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祖卡(BAZOOKA)火箭筒(上)

500

巴祖卡(BAZOOKA)火箭筒

500

500

1943年1月,第10装甲师的一名情报官布赫斯泰因(Hauptmann Buchstein)提交了一份战俘审讯报告,描述了在突尼斯发现的一种新型美国反坦克武器。囚犯是美国第一装甲师的一名军士,显然是自愿提供了一种能够摧毁坦克的便携式火箭发射器的描述。值得称道的是,这名犯人对该武器的特性描述有些误导,是有意为之,还是因为不熟悉。毕竟,这种武器即使对美国人来说也是新的--正规部队对它的了解并不比德国人多多少。前年12月,德军在突尼斯Medjez-el-Bab附近的295号山头首次遇到这种武器;1942年11月8日,美英军队在 "火炬行动 "中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登陆,然后推进到突尼斯。

布赫斯坦豪特曼写道,这种电击发火箭筒长1.2米(48英寸),由一根口径为 "8厘米"(3.2英寸)的轻钢管组成。他的描述还说,这种武器可以 "由单个步枪手发射,据说具有巨大的破甲力"。布赫斯坦豪普特曼报告的在美军中被正式称为2.36英寸M1反坦克火箭发射器,或者更常见的是 "火箭筒 "或 "炉管",其口径比他被告知的小得多。在德国的报告中,它被称为Panzerbüchse(破甲弹),是反坦克步枪的总称。后来德国人将缴获的M1火箭筒称为6厘米的Raketenpanzerbüchse(R.PzB.)788(a)。

火箭筒,在当时是步兵的梦想成真。二战开始时,许多欧洲军队装备的反坦克武器大多不够用:小口径反坦克炮、过重的反坦克步枪、反坦克手榴弹和步枪手榴弹效果甚微、手装反坦克装药和反坦克地雷。这些武器大多太重、太笨重、射程太短,和/或基本无能为力。到1940-41年,随着更重、防护更好的坦克和其他装甲战车(AFV)的投入使用,大多数武器已经过时或最多过时。研究机构很快就在寻找,甚至抓紧寻找任何一种可能有助于击败改进型AFV的武器和概念。这些武器有的不切实际,有的铤而走险,有的比其他武器好用。它们从工厂生产的自制燃烧弹到肩扛式火箭发射器(一种相对较新的概念),无所不包。

反坦克炮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但发给步兵部队的反坦克炮太轻了,大约37毫米(1.45英寸)口径,只能对最轻的AFV有效。即使是小型的步兵反坦克炮也很难隐蔽,而且在射击阵地之间移动也很费时,如果要生存下去,这是必不可少的战术。反坦克步枪的效果更差,由于长度和重量,它们太重,不能满足徒步机动步兵的需要。它们也很昂贵。只有苏联人对反坦克步枪感到满意,但它绝不是理想的。反坦克手榴弹和枪榴弹射程短,精度不高,而且提供的装甲穿透力差。手抛或手埋反坦克装药,有时也被称为手雷,实际上是自杀性武器,并受到与手榴弹同样的限制。除了破甲手榴弹外,还有烟雾弹和刺激性气体(催泪弹)手榴弹可用于致盲坦克乘员。严格来说,反坦克地雷是一种 "漫无目的 "的防御性手段,可以减缓AFV的速度,而且安装起来很费时间和人力。事实上,大多数反坦克武器都是防御性的,即使它们在进攻行动中也有应用。真正的进攻性反坦克武器必须是具有一定程度装甲防护的自行式移动支架,即坦克和坦克歼击车。

500

这张照片是在诺曼底拍摄的(副射手不会如此暴露)。它确实展示了从侧面攻击PzKfw V装甲车的首选角度,同时也展示了火箭弹的引爆方式。火箭手装备的是M1A1型。助手左侧背着一个M6火箭弹空包。

500

1944年7月,在法国,一名第四步兵师的步枪手在检查两门德军8.8厘米的Raketenpanzerbüchse R.PzB.54 "反坦克火箭筒",又称Ofenrohr(炉管)或Panzerschreck(装甲噩梦)。地面上的那门缺少可拆卸的防弹盾牌,在战斗中经常被拆除。它的重量几乎是M1A1火箭筒的两倍。

在理想的情况下,步兵需要的是一种相对轻巧的反坦克武器,不能比小队的自动武器--20磅的勃朗宁自动步枪(BAR)重,并且至少有200码的射程。它必须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可靠,坚固耐用,足以应付严酷的战斗,操作简单,易于训练操作人员,只需要一个小队(两个人),并且至少能够击毁中型坦克。它的用处还在于,能够攻击其他目标,如步兵野战工事、防御建筑、乘员武器和空旷的部队,还能设置屏蔽烟雾。

不过当时还没有这样全面的步兵反坦克武器的要求和规范。轻型的、可携带的、致命的反坦克武器的整个想法是比较新的。大多数开发者都受制于传统发射弹丸的枪的概念限制。弹丸的口径越大,速度越高(为了达到有效的穿透力),产生的武器就越大越重。当然,重量和体积限制了机动性,而机动性是理想的步兵反坦克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2年,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步兵部队拥有的反坦克能力不足。37毫米M3A1反坦克炮在营级和团级都有。以德国主要的反坦克炮--莱茵金属公司的3.7cm PaK 35/36(PaK代表Panzerabwehrkanone--反装甲炮)为基础,M3A1对于这种类型的火炮来说相对较轻(950磅),而且外形较低,只有38英寸。它在1940年初投入使用,并在整个战争中一直使用,尽管它在1944年开始被57毫米M1炮(英国6pdr的复制品)取代。在500yd时,37毫米炮的穿甲弹(AP)可以穿透2.4英寸的装甲。它还有高爆弹(HE)和榴霰弹(通过铅霰弹杀伤人员)。小口径反坦克炮的一个不足之处是它们的高爆弹威力较小,限制了它们在反人员火力和攻击野战工事方面的效用。德国人把他们的3.7厘米PaK称为Türklopfer(敲门者)。美军的 "三十七 "最初被称为 "小毒药",原因是它的精度和高射速。当战斗表明它对新式坦克基本无效时,这个绰号就被取消了。

美国是参加战争的少数几个没有反坦克步枪的大国之一。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许多欧洲军队都依靠反坦克步枪作为主要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事实上,第一种专门制造的反坦克武器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初,德国人推出了一种巨大的单发、栓动、双脚架安装的毛瑟反坦克步枪,重35.27磅,长66.14英寸,口径13.2毫米。它被称为Tank Abwehr Gewehr Mod. 18(防坦克步枪或T.Gew.--"T-rifle")。随后的欧洲反坦克步枪重量在29磅到46磅之间,比许多机枪还重。他们的长度从43英寸到64英寸不等,所以他们并不是很方便的武器。口径有7.9mm、12.7mm、0.55英寸(14mm)、14.5mm或20mm,如果子弹零度击中坦克,在110~330码的射程内,一般只能击穿0.78英寸左右的装甲。弹头如果能穿透装甲,造成的主要伤害是在坦克内部跳弹,以干掉乘员。到了1940年,由于装甲较厚,弹道倾斜,反坦克步枪已经被淘汰。"大象炮 "的重量和体积使其不适合下马步兵作战,尤其是攻击坦克最有效的方法是跟踪。这种战术要求反坦克步兵组利用现有的掩体和隐蔽物进行潜行,并进行快速冲锋,以获得有利的射击位置,使他们能够攻击坦克的后方和侧翼。

