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剧年年都有,为何近些年特别的多?

按:老实讲,我不是一个电视迷,看电视追剧的机会也不多,而追剧更多的也是被老爸老妈带着被动追剧,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其实没有太多的发言权。所以下面的观点纯粹出于个人感受所做的分析和吐槽,各位看官尽量不要从艺术和专业角度来批评,因为那样的高度我的确接不住。。。

我平时看电视不多,追剧尤其属于低概率事件。但就是在这样的少之又少的追剧经历中,我仍然发现了一个现象:以前的国产电视剧虽然质量不高,基本还能保持从头到尾水平一致。而近些年尤其从去年开始,从服化道角度来说,有一定水准的电视剧的确越来越多,但电视剧前后质量不一,烂尾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像我这样平时不太看电视剧的,随便都能举出几部来。比如去年的《新世界》,今年的《爱我就别想太多》、《以家人之名》都有比较明显的烂尾之嫌。

这好像是这一年来中国电视剧出现了一个新动向:前面由好编剧操刀,导演演员也都上心,把开播的前几集演得风生水起,热搜不断。后面就开始用枪手接手后续编剧,上演狗血剧情,最终口碑坍塌,烂尾了事。

估计这应该是资本大规模介入影视圈,在玩烂了IP模式,被市场毒打后,琢磨出的赚快钱的一种偏门方式:反正一部电视剧几十集是一起卖,只要开个好头就能稳赚不赔。至于口碑崩塌,烂尾什么的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当然这样的模式也不会长久,感觉被欺骗的观众迟早会作出选择。而且从播出平台的角度来讲,这样的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就是改变播出模式:将整部一次性播出,改为季播。比如像权游这样,一季8集到10集,一部剧分7、8季播完的方式,就能有效的杜绝这种烂尾剧的出现。

但奈何无论是出品方还是播出平台,整个中国的影视剧产业链都倾向于赚快钱,于是在资本的控制下疯狂运作,这样的行为大概率也不会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被改变。国家大市场也大,任何改进和优化都需要不短的时间,也许这就是中国的现实。

“一切社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经济问题”,这句话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连影视剧这样和艺术相通的行业看来也不能免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