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日媒|日本企业开始放弃东南亚的诸种原因

几年前日本强调“中国+1”时,东南亚是很多日企的最先选择。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的相关调查表明,日本企业将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放在了最优先考虑的投资对象国中,中国从维持了二十多年的首选,落到了第四位。好在2017年这种逆转出现了新的逆转,日本企业重新将中国当做了首先选择的投资对象国。

《日经商务》周刊(2018年8月6日-13日合刊号)的封面文章是:“日本企业破罐破摔  去东南亚赚钱原本竹篮打水”(意译)。

本期日经商务周刊上有这样一张图,很值得关注。

500

图中显示的是2010年以后日企在东南亚的盈利情况及对那里的态度。

日本人喜欢倒叙法,先给出了态度图。对于今后1-2年内在东南亚准备扩大业务的企业,2010年在60%以上, 2011年还超过了65%,但2015年下降到了55%以下,17年虽然有所恢复,但也就比55%高出一点点。

在东南亚盈利的企业,在2010年是73%左右,以后一路下滑,到了16年时基本快要跌倒60%了,下降了十多个百分点。17年有所恢复,但也不及65%。

日经商务分析的原因

日经商务采用条块分割的方式,就不同产业导致盈利下滑,信心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综合起来说,有以下这些特点:

家电:在大路货上不能和当地企业竞争,在高级品上又卖不出几台(和在中国的情况相似)。

食品·饮料:社会分的层次太多,找不准自己的商业对象(日企在中国的发展势头相当的好。主要是中国本地有太多的“缺德”食品及饮料厂家,国内消费者对本国的产品相当的不满)。

零售:日本的商业模式在东南亚行不通(在中国也有些艰难,看看华堂就知道了)。

汽车:目前一枝独秀,但数码化以后,情况不妙(好在日企在中国多少推出了一些和电动化有关的举措,为时不晚)。

总的感觉,日企在东南亚失去了稳坐泰山的架势,现在有些艰难了。

笔者对东南亚的理解

和中国比,东南亚的特点:

与中国一样的是,人口多,文化背景不同,宗教多,语言各不相同。经济发展快,世界各国均把东南亚当做一个新的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与中国不同的是,和中国一个省,甚至一个县大小的地方,也是个国家,进出口需要走关税程序,需要提交一大堆文件,法律不同,对法律的解释也不同。货币不同,一些国家政治很不稳定,个别国家官员相当的腐败,比中国打掉的老虎一点不差。中国的腐败还给办点事,东南亚一些国家只腐败,不办事。

笔者根据日经商务提供的内容,做了这样一个表:

500

从表里可以看出,东盟十国的经济增长率都不错。

人口大国有印尼、菲律宾、越南、泰国,

人均GDP较高的国家有新加坡、文莱,另外马来西亚、泰国的情况也挺好。

日本企业如果集中精力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泰国做自己的事业,应该不会出大错,想在整个东盟国家铺开,摊子太大,反而会出现不少失败。

500

《日经商务》周刊(2018年8月6日-13日合刊号)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