500

到了朝鲜战争时期,2.36英寸的火箭筒对T-34/85这样的现代AFV没有效果,但新的3.5英寸M20 "超级火箭筒 "可能是毁灭性的。在这里,一名海军陆战队火箭筒手在1950年9月仁川登陆后大步走向汉城。他以拆成两节的携行模式运输M20,展示其携带的方便性。所有海军陆战队部队抵达韩国时,都装备了新的3.5英寸的M20火箭炮。

虽然美国对反坦克步枪进行了一些试验,但最初却使用勃朗宁.50口径 M2机枪来发挥这种作用。虽然是一种比反坦克步枪都要重、体积大的武器,但它能用穿甲弹肆虐轻型AFV,比栓动反坦克步枪的单发子弹要有效得多(有些反坦克步枪是半自动的,这使得它们更重、更贵、后坐力也更大)。不过到了1941年12月美国参加战斗时,.50口径已经退出了这一角色,主要用于防空角色,因为它现在已经不足以对抗装甲。

到了1942年,美国唯一的反坦克武器是M9A1反坦克枪榴弹,也就是班级反坦克武器。1941年的M9是从德国的GG/P 40仿制的,它缺乏鼻锥,而鼻锥可以为有效的空心装药弹提供必要的支点。更糟糕的是,它有一个鼻锥引信,进一步阻碍了空心装药的效果。(德国型号的M9有一个基座引信。)M9被撤消,1942年M9A1改成了一个鼻锥和基座引信,使它在理想的条件下可以穿透3-4英寸。这是美国首次使用空心装药技术,使火箭筒成为可行的反坦克武器。在1943年底半自动M1加兰德步枪的专用发射器问世之前,各小队都使用栓动式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进行枪榴弹发射。最初每个小队有一个枪榴弹发射器,但到了1944年,陆军发了两三个,海军陆战队给每个步枪手发了一个--不过通常情况下,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携带了枪榴弹。枪榴弹对移动的AFV的有效射程只有100码左右,主要用于攻击战斗阵地和人员。巧合的是,反坦克步枪手榴弹是德国、英国、苏联和日本首次使用的空心装药。

烟雾弹对AFV的近距离作战很有效,使AFV的乘员难以或无法发现攻击者和目标,难以机动,无法与目标交战,也无法甄别移动到近距离攻击的步兵。坦克以群体形式作战,使其能够相互保护,不受近距离攻击。下车步兵也会伴随着AFV进行近距离保护。烟雾也会使随行的坦克和步兵看不见攻击者。

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都配发了AN-M8烟雾弹、M1烟壶和M15白磷(WP)手榴弹。M8手榴弹和M1烟壶是燃烧型烟火剂,但M15(1943年底发行)是爆裂型手榴弹,不仅能产生屏蔽烟雾,而且能炸出燃烧造成伤亡的WP小块和能烧穿肉体的颗粒。

野外的简易攻击坦克的手段,如莫洛托夫鸡尾酒、粘性炸弹、挎包装药、用步枪向视野口射击、向履带上扔地雷、爬上坦克在舱室里扔手榴弹等,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当然不能依靠这些手段进行有效的反坦克防御。因此,步兵急需一种新型的反坦克武器,而目前还没有完整的要求和规格。借用现代的一句话,在少数军官开始跳出框框的思维之前,这种武器是不会出现的。

发展

一种不太像武器的武器

500

"'火箭筒'......是以一种相当聪明的方式出现的...... "这种武器之父莱斯利-A-斯金纳上校说。步兵所需要的只是两种新兴技术的融合:破甲空心装药和火箭发动机。诚然,火箭弹和空心装药都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但进一步的发展,创新的材料和新的理念使它们更加有效,本质上是新武器。

火箭起源于中国古代。它作为一种武器的使用,虽然有争议,但可以追溯到公元1232年,当时火箭被用来对付蒙古人。直到19世纪,火箭还被有限地用作炮击武器。它们也被用于信号传递。然而,黑火药火箭的不精确性和不稳定的飞行限制了其有效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现代火箭之父罗伯特-H-戈达德(1882-1945年)在现代火箭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他开发了多级火箭和陀螺仪控制火箭的设计,以及以液体推进剂为动力的火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提出了开口管式火箭炮作为步兵武器。这种火箭炮是1英寸、2英寸和3英寸口径的 "无后坐力 "武器,分别发射1.4磅、8.5磅和16.5磅的火箭弹。三种口径的发射管均为5英尺6英寸长。戈达德无法在1918年11月在马里兰州阿伯丁试验场的演示中及时制造出电子发射系统,所以他使用了简单的火柴点燃的引信,就像在烟花上一样。他还使用了一种粗制滥造的替代推进剂,但足以有效地发挥作用。一位观看演示的军官说,它 "可以以此为基础研制成功一种反坦克武器"。即使在那个早期,尽管德国只派出了几十辆坦克,但这种武器的必要性还是得到了赞赏。观摩者印象深刻,但停战仅仅几天后就发生了,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500

1942年5月,火箭筒的主要设计者之一爱德华-G-乌尔上尉在阿伯丁试验场演示了使用的2.36英寸T1火箭发射器。1942年6月24日,有点过长的T1被重新设计,并被定型为M1反坦克火箭发射器。T1的管子比M1的长,它缺乏管子顶部的连接盒和有效的瞄准器,后者加装了粗糙的手把和用旧步枪枪托制成的肩托。

美国陆军对火箭或任何其他不寻常的武器几乎没有兴趣,直到1933年,军械部成立了一个火箭处,研究动力导弹的潜力。这个 "部门 "由一个人组成,当时的莱斯利-A-斯金纳上尉(1902-88)。许多具有传统思想的军械部军官都对火箭概念避而远之。斯金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自己制造了火箭,但他的爱好并不被重视,1915年,他的一个魔鬼般的装置使哨所医院的屋顶起火;他的父亲是同一所医院的一名陆军外科医生。20世纪20年代,他从西点军校毕业,在陆军航空队服役。1931年,斯金纳调到军械部工作。他受1918年戈达德火箭管报告的启发,自行研制航空火箭,并进行了200多次试射。斯金纳一直在火箭部工作,直到1938年被调往夏威夷。

