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谭嗣同“汉奸言论”》一文兼论中西历史

自《八佰》起,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喧嚣尘上了么?驳此文作者:
     

1.作者考据《仁学》作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却不分析时代背景对谭嗣同的影响——彼时中国海军以亚洲第一之名败于日本割地赔款,这是清廷不顾国难权轧北洋派系的结果;同时间欧洲列强入侵军队虽然装备技战术先进却人数很少,所以软硬兼施求的是财。于是这便成为彼时中外两相对比之下,对洋人嘴脸只有片面之识、而对满清腐朽深有所知的谭嗣同的一个真实感受。而此文作者用《八佰》的手法从《仁学》海量的五十篇中掐头去尾、断章取义地截取,妄图呈现“一个不一样的谭嗣同”,实质上不过是想用历史虚无主义杀人诛心罢了。
      

2.作者截取部分,谭嗣同怼的中国是晚清统治下的中国,赞的是传教士传教的怀柔手法。此中国非彼中国、传教士也非掳掠军士。作者潜台词用2020年对中国的定义去等同了谭嗣同所怼晚清之中国,偷换得一手好概念。
    

3.之后作者憋的大招终于放了——以国内历史动乱死的人数来论谁更残暴,再语言修饰一番,表面上先抑后扬地反转替谭嗣同辩解,实质上却把文章的主旨升华为批驳民族的残暴与不仁了。看到这种举例历史事实,却歪曲历史影响的高超手法,管x直呼内行!那么历史真相是什么呢?答案是中国封建几千年历史重农抑商求的是内部统治,而希腊罗马到现代欧洲奉行的都是对外扩张。举例1640年代到1700中国人口是欧洲10倍左右、平均土地只有欧洲1/10,而中国是派郑和下西洋(装x耗己财力),欧洲则是开启大航海时代全球殖民、烧杀掠夺得盆满钵满。
     

4.那么为何中国人每次朝代更迭死的人都很多呢?答案是秦汉以来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就是比17世纪以前欧洲的封建分封制优秀,优秀体制加大一统的和平导致人口增加与土地兼并,而人口土地矛盾一旦接近临界,则内乱大战基本就来了,而无论中国或欧洲,大战死的人口比例其实是差不多的(中国人口基数大死亡人数自然是多的),而中国历史上经历的无数内乱到回归一统,恰恰反证了中华文明不喜对外扩张与转嫁矛盾的文明特性。

本评论由用户“霖摇洋”推荐,来自《救国英雄谭嗣同的“汉奸言论”》一文。内容仅代表用户观点,标题为霖摇洋用户添加,更多热乎讨论请移步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