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拯救不了西藏的苦难,但这种精神可以!

01

一望无际的草原、白雪皑皑的群山、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西藏的美景让人心驰神往,它象征着纯洁、神秘,有着“圣域”“人间净土”的美誉。

但如果把时光倒回到农奴制的西藏,我们或许没法将这些优美的词汇与之关联。那个时期的西藏可以说是暗无天日,生活在那里的农奴,每天如在炼狱里,身心饱受摧残煎熬。

这是当时的一位农奴。照片中的他拿着自己已经风干的断臂。只因为领主的儿子一时兴起,想要练习枪法,就把他当作活靶,用枪残忍地打断了他的左臂。

500

这位农奴骨瘦如柴,即便每天辛苦劳作,仍要戴着铁链。受着非人待遇的他,满脸愁容,眼里看不到一丝希望。

500

他们没有一点尊严,常年被农奴主当作马骑。甚至连栖身之地也没有,只能如牲口般,挤在肮脏杂乱的马厩里。

500

由于长期劳累,营养不良,农奴们大多寿命很短。即使可以幸运地活久些,也会因为年老体衰没有劳动能力,被农奴主踢出门外。

500

而作为农奴的孩子,他们生下来很难得到关爱,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无奈之下,只能和街边流浪的小狗小猫抢吃的。

500

02

直到新中国成立,生活在苦难之中的这群人们才看到了希望。1950年,全国上下被解放的喜悦笼罩着,然而此时的祖国西南一隅并不平静。尚未解放的西藏政治形势极为复杂严峻,在英美等国和其他境外势力的唆使煽动下,西藏不法分子妄图策划“独立”。

和平解放西藏,实现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成为摆在新中国面前的重大挑战之一。毛主席指示:“一面进军,一面修路”。

可由谁来接受解放西藏的任务?重担落在了打过淮海战役、当时正在西南驻守的二野十八军身上。这对于十八军全体官兵来说,是一个异常严峻的考验。进藏之前,这群热血青年举行了誓师大会:一定要把五星红旗插到喜马拉雅山上,让幸福之花开遍西藏。

但进藏谈何容易?1950年的青藏高原几乎没有公路,十八军军长张国华手中连准确的地图都没有,只能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和西藏有关的图书资料。

500

没有公路,那就将路修到拉萨去。当时第一条进藏公路命名为“康藏公路”(后改称“川藏公路”),十八军为此新组建了支援司令部,战士们领到的武器不是钢枪,而是铁锤和铁镐。都说进藏难,但修路要比行路难无数倍。这里环境的恶劣程度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地质多变、人烟稀少,横在战士们面前的,是14座海拔3000到5000米终年积雪的大山以及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激流湍急的大江大河。

500

由于四处是悬崖峭壁,机械完全施展不开,一切只能靠人工。战士们只能用绳索拴着身体在高空中凿石开路,而山下面则是冰冷刺骨的浩荡江水。十八军不仅要常年风餐露宿,等待他们的还有沼泽、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随时发生。但即使这样,战士们还是克服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为了西藏的和平解放,为了当地人民的幸福生活,他们高喊着“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口号,不惧危险不怕牺牲。时任十八军53师宣传干事杜琳称,“海拔5000米,气温-30℃,开水沸点70℃,我们的士气100℃!”

500

据统计,修筑康藏公路总共牺牲了3000多人,几乎每前进一公里都有一名战士倒下。时任康藏公路西线四工段指挥长吴晨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泪眼婆娑。“一个排的战士,拴上绳子坠到半山腰的一块巨石上打炮眼。忽然一块巨石从山顶滚落,整个排的战士,连着那块巨石直接滚到帕龙江里了。”

500

终于,1954年底,康藏公路通车。临危受命的十八军凭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意志,硬是“背着公路”进了西藏。

500

03

而另一边,虽然中共中央做着争取西藏和平解放的种种努力,但遭到国外反华势力和西藏当局的阻扰和拒绝,他们关闭和谈大门,甚至妄图以武力阻止解放军进藏。在此背景下,遵照党中央指示,十八军发起昌都战役。

500

作为解放西藏的关键一役,昌都战役规模不算大,但战区之广、地形之复杂、任务之艰巨,是解放军历史上罕见的。除了现实中的作战对手,解放军还面临着“两个敌人”,一是行军,二是吃饭。

由于解放军此前很少有在高原缺氧环境负重数十斤行军的经历,此次作战对于十八军可谓异常困难。此外,吃饭也成了难题。以往在其他地方,解放军可以靠根据地人民的支持,而这次粮食只能由自己背,靠牛马驮,况且带的粮食非常有限,战士们面临着饿肚子打仗的风险。

500

即便忍饥挨饿,也不能违反政策纪律。有一次,战士们在路上意外拾到一袋糌粑,够全班吃一个星期。但尽管这样,战士们也等待着失主的归来。连队的一个战士由于饥饿挖了当地群众地里的圆根吃,事后连长批评了这位战士,并给群众作了赔偿。

这些消息不胫而走,解放军对群众的秋毫无犯,受到了广大藏族群众的称赞。他们积极给解放军带路,运送粮食,收容护理伤病员。昌都战役共历时19天,解放军歼敌5700余人,为解放西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10月,解放军进驻拉萨,实现了西藏全境的和平解放。

500

1959年,一场以解放农奴为核心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在西藏全面展开,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获新生。奴役的枷锁被打破、制度的历史性飞跃,激发了西藏各族人民极大的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从此雪域高原的面貌焕然一新,西藏人民向着有尊严、有希望的幸福生活出发。

500

04

历史钩沉,沧桑巨变。特定的环境孕育出独特的精神,精神的发扬引领铸就伟大事业。西藏的解放、建设和发展,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息息相关。这种精神,是十八军将士和驻藏人员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这种以“特”字当头的闪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生动体现,激励着一代代驻藏官兵和当地群众锐意进取、奋勇向前。

500

近日,习主席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老西藏精神”,号召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

500

如今,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老西藏精神”仍然历久弥新。一座座高矗的山峰犹如无字丰碑,见证着这一精神的感召,它如一座灯塔,将继续指引着一代代驻藏官兵和当地群众扎根在西南边陲,书写雪域高原的光芒万丈。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