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发展上限比不过中国,但是这不代表其对中国的产业发展就毫无威胁

之前转了个博主的微博(图一,我均隐去其名字),看好印度的发展,说1:该工厂对印度家电配件业务出口金额10年间从300万美元增长了近30倍2:该工厂服务的日本家电企业调研,该企业在印度做的某类型家电市场扩大了五倍,该日企产能从20万台增长到了180万台一年,还在不断的加大投入。

很多读者留言说这是钓鱼的,有很多国家的版本,我觉得有点奇怪。因为这个博主是我微博粉丝,我现在也有关注他,也看过他不少微博,在发那条印度的微博之前,他就已经发了不少微博说了自己工厂的情况,表明自己是做家电配件相关制造业的(见图2至图6),工厂从广东搬迁到了江西,有对广东和江西营商环境的看法,工厂当前在手订单充足,也对中国经济很乐观,对待香港,华为,国家建设等态度也可看出立场并非恨国党,难道这条是特意转载的编造内容么?

为谨慎起见,我先删除了转发,并且进行了搜索传说中的不同国家版本,在微博,百度,谷歌都进行了搜索,确实有越南,蒙古,缅甸,甚至索马里不同版本,但是时间点都在此条微博之后,也就是说,这条微博确实是他的原创,但是有的网友不相信这个博主发的微博,认为这又是一条印吹微博,所以模仿搞出了不同的版本进行讽刺。

我跟该博主私信交流了,觉得主要原因是他并不了解网络生态,用了个“告诉你一个真实的XX”句式作为开头,而这是中文网络上著名的桥段,很早就有大量的,为了讽刺编造事实吹捧国外的贴子而被网友搞出的不同文章类型版本,因此用这个作为标题,会被网友们下意识的认为又是一个X吹贴。

其实怎么说呢,以上的数据其实在过去十年间的印度很正常,只是因为我们其实平时真的不太关注印度。虽然现在印度经济因为疫情惨兮兮,但是经济总量增长在过去十年间总体是比较快的,同时印度通过关税强制外企在印度设厂,尤其是2014年的make in india计划提出后,迫使外企实现从完全进口到本地化,也就是本地产能从0%到100%本地生产,因此导致不少外企在印度产能十年间增长十倍甚至几十倍。

我们就以该博主提到的数据为例,一个是博主提到某日企产能从20万台每年增长到180万台每年。首先这在印度要求逐渐100%本地化制造的大背景下很正常,而且非常重要的是,家电和电子这种热门产品,印度的本地品牌由于技术能力上不及外资品牌,因此在技术升级换代的外资大举进入后,本地品牌节节败退份额大幅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外企产能和份额大幅上升。

我们以海尔印度为例,根据人民日报2017年12月的报道,海尔在2007年通过收购进入印度,“2007年加入海尔,我经历了海尔印度工厂的各种变化,从10年前每天生产几百台冰箱到今天的数千台,产能整整提升10倍。”50多岁的海尔研发高级经理皮史努如此描绘他眼中的印度浦那海尔工厂。

“海尔印度浦那工业园投产后,海尔冰箱在印度进口比例从100%降至4%;海尔空调在印度80%的订单实现“自给自足”,海尔成为中国家电在印度第一个实现本土化的企业。”

仅从以上数据来看,海尔在印度搞本地制造,本地生产的冰箱产能从接近为零,增长到占海尔印度销量的96%,海尔冰箱在印度的产能就实现几十倍增长。

海尔不这么做,关税就会大幅上升,无法参与市场竞争。

其他品牌都是一样,LG,三星,VIVO,小米,OPPO等等都在印度生产,索尼的电视就是在印度委托第三方生产的。

实际上不少外国企业都是过去十年左右才开始在印度设厂,因此产能扩大10倍甚至几十倍很正常的,我国的海尔,OPPO, VIVO,美的,小米(委托代工)等都有巨幅的增长。

VIVO 2019年在印度销售了2380万台手机,主要在德里附近的诺伊达工业区生产,而其2015年才在印度设厂,几年间产能增长也是以10倍以上计算。

一个说该工厂对印度家电配件业务销售金额十年增长了近30倍,从以前300万美元现在每年能卖8000多万美元。

这个数据为啥不可能呢,是不相信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么?