BAZOOKA的诞生

随着1939年战争的开始,美军正在研究来自欧洲的战场报告。德军大规模装甲和闪电战战术的威胁,促使人们对反坦克战术和武器进行重新评估,结果增加了分配给步兵部队的反坦克炮,并在1941年底成立了坦克歼击车司令部。陆军在1940年就曾提出过对无后坐力榴弹发射器的要求。遗憾的是,除了要求采用空心装药战斗部外,没有留下其他成果。无后坐力火箭弹发射器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重型常规战斗部往往会损坏试图发射它们的小型武器。

克拉伦斯-N-希克曼博士(1889-1987)是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克拉克大学的研究员,1918年曾与戈达德一起工作,他负责国防研究委员会(NDRC)的H组(推进器调查),该委员会的组织目的是协调、监督和进行有关战争机制和装置的开发、生产和使用的科学研究。1941年,他提议继续进行戈达德的火箭筒研制,作为一种能够击穿战舰甲板的战斗部的投送手段。但美国海军并不感兴趣,他们更倾向于航空火箭。这常常被误解为火箭筒的提案被拒绝。然而,3.5英寸空对地火箭弹的研制结果,不应该与后来的3.5英寸超级火箭筒相混淆。(3.5英寸空对地火箭弹被取消,改为5英寸)。

英国人在20世纪30年代就进行了火箭弹实验,并在二战前投入使用了防空火箭弹,他们将其命名为 "非旋转战斗部"(UP)的掩护名称。1940年中期完成了2英寸和3英寸防空火箭的研制,并从1941年开始使用。2英寸火箭弹安装在商船上,而3英寸火箭弹则安装在军舰上。2英寸火箭弹由Mk II "管架 "发射器发射,可容纳20枚火箭弹。随着空中威胁的下降,"管架 "在1942年被拆除。1944年,它们重新出现,被布置在英国海岸,以对抗V1飞弹。

希克曼博士由于熟悉斯金纳的工作,要求调任他帮助进行无后坐力反坦克炮项目。他被派往马萨诸塞州印第安海德的海军火药厂,成立陆军特别项目组,与海军共同研制火箭。1940年9月,军械部购买了英国的2英寸火箭弹和一个 "推进剂柱"。2英寸防空火箭弹虽然经过火箭筒研制人员的详细研究,但并没有照搬或改造成火箭筒的2.36英寸导弹。10.75磅的2英寸火箭弹有3英尺长的直筒形弹体,钝鼻2.5磅的高爆弹头,四片弹翼,实际直径为2.25英寸。它装有自毁引信,在4500英尺处引爆。如果没有自毁功能,它可以达到10000英尺。

然而从测试2英寸火箭中了解到的一点是,单基推进剂(固体推进剂装药)的燃烧速度太慢。火箭推进剂必须瞬间燃烧,几乎和传统反坦克炮的发射药引爆一样快。炮弹需要立即进行高速助推,发射药需要在离开相对较短的发射管时完全燃烧。2英寸火箭推进剂燃烧了1.2秒,其中只有0.1秒是在火箭真正发射之前。如果推进剂在发射管内完全点燃,那么由此产生的导弹飞行将更加准确,而不是因为推进剂还在发射管外燃烧而遭受哪怕是微小的飞行偏差。此外,操作者不会因仍在燃烧的推进剂从炮口外吹回而受到威胁。

500

1943年9月在佐治亚州本宁堡进行M1A1火箭筒训练。火箭弹的发射冲击很容易被展示出来。尽管看不到筒口,但显然没有筒口闪光,因为在火箭弹离开炮口之前,推进剂已经完全点燃。完全没有后坐力。

当时与火箭无关的另一个项目是M10高爆反坦克枪榴弹,其基本设计是由亨利-H-莫哈特(1915-2001)开发的,他是一位年轻的瑞士陆军机枪手,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工程师。当他在1940年展示他的空心装药设计时,美国陆军对他的说法表示怀疑。事实上,它的性能非常好,德国人已经在枪榴弹和大型爆破药中使用它。军械部测试了30毫米空心装药反坦克枪榴弹,发现能够穿透2英寸的装甲。陆军还收到了英国人的情报报告,称德军在新式坦克上的正面装甲正在向4英寸发展,因此M10手榴弹被进一步开发,以穿透这个装甲。

M10高爆反坦克枪榴弹是一种带尾管的枪榴弹(即有一个尾管,滑过步枪枪口上的发射管),弹头的形状与M9A1反坦克枪榴弹相似。弹头本身口径为2.36英寸,长8.8英寸,重1.57磅。(实际口径为2.365英寸,后来的发射器口径为2.37英寸。)测试了不同的发射器,包括各种超口径迫击炮,甚至是安装在.50口径 M2机枪和M1903 Springfield步枪上的 "枪榴弹 "式发射器。根据发射器的类型不同,还安装了各种尾翼和鳍。

所有这些发射器都以高角度发射弹丸,以达到令人满意的射程。它们缺乏足够的速度来进行平射,而平射对于与机动灵活坦克交战是非常重要的。高角度的弹道导致弹丸的大范围散布,沉重的后坐力容易损坏机枪和步枪--当把步枪放在地上吸收后坐力时,甚至会把步枪的枪托打坏。

超口径迫击炮试图将炮弹投向目标。这种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坦克的顶部装甲较薄,但它与向坦克发射常规迫击炮一样,即使是一辆缓慢移动的坦克,也有机会击中它。超口径迫击炮的另一个问题是,步兵很难携带和架设--无法用超口径迫击炮跟踪坦克。没有关于这些迫击炮的描述,这些迫击炮由五个不同的制造商提供。因此,M10空心装药弹有希望,但没有有效的投送手段。

莱斯利-斯金纳后来写道:"bazooka的'发明者'人数随着研发的进度而有波动,在其进度的某一阶段已经达到了只有那些从事火箭筒工作的人才能声称与火箭筒有任何联系的阶段。" 早在1940年12月,斯金纳就向熟悉火箭专利的军械部专利科科长格雷戈里-J-凯塞尼奇展示了一个电击发的管式肩射火箭发射器的草图。所缺少的是一种合适的破甲战斗部。斯金纳被告知对这种武器没有兴趣。这种想法是短暂的,因为在1941年4月,凯森尼奇向斯金纳透露,一种新型战斗部正在研制中。这就是M10空心装药火箭弹。

500

1942年6月,一箱10枚2.36英寸T1反坦克火箭弹。T1后来成为M6高爆破甲弹。T1和早期的M6都是全黄色,有黑色标记。后期的M6系列为橄榄色暗淡,带有黄色标记,以达到伪装的目的。标准包装为20发盒装。

