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之“势”如何谋取?这支部队牺牲自我扭转战局!

01

1947年,是国民党越打越艰难的一年,他们放弃对解放区全面进攻的战略,改为重点进攻。同时,这一年也是共产党越打越顺、从全面防御转入重点防御的一年。

但终归,重点进攻也是进攻,重点防御也始终是在防御。如果不能把攻守之间的形势扭转过来,赢取胜利的机会渺茫。

当时,虽然国民党的锐气已经大挫,但由于战争基本上都是在解放区腹地进行,许多地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解放区物资极端匮乏,人民生活异常艰辛困苦,我军的人力、物力、财力补充遇到极大困难,伤病员救治缺乏必要的医药医疗用品。长此以往,只能是越来越被动。

必须扭转当前的不利局势,变被动为主动!为了粉碎国民党的战略企图,发展有利形势,党中央高瞻远瞩,制定了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方针。

02

在此背景下,1947年6月3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电令刘伯承、邓小平: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积极准备于6月底突破黄河,挺进中原。

500

欣然受命后,6月30日夜,一支12万人马的大部队开始强渡黄河,开进鲁西南。

正当刘邓大军捷报连连的时候,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刘邓大军只有迅速直插国民党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大别山地区,方能全面打乱蒋介石的战略部署。

位于鄂豫皖交界处的大别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如果我军能够在这里站住脚,相当于一把利剑直插国民党的心脏,不仅可以直接威胁国民党的后方,还能从根本上改变敌我之间的攻防形势,扭转整个战局。

500

7月23日,激战正酣的刘邓大军收到了毛泽东的急电:“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

这对刘邓大军来说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在当前战场,既能得到兄弟部队的支援,又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无论是机动还是补给都有较大优势。可如今突然要向大别山挺进,谈何容易?且不论部队连续作战近一个月,士兵身心已极度疲惫,人员出现伤亡,亟需休整补充,从鲁西南到大别山更是远隔千里,后有国民党追兵穷追不舍,前有沙河、汝河、淮河等天然障碍,此去注定是一招险棋,困难重重,险象环生。

7月29日,毛泽东又起草了一份标有三个“A”字的加急绝密电报,强调陕北情况甚为困难。

挺进大别山固然要遭受重大损失甚至有被敌人围歼的可能,但如不肩扛此重任,恐怕让全国战局处于被动。在困难面前,刘邓大军没有任何迟疑,坚决执行中央的命令,不去豫皖苏,不留冀鲁豫,跃进到敌人后方去,直出大别山!

03

8月7日,经过短暂的休整,刘邓大军开拔,在国民党合击部署尚未完成之际,向大别山挺进。

500

而他们首先面临的障碍就是越过黄泛区(黄河泛滥区)。这里号称“死亡地带”,积水没膝,深处可齐腰,即使无水的地方,也尽是稀烂的淤泥,前脚起,后脚陷,危险至极。更要命的是,这里没有任何可以隐蔽的地方,刘邓大军陷在淤泥中,遭到国民党空军轰炸,不少战士无奈牺牲在这里。

为了尽快脱离黄泛区,刘邓大军还不得不放弃、炸掉许多重武器。这些“宝贝”都是战士用鲜血从敌人手中一件件夺过来的,然而面临如此境地,也只能忍痛毁掉。经过一天多的艰苦跋涉,8月17日,部队终于跨过这段仅有40里的黄泛区。

500

8月18日,刘邓大军又靠着猛打猛冲的劲儿,一路通过国民党军队的防线拦阻,顺利渡过沙河。

8月23日,在面临前有堵兵3个旅,后有追兵3个师的危急关头,刘伯承提出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口号,鼓舞士兵杀出一条血路坚决冲过汝河。在刘邓首长的指挥下,战士们冒着敌人的密集炮火,利用夜色采取多路队形英勇奋战,最终全部渡过汝河,继而又避开了敌人的追堵顺利渡过淮河。

就这样,这支英雄部队经过昼夜艰苦行军,冲破敌军的多次围追堵截,克服重重困难,于73年前的今天到达目的地,胜利地完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光荣任务。

500

 这一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表示:“我们总算熬出头了,20多年以来,革命战争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

此后,刘邓大军在大别山一带坚持作战。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完全被打乱,在来回“救火”中疲于奔命,解放战争的局势也自此从战略防御变成战略进攻,国民党军的军事自此走上下坡路。

04

胜利的背后,是巨大的牺牲和惨重的代价。在此过程中,这支英雄部队从当初的12万人剩下不到6万人,重武器也是损失惨重,能留下的微乎其微,可谓是元气大伤。但正是由于刘邓大军当初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才赢得了最终的乐观局势。

500

围棋中,有种战略思想叫做“势”,强调以势谋胜。对弈中,谁掌握更多的“势”,谁就取得更多先机。而在造“势”中,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后手棋与之遥相呼应,先手处处主动;反观对手疲于应付,为苟延残喘疲于奔命,最终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而在解放战争这场大棋局中,刘邓大军在物质准备不足、思想准备不足、敌军围追堵截、条件形势恶劣等现实困难面前,毅然服从中央决定,一声令下挺进大别山,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概,换来全国战局的“拨得云开见月明”。

人民军队从没有私利可言,只有解放全中国的共同目标。正如邓小平后来在淮海战役中所说,“就是把中原野战军打光了,其他的野战军照样可以渡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值得!”

善战者,求之于势。如今面对风云诡谲的国际环境和敌对势力的步步紧逼,73年前的成功造“势”告诉我们,坚定信念,不惧艰险,敢于挑战,不怕牺牲,牢牢掌握主动权,我们终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