从2009-2019年,在中企大量在印度设厂(到2019年底累计投资达80亿美元),部分出口转化为本地制造的情况下,我国对印度出口金额也变成了十年前的大约2.5倍。

如果算上中企在本地的销售额,总体应该在十年前的三倍以上。

如果看消费升级热门的家电和电子产品产业,这个增长更大,由于中国制造的进步,中国家电品牌十年以前在印度基本还没什么份额,现在已经占到25%了。

增长惊人,国内的家电配件制造业也同样具备很强的竞争力,这么小的基数10年增长30倍在此背景下并没有什么奇怪。

举个例子,小米2019财年在印度销售额50亿美元,而2015年仅为1.6亿美元,四年增长了30倍,那么相应的,小米的国产配件供应商在印度销售额也会同时出现四年三十倍左右的增长,如果从小米进印度的2014年开始算,那么五年增长倍数就更多了。

第三点是说某个日企客户做的某家电产品市场规模十年扩大了五倍,这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期,对于消费升级的热门产业来说太正常了。

中国的乘用车销量从2005-2015年就是五倍,从大约400万辆到超过2000万辆。以智能手机为例,智能手机销量在印度迅速扩大替代了功能手机,印度智能手机销量2010年是1000万台多点,2019年已经1.5亿台了,9年市场扩大了十几倍。

在此期间,以制造功能手机为主的印度本地厂家迅速的被制造智能手机的中国手机品牌替代了。再以家电为例,博主并没有说是什么类型的家电,以平板电视机为例,根据印度时报报道,在2010年,印度市场主流还是CRT电视,而平板电视只占大约22%,但是这之后平板电视很快逐渐占到接近100%,CRT电视在印度已经淘汰了。

在印度,平板电视市场就扩大五倍以上,而做CRT电视的印度本地厂家遭到沉重打击。O网页链接为此我专门私信问了该博主,他告诉我这个日本客户是大金空调,我去查询了印度市场空调销量,见图八,数据来自MIRC electronics,这是一家印度本土的家电品牌公司。印度的2020财年(其实是从2019年4月1日开始)的空调销量大约是770万台,而2010财年是200万台,大约是3.85倍,如果和2007财年的150万台比较的话,则是5倍。也即是10年3.85倍,13年5.1倍,虽然和博主说的10年5倍有出入,但是相差也并不太大,可能大金做的市场调研结果与此不同呢?

最后我说一句,印度的发展上限比不过中国,这个基本是有共识的,但是这不代表其对中国的产业发展就毫无威胁。有学者认为当前印度我国在次要战略方向的主要挑战,这句话我认为在产业发展方面也是一样的,我国在产业发展主要战略方向(产业高端化)面临美国的科技战,在次要战略方向(中低端产业向外转移)主要是印度争抢份额的问题,越南的体量是不可能和印度比的。

举个例子,印度汽车制造虽然毫无存在感,但也是全球第五大汽车制造国,仅次于中美日德,超过韩国,法国,墨西哥,我国一些汽车公司就在印度建厂,2019年上汽印度工厂就建成投产了,长城汽车也在印度收购汽车工厂。

越南在汽车制造方面根本无法与印度相比。手机制造中国四强中,小米,OPPO, VIVO都在印度有大型工厂(小米是委托代工)而不是在越南,过去几年中国手机产量占全球比例一直在下降,转移到印度的份额就最多。


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的数据,印度制造业增加值为3945亿美元,越南为432亿美元,双方差距在9倍左右,相比于越南获得的关注度,体量大得多的印度却似乎很容易被忽略,我后面会不时介绍下我国产业向外转移情况。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