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部“超级大片”带不火的市场,如果有,那就两部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和《星际穿越》之后,《阿凡达》和《盗梦空间》也将在近日在国内重映!

从无数个消息透露,《阿凡达》《盗梦空间》有望成为又一批复映的影片,包括可能在8月下旬上映的《信条》,以及再次重映的《泰坦尼克号》,暑期和复工档可能会迎来一波“热潮”。

在东北,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在上海电影节,没有什么项目是一顿小龙虾搞不掂的。

在复工档,没有一部“大片”带不动的市场,能够有《阿凡达》和《盗梦空间》是非常惊喜的。要知道无论是魔都还是帝都,《阿凡达》每次重映票几乎都是被秒掉,也许只有他和仅有几部大片可以“逆转未来”吧。

500

11年前的《阿凡达》,

让中国电影真正市场化

在《阿凡达》之前,中国的电影很难被称为一种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就在这部影片上映的前几个月,各条院线还在和两部贺岁档《三枪拍案惊奇》和《十月围城》的片方为分账比例的争来抢去。

但在《阿凡达》上映后,几乎就很难再有一部国产片的出现会导致院线和制片方在分账比例上产生纠纷,也是在这部影片之后,院线影投公司开始重视对高规格影厅的新建和改建。

500

▲《阿凡达》购票排起长龙(图片来源电影网)

“依稀记得当年接连不断的擦拭3D眼镜,即便影城配备了消毒柜,但还是需要手工擦拭一下然后在放入消毒柜,比起现在的工作量,《阿凡达》当年的工作强度几乎是十倍。”

一位资深院线经理人和拍sir聊到当年《阿凡达》上映的盛况,在没有取票机的年代,在电影院看阿凡达买票取票真和那些时代春运取票是一样的夸张。

《阿凡达》上映的第一周,便轻松收获2亿元人民币,如果换算成今日的市场规模和模式,相当于首周拿下25亿+的成绩。

《泰坦尼克号》也在1998年也创下了票房奇迹,不过他并没有实质推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前进。但《阿凡达》上映后,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奥运会后近一步的开放,75后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逐步增强,80、85后这一批新消费群体的诞生,促使近十年中国电影有非常强劲的消费基础。

此时距离中国内地首部有影响力的3D影片《地心历险记》(2007年10月上映)仅仅过去2年多一点,在《阿凡达》后,新建影厅便几乎全部配备3D银幕,也是从此时起,中国一步步成为世界上第一的IMAX银幕大国。

“其实《阿凡达》的最低限价很低,那时进口大片最低限价好像只有15元,但他在一线3D票价普遍在80-120元,二线票价也都在60-100元,三四线当时基本电影院没有覆盖到,所以说《阿凡达》也多多少少促进了公共交通和短途的客运,这一点蛮意外的。”

500

▲去年复联4零点高昂票价曾引发巨大争议

一位已经脱离影院多年的朋友和拍sir聊到当年《阿凡达》令人咂舌的高票价,即便有会员卡政策的优惠,普通3D的票价也都会在30+,这对于当时普通工薪阶层的收入来说,并不便宜,可见该片在当年的绝对刚需。

《阿凡达》不仅仅是给中国带来了IMAX和3D,同时也带来了整体上影院端的技术革命,同时也带来家庭影音娱乐的第三次升级(第一次是录像带、第二次是vcd/dvd)。

通过十年的发展,中国不仅仅是世界范围内巨幕银幕拥有量最多的国家,也是影院端技术成熟度和完备性最丰富的国家,这一切都是从《阿凡达》为起点的。

当然,不止是《阿凡达》,2012年年底所上映的国产片《泰囧》等这一批中国电影也更多快速开始拓展三四线影城,之后便迎来春节档的爆发,不过从技术角度和日常档期的支撑性来看,《阿凡达》和后续一系列“视效”大片是异常重要的。

《阿凡达》所倡导的影像3D化也下沉到家庭影音方面,但3D反噬效果很明显,3D电视只短暂“风行”几年便被4K所取代。

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证明影院观影有他无法取代的特性,这一点在IMAX-3D、杜比影院、CINITY影院、4K以及高帧率普及后变得更加明显。

500

第一部破圈神片《盗梦空间》,

实现中国影迷群体初步划分

其实仔细回想一下,十年前的2010年是蛮神奇的一年,不仅仅有《阿凡达》的天神下凡(该片在中国香港地区译名便是此),还有《盗梦空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等佳片,巧合的是这两部影片也推出了IMAX(3D)格式。

当然,这三部影片并不都是完全IMAX拍摄制作,当时能够真正区分3D\IMAX3D\IMAX2D的观众少的可怜,甚至有很多观众看到《盗梦空间》上有IMAX的logo,便在入场时问询为什么不发放3D眼镜。

“盗梦空间上映的时候,有超多的观众问询为什么没有3D眼镜,明明海报上写着IMAX,人家《阿凡达》都有,你们咋没有。这样的疑问一直到影片即将下映前仍然有很多观众在咨询,也许这些比较深度的技术性问题当年很不容易通过网络来普及吧。”

