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策划 | 特区40年:“特”立前行(下)

接(上)篇。

500

锐公司(ID:shangjiezz)报道

作者/ 梁  坤 马  冬 赵春雨 

刘绪婷 周慧娴 戴熙春

编辑/ 周春林

本期策划,我们想致敬特区的风雨40年,在时间上回溯,在空间上延展,重访4个如今已日新月异的城市,给时代提供的画面添注加解,借以锚定我们所处的位置,也洞悉未来的方向。

   (三)  

商业是汕头的基因。在一半光环一半暗角的发展史中,它不断摸索前进,相信这座城市会从被遗忘变成被铭记。

汕头:被遗忘的经济特区    
 

500

华灯初上,汕头街边,夜粥店开始人头攒动。长达10 多米的点菜台上,各类海陆空食材整齐上阵,铺陈开来,高达 400 多种,没有菜单,只需手一指,老板便会记下所要的菜品。

无论海边鱼蟹,还是地头瓜蔬,所有的波澜壮阔, 最后辅佐的却是一碗简单质朴的白粥,这样的主与次延续百年。汕头设立经济特区 40 年,质朴的文化底蕴,如今还要“后浪”让它掀起高潮。

1980 年,我国设立了4 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0 年来,深圳从一个落后的广东小渔村蜕变为国际化大都市,名称响亮 ;而同在广东省, 汕头却成了垫底的一个经济特区,甚至被人们遗忘。

曾经,潮海关税务司、英国人辛盛这样评价汕头 :“汕头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商业。居民基本上都是商人。” 不难看出,商业是汕头的基因。对于汕头这座城市而言, 商业是发展的基石,是汕头起步的关键。

2019 年,汕头 GDP 总量为 2 694.08 亿元、人均可
 支配收入26 613 元、人均GDP 是47 669 元。
 由此看出, 汕头的发展像一个 2、3 线城市。

汕头,怎么了?


               一半光环一半暗角                
             
           

           
         

汕头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内海的城市。

1860 年,汕头开埠,设立潮海关,以其优越的港口条件与商业氛围,开始成为华南地区的对外贸易黄金海岸,被赋予“百载商埠”的美誉。

汕头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扮演着排头兵和试验田的角色。  
 

经济特区设立之初,汕头作为中国著名侨乡,包含因侨而设的初衷。这座人多地少、远离经济发展核心区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城市,开始了艰辛摸索。“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1990 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在汕头挥毫写下王安石的名句,这可以说是对汕头经济特区奋斗历程最好的写照。

“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遍布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潮汕侨胞,在特区成立之初贡献良多。
 汕头籍华人谢国民创办汕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
 业——汕头地毯厂;
 港商李嘉诚首期投入 3 000 万港元支持建设汕头大学……

虽然有爱国侨胞的拳拳之心鼎力相助,但人多地少、交通基础差、远离经济发展核心区等短板仍是特区在初创期必须面对的现实。

众所周知,珠江三角洲占广东 GDP 8 成以上,而汕头位于广东省东南部,背靠大山,面临南海,处于“国角省尾”的尴尬位置。其不仅缺乏经济腹地,更因交通不便,提高了汕头和广大内陆地区交流联系的成本,难以与其他地区进行产业分工与合作,发挥城市聚集效应。

与此同时,由于汕头经济不景气,很难吸引人才前
 来工作,本土劳动力以及人才大量流向珠三角等地区。
 因此陷入恶性循环,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尽管潮汕出商人,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国美集团创始人黄光裕,以及知名度最高的李嘉诚等都是来自这片土地,但最终他们都是离开潮汕而发展起来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座城市的兴衰也是如此。2000 年汕头经济被爆造假案,不法分子虚开金额,隐瞒收入,甚至伪造经济数据。东窗事发之后,一大批投资商便离开汕头,这无疑对汕头发展造成不小的影响。

不得不说,汕头在一半光环一半暗角的发展史中努力前进着,并开始发光发热。


               乘风破浪 扬帆起航                
             
           

           
         

汕头又称鮀城,中国最大内衣产业基地,中国三大工艺玩具、文具用品生产基地。在汕头,以纺织服装、工艺玩具为代表的八大传统优势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年产值占全市比重超过 70%。

汕头市澄海区,被称为“中国玩具之都”,这一切源于火热的改革创业。外资不断进入,激发起本土企业家创业热情。

“1986 年,我 17 岁,用借来的 800 元钱,买了一台老式注塑机建起家庭作坊,开始制作塑料小喇叭。”奥飞娱乐董事长蔡东青回忆创业之初。

如今的澄海区,依然以厂房为主生产制作玩具。李玉是汕头人,40 多岁,没什么文化,来澄海 1 年左右,4 个小时可以挣到 55 元,抛开每月240 元的房租,每月还能补贴家用,像李玉这样的人在汕头有很多,他们对生活满足。