在1941年的最初几个月里,斯金纳在他的地下室车间里断断续续地研究快速燃烧的双基推进剂火箭发动机。5月进行了第一次粗略的试射。6月,斯金纳的特别项目组规模扩大了一倍,增加了爱德华-G-乌尔中尉(Edward G. Uhl)(发音为 "Yule",1918-2010),他是一名刚毕业的工程物理专业的学生。在预算极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斯金纳从事飞机和火炮火箭的研究,而乌尔则专注于反坦克火箭的研究。Uhl与他的海军同行合作,交换协助和想法。这位年轻的军官还研究了发射管,并进行了进一步的试射。希克曼上校继续提供建议。1942年初春,轻武器部工程组组长威利-T-摩尔中校看到了新武器概念的可能性。他为宾夕法尼亚州的法兰克福兵工厂铺平了道路,生产出了第一台试验发射器以及与火箭发动机和M10 高爆破甲弹相匹配的零件。

Kessenich还设计了一个火箭弹原型,它与火箭筒采用的最终设计有些不同。它在弹头的前半部分装有空心装药,弹头的引信是无效的,火箭发动机在后部,弹翼连接在后端。没有包含发动机的尾舱。(附带说明一下,克塞尼奇不能为他的火箭筒和火箭设计申请专利,因为它被列为 "绝密"。1941年5月,他被任命为上校,但作为一名文职雇员,他在某些情况下有权获得专利费。这一点遭到了军方的抗议,并在战后被告上法庭。1951年他被授予2,579,323号专利,1962年他的发明被美国政府授予10万美元)。

到1942年5月,斯金纳和现在的乌尔上尉有了一个相当可靠的火箭和发射器。他们使用了一根在废品堆里找到的5英尺5英寸长的钢管,可以安装进2.36英寸的M10弹。斯金纳捐赠了一个旧的备用木制步枪托作为肩托,并建议安装一对木制手把。后面的手把上安装了一个触发器,可以激活电击发器。一根铅丝将扳机与火箭炮喷管上突出的电线连接起来。没有瞄准系统,因为到目前为止,他们只向波托马克河发射了空战斗部的火箭弹,而没有试图击中目标。乌尔最初戴着焊工面罩和手套,以保护自己免受推进剂燃烧的伤害。令人惊讶的是,在第一次试射时,Uhl出乎意料地从自己的肩膀上发射了发射器,而不是更安全的远程静态发射。他报告说,发射时他听到 "嗖 "的一声巨响,完全没有后坐力的感觉。第一次试射表明,保护装置是不必要的,因为试验发射器的发射管比生产型长,确保了所有的推进剂都在发射管内点燃。这种武器当时被称为代号 "鞭子"。

斯金纳认为,火箭和发射器已经可以进行试验了。1942年5月,这样的试验被安排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在那里将向陆军地面部队演示五种不同品牌的用于发射M10 高爆破甲弹的超口径迫击炮。虽然不在计划之内,但斯金纳和乌尔还是前往阿伯丁演示武器,技术上他们没有将自己的意图和目的地告知上级就缺席了。试验当天上午,军械部技术参谋长格莱顿-M-巴恩斯准将在场。以陆军地面部队司令莱斯利-麦克奈尔中将为首的一批军官抵达。一辆M3中型坦克在现场,会以25英里/小时的速度跑出规定的路线,M10空战斗部弹向它发射。乌尔向驾驶员了解了速度和射程,在火柴盒封面上快速计算了一下,确定自己需要瞄准坦克前方一个车长,略高于炮塔顶部。发射器仍然缺乏瞄准器,所以Uhl迅速用一根断钉和弯曲的衣架线制作了一个瞄准器。它是用一根电话柄作为瞄准点进行钻孔瞄准的--对于如此重要的测试来说,这几乎不是一个有效的校准瞄准器。

500

乌尔上尉在1942年6月的一次军械展示中,肩扛着一个早期的2.36英寸M1反坦克火箭筒。这款早期型号的火箭筒口两侧都有一个准星,旋转式的照门意味着它可以从任何一个肩膀发射。量产型则重新配置了瞄准镜,只允许右肩射击。这里可以看出,前手把没有必要,M1A1上删除了它。

五门超口径迫击炮分别向行驶中的坦克轮流发射了数枚空战斗部弹。这些移动速度相对较慢、弹道较高的炮弹都没有打中,引起观众的叹息。这是一场惨不忍睹的表演。据介绍,这种超口径迫击炮有一根实心杆,空心尾翼滑到上面,以一定角度向上指向。在杆子的底部安装了一个扳机装置。按下扳机后,杆子顶部的击发针就会释放,从而点燃榴弹底部的推进剂,使其发射。后坐力被地面吸收。据说这种手榴弹重量轻,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目前还没有找到照片或图解。

第六个射击位置由斯金纳和乌尔占据。当他们揭开那根看起来很粗糙的管子和九枚火箭时,有一些酸溜溜的表情和叹息。它几乎不像是一件武器。Uhl扛起管子,瞄准移动中的坦克,发射火箭弹,首先就轻松的命中了。惊呆了的人们欢呼起来,麦克奈尔中将问斯金纳是否可以发射这种奇怪的武器。巴恩斯准将不甘示弱,和其他几位一样发射了一枚火箭弹,仅有一次失误。九枚火箭弹全部用完后,巴恩斯进一步检查了发射器,并提到:"它看起来肯定像鲍勃-伯恩斯的bazooka。" "bazooka "的绰号一直沿用下来,但第一批在北非使用火箭筒的士兵并不知道这个绰号会成为一个传奇。

接下来的一周,陆军参谋长乔治-C-马歇尔将军在华盛顿特区南部的辛姆斯营出席了一次正式的演示。陪同他的还有英国和苏联代表团。现在的2.36英寸T1反坦克火箭发射器还是一个粗糙的原型。这次演示给马歇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立即以租借方式为英国和苏联订购了5000门发射筒,25000枚火箭,一个月内交付。1942年5月20日,康涅狄格州布里奇波特的通用电气公司得到了订单。

bazooka绰号的由来

在1942年5月斯金纳/乌尔的反坦克火箭发射器进行了介绍性示范发射后,军械部技术参谋长格莱登-M-巴恩斯准将指出,这种武器与一种叫做 "bazooka "的闹剧乐器很相似。这种乐器是由 "阿肯色旅行者 "广播喜剧演员和音乐家鲍勃-伯恩斯(1890-1956年)创造的。他于1905年发明了这种类似长号的乐器,用两根伸缩的气管和一个威士忌漏斗制作而成,并于1920年获得版权(一个较小的版本被称为 "kazooed bazooka")。bazooka的绰号被应用在后来的M1火箭发射器上,并一直沿用至今。军人经常把M1发射器称为 "zooka",在早期,它偶尔被称为 "肩射75炮",暗指它具有75毫米榴弹炮的威力。由于明显的原因,火箭筒也被称为 "炉管",而Ofenrohr(炉管)的绰号也被德国人用于他们类似的,但更大的8.8厘米R.PzB. 43火箭炮,他们从2.36英寸火箭筒上抄袭了这一概念。它的正式名称是Raketenpanzerbüchse(反装甲火箭炮--Büchse是德国人对火炮的一个古老的称呼),它的另一个绰号是Panzerschreck(字面意思是 "装甲噩梦"--它所希望造成的)。

