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一周岁,这份答卷你打几分?

500

作者/ 梁  坤 

编辑/ 崔小花

上市公司140家、总市值逾2.79万亿元、合计融资2179亿元。    
 

这是科创板在过去一年中交出的答卷。

一年前的今天,上交所大堂里的一声锣响,点燃了沸腾的期待,不仅激活了蛰伏的发展潜能,也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一个崭新时代。

从设立的预期来看, 科创板被寄予了厚望。以国家战略角度而言,它是落实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推动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从资本层面来看,科创板的设立,是支持科创企业的快速成长,破解科创企业融资困局,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更要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和可效仿的制度变迁路径。

科创板有没有践行其预设的目标?不断刷新的数字,检验了科创板的成色。  

这一年中,太多明星公司纷至沓来,各种改革举措次第花开。

中芯国际、寒武纪等6家公司市值突破千亿,科创板成为名副其实的“千亿公司”制造机。同时,科创板也展现出极强的包容性,向亏损中的公司、同股不同权公司、红筹企业打开大门,资本市场期待已久的新政在科创板找到了理想的“试验田”。

500

什么才是科创板最大的成就?
             
           

市场普遍认为,科创板开市一周年以来,其最大的成就、最大的制度创新就是  试点了股票发行注册制。  
 在证监会“核准发行”到“同意注册”这两种表述中间,培育了一项历史性的转变。

改革,要在历史中方能彰显其意义。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为了保护投资者,培育健康的股市,采取了在以往的核准制中,监管部门是股市的“大家长”。审核权,发行权均掌握在其手中,这样的后果是导致股票发行周期过长、通过率低、隐性门槛高,甚至是群里寻租等弊端。

实践中,因发行条件过多过严,导致发行效率低下,发行流程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资本市场难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尤其是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

而采用注册制后,证券监管机构主要依据信息披露原则进行形式审查,仅要求证券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公司信息,使投资者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对证券价值进行判断,并作出是否投资的决策,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的价值好坏、价格高低不作实质性判断。

这样一来,交易所审査的人才专业度、对市场的了解度等优势便更加凸显,有利于市场的良性运行,也减少发行审核领域的行政干预,发挥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不能回避的高估值
             
           

可能性值多少钱?

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给出了答案。  截至7月21日,科创板上市企业平均市盈率99.48倍。  
 最高市盈率的公司是国盾量子,高达574.97倍。市盈率超过100倍的公司,在科创板有56家;从股价上来看,据wind统计,以7月21日的收盘价计算,科创板133家上市公司股价相比发行价全部实现上涨,其中,89家涨幅超过100%。

而股价火爆相对的却是并不乐观的利润。  
 2019年净利润过亿的科创板上市企业只有53家。业绩,在投资者心中一直是衡量企业的黄金标准,而科创板重塑了企业的估值方式。

尤其是将A股和港股放在一起对比时,这种割裂更为明显。

以在科创板和港股同时上市的“巨无霸”中芯国际为例, 截至7月22日收盘,其在A股报79.57元,港股27港元(24.35元),在科创板的总市值为5907.30亿元,而在港股市场市值为2002亿港元(约1809亿元人民币),两地总市值相差近4000亿元。

如此悬殊的差距,让人不得不对中芯国际的真实价值产生疑问。诚然,中芯国际肩负着突破技术“卡脖子”的历史使命,  但这“冰火两重天”的表现也彰显了科创板对股价的“液化磨皮”作用。  

在设立一周年之际,科创板也迎来了市值达1800多亿元限售股的解禁潮。关于解禁潮对市场的冲击也常出现在媒体当中。

面对高估值,市场的担忧不无道理。一年以来,狂飙突进的科创板还没有完整经历一个牛熊周期,上市公司的“成色”也需要更长期的观察。

可以预见,伴随科创板的逐渐成熟,市场将培育更加理性和冷静的投资氛围。投资者会更关注企业的成长性和发展前景,毕竟高估值需要更稳固的业绩支撑。

科创板再出发
             
           

一岁的科创板,在A股“试验田”的定位下加速刷新,持续进化。今日,科创板50成份指数正式发布,使得科创板对创新企业发展的“晴雨表”功能更加显著。同时,科创板注册制也迈向审核2.0时代,对“科技强国”的支撑性作用也进一步提高。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今年的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透露,  将继续推进科创板建设,加快推出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许 IPO 老股转让等创新制度。  

2020年,不仅是科创板开市一周年,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成立30周年,更是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决胜之年。

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改革在科创板生根发芽。

点击「锐公司 ID:shangjiezz」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