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心机BOY,为何张献忠部下就比李自成的能打? 两位大佬处世风格是关键
张献忠和李自成都是明末农民战争中的风云人物,两人的为人处世截然相反,这种差别也影响了他们死后各自余部的走势。在很多人印象中张献忠是个顶级大忽悠,因为他打不过明军就诈降的操作实在是太出名了。张献忠总共向明朝投降了十几次,有的时候他甚至投降了十几天后就再次反叛,被他忽悠死的明军大佬并不少。但在另一方面他对投靠自己的起义军同行却很实诚,在起义军江湖中名声很好,靠着好名声在义军中不断做大。
明末起义军的大佬们都是心机BOY,他们混在一起就是要自保。因此在1631年6月36路起义军公推王自用为首领后,各路大佬原则上同意如果遇到明军硬茬子,各营抽调出人员组成出战师旅,由王自用统一指挥;但真到了战时,谁都不想把自己手下的精兵强将交给王自用指挥,因此这种联盟很快就破裂了。张献忠在两个月后就脱离联盟单干,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军营制度。张献忠也不排斥和其他的农民军联合,先后有革左五营、乱世王、马回回等带兵入伙。张献忠对他们都很客气,采取了“合则留之,不合则亦不强留”的对策。
他把军队分为四大营,“中老营 ,献忠居之 ,前 营 、中营 、后营 ,环护中老营如鼎足”。“中老营”就是张献忠核心部众的居住行军场所,前营 、中营 、后营则是合作伙伴和新附势力的营地。作战时张献忠从四大营中统一挑选战斗人员,按照队、哨的编制混合作战。由于张献忠的指挥才能高,战斗时也不把友军当炮灰,所以到1635年张献忠的军队已经成了起义军第一大山头,营的数量已经达到了起义军的半数。
李自成虽然面对明军很头铁,但对其他的起义军将领却很杀伐果断。李自成也十分需要起义军同行帮衬,他在对抗孙传庭时就与老回回、革里眼等人合作,攻下了汝宁城。孙传庭还没死,李自成就忙着干掉合作伙伴。1643年三月,李自成邀罗汝才和“革左五营”大佬“革里眼”贺一龙赴宴,绰号“曹操”的罗汝才很机智没有上当,“革里眼”贺一龙急着和李自成套近乎,结果抢先被杀。“曹操”罗汝才虽然躲过了鸿门宴,但还是慢了半拍,没有及时调集人马,在第二天也被李自成杀死,他们两人的军队都被李自成吞并。“革左五营”的另一个大佬“老回回”马守应也被李自成扣留了家属,被迫听命进攻湖南。留守河南的袁营老大袁时中也恰好传来了和明军勾搭的消息,李自成派李过干掉了他,吞并了他的队伍。
李自成的这些动作都是在一年内完成的,各个老大手下还有不少粉丝,李自成也没有彻底完成对这些军队的整合,因此当李自成的老营部队遭到清军打击后,他就丧失了控制数十万大军的自信。在被清军追杀时,他宁可和少数亲信一起跑路,也不愿意和自己不信任的部下汇合。李自成杀人清洗都不是问题,他倒霉就倒霉在没有在保证胜利的前提下整合部队,因此他死后大顺军就更成了一盘散沙(“老回回”马守应的部下就脱离了大顺军)。张献忠死后,老营犹在,军队还有向心力,给清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