二战后3.5英寸M20系列 "超级bazooka "的概念就来自于这种德国武器。当3.5英寸取代了2.36英寸后,"超级火箭筒 "这个词很快就不被使用了,变成了另一种 "火箭筒",或者干脆就是 "3.5英寸"。"火箭筒 "有时会被零星使用,而且经常被错误地用来描述任何形式的小型肩扛式火箭发射器甚至无后坐力炮,尤其是非专业媒体,他们似乎无法区分火箭发射器和无后坐力炮。正如朝鲜战争步兵里德-布鲁克斯(Pfc Reed Brooks)所评论的那样,"就像你没有把你的步枪叫做枪一样,你也没有把3.5英寸火箭发射器叫做火箭筒,至少在操练士官面前没有。"

500

鲍勃-伯恩斯拿着他的乐器和bazooka在德克萨斯州胡德堡合影。

一个问题是,鲍勃-伯恩斯是怎么想出这个名字的?这一点不得而知。有一种说法是它来自 "巴祖",一个现在已经过时的术语,指的是 "风骚的家伙",一个BS'er。还有一个词 "palooka",指的是不称职的运动员,尤其是拳击手,或者是一个笨拙或迟钝的人。这个词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Bazooka "伯恩斯,顺便说一下,在二战期间,在他的原始火箭筒的陪伴下,进行了全美巡演,为军人演出。另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事实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了海军陆战队,在第11届海军陆战队中担任中士,战后担任海军陆战队的爵士乐队指挥。

2.36英寸M1反坦克火箭发射器

军械工程师修改了武器的设计,使之适应生产要求,改进了发射系统,改进了瞄准器,并缩短了发射管。高爆弹和练习火箭弹必须设计成能大规模生产。计划中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制作工作模型,并得到军械局的批准。第十四支原型被批准,只剩下八天时间进行生产。其他部门的工人、办公室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起参与操纵临时生产线,在89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了最后期限。包装时,沾满污渍的肩托上油漆还未干。1942年6月24日,军械委员会将改进型定型(标准化)为2.36英寸M1反坦克火箭发射器,火箭弹定型为M6高爆破甲弹。由于无法解决火箭筒和设计上的小问题,批量生产推迟了一个月。火箭由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E.G.Budd公司生产,该公司通常制造汽车车身和不锈钢铁路车辆。总共生产了112 790枚M1。

500

生产型M1火箭筒,采用固定式前后瞄准器。在M1火箭筒上加装的护脸板,从枪管下方可以看到,是套在肩托上的。它保护使用者的脸部不受枪管热量的影响。

M1火箭筒极为简单,可以低成本快速生产。这些因素也使它易于维修,或者在严重损坏时可以直接丢弃。M1被设计为可以从任何一个肩膀发射,但这个设施后来被认为是一个非必要的功能,在后来生产的M1和所有其他型号的M1上被取消,只能从右肩发射。准星从100码到400码,每隔100码刻度,在枪口两侧(后期生产的只有左侧)为框架式瞄准器。照门位于距枪口四分之一的管长处,可向左或右旋转。

发射器有两个木质的手把,后部的扳机有一个扳机护罩保护,足够大,可以在戴手套的情况下用两指扣动。没有肩部背带。一些首批生产的型号有一个粗糙的、可折叠的、但不可调整的两脚架,就在前手把的前方。木制肩托安装在火箭筒的中点。肩托底部的空仓中装有电池和备用电池。电池型号是Eveready 791-A,实际上是两块标准的C型手电筒电池,装在一个纸板筒里。它可以用两块独立的BA-42电池代替,这是军队对 "C "电池的称呼。

500

这张照片展示了M1火箭筒的瞄准器。在射手的肩膀上可以看到连接盒。其后部的操纵杆被设置为 "开火",即升起的位置。后膛顶部的连接器锁扣将火箭弹固定住。这款火箭筒没有装弹,如果装弹,就会看到火箭弹的翼片。

500

一个Eveready 791-A电池,由两块标准的 "C "型手电筒电池组成,装在一个纸板管中,从M1的肩托中取出。这实际上是备用电池。连接好的电池被这名第29步兵师的炮手用手指固定在两个电池仓的最后面。

在肩托的前上部有一个圆形的电子装置,左侧有一个红色指示灯。当按下扳机时,指示灯亮起,显示接触良好。在装置的检修板下有一个备用的指示灯。在管子长度的四分之三处是接头盒。电线的两根导线中的一根与发射器接地,另一根则连接到连接盒,然后再连接到火箭筒顶部的尾部锁扣。接线盒内有一个杠杆,用于将其设置在安全(向下装填)和发射(向上)位置--当火箭发射时,它下降到安全位置。尾部锁扣将火箭固定在后膛,并与火箭的尾翼进行电气连接。1943年7月,通过现场改装,所有M1的连接盒被拆除,并增加了类似弹簧的接触线圈,每边一个就在弹仓的前方。这样,从火箭炮喷嘴伸出的引出线就可以盘绕在其中一个接触线圈上,以便点燃新型M6A1火箭。线框保护装置环绕着后膛。在极少数情况下,火箭发动机会在管内引爆,将管子炸开,给操作者带来可怕的后果--这个问题在改进的M6A1火箭弹问世后有所缓解。因此,在后期生产的M1上,加强型钢琴丝被紧紧地缠绕在管子的后部,从枪托几乎到膛口,这一特点也包括在后续型号上。所有型号的2.36英寸火箭筒都装在木箱中,里面有6个发射器。

2.36英寸M1A1反坦克火箭筒发射器

自然,任何在预算不足的情况下匆忙开发的武器,特别是在没有得到官方批准和支持的情况下设计的武器,都会有缺陷。对各种缺陷和弱点的补救措施被纳入军械部在1942年和1943年开发的新型号中。1943年7月5日,2.36英寸M1A1反坦克火箭炮被定型。它要在几个月后才出现在战斗中。M1A1外观上与M1相似,但前瞄准镜只在左枪口上,现在更真实地从100码到300码分级;折叠式觇孔照门取代了旋转式缺口照门。枪托和电池系统没有变化。在肩托上方的火箭筒上部压了一个护脸板--这可以保护射击者的脸部不受火箭筒热量的影响。与后期生产的M1一样,火箭筒后部缠绕着钢丝,以防止火箭弹过早引爆的伤害。火箭引出线的接触线圈与接触锁和后膛护板一起在后膛的两侧。原接触盒被删除,没有安全杆。标准M1弹带的配件安装在手把上,并安装在距枪口四分之三处的附件上。在枪口上安装了一个直径为8英寸的锥形导流板。它可以防止未燃尽的火箭推进剂被吹回射击者的脸上。由于它易被植被和其他障碍物卡住,导流板经常被拆除,否则就会在树叶中丢失或被碰掉。M1A1提高了性能、安全性和易用性。但是,M1A1只生产了59932支,约为M1的一半。M6A1火箭弹和其他改装的M1仍在使用。改装后的M1和所有后续型号都不能发射原来的M6火箭弹。

