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何再次越界并鸣枪挑衅?他们急了,真急了...

最近,印度又在中印边境开始作妖了。印军完全不顾双方之前达成的共识,多次非法越线,公然挑衅中国。在9月7日的行动中,印军悍然对前出交涉的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鸣枪威胁。

这事儿发生之后我就纳了闷了,印度这是六月份挨打不疼啊,伤疤好了吗又来找刺激?现在都9月份了,中印边境地区很快就要入冬,印度打又打不过,这时候出来蹦跶啥?脑子进水了?

据我观察,三哥最近一顿操作猛如虎,最想要的就俩字——体面!对中国要体面地收场,对美国要体面地献媚。

任何的边境冲突说到底其实都是国家利益之争。可是中印边境问题由来已久,印度为什么会选择今年这段时间呢?从6月份开始不断在边境挑事,一直到前天公然鸣枪恐吓,这里面的算计真的是太多了,今天我们就来解读印度最近对我们挑衅的背后逻辑。

首先从客观上看,中印近期的边境冲突发生在拉达克地区,印度现在在该地区重兵集结,部署了20万军人。这里介于海拔3000米至6000米之间,北边有喀喇昆仑山脉,南边是喜玛拉雅山脉,西南则是克什米尔山谷,地形非常复杂。这里的夏天,温度最高可达到38℃,冬天最冷时会到-30℃,冬夏温差有60多度。

500

印度边防部队在海拔5000多米的喜马拉雅山区做低温瑜伽 印媒图

通常,从10月开始,拉达克地区就会由北向南进入冬季,到11月底基本就是大雪封山,与世隔绝,寒冷的季节会持续到来年5月。

说到中印边界冲突,就不能不提一下1962年的那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国从发起反击到大获全胜,前后也就用了1个月,时间从1962年10月20日到11月21日。当时的中国军队速战速决,丝毫不耽搁,利用和把握的是当地自然条件留下的宝贵的“窗口期”。只要一过11月,大雪封山,断了后路,断了后勤,那麻烦就大了。

所以,印度今年6月份开始在边境挑事儿,也是看中当地的气候条件,别的时候也没啥机会。但掐指一算,现在已经九月了, “窗口期”留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还剩不到三个月。如果过了11月,印度再来挑衅,那成本可就太大了。

除了这个客观因素,从6月份开始的此次中印边境冲突当中,还有印度当局的许多政治算计。

2020年年景不好,印度总理莫迪更是诸事不顺。就大面来说,一是疫情,眼下印度累计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已经超过420万例,冲到了“世界第二”,和目前“世界第一”美国仅有200多万的差距。单日新增确诊人数更是飙升到了令人震惊的9万例,创下了全球记录。有专家认为,不出意外,6个周之内,印度就有可能超越美国,冲到第一名。

二来是经济,疫情来的“排山倒海”,印度经济直接瘫痪了。今年二季度印度实际经济增长率同比负增长23.9%,创下自1997年有统计数字以来最差局面。除了农业部门同比增长3.4%,成为唯一正增长部门外,其余经济部门都大幅下滑,建筑业整整下滑了50%,贸易、酒店和其他服务业下滑47%,制造业下跌39%,采矿业下跌23%。

这样的经济数据,对早几年曾经经济增长全球数一数二的印度来说,真的是太惨烈了。拿到G20出了数据的成员国里面对比一下就更差了:中国是唯一一个经济正增长的国家,在剩下的一片负数当中,印度倒数第一。在“谁更惨”这个问题上,谁也不要想和三哥比。

500

G20部分成员二季度GDP同比增长率

国内情况这么糟,莫迪当然会想办法转移矛盾,要不然他就得当靶子,被印度民众喷。

印度国内对华的友好程度本身就不高,莫迪顺势抓起“中国议题”,通过制造中印紧张的局势,先把国民的注意力转移开。玩弄民粹,莫迪本就是高手,所以他现在在印度的支持率竟然不降反升。

除了国内需要之外,作为强势的政客,莫迪一定觉得,现在的国际局势对他来说是个机会。在这个时间点挑起中印边界冲突,他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尤其是美国的支持。

众多周知,美国现在正在不顾一切、歇斯底里地打压中国,而且从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和手段来看,竭力拉拢印度打压中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特朗普上任之初就废了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在2017年底发布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正式提出“印太战略”的概念。“印太”指的就是印度洋和太平洋,这一战略的构想是以美日印澳四个国家为中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谋求构建基于这四个国家利益的印太秩序。从“亚太”到“印太”,特朗普想在更大的地域政治范畴遏制中国。

美国副国务卿比根曾经这样具体阐释,美国的目标是将它与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结为较为紧密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防务关系,也就是将所谓的“四方安全对话”变得正式化,成为一种更为紧密的,类似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关系。美国想以美印澳日为基础,在“印太”成立一个亚太北约,防范所谓“来自中国的潜在挑战”,并最终以“一种更加结构化的方式结盟”。

