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Direction 10周年再聚首,欧美男团已然青黄不接

作者 | 张家欣     编辑 | 范志辉

年少成名,蓦然回首已10年。曾经的欧美第一男团One Direction,在今年7月23日迎来了10周年纪念。

500

“哈卷”Harry Styles、“丝丝”Louis Tomlinson、“莉莉”Liam Payne、“奶儿”Niall Horan、“美渣”Zayn Malik 5位成员,他们有的完全摒弃了过去的偶像风格,有的成为了娱乐圈八卦花边的头版,有的与女友分分合合,有的还当上了爸爸。十周年纪念MV释出后,粉丝感慨:“青春就浓缩在这四分多钟里了。”

从选秀出道到全球走红,再到成员退团、组合暂停活动,5位成员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而那个属于欧美综艺全盛期的时代,也随着他们的走红、巅峰和落幕,定格成了一抹流行音乐与文化的剪影。

“破团”10周年再聚首

无论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成绩,自2016年暂停组合活动后,One Direction就彻底成了欧美少女的“意难平”。10周年之前,组合官方推特已经2年没有更新过了。

7月22日,官推为10周年重启。不得不说,“破团”依旧拥有忠实的粉丝群和强大的号召力。根据尼尔森音乐/MRC数据,7月23日,One Direction包括五张专辑在内的相关内容吸引了2100万次点击,比7月22日暴涨了173.6%。

曾经欧美第一男团的10周年效应明显,SPOTIFY榜单中,23首单曲冲进了英国榜前200,17首单曲冲进美国榜前200,还有20首单曲上榜了全球榜。出道单曲《What Makes You Beautiful》在当日播放量近18万,升至英国SPOTIFY排名第22位。

500

而组合成员哈卷发布的关于#OneDirection十周年#推文,放上了5人合照,粉丝蜂拥而至,一小时点赞破百万。

500

除了成员在社交媒体发声,官方将会上线一个全新的互动式网站,该网站以时间线为主要形式,收集组合从《X Factor》出道到成员单飞这一路来的点点滴滴。其中,包括MV、舞台表演、电视表演及这些表演的幕后花絮,还会放出未曝光内容。据悉,该网站还可以生成歌单,根据粉丝兴趣进行个性推荐,同时支持把粉丝自制的歌单分享至各大音乐平台,极大优化了粉丝的使用体验。

同时,“破团”还将发行特别EP,收录未发行歌曲、老歌重新编曲版本、现场录音版、不插电版等,YouTube将放出十周年庆纪念视频,各大流媒体平台也会有相关庆祝活动。

500

从粉丝的热烈反应可以看出,“重聚”依旧是很多人期盼的活动,但One Direction的10周年,却很有可能还是“五缺一”。最早退团的泽恩·马利克,没有对成员和粉丝们热情做出任何回应,尽管剩下4人已经重新关注了他的推特账号。那些年的“抓马”,似乎也还在深深影响着今天的One Direction。

令人感慨的是,成名于电视综艺时代的One Direction,10周年再聚首时已置身流媒体时代。

“欧美第一男团”发展史

Justin Bieber发布《baby》火遍全球后不久,2010年,以英国选秀节目《X Factor》为契机,一个有着“英国Justin Bieber”之称的5人boy band横空出世。

500

原本分别solo身份参加《The X Factor》第七季的5个男孩,阴差阳错组成组合One Direction,并最终获得了“乐队/乐团”组别的季军。

500

2011年,One Direction首单《What Makes You Beautiful》就打破了索尼唱片预售纪录,首周销量突破15万张,成为英国单曲榜冠军,也创下了英国偶像团体在美国出道单曲的最佳排名。首张专辑《Up All Night》在登陆美国首周,就拿下了全美专辑榜冠军,出道即登上巅峰。

500

One Direction以一己之力盘活了英国唱片业,受到欧美少女的疯狂追捧,火热程度已经成为社会现象。他们不仅在伦敦奥运会闭幕式上演唱了《What Makes You Beautiful》,还受到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接见,首相卡梅隆还参演了他们的MV。

500

尽管是当时最炙手可热的音乐团体,但One Direction 也一直遭受着“垃圾流行乐”和“花瓶”的吐槽。英国NME大奖甚至还将其评为“最烂组合”,并给了Harry Styles一个“年度懦夫奖”。

黑红也是红,算是全世界娱乐圈的普遍规则。One Direction出道后创造了庞大的商业价值,尤其是演出的收入惊人。演出信息服务商Pollstar公布的2015年全球百大巡演排名中,One Direction力压Taylor Swift夺冠。当年他们的巡演门票销量突破了230万张,根据外媒计算,其直接收入和二级市场总收益超3亿美元。

