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磊: 中美“脱钩”看似激烈, 却远不如德法“脱美”来得惊天动地 | 文化纵横

500

CSSCI《文化纵横》365天畅读电子刊优惠上市

《文化纵横》微信:whzh_21bcr

投稿邮箱:wenhuazongheng@gmail.com

✪ 肖磊

(本文转自“肖磊看市”kanshi1314)

【导读】当下中美“脱钩论”愈演愈烈,似吸引了全球目光。然而本文作者分析认为,未来世界真正的最大变数,依然在欧洲,看不懂欧洲,比看不懂中国或美国更危险。今日欧洲,常给人一种衰落感,但实际上,它正处于新历史剧变的前夜:一边是支撑欧洲传统格局的政治欧盟、军事北约、经济欧元三大要素呈现倒退趋向,一边是整个亚欧大陆的互联互通日益紧密,尤以德法等国初露头角的“脱美”战略最为显眼。德法领导的欧盟,正寻求从政治外交到防务体系的全方位独立自主,这给美国带来的担忧和愤怒,远比中美、美俄之间的矛盾激烈得多。因为在亚欧大陆东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亚欧大陆西部欧洲的“脱美”将与之形成互联互通的新格局,对于英美海洋国家来说,这就是被孤立的前兆,就失去了安全感。作者预测,以美、英、澳、加、日等海洋国家所组成的新结盟,及其对亚欧大陆的战略性运作,将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这是为什么,中俄靠近,美国并不紧张,但德法俄靠近,却无法忍受;也是为什么,英美永不厌倦的介入亚欧大陆,在欧洲以“陆权论”为基础,挟持东欧以防德法俄接近,也防止中东与德法接近;而在亚洲则基于“海权论”和“边缘地带”战略,围绕中国周边组建政治军事同盟。

势变之下,如何理解和把握中欧关系?作者认为,与美国不同,欧盟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外交上,都势必需要捍卫多边主义。中国只需确定一点,在对待中国时,欧盟只要不拥美,就是支持中国。中欧经贸投资合作正逐步深化,这是美国左右不了的事实。未来中国只需保持战略耐心,没必要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中国可以接受所有国家的摇摆选择,这无可厚非,等他们再回头的时候,我们敞开胸怀就好。

本文转自“肖磊看市”,感谢授权,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君思考。

德法走向“脱美”

亚欧大陆迎来剧变时刻

尽管现在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关系似乎在全球政治外交和军事等层面的关注度比较高,但真正未来世界最大的变数,依然在欧洲,如果看不懂欧洲,可能比看不懂中国或美国更加危险。

欧洲目前有三个重要的相关组织,欧盟、欧元区、北约,这里面非常复杂,一些欧盟成员,并不使用欧元,而一些北约成员,并不在欧盟体系内,还有一些北约成员,既不在欧盟,也不使用欧元。

欧洲的南面就是北非,东南方是中东,正东是俄罗斯,北非现在就很乱,利比亚问题多国介入,几乎每天都在开火;中东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伊朗等问题就更不用说了,都是火药桶级别的;而正东的俄罗斯,一直都是东欧头上的一把利剑。

但欧洲并不是非洲,也不是南亚或大洋洲,更不是拉美,欧盟总人口超过5亿,人均GDP是中国的3.6倍,欧盟的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如果加上俄罗斯和英国,欧洲有三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欧元是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大货币。

欧洲对全球的影响还不止这些,美国这个超级霸主的诞生,从文化和政治等根基上来说,依然源自欧洲,至今还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中国目前已经跻身世界工业强国,但工业标准最早都是采用了德国体系,中国的工业化也是学的德国路径。

欧洲打了数千年的仗,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但至今依然没有形成足够统一的大体系。当年英法战争打了百年,英国最终失败,但就在英法百年战争之后的三百年里,英国重新崛起,连续打败了荷兰等,成为超级帝国。问题是,像荷兰这样的国家,至今依然是全球重要的一员,并没有被英国、法国、德国等整合。就算是二战的时候遇上了纳粹,希特勒依然不敢惹中立国瑞士。似乎整个欧洲,从统一性演进的角度看,依然还处在中国的春秋时代,连战国似乎都还没到。

剧变前夜,欧洲真的在衰落吗?