500

▲《盗梦空间》是阿凡达后最受关注的IMAX电影

一位影城经理表示,其实到了《盗梦空间》上映时,影片的票价已经大幅度下降,虽然很多观众并不认识诺兰导演,但毕竟小李子的绝对吸引力在那里,《盗梦空间》在国内的爆发多多少少还是沾了小李子的光,同时2008年《黑暗骑士》未能上映,也为诺兰在中国积攒了不少好感和路人缘。

但在整个中国电影院线端开始进入高端发展路线的时期,似乎在观众眼中,所有的进口大片都应该带着眼镜来看,似乎国产大片不做3D便是“糊弄”人。

不得不承认,也是因为《盗梦空间》这种既有深度又有视觉奇观的影片出现,从某种程度上精分了观众群体,也用更直观的方式让中国影迷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世界范围内最复工和最前沿的电影技术。

500

▲中国目前也是的Real-D影城最大市场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年沪上某影城宣称自己在阿凡达上映期间拥有全国唯一一套的Real-D放映系统,不过根据拍sir当年的了解,国内率先引进Real-D系统的影城是港资百老汇院线和本身就注重技术硬件的卢米埃院线。

甚至当年已经逐步开始和其他院线拉开身位的万达院线都没有在《阿凡达》上映最初安装Real-D系统,可见当时国内对于影城放映系统知识的匮乏,甚至院线方面都很少知晓最新技术在那里。

但对于很多观众、特别是发烧友影迷来说,《阿凡达》和《盗梦空间》的出现,是他们打开通往电影世界的窗口,也是一部分观众逐步更多愿意体验影院沉浸观影的重要原因。

无论是《阿凡达》还是《盗梦空间》(包括不久之后的《泰坦尼克号》),他们的通俗性就好了很多。其实后来通过对主创人员的访谈,大部分出演《盗梦空间》的演员自己都不能完全理解影片的设定,但这不妨碍普通观众对于影片的解读和评论,毕竟他只是结构复杂,其设定和概念更容易让东方观众所接受。

如果说《阿凡达》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到了《盗梦空间》则成为影迷和观众的一道分水岭,虽然媒体在《阿凡达》上映期间不断渲染和夸大IMAX3D的影响力,但毕竟当时中国内地IMAX银幕的建设量极为有限,大部分观众还是退而求其次看普通3D版,到了《盗梦空间》纯粹的2D(该片也是进口影片中胶片&数字混合发行规模较大的最后一次)则更容易对影迷群体做到提纯和细分。

也是从《阿凡达》和《盗梦空间》开始,进口(视效)大片也开始实现了普通观众和粉丝导向的区别,这一点在后来的“复仇者联盟”系列达到了顶峰。

也许有年轻观众会带父母看看《2012》《阿凡达》,甚至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会一起看《盗梦空间》,但年轻观众却极少会带父母看复仇者联盟系列影片。

500

“超级大片”救市,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阿凡达》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提升其实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体现在这十年的高规格影院的布局,也体现在影迷真正意义的回归,同时也对于我们整体市场的发展也起到不能忽略的作用。

直到现在,《阿凡达》相关的新闻仍然是时光网电影方面新闻最多的,这对于后续影片的宣传发行策略也有示范作用。从这部影片在2007年真正意义上初露端倪,在2009年12月到2010年1月,《阿凡达》每天几乎都最少两则新闻和通告曝光,其热度是近十年没有任何一部影片可以媲美的。

《阿凡达》上映不久后,时任中影集团总经理的韩三平表示,中国电影有望在十年内票房达到350亿,但我们仅用了5年的时间便在2015年票房达到了440亿,如果不是因为这两年行业内外出现了一些问题,中国电影票房其实已经开始向千亿发起冲击了。

新冠疫情对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是空前的,尽管无数行业内外人士均坚定的看好后续市场的恢复,但大家又不得承认现在市场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过度的开放会担心疫情,重量级的新片也担心紧缩的市场会倾轧本来不高的票房空间。

但这次疫情所影响的不仅仅是国内,对于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一样的,这就使得遴选什么样的复映影片来投递到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成为一门学问。不仅仅是国内,对于好莱坞的片商同样要权衡利弊和评价利益。

但时间是不等人的,毫无疑问中国电影市场在未来可能会有更激烈的竞争状态,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把一些经典&有良好群众基础的影片拿出来复映未尝不是一种更明智的选择。

500

▲IMAX3D版的《阿凡达》才是真正的《阿凡达》

其实让《阿凡达》和《盗梦空间》回到中国大银幕上,毫无疑问对于很多影迷是乐于见到的,毕竟这可以弥补大家当年没有看过IMAX的经历,即便很多人看过普通版、在家里无数遍的重温过,但现在完备市场布局还是会让大家感受到大银幕的非凡魅力。

复工档的初期,整体市场的走势显然还可以更火热,真如以往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是多条腿走路的状态,国产片不行进口上,进口片不行港片上,港片不行非好莱坞片上。这种良性的波动会维持一定的市场热度,也会给不同的观众更多的选择。

其实在市场出现低迷的时候,是需要一些有声望、有牌面、有群众基础的影片出现。在过往的时候,像《侏罗纪世界2》《毒液》《大黄蜂》《复联4》曾经都出色完成了对市场的预热过程,并市场的热度延续到后面的国产片。

如果选择几部真正能体现电影院独特魅力的影片,《阿凡达》肯定是当仁不让的,这也是能够让影迷、市场和相关管理部门恢复信心的作品,也在复工档时期亟待出现的。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