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译”是伪命题——“意译”是翻译的唯一路径

本文只讨论中译英,文中举例除外。

上百年来,很多前辈、同行和同学坚持翻译有所谓“直译”和“意译”之分,不断鼓吹和强化说它们是翻译的两个基本途径,形成了存在“直译”和“意译”分野的心理定势。对于将外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多数翻译工作者,“意译”的难度要远远大于“直译”。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所谓的“直译”是被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场合应用的所谓“翻译方法”。 

翻译的最基本要求是“达意”,应该是“meaning-based translation”(基于意思的翻译)。是否采用字对字的翻译,还是有别样的发挥,都应取决于意思表达的需要。译文是否是字对字的翻译,只是翻译结果呈现的表面形式,而不是作为翻译过程或者预设条件而由译者预先准备的路径。 

中英文语言之间存在一些共性,但存在着更多的差异性。为了地道的表达中文的原意,保证译文的沟通效果,在任何作品的翻译中,基本上不存在只使用“直译/Word for word/字对字”翻译风格或“意译/Free-style translation/自由翻译”翻译风格的情况,必然是二者的结合。或者说,所有的翻译都应该是meaning-based translation,“直译”是一个伪概念,“Word for word/字对字”的风格或“Free-style translation/自由翻译”的风格仅仅是译文作为翻译的结果所呈现出的面貌,完全与翻译过程的思考、取舍、路径、方法无关。同理,传统意义上的“意译”也是伪概念。 

因此,翻译的过程和方法不应该有“直译”和“意译”的分野,与中文“意译”对应的英语不应该是“free-style translation”,而应该是“meaning-based translation”,所有的翻译作品都应该是(新的意义上的)意译。 

所涉及的各种概念的关系见下图所示:

500

 “直译”在一定程度上看似可行,是因为语言所代表的不同民族的思维习惯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共性。比如说“谢谢”,在英语中有基本通用的对应物 “Thank you”,这两者都非常常用,而且作为客套词语,在所有场合基本上可以保持形式的不变。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即使它们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别(比如汉语“谢谢”后面一般不加“你”,“Good morning”不是“好的早上”而是“早上好”),但是在形成语言习惯之后,我们不假思索就可以达成表达习惯的对等。所谓的直译,并非是真正的形式完全相同,而是思维将语言之间的差异消除后将二者等价所形成的习惯,这就是“直译”的真相。

事实上,有时候中英文之间形式上的趋同有强大的生命力,甚至达到了无法找到形式差异很大的同义常用表达的地步。比如最强的外交套话之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无论哪个国家的人用英语表达,都不大可能在语法结构和逻辑上得到与官方说法迥异的表达:There is only one China in the world;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the sole lawful government representing China in its entirety; Taiwan is an inalienable part of the Chinese territory。这个译文是典型的“直译”,但无论谁翻译这一段话,也许在个别词语上有选择的余地,但是句型句式和语言体现的逻辑上基本上都难逃窠臼(无法给出适当的“意译”),以至于笔者常感慨这样的译文体现不了英语作为一种语法严谨、逻辑性强的语言所应具备的逻辑上的美感。(汉语擅长音律、意境之美,与中文古诗相比,英语诗歌完全不值一提;同时,英语作为形式上完备的语言,其逻辑的美感上比汉语也超出一筹,尤其是英语法律语言是人类智力对抗在语言上表现的极致。但是,说英语的律师是世界上最有文化的流氓,他们道貌岸然,但是他们的行为与正义、素质、文化、修养无关,甚至很多时候是背道而驰。)

 这种大段文字都不留下“意译”空间的情形,在中英文互译中非常少见,孤陋寡闻如我,甚至找不到第二个合适的例子。中英文之间形式上的趋同,通常仅限于词语和短语这一层次。比如说,“以眼还眼-eye for eye”,“针锋相对-tit for tat”等。

在中英文互译中,多数时候我们不能从原文直接得到何时的译文。比如最常用的“辛苦了”, 在不同的应用场合,需要很多种不同的英文翻译,甚至根本没有一种英文的译法可以用于中文中大多数说“辛苦了”的场合。最吊诡的是,“辛苦了”的字对字的“直译”“You are tired”,似乎无法用于我们要说“辛苦了”的任何场合。

500

“辛苦了”的翻译只能另辟蹊径,比如“I appreciate that”,“Thanks you so much for what you have done for me”等等。同理,如果我们将“I appreciate that”回译过来,“我欣赏那个”则是完全不堪用的别扭中文。

再比如“加油”,不是“Add oil(中国英文)/fighting(韩国英文)”。在赛场等场合,直接喊选手的名字就是为他加油,比如“罗斯福公主号”航母指挥官被解职时,上千舰员在甲板上高呼“Captain Crozier”,中文中典型的翻译应该是“舰长加油”。中文环境下,我们在赛场上只喊选手名字,更可能是我们要和他说话。这是中英语言和思维习惯不同的一个典型例子。如果我们勉励某人要继续努力,可以说“Keep working”。(关于中文常用表达在不同场合的适当英语翻译,可以参见Youtube上多名海外华人UP主的频道。) 

除了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生活中常用到的表达,许多普通表达也不可能在形式上采用直译。比如“She drew a long breath of relaxation.”,一种合适的译文可以是“她顿感轻松,深吸了一大口气。”,而不是字对字的翻译为“她深吸了一大口轻松的气。”。 

归纳起来,英语相对于汉语在逻辑(和体现出的外在形式)上有以下几个重要不同,以下举例说明:

 

1.       英语经常用介词发挥汉语动词的功能

I am of the opinion that RECP is in the interest of our nation.