第一点,欧洲不是在衰落,欧洲依然在经历激烈的演化,在全球所扮演的角色将更加重要,但是最不稳定。

第二点,欧洲各国都有非常独立的国家发展思维,不会轻易被洗脑,美国很多洗脑对亚非拉地区看上去很管用,但在欧洲很多人看来就像小儿科,对欧洲很多国家没有太大作用,这就使得欧洲会更理性的看待世界格局。

第三点,欧洲很难在和平条件下完成整合,欧盟、欧元和北约,都处在剧变的前夜。

 

如果研究地缘政治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地缘冲突和大国战争,其实并不是一上来就是两个超级大国开战,更多的时候,是由小国冲突,或者是一个大国跟另一个小国的冲突,引发了其他大国的恐慌从而引爆了大国冲突。而欧洲民族和国家成分之复杂,远比中东要危险得多。

这就好比说,中美、美俄冲突,很大概率不是直接开战,要么就是类似于俄罗斯跟乌克兰等之间的冲突,引发了俄罗斯跟美国等的大国冲突,而中国的话,可能会是台海、南海等冲突,然后再引发中美直接冲突。但如果牵扯其中的争议地区,能够自我消化风险,大国冲突可能就会避免。

一个国家要发展,有两点不可缺少,一个是奋斗的理想,另一个是尊重现实。要有更加智慧的方法来解决领土争端问题。这里举两个国家的例子,一个是美国获得大片土地的过程,另一个是德国完成东西德统一的过程。

先看美国是如何从拿破仑手里获得路易斯安那地区的。因为当时英国和法国在打仗,如果拿破仑不把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法国不仅可能保不住路易斯安那,还有可能刺激美国和英国结盟来对付法国。再比如,美国是如何从俄国人手里获得阿拉斯加的?因为当时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撒丁王国先后向俄罗斯帝国宣战,如果不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阿拉斯加就要被加拿大的英国人给抢走了。

再说一个二战时候的事情。二战刚开始的时候,美国并没有直接帮助英国,而是选择了“两边下注”,美国早期也资助了希特勒。而二战中英国海军被德国潜艇攻击,遭遇重创,于是英国就求助美国,美国回复可以提供50艘旧军舰,但要求英国要把巴哈马、牙买加、圣卢西亚、特立尼达等8个岛屿的控制权给美国。英国不得不答应,因为如果没有美国的军舰支持,英国本土的危险都极大,更不要说海外那些岛屿了。而这只是美国在二战期间“讹诈”英国的其中一个方面。

再举个例子。德国最后是怎么统一的?其实这不仅仅是苏联解体的问题,因为东西德统一的时间是1990年10月,而苏联解体的时间是1991年12月,也就是说,西德统一东德是在苏联还没有解体的背景下完成的。当然,另一个重要背景是,西德经济水平是东德的接近十倍,东德人都向往去西德,但这并不能决定两者就一定能统一,否则的话,南北朝鲜也就不存在了。东西德的统一,更重要的是西德的策略,那西德采取了什么策略呢?这里面最主要的有两点,一个是西德让渡给东德巨大的经济利益,西德承诺,一旦东西德统一,东德人可以拿着东德的1马克,直接兑换西德的1马克,当时西德马克和东德马克的比值是1:5,也就是说,如果东西德统一,不管东德人有多少存款,都可以按照1:1来兑换西德马克,相当于东德人手上的钱立马就会升值五倍,直接让东德人的财富瞬间扩张五倍。当时很多西德人反对,认为这种做法实在难以容忍,但西德总理科尔认为,在这样的历史时刻,这样做完全值得。

除了直接给东德“送钱”,西德还开始了对法国等的外交公关,当时法国一心想成为欧洲的领导者,而提出了欧洲统一政治、外交等的建议,而且法国一直要求设立欧元,西德一直反对。西德看准了法国的心思,也看准了其他欧洲国家对德国的不信任,所以德国就提出,如果让东西德统一,德国就同意法国提出的欧元计划,也同意“欧洲联盟”,并且德国主动承担更大的欧盟费用。