2.36英寸M9火箭发射器

通过测试和作战报告发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使得进一步的改进成为必要。1942年11月,空降兵司令部提出了 "折叠式火箭筒 "的要求,因为4英尺5英寸长的M1和M1A1很难安装在伞兵身上进行空降部署。解决的办法是用一个三插头断续螺纹联轴器连接的两节式火箭筒。能够将发射管分解为一半的长度,也使得火箭筒更容易在茂密的树林中穿行,对于在丛林、山地和其他崎岖不平的地形中作战的部队来说是很实用的。它也可以更容易地放进车辆中--在携行模式下,它只有31.5英寸长。另一个好处是,它允许更长的筒身来增加射程和精度;一只组装好的发射器几乎有一个人的高度。

T21、T21E1和T21E2的发展导致了2.36英寸的M9火箭发射器,1943年6月定型。需要注意的是,M9和后来的火箭筒的命名中不再包含 "反坦克"一词,这一省略强调了该武器的多种用途。由于对火箭筒的需要,M1A1的生产不能停止,以便对M9进行重新调整。经过大量修改的M9进入生产并进入战场需要时间,最早的产品在1944年8月到达。完善可靠的刚性联轴器减缓了进度,然后必须建立新的生产线。M9只比它的前辈重了2.5磅,这对于一款射程50码、射速两倍的武器来说是可以接受的折衷。它也更准确,更可靠,在携行模式下更紧凑。优先考虑配发空降部队和太平洋地区的部队。

M1/M1A1的双芯电池已被证明是一种不可靠的点火系统,在14华氏度及以下时不能产生足够的电量。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电池被装在内袋里以保暖。在M9和后来的火箭筒上,电池被一个更可靠的磁电机所取代,该磁电机装在手把内。它由几块磁铁组成,磁铁上有一条盘绕的导线,导线上有一个钢制衔铁。当扣动扳机时,衔铁旋转线圈并产生电流。触发时,它产生的电荷比电池组更强。它更能抵抗极端温度、湿度和热带真菌的腐蚀,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电量。

500

德国,1945年2月:两名士兵展示老式M1A1(左)和新式M9火箭筒。M9火箭筒由于比上一代改进了很多,所以很受好评。海外服役条(每条代表6个月的战区)不能穿在野战服上,如这里所见,而是穿在右袖上。

2.36英寸M9A1火箭发射器

火箭筒耦合问题继续存在,M9通过锻造螺母部分而不是使用冲压加固来加强。这种改进导致了T9E1,1944年4月被归类为2.36英寸的M9A1火箭发射器。M9A1除了在火箭筒联轴器设计上与M9完全相同,联轴器的尺寸变化使得M9和M9A1的前后筒管部分无法互换,"M9A1 "字样被印在前筒的联轴器旁的白色印记上。除了M18之外,M9的生产数量比其他2.36英寸版本都要少。M9只生产了26,087支,而M9A1则生产了277,819支。M9/M9A1由通用电气公司生产,但在1944年7月,位于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的Cheney Bigelow电线厂签订了合同,并生产了4万支M9A1。Cheney Bigelow M9A1的序列号以CB200001开头,而通用电气的序列号没有前缀字母。M9A1于1944年9月由两家公司开始生产。

M9/M9A1的前筒部分有一个锥形的消焰导流板,筒口后方有一个枪管闩扣,后端前方有一个筒管钩。这些作用是将前筒与后筒闩住,以便携带。后筒包括射击系统和瞄准器。这两个部分通过前部的三颗断续螺纹连接螺丝连接在一起。这颗螺丝插入后段前端的筒管联接螺母中,并旋转60度将其锁定。要解开筒管,操作者释放位于右侧手把上方的筒管联接锁杆。手柄(带塑料手柄)和扳机就在联轴器的后面,两指扳机有一个超大的扳机护罩保护,即使是戴着手套的手也可以射击。安全杆在手把后上部--"安全"(上)、"射击"(下)--射击磁控器装在手把内。一个M1帆布背带连接在手把的底部和后膛护板的下方。

瞄准器安装在握把后方的左侧(不再有前瞄准器)。早期生产的M9/M9A1的T43折叠杆式瞄准器安装在支架板上。8.25英寸长的发射筒上有一个小螺柱当作准星,后部有一个觇孔照门。通过射程指示指针可以设定估计的射程。射程标尺上标有从0码到600码的50码间隔。当设置为射击时,条形瞄准器延伸过枪管联轴器,当拆解运输时,它在其双关节安装上向后方转动。铰链式条形瞄准器在战斗中很容易被撞坏,事实证明其精度不高。1944年9月以后生产的M9A1安装了T90光学反射环瞄准器。这种瞄准器可以安装在现有的发射架上,不需要修改瞄准器支架。它可以折叠闭合,目镜靠在发射管上。这种瞄准器没有放大功能,刻度与条形瞄准器相同。

肩托不是木质的,而是用金属带提供了一个两段式的肩托。有些有一个更简单的单档肩托。在握把后面和枪管右侧的枪膛端有枪管锁和释放手柄。从瞄准器到接触弹簧,枪管上缠绕着钢丝加强筋。一条受保护的电线从手柄回到接触弹簧,一条在管子两边,就在连接器锁扣的前方。接头闩锁在枪膛的顶部,上面有一个重型钢丝枪膛保护装置。

2.36英寸M18火箭发射器

最后的2.36英寸火箭筒是2.36英寸M18火箭炮。1945年4月,它作为T90被开发出来,进行型号分类。虽然外观上与M9A1相似,操作方式也完全相同,但其大部分部件不能互换。筒枪管部分都不能与M9A1的筒管互换。在前筒管后端和后筒管前端都印有白色的 "M18 "字样。主要的区别是筒管是铝制的,这种材料可以防止生锈,减少维修,重量也减少了5.57磅,节省了不少。筒口导流板、筒管闩扣和闩钩、枪管联接螺母和螺钉、瞄准器支架和后膛护板都是钢制配件,用铆钉或螺钉固定在筒管上。M18的后膛护板不是铁丝护板,而是一个短的锥形护板,它有助于引导火箭弹进入后膛。它保留了后筒管上的钢丝加固,并重新设计了单位置肩托。光学反射瞄准镜没有变化,但增加了一个橡胶目镜。M18的许多特点将被纳入未来的 "超级火箭筒"。

