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火化建骨灰灵堂,泉州回民村这种移风易俗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500

破除陈规陋俗,树立文明新风

这里的功能分区多样,有市民广场,有老人“三场”,有祖上陵园,有村级骨灰堂;这里的夜晚热闹非凡,有人散步,有人唱歌,有人跳舞,有人打球,还有人打太极拳。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乡白奇村东北角一处1.1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移风易俗新风尚在这里开花结果。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台商区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各级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变出新“花样”,变出新风尚。

               □本报记者 黄雅珊 通讯员 郭熙婵 洪俊杰 

饭后健身修心 净化社会风气

500

一到晚上7点,白奇村的这片广场就迎来一波又一波的人流,有老人带着孙辈前来的,有老姐妹结伴前来的,有年青一代招呼前来的。在这里,男女老少很快都能找到“同道中人”,一起休闲健身,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

6月1日,随着白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揭牌,已建成的村级市民广场、老人“三场”、老体协体育活动中心在当日开放,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暂停的各种文体活动当晚在这个广场上再次拉开幕布。

500

两三百人一起跳健身舞,场面相当热闹。70岁的郭廷土阿伯在队伍里舞得开心,来跳了一个月的健身舞后,他说精神好了,浑身很轻松,甚至体重还减了四五斤。“以前,一吃完晚饭就窝在家里看电视,看完电视就睡觉,现在,我每天来报到。”

莲埭村的郑华芬之前在百崎乡政府门口的法制广场跳广场舞,得知白奇村请了专业老师在教健身舞后,她改变行程,几乎每晚约着姐妹伴一起来动感跳跃。郭昕昕则是来一展歌喉的,偌大的广场就是她的舞台,伴着节奏,她放声歌唱。

500

白奇村老协会会长郭廷炎是移风易俗的践行者、推动者,为了让村民拥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这次又自费1万多元请健身舞老师、买音响设备。而白奇村则投入万余元购买投影仪,方便村民学跳舞。

 “村民晚上出来唱歌跳舞强身健体,以往宅家玩牌喝酒等陋习不见了,净化了社会风气,涵养了乡风文明。”白奇村党支部书记郭冬霞表示。

回民村树新风 建设骨灰灵堂

500

在这万平方米的土地上,仕初公陵园和骨灰堂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其他功能区的高度融合,正是白奇村移风易俗工作取得成效的有力见证。

500

据了解,随着回民旧习俗改变,原来土葬改为遗体火化逐渐被广大回民所接受,但为了避免二次土葬,让逝者家庭亲情有所依托,也让返璞归真的灵魂得以安息,建设白奇村骨灰堂成为白奇村人关注的大事。经过多方努力,白奇村骨灰堂于2018年10月择日破土,但是由于资金缺乏,迟迟不能动工。郭廷炎十分焦急,自掏腰包捐资20万元支持建设,在他的带动下,骨灰堂建设筹集到善款300多万元。后来白奇村骨灰堂升级为乡级项目,并在去年底正式投入使用,可存放12000个骨灰盒,大大缓解了人地矛盾。至今,已有数百个骨灰安放进去。

去年10月,白奇村还举办了“万人墓”骨灰海葬仪式,让先人骨灰在广阔的大海里长眠,开辟了百崎乡从“入土为安”到“魂归大海”的先河,这也是台商区首次举行集体海葬。

500

2018年以来,白奇村还积极开辟文明乡风宣传阵地,饱含乡愁的白奇古街在改造中融入了移风易俗内容,一幅幅主题鲜明、内涵深刻、通俗易懂的文化墙,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

从喜事易俗、反对铺张浪费,到丧事简办、倡导勤俭节约,再到树立新风、建设文化阵地,白奇村这个回民村通过以一个个实例,证明移风易俗工作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

来源:魅力百崎、泉州晚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