这意味着什么呢?法国、意大利、荷兰等一直反对东西德统一,就是因为担心德国一旦统一,会再次成为完全独立的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组织,对其他欧洲国家带来威胁。那德国主动放弃货币和政治、外交等诸多主权,并承担更多欧盟费用,意味着大家都在同一个体系之下,可以跟德国共享利益和政治权力,于是,大家都同意了东西德统一。东西德的统一,竟然不仅没有爆发战争,而且促成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以及欧元的诞生,这也让德国获得了而后三十年的安稳复兴时间。

所以,面对当今世界,想非常周全的获得新的土地,或者拿回原来就属于自己的土地,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博弈和智慧,以及充满偶然性的过程,这里面最重要的有三点,时机、交易、代价。

然而,德国和法国在整合欧洲方面,已经没有更大的利益可以用来交易,而东边俄罗斯以粗暴的方式吞并了克里米亚,波兰等国已经只寄希望于完全听命美国来对抗俄罗斯,对欧盟早已失望,欧洲再向前整合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东西德统一三十年后,不是欧洲问题的终结,而恰恰是新一轮剧烈演进的开始。

欧洲目前依然是决定未来世界走向的重要一极。如果亚欧大陆上,东方无法拥有一个稳定的中国,西方无法拥有一个稳定的欧洲,整个亚欧大陆还会面临第三次大分裂(第一次分裂是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二次分裂是两次世界大战)。

那欧洲现在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对欧洲稳定起到最关键作用的三个方面,一个是政治联合体欧盟;另一个是军事方面的北约组织;第三个是欧元。这三个方面都出现了什么变化呢?

先说欧元,2010年开始的欧债危机,对欧元的打击已经使得欧元跟美元的争霸战成为历史,因为欧债危机不仅重创了欧元,还给欧盟的政治、经济整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很多欧洲国家正是由于担忧欧债危机期间,德国跟希腊、意大利等无法达成财政救助等协议,互相指责等问题,对货币统一这种模式产生了恐惧。这种影响本身就从战略上降低了欧元的吸引力。

欧盟机制也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标志性事件就是英国脱欧,这不仅仅是一个英国脱欧的问题,而是英国脱离欧洲一体化进程,以及脱离欧洲大陆,重新回到海洋时代的问题,这种矛盾将会把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关系,拉回到数百年前,同时降低了欧盟的权威,更多的欧盟国家在很多问题上会讨价还价,一体化进程同样会受到冲击。

500

第三个是北约问题,去年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的北约脑死亡问题,也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意味着美国对欧洲防务体系的主导权将逐步被瓦解,这将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的激烈重塑。

所以,帮助欧洲实现整合的多个方面,事实上在逐步倒退,而非前进。作为欧盟的火车头,德法已经在寻求新的策略(脱美),这个后面再讲。先说一下最现实的影响,为了应对亚欧大陆东边中国的崛起,以及德法的“脱美”战略,从目前的全球政治走势来看,首先会诞生一个新的同盟,这个同盟应该是以美、英、澳、加、日这几个国家组成的,我们可以理解为亚欧大陆域外的,海洋国家。美、日、澳主要的任务应该是搞乱东南亚,也就是制造这个地区国家跟中国的信任危机,直至冲突;而美国和英国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搞乱欧洲。

道理很简单,一旦亚欧大陆东西稳定,亚欧大陆必定会走向互联互通,对于海洋国家来说,这就是被孤立的前兆,就失去了安全感。所以,这几个海洋国家的结盟和对亚欧大陆的战略性运作,将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为什么德法“脱美”给美国带来的愤怒,远比中美、美俄的矛盾要激烈得多?

英国脱欧,美国是绝对的支持者。特朗普说,只要英国硬脱欧,美国立马就跟英国签订贸易协议。其实英国除了自己脱欧,还在鼓动其他欧盟国家脱欧,比如最近英美手上的牌就是波兰。

波兰由于对德国一直抱有戒心,对俄罗斯也是异常厌恶,于是可能成为下一个脱离欧盟的成员,波兰也是这次美国要增加驻军的东欧国家,所以最近英国首相就跟波兰总统通了个电话。英国首相的意思是,英国正在积极脱欧,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欧盟跟澳大利亚一样的关系。言外之意是,脱欧没什么大不了的,对经济的影响不会太大,比如现在澳大利亚跟欧盟的关系,也不是挺好的吗?