不仅如此,内衣产业也是汕头地区传统产业。粗略估算,该地区所生产的女性内衣占到国内产量的 40%,家居服占国内产量的 80%,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欧美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也诞生了一批行业知名品牌,因故被称作“中国内衣之都”。

可以说,潮汕人把内衣做透了。因为潮汕人深度且密集地参与了内衣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流程,同时改变了内衣生产行业的格局。在以上游供应链、中游制造、下游销售为框架的产业分工中,潮汕人几乎占据着主导地位。

城市由西向东,城市依海而生。

内海湾畔,海湾大桥与礐石大桥如两道长虹飞架两岸,南滨秀丽的礐石风景区,与海滨长廊高楼林立遥相守望,海床之下,是国内最大直径盾构越海隧道——汕头海湾隧道。

今年是汕头海湾隧道项目海底盾构挖掘的收关之年。建成通车后,该项目将成为联通汕头湾南北两岸、畅通城市发展的“大动脉”,交通便捷显然会为汕头发展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汕头港成为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 15 个港口之一,提升内生动力,广澳港区首个粤东 10 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成功试运营,将继续引领粤东港口群,进一步融入大湾区港口竞争合作格局。

事实上,经济特区并不等于经济快速发展,只有打破对经济特区异化的认识 , 反思经济特区发展和总结成败经验 , 才能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 , 找到合适自身的发展道路 ,  
  才有可能让一个不断发展的汕头 , 一个和谐美好的汕头呈现在人们面前。

汕头,2021 年亚洲青年运动会举办地。一批批青年人拥入,让这座城市再燃活力与激情。

汕头,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它创造过瞩目的成绩,但还需再次扬帆,乘风破浪驶向澎湃海洋。

相信未来的汕头,将会焕发更多精彩。

   (四)  

它开创一个个“先河”,打破常规。正是因为有改革先驱敢闯、敢做的精神,才有今天的厦门经济特区。

厦门:开放之门  

500

1980 年,在厦门经济发展的长河中,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点,国务院批准在厦门湖里区划出 2.5 平方公里土地作为经济特区。

“厦门的夹皮沟”“西伯利亚”是当时用来形容湖里的词汇,在当地老人的回忆里,经济特区建立之初, 湖里还是一大块荒地,放眼望去,几乎没有任何一座建筑物。第二年,随着“湖里第一炮”打响,拉开了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

弹指一挥间,风云变幻,那片荒芜的土地,如今高楼林立,映入眼帘的是熙熙攘攘的闹市和摩肩接踵的行人,大厦之门已经打开四十年了。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 4 个经济特区之一,厦门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试验田、排头兵,也是两岸交流合作的窗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厦门也正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排除万难,开创先河                
             
           

           
         

实际上,与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相比,厦门经济特区发展进程缓慢,当时厦门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中央在全国的基本建设投资,福建省只占到 3%,厦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极少,投资环境缺乏吸引力。

要想在经济上有所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从地理位置来看,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海峡西岸重要的中心城市,如果想要吸引台港澳资金以及侨资、外资,机场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蓝图已经绘就,但是实践却遇到难题,修建机场的资金从哪里来?  

在百废待兴的艰苦环境下,“借”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1981 年,厦门首开先河,决定开展特区公关宣传,邀请几十位港澳记者到福建参观访问。访问中,记者第一次听说福建要利用外资,在厦门特区建设一个国际机场。

当时,科威特基金会每年都会有一笔钱放贷给发展中国家。听到这个消息,一筹莫展的福建省委领导仿佛看到了希望,他们决定向外举债。厦门也由此在全国首开举外债搞建设的先例,这一举动在当时的环境下显得十分“另类”,受到许多人的非议。

但福建省委领导不为所动,最终福建争取到折合2 200 万美元的低息贷款。

为了提高机场修建速度,厦门机场项目采取“承包制”,当时,福建省和闽江工程局签订承包协议 :定好时间,定好质量,定好总投资。此外,如果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投资,剩下的钱可以由工程局自由支配。

厦门机场的建设开创了多个“先河”,在当时都饱受争议,正是前有改革先驱排除万难,才有厦门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2 年 1 月 10 日机场动工兴建,年底建成机场主跑道 ;1983 年 10 月 22 日机场正式通航。厦门机场从动工兴建至正式通航,前后仅用了一年零九个月,创造了“厦门机场速度”。

接下来,在厦门整个经济特区建设期间,大家都把“机场速度”作为自己工作的一个标杆。

在厦门经济特区的初创阶段,向多方筹措的资金近13 亿元。鹰厦铁路、厦门国际机场、程控电话……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厦门经济特区基本上具备了投资创业的环境,招商也随之而来。



               从 2.5 平方公里到 1 569 平方公里                
             
           

