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毕业生留美博士毕业5年不归超8成,批清北无益

       观察者网最近讨论国内名校毕业生留美做贡献的话题热了起来,从相关文章下面的评论来看,多数人对留学生毕业暂不回国批评得很尖锐,甚至很多人把矛头直指清北的毕业生,把清北说成是美国高校“预科”。原因是有报道说“清华留学生回国率不到20%”,如以下报道:

        观察者网 《清华留学生回国率不到20%,清华校长和北大教授的解释,你信谁?

        搜狐网《我国留学生回国就业率达80%,清华却不到20%,看看大佬们怎么说!

        两篇报道内容大部分是相同的,且不争论两篇报道谁抄袭谁的问题,文章都引用了清华大学自己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这两篇文章都是今年(2020)6月发布的,观察者网的文章引用了清华2018年的毕业生就业报告,而搜狐引用的是2019年的报告。两个报道都声称清华留学生归国不到两成,但是无论是2018年的还是2019年度清华对其校毕业生出国留学后回国比例均未做相关统计。也就是说清华毕业生八成留美不归的说法未见原始出处,到底这个说法是否有数据支持是未知的。而关于出国留学有确切统计数字的是,2018年清华毕业生出国深造的比例为16.5%,2019年这个数字降到了15.3%。

       数据出处:《清华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清华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从2019年USA政府对于海外生源的博士毕业后留在USA工作的官方调查报告——“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abor Force:Immigration and the S&E Workforce”(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以下所有原始数据和图表均来自该报告)来看,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各高校生源在2011-2013年拿到博士学位后五年仍留在USA的比例达到83%,而2006-2008年拿到博士学位后十年都留在USA的比例高达90%。

500

     也就是说,即使清华毕业生去USA深造后回国比例如报道中所说的不足19%(注意这个说法并无可考出处),即长期不归占比达到81%,其与中国各高校毕业生作为一个整体在USA拿到博士学位后长期留美不归的比例(>83%)也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并且整体上而言,来自于国内高校的毕业生后在USA拿到博士学位的,越早去USA的愿不愿意立刻回国(如2003年拿到博士学位的93%会在毕业五年后仍留在USA),见下图:

500

       如果按学科划分,在USA拿到博士学位的所有外国人(下表未按国别细分)中,社会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大约只有一半会在博士毕业后5年仍然留在USA。

500

       那么这是因为全世界社会科学毕业的博士都更热爱自己的祖国不愿意毕业后留在USA吗?从各学科博士毕业后留美意愿(有计划留下)的比例,并按照国别细分(下图中只给出所有外国人及中国、印度和韩国各学科分类的数据)对比着来看,似乎社会科学专业的博士计划留美的比例显著高于实际情况。

500

       可以更能直观反映各学科毕业后留美差异比例的,恐怕是USA各学科雇佣外国人工作的比例数据——社会科学相关专业是雇佣外国人比例最低的,见下图:

500

       当然,我不希望大家因为看到这样的数据就做过度解读。而我更不希望大家过度解读的是很多人可能对于留洋博士为什么不愿意回国的猜测——大概很多网友可能因为自身没有出国经历会倾向于认为多数留洋博士毕业多年也不回国工作肯定是不爱国。事实上正如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所认知的一样,绝大多数留学生都会经历一个出国后更爱国的过程。首先,中国人因为超过千年稳定的农耕定居社会形成了和而不同的文化基因,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对一个异国文明提出严厉批评的,而会倾向于去发现对方好的一面,习惯于凡事求诸于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和西方历史上游牧式无定居形态形成的更具有进攻性的生存逻辑是非常不同的。西方人依靠对非西方文明先发的工业优势和殖民行为形成了左右世界发展趋势的统治力,而现在他们对迅速工业化中的中国非常忌惮,因为他们认定了中国是唯一有能力挑战西方霸权,结束国际事务以丛林法则运行现状的国家。

       中国的仁人志士不忘改变世界不平等的初心,贯彻师夷长技以制夷,不得不深入到对中国怀有着敌意的西方世界(西方国家常年在新闻媒体上各种抹黑中国,中国留学生有更亲身的感受,怎么会不知道?)刻苦学习增长自己的才干。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在各个学科上精进,追赶上西方的先发优势和数百年的积累,浅尝辄止是不行的,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社会是如何构建和组织社会,调用社会资源组织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工作和商业运用以及如何培养下一代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要掌握这样的知识就要求中国人加入他们的机构和组织边学边干,而这学习过程也毫无意外地成为一把双刃剑,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客观上也确实对西方的技术进步做了贡献。这是硬币的一体两面,很难要求获得这样宝贵知识和经验的中国人是在对掌握着领先技术的西方毫无价值的情况下实现。

       看看现在中国诸多领域的世界级领军人物我们就能注意到他们往往在海外有多年的教育经历和工作经验这么一个显著特点。量子通讯的领军人物,中科大常务副校长潘建伟于1996年至1999年赴奥地利留学,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留任维也纳大学博士后之后担任高级研究员并于2001年回国工作至今。结构生物学领军人物,现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清华完成本科教育(1989年)之后于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8年—2008年,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担任教职并于2008年全职回国。著名神经生物学家饶毅,现首都医科大学校长,198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硕士毕业后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攻读神经科学专业,1991年获博士学位,此后留美在华盛顿大学、西北大学工作,直到2007年才全职回国工作。密码学和量子计算的领军人物、图灵奖迄今唯一华人获奖者姚期智,1967年获得台湾大学物理学士学位后赴美1972年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博士学位;1975年伊利诺依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任教职;2004年起在清华大学任全职教授,2017年2月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台湾大学本科毕业后赴美在University at Buffalo获得工程学硕士学位,并在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此后曾在德州仪器工作了20年。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尹志尧,中科大化学物理系毕业,1980年前往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留学,并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此后在硅谷Intel公司、LAM研究所、应用材料公司等电浆蚀刻供职16年。2004年,他创建上海创办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合肥长鑫存储CEO,北京兆易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朱一明,清华本科和硕士毕业,1998年前往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攻读电子工程系硕士,2000年毕业后先后在不同的美国企业担任资深工程师和项目主管,直到2005年回国创建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7月始任合肥长鑫存储及睿力CEO。这个名单可以很长很长......

       对了,忘记提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本人是日内瓦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毕业,担任过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回国前在日内瓦大学任职多年(纽约时报报道他在海外生活超过20年)。如果以是否长居海外不归作为判断是否爱国的依据,那么大家是不是要得出为解构西方政治学话语霸权,促进国人制度自信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张维为教授不爱国这样可笑的结论?现实往往就是这样的复杂,一方面大家希望中国所有的优质生源可以为己所用,另一方面,中国过去积贫积弱的历史决定了我们没有足够的发展平台支撑国际领军人物的培养和成长,当然今天的中国确实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未来更多的来自中国的科技国际领军人物完全可以由这些已经回国工作的领军人物带出来。然而即便如此,我相信中国科技界的发展无论何时都离不开和世界同行的互动和相互学习,傲慢地认为中国之外无值得学习和了解的事务只会导致固步自封,而闭关锁国已经被历史证明是完全错误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需要更开放和自信的心态看待中西乃至中外交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