500

一支组装好的2.36英寸M9火箭炮,这支是后期型号,采用了光学反射瞄准器,而不是粗糙的条形瞄准器。

M18是通用电气公司在战争后期开始生产的,只生产了500支,然后在胜利日之后,生产合同与所有其他火箭筒合同一起被取消。据报道,350支被送往太平洋地区进行战斗测试,可能是在菲律宾和/或冲绳。目前还不知道它们是否及时到达战场。如果战争继续,M18将被用于入侵日本。可能有些会在朝鲜服役。由于二战结束一个月后采用了超级火箭筒,M18没有恢复生产。

500

1945年4月,2.36英寸的铝管M18火箭炮被标准化。它比钢管M9轻5.57磅。1945年只生产了500支,350支送到太平洋地区进行战斗测试。除了铝制枪管,它还有一个简化的单位置肩托。

Panzerschreck(装甲噩梦)——德国的bazooka

德国人在1943年初开始根据在东线缴获的M1火箭筒的样品研制他们的火箭筒型号。德国人选择了8.8厘米(3.46英寸)的大口径。Raketenpanzerbüchse(R.PzB.)43(反装甲火箭炮)也被称为Ofenrohr(炉管)或Panzerschreck(装甲噩梦)。这种肩射武器使用电磁发射系统。它长65英寸,重20.9磅,几乎是M1A1火箭筒的两倍。其射程为150米(165码)。它坚固耐用,便于携带,成本低,可以迅速地大量生产;它的生产时间为1943年11月至1944年2月。

1944年8月12日,几乎相同的R.PzB.54被采用,并配备了射程为180米(197码)的改进型火箭弹。新的发射器重24.2磅,因为有一个防护罩保护炮手免受筒口燃气的喷射--以前炮手必须戴上手套和去掉过滤器的防毒面具。德国人甚至发放了不同推进剂的火箭弹,在冬季使用时,推进剂的燃烧速度更慢,减少了回喷问题。R.PzB.43无法发射新的火箭弹,被重新发放给二线部队。在1944年12月20日采用R.PzB.54/1之前,只生产了少量的R.PzB.54,筒管缩短了5.25英寸(总长52.48英寸),重量也降到了以前的20.9磅。它的精度不如美国同类产品,但穿透力与美国2.36英寸火箭弹差不多。第82空降师的侦察排向一辆被击毁的 "虎II "发射了一枚Panzerschreck和一枚M9火箭筒。炮塔前装甲为6英寸。两种武器的穿透力都只有4英寸,但都能击穿3.1英寸的车体和炮塔侧装甲。

R.PzB.54/1是最常见的型号,所有型号共生产了近29万具,同时还生产了2,218,400枚火箭弹。团级反坦克炮连被反装甲火箭炮所取代,54具反装甲火箭炮部署在三个排,每个排有18具发射器,分为三个班。这样步兵团的三个营各提供一个排。它们通常以两三架为单位,每架武器由两名队员操作,火力范围重叠。不过大多数部队得到的发射器较少。

500

一具8.8厘米的德国R.PzB.43火箭筒,最初型号的Panzerschreck,1944年初首次在意大利使用。与bazooka相比,Panzerschrecken更重,精度更低,射程更短,取得的装甲穿透力也差不多,约4英寸。

500

第83步兵师的一名士兵将德国R.PzB.54/1 Panzerschreck与M1A1火箭筒进行了比较。即使是缩短后的Panzerschreck仍然比bazooka重了近一倍,虽然口径大得多,但两种武器的装甲穿透力是一样的。

超级BAZOOKA - 3.5英寸火箭发射器

1943年,开始研制3.25英寸T16火箭炮,以提供一种具有更强装甲穿透力的武器。(T16不能与3.25英寸M2 AA靶弹相混淆。)关于这种武器的细节没有任何记录,它可能是在单管M1A1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两节管M9系列和铝管M18的发展,1944年10月开始了新设计的工作,3.5英寸 T74发射器能够穿透11英寸装甲。口径的扩大可能是受到了德国8.8cm Panzerschreck的影响,这种武器在1944年初出现在意大利,并在诺曼底登陆后在各条战线上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

被贴上 "超级BAZOOKA "标签的武器在1945年10月11日被归类为3.5英寸M20和M20B1火箭筒。然而,它们直到1948年才进入限量生产,直到1950年8月才进入大规模生产。M9A1和可能还有一些M18在朝鲜作战,但被证明对北朝鲜T-34/85坦克的倾斜装甲无效。新的3.5英寸M20超级火箭筒很快取代了2.36英寸的武器,1952年采用了改进型--3.5英寸M20A1和M20A1B1火箭筒。

M20和M20A1是 "3.5英寸 "的两个基本版本。每种型号还有一种替代型号,分别是M20B1和M20A1B1,这两种型号与它们的基本型同时被采用。("B "后缀代号表示使用了不同的制造技术或替代材料--在M20系列的情况下都是如此)。所有四种型号的前、后铝制筒管都可以互换。在M20和M20A1上,筒口导流板、后膛护板、筒管联轴器、筒管闩扣和闩钩、独脚支架和瞄准镜安装支架都是通过螺钉固定在筒管。在M20B1和M20A1B1上,这些配件与铝制筒管是一体铸造的。

500

上世纪60年代初,德克萨斯陆军第49装甲师国民警卫队队员在演示发射M20A1B1火箭筒。在训练中,射手将手放在头盔上,表示武器处于 "安全 "状态,手不在扳机上。然而,据悉,这一程序在战斗中是不必要的。

500

M20和M20B1的枪口上有一个锥形导流板,左侧有筒管闩扣和闩钩,还有一个向前折叠的两脚架。两脚架可通过将支腿向前倾斜,并将滑轨卡扣锁定在枪管底部的凹槽滑轨上,从而调整高度。不同的发射器上有不同样式的两脚架滑轨和锁扣。后筒管的手把就在前筒管接头的后面,有一个双指扳机和一个大扳机护罩。早期M20的手把后上方有一个单动安全开关--安全(上)、射击(下)。后来的M20和所有的M20A1在手把的左上方有一个双动安全开关--射击(上),安全(下)。

光学反射式瞄准器在左侧,并通过铰链与管子对折。它配有橡胶目镜和翻转式保护前盖。树型网状瞄准器刻度从0码到400码,每隔50码有一个刻度。筒管闩扣和筒管闩钩在右侧,用于将两节筒管固定在一起。单位置金属肩托位于后管中心,可调节高度的伸缩式独脚架构成了肩托前部支撑的一部分。当双脚架和独脚架伸出时,发射器相当于坐在一个三脚架上。它很少以这样的方式发射,这种布置主要用于将其简单地放在地面上。接头线圈弹簧在筒口两侧和前部。连接器的锁扣在膛口的上方,膛口有锥形护板保护。由于火箭的设计有了很大的改进,筒管上没有钢丝加固。