         

厦门设立经济特区,闽籍华侨李引桐极为兴奋。但是,实地考察后,他却摇摇头说到 :“难道这就是特区?还不够人家一间大工厂大。”由于厦门划出 2.5 平方公里土地作为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与非经济特区之间材料、设备的运输及协调,都难统一管理。客商来了以后吃、住、行等也都成了不易解决的问题,因此改革先驱们迫切希望扩大特区的范围。

不止是李引桐,当时不少华侨、外商来厦门考察后都被眼前的景象吓跑。

李引桐在海外经商多年,见闻和经验丰富,认为厦门经济特区“门槛太高”“开而不放”,提出厦门经济特区应该建设成为覆盖面积包括全岛的“自由港”,在与海峡对岸和国际的货物交流上发挥作用的建议。

改革先驱们非常重视李引桐的经验,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项南便是其中之一,他对“自由港”的建议尤其重视。

1984 年的春天,一位老人坐上南下的火车,辗转来到厦门。

厦门也终于迎来了扩大发展的机遇,项南抓住机会,将一张厦门市区图展现在老人面前,向他讲述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的好处。

首先,厦门岛有 131 平方公里,是香港本岛的近 2 倍,四面环海,办经济特区,海就是天然屏障 ;其次,厦门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语言相同、习俗相连,与金门隔海相望,最近处只有 1 000 多米,厦门全岛建成特区,有利于与台湾通邮、通商与通航,其余任何一个经济特区都没有这样的优势。

“最好把厦门经济特区建成‘自由港’,实行货物自由进出、人员自由来往、货币自由兑换。”  
 最后,项南目光坚定地说道。

老人对项南的想法表示肯定,表示需要进一步研究。最后老人在湖里工业区挥毫题词 :“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这位老人就是当时已经快 80 岁的邓小平同志。

1984 年 3 月,国务院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厦门岛(含鼓浪屿)共 131 平方公里,并逐渐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5 年后,厦门市所辖的海沧、杏林设立台商投资区, 成为大陆首批台商投资区,集美台商投资区随后也获准设立。厦门特区建设热潮很快由岛内向岛外扩展、由最初的 2.5 平方公里扩展到全市的 1 569 平方公里。


               发展的短板                
             
           

           
         

之后,厦门经济特区形成了以出口和吸引外资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模式。

这种过度依赖外资的经济模式也存在潜在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对厦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8 年厦门GDP 增速下降至 11.1%,2009 年 GDP 增速下降至 8%,在福建省各地市排名居末位。

也是在这个时候,厦门孕育出美图公司,2008 年10 月,美图大师上线。为了贴近用户,美图大师更名为美图秀秀,并通过“域名置换 + 少量现金”的方式拿下了meitu.com 的域名。

当时,腾讯也进入了图片编辑领域,推出了 QQ 影像,美图同一时期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而美图秀秀则聚焦于女性用户,逐步在产品中加入人像美容、磨皮美白、瘦脸、瘦身等功能,依靠发掘女性用户的需求,开辟出自己的新天地。

2016 年 12 月15 日,蔡文胜、吴欣鸿带着杨颖在港交所敲响了美图上市的钟声,美图成为继腾讯之后,在香港上市的最大互联网企业。

美图是厦门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与深圳经济特区拥有腾讯这类互联网头部企业相比,厦门的互联网基因较弱。

在 2019 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的
 《中国互联网企业 100 强发展报告》中,厦门本土的互联网公司只有 5 家,而且排名大多在榜单后半段。

在民营企业的孵化上,厦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尾篇) 

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富有制度绩效和卓越成就的窗口,不仅在拓展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发挥率先引领的作用,而且还以不断创造的中国奇迹把特区的窗口擦得更亮。

持续发力,“特”立前行  

500

特区设立多年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5个经济特区取得的巨大成就, 是我国改革开放辉煌历史进程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继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面对新的环境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经济特区把握好定位、发挥好作用, 在新起点上推动了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努力形成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新格局。


               榜样的力量                
             
           

         

纵观在特区不断成长的华为、格力、戴尔等企业, 不难看出,在特区的有利条件下,成长迅速,发展迅猛。

经济特区的发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独特的模式,其主要特点显而易见 :

利用国际市场走外向型道路。  
 厦门经济特区初创阶段,经过向多方筹措资金。鹰厦铁路、厦门国际机场、程控电话……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厦门经济特区飞速发展。

厦门机场的建设开创了多个“先河”,在当时都饱受争议,正是前有改革先驱排除万难,后才有厦门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见证了改革开放的风云岁月, 是改革开放的先锋、闯将,打通了一条外向型道路。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0 年前,国家将经济特区的第一棒交给深圳,现在的深圳已经祖辈足够强大的实力。5G 和人工智能、数字文化和创意文化企业、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海洋产业等,以技术作为驱动, 走在了前列。

