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为求强求富,派百名幼童赴美留学,为何又将他们强行召回?

作者|   刘越

来源|   浩然文史

500

第一批留美幼童

1861年,曾国藩在安徽安庆创办了一家生产军火的小型工厂,即安庆内军械所,而这一年往往被认为是清朝洋务运动的开端。此后的清政府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汉臣的引领下,开启了一场长达30余年的轰轰烈烈的自强求富运动。

尽管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但就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看,这一场自强求富运动还远没有结束。因为,从1872年起,清政府先后派出了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史称“留美幼童”计划,这一计划培养的现代化人才,在甲午海战结束后,仍然在为强国梦奋斗着。

500

安庆内军械所是中国洋务运动的开端

一、内外交困下的人才难题

1850年代的清政府可以说是内外交困,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竖起反清大旗,带领太平军高歌北上,一路攻城略地,并定都南京城,与清政府划江而治,成对峙态势。

再看西方人,他们也没闲着,1856年,英法联军自天津登陆后一路北上,北京城旋即沦陷,圆明园被焚烧殆尽,今天的圆明园废墟仍诉说着那段耻辱的历史。

内外交困的态势,让清政府无法再像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那样“闲庭若步”,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统治者开始慎重地考虑:怎样才能使国家自强起来,有效抵挡外国入侵与内部动乱?

500

圆明园废墟

自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西方技术固然先进,但也不能将中国军工企业全都交给洋人管理吧。要想实现自强,首先得自立,得培养出自己的人才,这样才能早日摆脱看人脸色的被动状况。

谈到这里问题就出来了,如何培养本国人才呢?既然清政府教育和科技落后,那就只能送学生赴西洋取“真经”了。那派谁去?怎么派呢?

1865年,从耶鲁毕业回国近10年的容闳,经曾国藩推荐来到江苏巡抚丁日昌手下任职。这个见识过西方高等教育与先进科技的中国人,一心想着送同胞去美国深造。1870年,容闳向丁日昌与曾国藩建议,请求政府选拔幼童赴美留学。曾国藩与李鸿章何曾不知人才的重要性,因此在1871年就向朝廷上奏派遣学生赴美求学。朝廷最终批准了此事,“留美幼童”计划正式启动。

500

留学生之父容闳

二、远赴西洋,求自强真经

1872年8月11日,轮船汽笛声响彻在上海码头,第一批留美学生即将踏上求学之路。按照计划,在1872-1875这四年里,清政府将派出四批幼童赴美,每批30人,一共120人,年龄大多10岁出头。与留美幼童同行的还有监督陈兰彬及翻译等随从人员,副监督容闳早已提前一个月赴美,处理相关事宜。

500

留美学生监督陈兰彬

轮船在旧金山登陆,就在这陌生的异国他乡,幼童们开启了留学生涯。为了快速克服语言障碍,融入美国社会与文化,幼童们被分到了美国家庭中生活。他们很快克服了语言障碍,并顺利进入各地中学就读。1880年,表现优异的数十位留学生成功考取了美国顶尖学府,其中耶鲁22位,麻省理工8位,哥伦比亚大学3位,哈佛大学1位。当时的中国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这一批中国学生进入大学后,自然受到了美国人的关注,时任美国总统格兰特还曾接见过他们。

500

詹天佑考入的也是耶鲁大学

进入大学之后的中国学生被新世界所震撼,他们迅速接受了美国学生的生活方式,参与各种各样的大学活动,甚至减掉了长长的辫子,不少学生还开始信奉基督教,将自由、民主、平等这些西方观念奉为真理,可以说,他们完完全全地受到了美国文化的熏陶。

在这批学生中,涌现出后来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中华民国海军元帅蔡廷干、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政府外务部尚书梁敦彦,以及大大小小的工程师、律师和政府官员、教育家等优秀人才。


三、不完美的留学之旅

派遣留学生对清政府来说是非常“大胆”的举动,比起开办军工厂和工商企业等自强措施来说,出国留学才是最彻底的学习西方的方式。但有一个问题始终无法绕过去,学生们真的能够做到只学技术,不学思想吗?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不可能的。试想,一个10岁出头的孩子,在美国完整地接受了中学与大学教育,西方文化与思想怎么能不入脑入心呢?

只是,在19世纪的中国,传统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之下,留学生在美国减掉辫子、不读四书五经而改信基督新教,这简直就是捅了清政府的命门!

500

晚清留美幼童(by Thomas, E. LaFargue)

这时候又发生一件事,波及到幼童的命运。1880年,美国科罗拉多地区发生了一起排华暴力事件,人种歧视与排斥问题是美国历史的遗留问题,但这次排华事件却为清政府内部的保守势力提供了极好的借口,他们以此为契机,激烈地抨击派遣留学生赴美一事,强烈要求撤出所有在美留学生。尽管容闳等人奔走呼号,要求取消撤出留美学生的要求,但清政府铁了心要撤回所有在美留学生。

原本按照规定,幼童们要在美国读完中学、大学后再游历2年,15年后方可回国。就是1872年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也没能完成学业,就在1881年,和其他三批幼童一起被强行召回。除在美因病去世和极少数坚持不回国的幼童之外,大部分学生被迫结束学业,120名幼童中,只有詹天佑等几人顺利拿到学位。

500

著名工程师詹天佑

文史君说

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中,被福州船政局派遣留洋的刘步蟾在离开祖国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记,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我想可以用这段话来形容第一批中国留学生的心境了。

参考文献

经盛鸿:《中国第一代留美学生出洋又复归》,《档案春秋》2018年第9期。

马菲菲 税沙沙:《洋务运动时期官派留美学生发展及影响》,《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年第10期。

点击「浩然文史」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