 

紧接着,德国总理默克尔就警告英国,脱欧就必须断绝此前与欧盟的密切联系,承担脱欧后相应后果,要根据自己国家国情制定新的计划。

波兰会不会是下一个脱欧的国家,还不好说,但欧盟想进一步整合像波兰这样的国家,其实难度已经越来越大,而波兰本身就没有使用欧元,跟英国一样,在脱欧方面会省去很多麻烦。另外,最重要的因素是英美在东欧地区将采取更加“唯恐天下不乱”的挑拨离间政策。

 

说到这里,到底欧盟的两个核心国家,德国和法国,对于欧盟是什么态度呢?对于英美明里暗里的步步紧逼,德法又是什么态度呢?

实际上一直以来,对欧洲统一化推动最积极的,并不是德国,而是法国,因为法国始终比较理想化,实力也一直不错,也愿意挑头。对于德国来说,欧盟最早的时候对德国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因为德国需要让利,需要负担很多成本,需要让渡主权等,要不是为了统一东德,德国对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是不太感兴趣的,但欧盟走到今天,德国已经离不开欧盟,因为欧盟里面资本和劳动力等的自由流动,德国获得了更大的优势,而且欧盟作为一个整体,也获得了跟其他重要经济体谈判的优势。

所以,现在的法国和德国都离不开欧盟,法国需要欧盟的体量去重新获得在国际政治外交层面的影响力,而德国则需要欧盟来扩大整个德国以及欧洲的经济竞争力。法国需要德国经济实力的支持,而德国需要法国在政治外交层面的积极性来争取更多政治外交利益。这就促成了一个很好的结局,也就是法德不得不走向坚定的同盟,来领导整个欧盟。

那欧盟的目标是什么呢?当然是独立自主,独立选择政治外交政策,最终走向独立的防务体系,这是德法最终的目标。这也是英美最担忧的。因为这就使得无论是防务体系,还是经济层面,欧盟面对美国的时候,将会更加强势。

而美国和欧盟的博弈走到今天,已经正式开始进入到最敏感的防务领域了。

今年的四月初,法国顶着新冠疫情的传播风险,依然开工了第二艘核动力航母——法国海军“PA·2”核动力航母项目,预计2024年建成下水。6月12日,在大西洋上,法国用战略核潜艇试射了一枚可搭载核弹的潜射洲际弹道导弹,顺利飞至约6000公里外的预定撞击点。关键是,这枚可搭载核武器的洲际导弹,其目标海域离美国非常近。美军军舰和飞机对此次发射进行了全程监控。

500

到了6月27,美国明确减少驻德美军,并将更多驻军派往波兰之后,德国总理波克尔说,虽然有“重要的理由”继续维护跨大西洋国防联盟,但如果美国自愿放弃其作为世界大国的角色,那么德国就必须“从根本上好好考虑未来的跨大西洋关系”。紧接着2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晤。就如何启动欧盟的经济复苏和加强成员国团结等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不过,不相信这次会晤仅仅是讨论经济复苏等内部问题。看看德国和法国在诸多对外方面的默契就明白了,由于二战的原因,德国绝对不会让别人揪住辫子,说德国又搞军国主义,所以在发展独立的军事防御体系里面,法国肯定要冲在前面,但如果缺少德国的支持,法国很难支撑。另外,比如马克龙抛出的北约脑死亡,虽然默克尔明确反对,但此时的默克尔,可能已经同意马克龙的看法,因为默克尔也开始质疑美国的领导力。

 

所以一个结论是,对于德法来说,在防务领域的“脱美”应该是一个必然趋势,只是这个过程可能稍微会漫长一些,但这是不可逆的。那在政治外交层面德法是什么策略呢?