按经济规律循序渐进培育市场经济。  
 和其他三个经济特区相比,珠海无论在人口、面积上,都显得微不足道。但这座人口不到厦门的一半、城区面积更是只有厦门的三分之一的小城,在人均 GDP、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申请量等指数上,珠海都领跑厦门。

这座小城的爆发力太过惊人,与其他以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经济特区不同,珠海很早就开始限制低技术含量低和高污染公司的进入,环境、经济两手抓。从破

败渔村,到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珠海,这颗镶嵌在南海之滨的明珠循序渐进,一步步走向了更大的发展。

用经济体制改革促产业发展。  
 经济特区设立之初, 汕头作为一座人多地少、远离经济发展核心区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城市,开始了艰辛摸索。

尽管来路不易,值得一提的是,汕头港成为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 15 个港口之一,提升内生动力,用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产业发展,首个粤东 10 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成功试运营,将继续引领粤东港口群,进一步融入大湾区港口竞争合作格局。


               把创新作为城市的“根”和“魂”                
             
           

           
         

纵观世界上成功的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注意同外部世界的联系,注意掌握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注意研究它们的动向和趋势。

经济特区持续快速发展, 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释放发展活力, 同时也是坚持开放型经济模式、依靠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国际化水平的结果。

多年来,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创新投入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

利用外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国际化进程。  
 长期以来, 经济特区依托对外开放优势和良好营商环境成为跨国公司青睐的投资目的地, 每年利用外资都保持在全国 1 成以上的规模。

外资在地区经济中的融入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2017 年,5 个经济特区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资金相对于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 2.76%,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显示了经济特区在吸收国际资本要素、提升地区经济国际化水平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

经济特区的实践充分证明 , 放宽投资准入、积极利进技术、管理和高端人才, 有利于促进国内市场竞争、提升企业效率, 有利于国内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合作, 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经济特区在高技术产业投资、人才集聚、研发机构集中布局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领先优势 , 对技术创新产生了巨大促进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涌现的许多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产品都是首先在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萌发,然后逐步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并引领市场的。

5 个经济特区的研发投入规模增长和相对水平长期保持全国领先。2017 年 , 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 900 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4.13% ;珠海、厦门的这一比例也分别达到 2.5%、3.11%, 均明显高于全国 2.12%的平均水平。


               正视经济特区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当前, 经济特区普遍处于再上台阶的关键时期 , 对照新时代的新要求, 对照国际先进经贸规则和成功经验, 经济特区必须清醒看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国与国之间、地区之间获取经济资源要素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通过制度和政策创新, 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制度、体制和政策优势, 是经济特区普遍面临的紧迫问题。

再者,经济特区的总体发展水平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城市环境品质还未达到国际先进城市的水平,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满足群众需要之间存在差距, 政府治理能力与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之间还有不相适应之处。

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条件仍显不足, 企业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国内市场调整的能力亟待提升。

在传统劳动力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背景下, 以技术、品牌、质量、营销渠道等为核心的新竞争优势尚未完全形成, 工业产品和出口商品附加值率偏低问题仍然突出。

这些现象的背后是这些地区的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 基础研究投入还不足, 远低于国际上一些创新型国家和城市的水平 ;高等教育发展滞后 , 创新型人才总量与创新发展需要不相适应。

受疫情影响,特区诸多企业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一边承受着无法正常开展各项工作的压力,一边也面对着停工期间各种费用支出,资金的压力和资金的风险骤增,如何摆脱因疫情所带来的影响,迅速回到正轨也是需要着重关注的点。


               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经过长期努力, 经济特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 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 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卫星导航、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 做强做优金融、电信、物流、信息咨询等支柱产业 , 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经济特区既然要继续发挥作用,毫无疑问特区还要“特”下去。  

但是未来不仅是政策之“特”,更重要的是创新之“特”,即要把创新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特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把“特别能创新”作为经济特 区之“特”的基本内涵。

所以,经济特区未来发展应由主要依靠外在政策优势的“政策之特”,转向依靠自身内力尤其是创新驱动,使特区再“特”起来,当然这个“特” 是在原来发展基础上的“特”,是赋予了全新意义的“特”。

比如,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特别能创新”。
 
 中国经济增长也将进一步走上内需增长与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经济增长真正立足于内需尤其是居民的消费需求,并逐步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深圳经济特区目前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比重还比较大,结构调整与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还很重,要发扬“特别能创新”的精神,以“特别能创新”的姿态为全国做出表率。

因此,也需要以“特别能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建设和谐劳资关系,尤其是保障好农民工的利益,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进一步协调社会矛盾,注重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使经济特区之“特”为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做出更大贡献。

(完)    
 

*图片购买自视觉中国。

点击「锐公司 ID:shangjiezz」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