送外卖的朋友,发现平台还会故意给外卖员派一些回头单,增加超时的概率,然后准时扣钱!
有网友透露,自己家人有开饭店的,现在做外卖商家根本就不怎么赚钱;
然而让人无语的是,平台还经常号称优化算法,结果不过是卖家不赚钱,外卖员还有了更多的压力……
还有网友指出,其实不仅仅是平台,很多时候,大家都是在饭点点餐,有时候商家无法按时出餐也是外卖员不得不“铤而走险”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有风闻网友指出,算法只是工具,道德才是任何人相处的规则,公司在设计算法方面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商家也应该多考虑考虑。
也有网友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认为外卖员之“殇”的锅不应该甩给算法,更多的是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比如,有网友提到,有外卖公司会不经过商家同意,私自帮商家做活动,所有费用还要由商家承担,自己的手续费却照收不误。
商家如果要走,就各种空头支票,“让你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以后让你家店在APP上排名靠前”,其实只不过是为了和别家企业竞争。
然后,企业各级高管为了达成利润率,层层压榨,最后传导到外卖员身上了。
也有人从个人选择方面来讲:你觉得当外卖员辛苦,完全可以不做,既然留下,无非是因为有所图,比如送外卖至少比工厂赚钱多;
有认识开工厂朋友的网友反映,其实,现在开场最难得就是寻找一些肯吃苦,耐得住寂寞的工人,年轻人往往都受不了这种赚钱少还枯燥的工作,结果,最后有些人就选择了送外卖;
所以,说到底,年轻人图的无非是个希望,工厂不赚钱,于是跑来互联网行业罢了,“干工厂与送外卖同样是熬几年,我为什么不去送外卖熬几年,赚的还多?”
如此来看,平台、商家、外卖员之间存在着“严重不平等”。
今天(9日)凌晨,饿了么发布《你愿意多给我5分钟吗?》率先发声,声明中称:“系统是死的,人是活的,饿了么将在结算界面增加一个‘我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的按钮’,如果你不是很着急,可以多给蓝骑士一点点时间。”
一纸声明引发激烈反弹,舆论批评该功能看似解决问题,实则是将责任转嫁给消费者,有风闻网友直言,“请问,我愿意多给外卖员10分钟,那平台能保证不会给他们派更多单吗?”
“明明是平台有问题,反过来要顾客同意延迟时间是什么道理?”
今天下午,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也分析认为:饿了么的声明实际上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你拿外卖骑手的过错,他的违规,他的撞人,他的穿红灯,让消费者去承担下来,这显然是有违基本逻辑的。”
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