这里说两条信息。第一条是,上个月26日,马克龙跟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了视频会晤,核心的一点就是,马克龙向普京示好。另一条是,去年11月马克龙接受《经济学人》专访的时候,还用很长时间对俄罗斯的“前途”进行了论述。马克龙给俄罗斯指出了三条“出路”,即靠自己、靠中国、或者靠欧洲。马克龙的结论是,如果俄罗斯选择靠自己,存在两个巨大的麻烦,就是俄罗斯人口不足和经济结构过于偏科(依赖能源出口);如果选择靠中国,普京这个出生于圣彼得堡的“圣童”绝不会屈尊跟着中国走,绝不相信“成为中国的附庸”会成为普京总统的国家战略。所以,俄罗斯应该跟欧洲联合,放弃冷战思维,莫斯科除了成为大欧洲的一员,与其他欧洲国家建立伙伴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适合的路径了。

马克龙为什么去示好普京?这绝不是偶然,而是德法整体战略的一部分。马克龙对俄罗斯的分析,至少能得出两个重要信息:第一,法国希望俄罗斯跟欧盟能够联合起来,而不是屈尊跟中国合作(这里面也有挑拨离间的意思);第二个,欧盟不想再扮演“美国附庸”的角色,所以请俄罗斯也不要再那么激进。

 

在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方面,德法应该是战略性一致的。在马克龙接受《经济学人》采访一个月后,默克尔就访问了俄罗斯。刚刚过去的6月30日,德国对外贸易商会最新的商业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多达97%的德国企业反对美国对俄罗斯和“北溪2号”项目的制裁。

欧洲需要大量的能源,美国不希望欧洲跟伊朗合作,欧洲就只能选择跟俄罗斯合作,如果美国依然阻止跟俄罗斯的合作,那欧洲还能跟谁合作呢?加拿大和美国的天然气太贵,供给方面还不稳定,沙特跟美英关系都很好,但沙特石油产量高,天然气产量则远远低于伊朗,最近两年才开始投资天然气的开采。

对于德法来说,美国的很多做法,可以说已经是忍无可忍了,但由于美国的政治影响力太大了,如果不采取温和的“脱美”战略,恐怕德法民众首先会出来反对自己的政府,再加上欧盟二十多个国家,各有各的算盘,任何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都很难达成一致,所以德法现在很多政策的推行,实际上是十分谨慎的,只是最近稍微变得高调了一点,因为整个欧洲民众对美国的看法已经有所改变。

 

很多人可能会说,德法跟美国之间是表兄弟关系,再怎么闹,也还是比中欧和俄欧要亲。这一点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德法等国,永远承认是美国的小跟班,否则什么表兄弟?欧洲哪一次战争不是表兄弟之间争夺领导权而开打的?欧洲随便拿出来两个国家或民族,其恩怨都能装几麻袋。

可以说,德法“脱美”给美国带来的愤怒,远比中美、美俄之间的矛盾要激烈得多,因为对手不听话跟小弟不听话,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矛盾,老大首先收拾的肯定不是对手,而是不听话的小弟。

挟持东欧、介入“边缘地带”——英美制服亚欧大陆的根本策略?

面对德法战略变化,美国会发生哪些战略调整呢?这已经不是简单应对德法“脱美”的问题,而是美国整个的国家战略问题。这就要说到在地缘政治领域最著名的两个理论,“陆权论”和“海权论”。其实英美至今一直还在按照这两个理论,永不厌倦的介入亚欧大陆。

第一个“陆权论”,是1902年英国地理学家与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提出的战略性地缘政治理论,后来更多学者就认为,麦金德的理论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之一(引起了对东欧的争夺)。

简单的来说,麦金德把地球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阵营,一个是占绝对优势的亚欧大陆,另一个是从属于海洋的,被孤立的大陆,如美洲,澳洲,日本及不列颠群岛。而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人口最多、最富饶的陆地组合,一旦亚欧大陆被德国或俄国控制,那就是被孤立的大陆的噩梦,也就是英国和美国等孤立大陆的噩梦。

所以,麦金德提出,要控制东欧,这样就切断了亚欧大陆的联合或可能的“统一”,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麦氏三段论:“谁统治了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亚欧大陆);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