根据战斗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改进了M20A1和M20A1B1。新生产的武器直到朝鲜战争的最后几个月才投入使用。不过,现有的M20和M20B1进行了改装,去掉了两脚架,更换了单脚架肩托,也重新命名为M20A1和M20A1B1。与原来的M20和M20B1相比,去掉了两脚架和单脚架后,发射架的重量分别减轻了2磅和1磅。新型号的主要区别是取消了用于连接火箭引出线的两个连接器螺旋弹簧和旧的连接器夹。取而代之的是位于炮膛顶部的新的连接器-闭锁组组件。这个类似盒子的外壳在前端有一个控制手柄。它被放置在下面用于装填,当准备发射时则升起。闩锁可以将火箭弹装填到一个确定的停止点--当控制杆啮合时进行接触--并在火箭弹发射后自动打开电路。这种系统省去了引出线绕着接触柱转动的过程,从而简化并加快了三分之一的装填时间。朝鲜战争后,M20A1B1成为火箭筒中最常见的一种。3.5英寸的火箭筒被装在木箱中运输,里面有4具。

500

BAZOOKA剖视图

2.36英寸M1A1发射器

1.薄金属管

2.接触线

3.照门

4.金属面部防护板

5.筒管周围的钢丝加固

6.接触弹簧

7.M1背带

8.电池弹簧

9.铰链板

10.一对电池

11.肩托

12.备用电池一对

13.电路指示灯

14.接触杆

15.触点开关杆

16.开关触点

17.扳机

18.三段式准星

19.网状筒口消焰导流板

500

M6A1高爆破甲火箭弹

1.战斗部

2.锥体

3.主装药

4.引领

5.火箭推进器

6.弹尾组件

7.尾翼

8.点火器线

9.喷口

10.固体推进剂

11.安全销

12.弹体

13.法兰盘

14.风帽

500

M6A3 高爆破甲火箭弹

1.战斗部

2.锥体

3.主装药

4.引信

5.安全针

6.火箭推进器

7.尾翼片

8.环形尾翼

9.点火器线

500

3.5英寸M20A1B1发射器

1.前筒管组件

2.反射式瞄准器组件

3.后筒管组件

4.电缆

5.触点锁扣组件

6.M1背带

7.肩托

8.磁电机

9.触发装置

10.扳机保护装置

11.扳机

12.导流板

13.M20A1B1组合工具

500

M28A2 高爆破甲火箭弹

1.战斗部

2.铜锥体

3.主装药

4.引信保险针

5.引信

6.火箭推进器

7.尾翼片

8.触点环

9.环形槽

500

M30 白磷火箭弹

1.战斗部

2.钢制外壳

3.发烟剂

4.导爆管

5.引信保险针

6.引信

7.火箭推进器

8.触点环

9.环形槽

500

实验性的刺刀式火箭榴弹发射器,安装在M1903春田步枪上(1941年)

1.刺刀

2.榴弹发射器

3.尾翼(扁平环)

4.尾翼

5.火箭推进器

6.战斗部

500

在20世纪60年代初德克萨斯州胡德堡的一次演习中,一个德克萨斯陆军国民警卫队的步枪班快速登上M59装甲运兵车(APC)。每个装甲师的装甲步枪班在其装甲运兵车上都有一具3.5英寸的M20A1B1火箭筒,虽然没有专人负责,但步枪手都经过训练,以便在需要时使用。两节式 "3.5英寸 "在从小车门进出时很方便,也方便放在车内。

还有其他鲜见的3.5英寸火箭发射器。3.5英寸M25多发火箭发射器于1951年实现了标准化,但从未发给各部队,也没有在部队组织表中找到它的位置。1950年发展为T115E1。1948年在弗吉尼亚州门罗堡召开的反坦克防御会议形成了《1950年陆军装备发展指南》,要求用多用途反坦克武器取代2.36英寸M9A1、3.5英寸M20和57毫米M18A1无后坐力炮。此时步枪连突击排分配了3支57毫米无后坐力炮,虽然这种武器比M25轻,而且射程也比标准的3.5英寸火箭筒长很多,但是这种武器的装甲穿透力和破坏掩体能力极差。M25的重量也比M20火箭筒重得多,笨拙得多,只能用M77三脚架发射。由于M25的筒管只比M20长8英寸(其前筒管部分与M20B1相同),而且使用相同的瞄准器,所以它的射程比M20多不了多少。它的顶部有一个供弹斗,可装三枚火箭弹。笨重的进料和发射机构使它变得复杂、喜怒无常、难以维护。然而,主要的缺点是,它不能由单个士兵携带和操作、瞄准坦克。它只是另一种具有显著尾焰特征的半机动武器。据推测,它在韩国进行了有限的作战测试,共生产了1500具。

500

鲜为人知的3.5英寸M25中继火箭发射器和M77三脚架于1951年被采用,但从未正式配发。发射器重60磅,三脚架重40磅。火箭弹被送入铰链式有盖板的上供弹匣,可容纳三发火箭弹。它使用与M20火箭发射器相同的光学瞄准器(在左侧),以及M20的前筒管。

从1969年开始,海军河岸部队在一些50英尺的突击支援巡逻艇(ASPSB)上有限地使用了3.5英寸Mk 47 Mod 0型多联装火箭发射器。这种武器由安装在ASPSB前甲板上的Mk 48 Mod 4炮塔两侧的四联装发射器组成。炮塔上还安装了两挺.50口径 M2机枪。当机枪俯仰时,发射管也随动俯仰。

3.5英寸火箭弹的另一个用途是用于M24和M66的路外反坦克地雷。M24从1961年开始由新泽西州的Picatinny兵工厂进行了漫长的开发,直到1968年11月被采用,当时交付了5万枚。它由一个24英寸长的M143塑料发射管组成,内装一枚3.5英寸的M28A2 高爆破甲火箭弹,该火箭弹由折叠式弹翼组件和16英寸的连接电缆改装而成。该电缆连接到M61爆破发射装置上,再连接到一根24码的导线上,最后连接到一根12码的塑料包覆的压动式鉴别器开关电缆上,原则上类似于服务站的车道铃。该发射器放置在距离敌方装甲车辆行驶道路的33码范围内,并垂直于该道路。它架设在沙袋上,用其他沙袋固定,瞄准装甲车辆的车体侧面或履带、车轮进行射击。安装了一个一次性瞄准装置。问题是,除非在夜间使用,否则鉴别器的电缆和电线必须隐藏起来。M66类似,但配备了一个地面振动探测仪,通过地面振动探测接近的装甲车辆。地面振动探测仪向数据处理器发出信号,数据处理器启动交叉的红外波束。两个三脚架组件,一个有红外发射器,另一个有接收器,隐藏在路线的两侧,经过的装甲车辆如果遮挡住红外光束,就会以电子方式触发火箭。

这些地雷是按每个步枪和工兵连15枚的标准分配的。已知M24的唯一作战用途是在老挝和柬埔寨的胡志明小道上的有限数量。他们被越南军事援助司令部-研究和观察组(MACV-SOG)的侦察队秘密部署,以拦截北越卡车。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