认为RECP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 

2.       英语经常用名词发挥汉语动词的功能

A politician warns on Chinese state involvement in Australian power grid

某政客对中国(国有企业)参与土澳电网(建设/工程)发出警告。 

3.       英语习惯将汉语用两句或多句话表达的内容合成一句话

Police investigate early-morning shooting at Issaquah Costco

凌晨Issaquah Costco(街头)发生枪击案,警方展开调查。 

4.       汉语的成语、典故在翻译到英语时,要么简化,要么使用形式可能迥异、但意思雷同的形式替换 

英国广播公司记者:刘大使,如你所说,最近几周,英中关系由于香港、华为、新疆问题明显恶化。在这个过程中,上周我们看到,你以及好几位中国政府代表均威胁称英方将承担严重后果、中方将采取反制措施或反击行动。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反制措施。你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这些措施是秘而不宣的,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Ambassador, good morning. As you say,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China have deteriorated significantly in recent weeks over Hong Kong, Huawei and Xinjiang. Throughout that process, you and various other government representatives have threatened consequences, counter-measures, even counter-attacks, to use the language of last week. And yet it's still not entirely clear to me what those counter-measures are. So could you elaborate a little bit more? Is China retaliating in secret, or is its bark worse than its bite?

其他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wild ambition;

树倒猢狲散 - like rats fleeing a sinking ship。

 5. 另外,由于英语习惯用名词代替汉语句群中主要句子谓语动词以外的动词,英译中名词译为动词时往往带来大量的增译,比如上文中纸猫国电网的例子;相应的,在中译英时可能要进行大量的省略。

综上所诉,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翻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劳动,“meaning-based translation”(基于意思的翻译)/即“新”意译需要长期学习、积累、实践,并不断重复提高的过程,了解中英之间大量的习惯表达法、思维习惯的差异是保证翻译效果的必要条件,精通目标语言是唯一行得通的翻译过程和方法。

任何职业的发展都有所谓的实习期、生疏期、成熟期和专业期,有一条可以直观化的学习曲线。一个实习期的学生字对字、句对句的照搬照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不让他们用这种所谓的“直译”,缺乏积累和底蕴的他们要拿什么来提交一个翻译的作品呢?但是长期鼓吹所谓的“直译”,实际上就是默许翻译工作者永远不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一个人入行两三年、四五年、十来年的译者,他的英语读起来没有任何差别,感受不到从实习期、生疏期到成熟期、专业期的进步。或者说,对于翻译行业的从业者,他们的终身学习曲线是一条上限很低、近似于直线的“无学习曲线”。

500

如果有人提出质疑,他们马上可以举起“直译”的大牌坊,说“你看,我是有理论依据的,我是直译流派的高手、高高手”。武侠小说中华山派有剑宗、气宗的分野,双方彼此对立。如果把气宗当成是练习“内功”(或者说基本功,而不是隔山打牛这种伪气功)的话,剑宗、或者说剑宗和气宗的分野就是伪概念。众所周知,“习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光注重形式、没有深厚的底蕴,再好的招式也发挥不出来;更何况连招式都不注重,甚至连临阵磨枪也做不到?

传统上所谓的“直译”不过是人家丢一个字,你就吐一个字,这只是接了人家的口水原样吐出来罢了,根本没有文化比较、思维本地化、文化共性和差异性的表达,连最基本的把话语说的明了、通顺都做不到。一言以蔽之,因为多数人外语的熟练程度达不到作为一个专业翻译的标准,因此行业集体制造出所谓“直译”的伪概念,人为降低翻译工作所需专业能力的标准,为“滥竽充数”者找到执业并长期执业的理论依据。可以说,在翻译行业,“直译”是庸医的杀人执照,是东施为自己定制的审美标准,是江湖骗子的障眼法。

从来没有所谓“直译”和“意译”的分野,所有的翻译都应该是“基于意思的翻译/meaning-based translation/“新”意译”。

在新的时代,翻译要承载文化输出的重任,“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完全抛弃“接了口水原样吐”的所谓“直译”,以西方的语言,说中国的思想。中国翻译从业者,可以英语不地道,起码要心向往之,日日习而精进之,万不能自以为是,实际上这是自暴自弃。今专八在手而英语堪用者,如凤毛麟角,几稀矣;奈何彼辈多睥睨天下,以为英语无足进者!愿以此文抛砖引,与所有志同道合者共勉,以待翻译行业风气之新。呜呼,余将有所待乎?!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