500

大家可以在地图上看看东欧地区的位置,东欧不仅隔离了西欧和俄罗斯,也隔离了西欧和土耳其中东地区,使其难以成为“一体”。

这次美国高调在波兰增加军事部署,跟2014年乌克兰事件类似,实际上是德法“脱美”和美国强力介入东欧共同作用的结果。俄罗斯想改善跟欧盟的关系,像波兰、捷克、罗马尼亚等等这些东欧地区的国家就绝对不会同意,而土耳其等要是跟欧盟无限靠近,希腊、塞浦路斯等也是不会同意的。这就给美国的介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在东欧非常具有“个性”的这些国家的反对下,在美国的强力介入下,西欧和俄罗斯,以及中东地区,就无法联合。这就把俄罗斯和土耳其逼到了中东地区,甚至是北非地区,但这又进入了欧洲的传统“领地”。

欧洲的局势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当年的东欧剧变,早就给如今美国介入这一地区做好了预案,而在麦金德“陆权论”的影响下,美国是绝对不会让东欧倒向任何一方。

东欧已经成为新的前沿阵地,如果德法或俄罗斯,没有智慧解决东欧的问题,欧盟不仅不太可能跟俄罗斯、土耳其等走向新的关系,而且会长时间面临内部战略不统一,从而将欧盟拖入内耗的风险。

俄罗斯也将面临更大的道德困境,美国越是介入东欧,俄罗斯就越要显示出侵略性,美国可能会在东欧部署中程导弹,甚至部署核武器来不断的刺激俄罗斯,这将加剧这一地区趋势的紧张,除了英美等岛国,亚欧大陆上没有赢家。

第二个是“海权论”,这是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在麦金德提出陆权论的同一时期提出的,马汉认为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马汉解释说,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马汉对美国的海洋战略起到了比较大的刺激作用,美国最终也成为了海洋霸主。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几乎已经可以控制全球海洋,那二战后美国到底要采取了什么样的战略呢?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斯皮克曼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麦金德的“陆权论”和马汉的“海权论”,提出了美国具体应该怎么来实施新的国家陆海战略问题。

这就是著名的介入“边缘地带”理论。斯皮克曼认为,美国跟欧洲和亚洲都隔着大洋,一旦出现危险,就得远距离投射兵力,但美国可能都不知道亚欧大陆上发生了什么,等有危险的时候再去介入,那可能就晚了,所以美国不仅要有强大的海军,还要在亚欧边缘地带驻军,建立军事基地。按照斯皮克曼的说法,“谁支配着边缘地区,谁就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着欧亚大陆,谁就掌握着世界的命运”。那哪里是边缘地带呢?比如在亚洲,从日本韩国到菲律,再到新加坡这些地区,就是亚洲的边缘地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美国用来围堵中国的第一岛链。

现在美国采取的全球战略是,在欧洲承认“陆权论”,强力介入东欧,防止德法跟俄罗斯的接近,也防止土耳其衔接的中东地区跟德法接近。在亚洲,采取的是“边缘地带”战略,在中国周边建立军事基地等。

 

无论是“陆权论”,还是“海权论”,又或者是“边缘地带战略”,都体现的是英国和美国等这种岛国形式国家的不安全感。也正是这种不安全感,使得英美等岛国无时无刻都在关心亚欧大陆的事情,都在见缝插针的介入地区局势。这种不安全感有好的方面,那就是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会促使海洋国家不断的想办法,不断的要跟亚欧大陆国家的盟友建立信任,发挥自己的优势,保持自己的竞争力等等,但也有坏的方面,那就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获得更大的安全感,而经常不择手段。

但问题是,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德法开始“脱美”,英美等岛国的不安全感还会急剧上升,这将是亚欧大陆最大的不稳定所在。

 

中国与欧洲:

 

回到中国和欧洲的关系上来,这里说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欧盟是一个外向型经济,如果没有跟其他国家的互联互通,欧盟的存在本身就失去了合法性,因为欧盟的建立就是为了自己内部更畅通,且对外可以联合起来增加竞争优势。