而这四个国家当中,美国和澳大利亚本身就是“五眼联盟”的成员,日本一直心心念念地期待成为“五眼”成员。今年8月份,日本防卫大臣河野太郎再次表忠心说,日本几乎称得上“第六只眼”了。如果日本未来真成了“第六眼”,那印度非常有冲“第七眼”的潜力。

500

《日本经济新闻》:日本希望成为事实上的“第六只眼”

另外,美国对挑起龙象之争一直很感兴趣,因为这太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了。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印度是第六大经济体。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一度相当迅猛,莫迪在去年竞选时就放出豪言,要在2030年把印度发展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对于美国来说,如果中印之间出现冲突,两国互相消耗,那它就可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美国巴不得挑拨离间,让中印赶紧打起来。所以,当中印出现边境冲突时,特朗普明面上自告奋勇地想出面来当和事佬,但提出“印太战略”的他,会站在哪一边早就不用说了。

除了拿到美国的支持之外,印度多少还得看俄罗斯的脸色,毕竟印军武器装备中,70%以上来自俄罗斯。2018年10月,两国还签署了价值50亿美元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供应合同,预计将在2021年底之前交付,这一系统将大幅提高印度的自身防控能力。

今年6月印度蓄意挑衅致中印边境爆发冲突,从俄罗斯随后而来的表态来看,他们不帮偏、不站队。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说:“中国和印度都是俄罗斯非常亲密的伙伴和盟友”,俄罗斯相信双方“有能力采取必要措施来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中、印、俄都是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目前上合组织等有关活动正在莫斯科举行,这也给俄罗斯协助中印两国解决争端带来机会。前不久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和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在莫斯科举行了会晤。印度外长苏杰生透露,他在9月10日将和中国外长王毅在莫斯科会面。

500

俄军S400防空导弹系统(图源:Inkazan)

印度国内局势的窘境、中国的实力、美俄的态度和反应,促使莫迪从6月份开始不断在中印边境挑事,又不得不有所收敛。但是,他会从挑事开始一直走到挑起一场战争吗?不见得。

莫迪的主要目的除了上面提到的转移国内矛盾之外,还有就是要向美国献媚,我们来看看他的几项具体操作。

印度国防部最近突然宣布,鉴于当前疫情及其给演习带来的后勤安排等方面的困难,印度决定今年不参加俄罗斯即将在南部阿斯特拉罕地区举行的代号为“高加索-2020”的多国联合军演。印度媒体分析称,印度退出演习是因为中国和巴基斯坦也参加这个演习。

这次演习是俄罗斯今年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场全军战略战役演习,主要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莫迪政府退出这次演习,显然是不想得罪美国,并加大对美国的靠拢力度。

什么疫情、后勤安排基本都是借口,因为印度虽然退了这场军演,却还在准备美日印联合举行的“马拉巴尔”军演,甚至还在考虑邀请澳大利亚参加。印媒爆料称,印度准备在10月邀请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参与四方外长会议,探讨内容就包括“马拉巴尔”海上联合军演等问题。

事实上,今年7月20日,美国的“尼米兹”号航母与印度海军四艘军舰已经在印度洋举行了一次联合演习。

此外,美印在南海也是小动作不断。印度海军日前将一艘军舰派往南海,这艘舷号不明的印度军舰与美国海军舰艇通过加密通信系统在该地区保持联系,据称这次任务是以“避开公众视线的秘密方式”进行的。

这已经不是印度第一次被曝秘密派军舰前往南海了。印媒上月报道称,在6月中旬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事件”爆发后不久,印度海军就隐秘地向南海地区派遣了海军舰艇,而且印度海军的这次南海之行非常低调,极力避免暴露在媒体聚光灯下。印军战舰在此期间收集了该海域其他国家军舰的行踪,并通过安全通信系统与美国海军舰艇保持了持续联络。

500

印度护卫舰与美国航母组成编队 图源:澎湃新闻

这一切印度对美国的配合,都谄媚得很,显示出莫迪帮美国凑成印太战略终极拼图的积极努力。而这一战略由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提出,这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莫迪在今年的美国大选中押注了特朗普?

印度如此明显地向美国靠拢,也清楚地知道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美国会站在印度一边。但是,有趣的是,在特朗普提出插手中印边境争端时,印度又果断地“拒绝”了。

这又是唱的哪一出戏呢?实际上这一操作也很好理解,莫迪出任总理,就一直怀抱 “大国梦”。作为一个“大国”,在解决和中国的边境争端时,让域外国家来指手画脚岂不是有失体面?

印度既献媚美国,又想在美国面前保持体面;印度既挑衅中国,又不敢正式开战,剩下的也就是费尽心思在与中国拉扯和谈判时,如何体面收场了。所以,印度最近的一系列操作,比如前线增兵、越线挑衅、封禁中国手机应用、限制中企对印投资出口,还有深化和美国的军事关系等等等等,都是在增加他们对中国的谈判筹码,想以压促谈,甚至以武逼谈,毕竟“窗口期”不多了,留给印度继续挑衅的时间和谈判的时间,都不多了。

本文为新闻视频节目《这个我慧》(第20期)文字稿,作者:王慧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王慧opinion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