One Direction出道仅2年左右,传记作家汤姆·鲍尔就在著书中估算:“如果五人收入一同计算,估计收入已达近亿英镑(约10亿元人民币)。”他还将One Direction称为组合操盘手西蒙·考威尔的“新西城男孩”。通过组合歌曲、出版刊物、唱片、DVD,以及与诺基亚、孩之宝等企业的代言合作,西蒙与他的唱片公司获益近20亿元人民币。

500

成军第5年,这个欧美第一男团因成员离队开始走向拐点。2015年3月25日,泽恩·马利克通过Facebook宣布退出组合,理由是“需要私人空间”。

500

泽恩·马利克

2016年,组合活动落下帷幕,成员签约不同公司单飞。有的从清纯小鲜肉变成了性感熟男,有的朝着时尚流行icon发展,有的唱起了乡村小调。One Direction这股男团洪流,终于分散成溪流各自向前。

在音乐上, 5人开始尝试更大胆、多样的风格。其中当属泽恩·马利克风格转变最大,音乐完全摆脱了组合时期的青涩感,逐渐放飞自我向18禁发展。2016年,他还与Taylor Swift合作了《五十度黑》的主题曲。

哈卷Harry Styles则是公认后续发展较好的一位成员,演得了电影,混得了时尚圈,还在主持领域小试牛刀,在“最性感的男人排行榜”和billboard Hot 100都榜上有名。

500

哈卷参演《敦刻尔克》

撕掉“青少年偶像”和“花瓶”的标签,同时又让粉丝继续跟随个人风格,是One Direction单飞后最理想的结局。站在组合10周年的节点回看,有的人已经迈出了顺利的一步,有的人还在思考未来的方向。

boy band定格时代 欧美流行文化的一抹剪影

One Direction诞生于欧美音乐综艺全盛期,彼时《American Idol》《The Voice》《X Factor》等节目风头正盛。综艺输送了一大批欧美乐坛的人才,如Carrie Underwood和Leona Lewis,以及苏珊大妈、保罗大叔这些个性派红人。

其中,以boy band形式亮相的One Direction无疑是新鲜的。在综艺的关注度下,他们成为了当红的文化符号,但也因为过于符号化,导致个性被压制,音乐风格受限。此后,英国的The Vamps,One Direction同公司的5 Seconds Of Summer等一些“小鲜肉”乐队出现,的确产生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也有过爆款单曲。但人气和地位,始终没有达到前辈所在的高度。

500

当综艺全盛期过去,没有当年的一夜爆红和跟得上的后续包装,“破团”的成绩便再难复制,新生代组合也不愿意将自己局限在boy band的框架里。5 Seconds Of Summer就曾明确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并非一个boy band。新的乐队不喜欢被认为“靠脸吃饭”,新的时代下,靠脸也不一定吃得上饭了。

One Direction的风格,很容易让人想起代表欧美二十世纪90年代流行文化Teen Pop。这种流派的开山鼻祖是后街男孩。Teen pop音乐基本上可以涵盖现在所谓“偶像音乐”的全部特征:歌手青春靓丽、歌词围绕着爱情、强调视觉吸引力。有人认为,Teen Pop极大带动了美国唱片经济的发展,包括小甜甜布兰妮、林赛·罗韩早期都可归为这一风格。

500

One Direction可以说是Teen pop这一历史的继承者,它在新时代以新的形式,通过综艺和社交媒体不断扎根壮大。而发展到一定阶段,Teen pop音乐人倾向转型以延续职业生涯,如小甜甜后期转向性感路线,后街男孩更是通过4年休整改变了风格,One Direction自然也走上了同样的道路。

现在,对boy band接受度更大,并致力于将这种形式开发到极致的K-POP,某种程度算接上了One Direction的班。当年红极一时的本土boy band纷纷暂停活动或解散,One Direction之后再无同级别影响力的男子组合,欧美本土市场陷入青黄不接的状态。

此时BTS以极具冲击力的表演和契合青少年心境的音乐理念切入,气势横扫欧美boy band市场。进入到又一个新时代,音乐产业的传播载体从电视综艺转为社交媒体,后来者明显深谙此道。无论是One Direction还是BTS,他们的走红,从来不是成员和公司一己之力成就的,而是特定时代环境下,娱乐形式和传播手段共同助推的结果。

反观国内,One direction“选秀成团”的方式,似乎也跟国内的101系偶像不无相似之处。只不过,前者是被动成团,后者是主动抱团,被动的不一定能接受组合理念,主动的一开始被预定了终点。在活动期短暂这件事上,两者殊途同归。

10年前的One Direction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符号,10年后的BTS们,又何尝不是立足于K-POP这种文化输出之下。一代人终将老去,但一直有人年轻。一代代欧美少女的青春回忆,总要有人来填补。

排版 | 安林

本文为音乐先声原创稿件,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我们。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