德法现在GDP占欧盟(除英国外)的超过40%,2019年,德国的经常账户再次增加,达到约2930亿美元,连续第四年在世界上排名第一。该数额远远超过排在第二名的日本1940亿美元和第三名的中国1830亿美元。也就是说,德国是长期的贸易顺差大国,出口能力远比中国和日本还要强。法国方面,别看货物贸易是逆差,但服务贸易顺差超过300亿欧元,也是一个严重依赖服务型消费等对人口流动需求巨大的国家。

在这种背景下,欧盟从根本上来说,必须要站在捍卫多边主义的立场上,这本身就决定了欧盟的政治外交立场。美国有明确的“敌人”和“朋友”,并要求“朋友”要视自己的“敌人”为敌人,也就是不支持美国,即是反对美国。美国这种逻辑,对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可能是有效的,而对于欧盟,尤其是德法这样的国家来说,可能就是一种羞辱。

举个例子,比如法国,早在1964年就率先跟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这是西方大国里面的第一个,当时大家把这次事件,称作“外交核炸弹”。更牛的是,当时法国的戴高乐还在1966年的时候退出北约(1992年重新加入,而当时苏联已经解体)。时至今日,法国依然拥有独立的军事系统和核战略体系,这个都是独立在北约之外的存在。从历史上来说,美国的诞生,也是在法国的支持下完成的,如果没有法国的援助,美国的独立战争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依靠法国的援助来完成的。还有一点是,美国的南北战争,北方的坚定支持者是法国,最终北方获胜。所以虽然二战法国迅速投降,美国来了个诺曼底登陆,但法国人从心底里还是很骄傲的,可以说不太看得上美国人,更不要说天天听美国人指挥了。

美国想像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来操纵欧盟可能性不大,欧盟也不会担心美国所采取的行动,尤其是法国和德国,甚至可能的是,美国反对谁,德法就会跟谁合作,比如俄罗斯和中国。

但中国也需要警惕,由于德法展现的刻意“独立性”,会使得其政治外交政策会非常高调,尤其是正在兴头上的法国,会介入很多热点地区。法国这种积极介入全球局势的意愿,中国可以适当的满足一下,在一些其他国际议题上,多拉着法国。中国只要确定一点就可以了,在对待中国方面,欧盟只要不支持美国,实际上就是支持了中国。如今的世界,中国对于整个欧洲来说,其重要性已经跟美国不相上下,这个时候看不到有什么因素可以阻止欧洲跟中国的互联互通。

 

第二个方面,欧盟跟中国相隔距离较远,没有直接的地缘冲突,对中国的关系更容易在欧盟内部达成一致。现在除了一些专职搞外交的欧洲人员,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还在不断附和美国外,从根本上来说,欧盟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和更长远的全球发展层面,已经跟中国无法脱离。也就是说,欧洲真正的掌权派和实力派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

因为欧盟作为一个基于市场经济的联盟组织,最终的发展依然取决于产出和贸易,美国依然很强大,但美国独自拉动全球市场的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欧盟会把未来的发展押注在北美这个已经饱和的市场上,还是会放在东南亚这个潜力无限的市场上呢?这就好比说,欧盟是想跟中国一起牵手繁荣亚欧大陆,改变几十亿人的命运呢,还是想跟在美国后面搞一辈子意识形态斗争呢?答案显然是固定的。

美国国务卿蓬派奥总以为自己是丘吉尔,可以纵横捭阖,拉着盟友发起对中国的新冷战,但他忘了,丘吉尔可是真正带领英国打赢过二战的人,雅尔塔三巨头之一,可以在罗斯福面前搞“裸体外交”,恐怕只会干情报的蓬派奥道行还不够。

最后说一下最近三个信息,应该会对欧亚贸易和中欧关系有一个更明确的答案。第一个是,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重申,2020年达成中欧投资协定;第二个是,欧盟和越南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第三个是,欧盟再度延长对俄经济制裁。

怎么解读?中欧经贸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已经在逐步深化,而不是像跟美国一样,玩“脱钩”,这是美国左右不了的事实。而欧盟的战略方向明面上是“东扩”走向俄罗斯,而暗地里依然是投向了东南亚。

