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全村的希望”有多难?

“高考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但无数人的命运因它改变。”  

今日,1071万考生即将全部结束高考,又一年的“全民大讨论”逐渐冷却。

当我们谈论高考时会想起什么?

作文题、科目、改革、分数、录取、加分、复读、职业、人生、命运……

在这些关键词之外,高考这一目前最为公平的选才方式,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机遇似乎远少于城市学生。

01       
   
 
 
   高考更偏向城市学生吗?    
 

高校扩招以来,高考录取率亦是水涨船高。这意味着,高等教育正逐渐向大众普及。


     ▽       
   
历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

  | 制图@Monologue/可视化星球

500

这也是中国的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时期。2019年末,中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60.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


     ▽ 近年城乡常住人口数量及城镇化率变化      
   

 

  | 制图@Monologue/可视化星球

500

理想状态下,高校的城乡学子比例应该和全国城乡人口比例大致接近。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身份的优势让许多工农子弟得以更顺利地进入大学深造。长久来看,城市学子其实获得了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

依据2011年罗立祝对不同层次高校招生报录比的统计研究,城市子女在重点大学、一般本科、专科高校中获得的入学机会分别是乡村子女的3.1倍、1.4倍、0.67倍。


       ▽         
     
1952-2002年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户籍组成 

    | 制图@Monologue/可视化星球

500

高门槛的重点大学已成为很多寒门子弟难以望其项背的目标,而低门槛的高职院校则成为了高性价比的选择。


       02       
   

 
 
   为什么?    
 

城乡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平衡、高考科目设置和内容取向的偏颇、高校招生的倾向、资本的代际影响,共同造成了今日的现象。

发达地区拥有着更优质的中学教育资源和更多元化的知识、信息,也有着数量更多的高校。对于这些高校来说,在招生时也自然会倾向于本地学生。


       ▽         
     
中国各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制图@Monologue/可视化星球

500

高校分布的不均衡以及它们的强属地性加剧了高校招生中的不平衡。



       ▽         
     
各省每百万人口拥有的高校数 

    | 制图@Monologue/可视化星球

500

而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招聘依旧困难重重,基础教育建设依旧任重而道远。

在中小学教育经费总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中学阶段农村教育的经费远不及小学阶段。


       ▽ 2017年城乡中小学教育经费统计        
     
 

    | 制图@Monologue/可视化星球

500

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被确定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基本原则。城乡学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高校招生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一场考试,尤其是名校。保送、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等选拔方式使得一部分学生可以免试或是降分进入名校,但这些都与农村学生相距甚远。

潜藏在城乡户籍背后的,是财力、资源与文化的差异。


       ▽ 2013-2019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 制图@Monologue/可视化星球

500

相较于经济上的差别,文化的差距表现得较为隐性。
 兴趣班、奥赛班,这些大部分只存在于城镇里。它们正在增强城市学子的高考竞争力。

03         
     
   
 
 农村学子还有
 机会吗?

有。

2014年到2017年,连续四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指出,要增加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不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农村招生规模。

国家专项计划、地区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应运而生,合称“三大专项计划”,即为对于高校招生中农村学生“缺位”现象的改善。
 2012-2018年间,专项计划面向贫困县累计招生37万人。2018年专项计划共录取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10.38万人。


     ▽       
   
中国连片特困地区分布

  | 制图@Monologue/可视化星球

500

依据复旦大学的公开资料显示,2019级本科新生中,通过专项计划入学的人数占了整体的15%,而全部学生中,农村户籍仅占16.1%——通过拼分数统招进入复旦的农村学子依旧是凤毛麟角。


       ▽ 复旦大学2019级本科新生录取途径       

   
| 制图@Monologue/可视化星球

500

这似乎也并非根本的解决之道。


“专项计划”是否又是另一种凭身份入学呢?它是否又会对普通的城镇学生造成另一种“不公平”

如许多学者所言,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提升农村的基础教育水平,丰富农村学子的日常生活,才能做到釜底抽薪。

高考公平吗?——
 这是目前最为公平的选拔方式。

我们需要高考,至少它还意味着人生的“无限可能”。


     “要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李克强  


       ▽ 举着“全村的希望”横幅的高三学子       

   
| 图片源自
 @VCG

500

-End-

撰稿   
 | Monologue

制图     
   | Monologue

审校    
    | 泰山

参考文献:  

1.王后雄. “高考城市化倾向”的成因及矫正[J]. 决策参考,2009

2.王香丽. 重点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对农村学生入学机会的影响[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9

3.政府工作报告[OL]. 2015

4.罗立祝.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2011

5.教育部. 六项举措推进教育脱贫攻坚[OL]. 2018

6.梁晨,李中清. 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J]. 中国社会科学,2011.

7.田方萌. 重点大学招生应该照顾贫困地区吗?[OL]. 2019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