很多人认为,欧盟跟越南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越南可能成为中国的竞争对手,但更重要的是,这也说明了欧盟在经贸领域的选择方向,不用担心越南发展起来会怎么怎么样,日本韩国其实也跟中国存在很多冲突,但这不影响彼此的互联互通,如果更多的欧盟资金,以及全球的制造业向越南转移,意味着全球资本和制造业依然是东南亚内部的转移,按照越南在制造业上游领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南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关于欧盟和俄罗斯的关系,别看德法都在向俄罗斯示好,但欧盟只要试图改善跟俄罗斯的关系,那欧盟内部必将分裂,因为欧盟里面,东欧诸多国家,对俄罗斯的反对程度是异常激烈的,是不可调和的,再加上美国的强力介入,德法不会冒着内部分裂的做法去彻底改善跟俄罗斯的关系。

所以,无论德法如何试图联合俄罗斯,都仅仅停留在表面,除非是德法自己脱离欧盟,单独行动,但如果德法主动脱离欧盟,那意味着欧洲将再次剧变,失去欧盟的德法,可能会失去跟其他大国博弈的筹码,欧盟不会为了俄罗斯而失去内部的团结。况且俄罗斯能给欧盟的,也只有能源,而欧盟其他的,对出口市场的需求,在东南亚。

值得注意的是,只要美国依然是世界第一大强国,俄罗斯就必须跟中国保持好关系,俄罗斯其他的选择都可能会面临极大的失败。为什么呢?最简单的一个原因是,俄罗斯由于经济规模大不如前,但能源和军事实力依然强劲,这就导致俄罗斯一旦选择跟德法靠近,德法俄一旦结盟,俄罗斯的影响力将得到质的提升,美国将失去整个欧洲。

所以,相比德法俄的结盟风险,中俄靠近美国是可以接受的。这种背景下,美国在东欧的介入实际上才刚刚开始,下一个乌克兰事件离我们已经并不遥远,而这意味着欧盟不得不跟随美国再次发起对俄罗斯的制裁。

普京和其领导的俄罗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别看跟西方一直对抗,但一旦西方稍微抛一点橄榄枝,就迅速靠近,这次德法抛出的橄榄枝,其实就是一个大坑,但普京已经不由自主的往里面跳了。但德法俄都低估了东欧问题,如果德法俄结盟,相当于是牺牲了东欧,然后还给美国缔造出来一个比中俄强大至少三倍的对手,到时候美国痛哭都来不及,所以美国和东欧一定会以前所未有的结盟速度,来应对德法俄的靠近。

这就是为什么尽管中美关系恶化,但美俄关系依然无法改善的主要原因。如果美国的“灵魂”依然在欧洲,东正教和天主教的矛盾依然深入灵魂,欧洲依然是全球科技、人才等重要的来源地,那么美国必须要跟俄罗斯对抗到底。

未来中国只需要保持战略耐心就好,没必要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时间站在中国一边,中国要接受所有国家的摇摆选择,这无可厚非,等到他们再次回头的时候,我们敞开胸怀就好。这就好比跟俄罗斯的能源管道谈判十几年没谈下来,2014年被欧盟和美国制裁后,很快就谈下来了。

说了这么多,最终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未来世界的最大变数依然在欧洲,而不是太平洋或印度洋。

500

—  2020年6月新刊目录  —

▍特稿

01.战国与希腊:中西方文明根性之比较                    

潘 岳

▍封面选题:病毒的全球时刻

02.全球化为什么不可逆——探索新冠病毒危机后的世界

朱云汉

03.疫情加速第四波全球化

张蕴岭

04.疫情危机与世界秩序重构 

冯绍雷

05.全球化迭代演进:走向多样化世界

王湘穗

06.病毒时刻:无处幸免和苦难之问

赵汀阳

▍专题:摆脱贫困

07.脱贫攻坚:后革命时代的另类革命实践 

李小云、杨程雪

08.精准扶贫如何改变乡村治理结构

王晓毅

09.中国减贫:从地方性实践到全球性意义

徐 进、李琳一

▍中国发展模式再讨论

10.竞合模式:高铁技术创新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马 莹、甄志宏

▍历史观

11.革命者人格与胜利的哲学——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   

汪 晖

​本文转自“肖磊看市”,原题为《德法走向“脱美”,亚欧大陆迎来剧变时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并注明来源。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