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于中印自卫反击战最有深度的分析(深度好文)

作者 | 天涯补刀

关于藏南问题,我们很多人都是念念不忘的,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从地缘政治上说说藏南问题。

这篇文可能很多人看过,但是为了让新关注的朋友系统的了解中印关系,接着昨天的文再给大家转发下。

先要说藏南其实谈不上放弃,如果一定要说放弃的话那就是毛主席放弃的:1962年11月前线战斗大获全胜,以至于到印度报道的西方记者都说“只要一两个师的中国军队,就足以横扫印度全境”之际,毛主席却断然下令回师,甚至一直撤退到了战前实际控制线以北20公里,留下了一场“让全世界目瞪口呆的胜利”。

在军事层面,藏南早在1962年就已经被“放弃”了;在外交层面,多年来关于藏南,中方的谈判立场是很清楚的,那就是以实际控制线为准划定永久边界。

按照这个原则,由于早在1962年就在军事上“放弃”了藏南,一旦印度接受这一主张,藏南在军事、外交、法理上均会被彻底“放弃”。

当然中方的谈判立场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印度必须承认中国对阿克塞钦的主权,而下面将要说到的因素这对于印度并不是那么简单。

500

这里我们要特别说明一下:原本阿克赛钦是属于克什米尔地区(宣传上,必须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了克什米尔斗了很多年,而当时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共同对付印度的,所以巴基斯坦承认了中国对阿克赛钦的所有权,而阿克赛钦是新疆和西藏唯一的通道。

500

阿克赛钦地区是新藏公路(G219线)的必经之地,而且也是规划中的新藏铁路的必经之地。其实从新疆入藏,只有阿克赛钦这一个通道。否则,就只能翻越昆仑山脉了。

500

大家看看下面的新藏公路就知道这条道路有多么的困难,如果丢掉阿克赛钦,那么想要在哈喇昆仑上修建公路那几乎就是天方夜谭。

500

从交通来说,阿克赛钦的地位远高于藏南地区。

对于“弃藏南”,想来这里有许多愤青朋友会义愤填膺,在他们看来,藏南“是我国青藏高原最肥沃的一块土地,雨量充沛,亚热带气候。

在夏季,由于迎着从印度洋上吹送来带着大量水分和热量的西南季风,这里温暖而多雨,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肥沃得有‘西藏的江南’之称”。

500

而且,从人文地理来看,藏南属于西藏是毫无疑问的,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神王”六世达赖就出生于山南。

因此这块地方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的,是不惜任何代价也要保住的.....

然而,这就引出了一个非常直接的问题:当年毛主席为何会在大胜之际突然撤军,如此轻易地“放弃”了已经到手的藏南?

原因很简单:那帮西方记者是“外行看热闹”,毛主席却是“内行看门道”。

他之所以下令部队迅速回撤到“麦克马洪线”以北,是因为他明白:只要在山南再耽搁上十天半月,那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就会全军覆没。

军事斗争,是“外行看装备加上数人头,内行看的则是后勤、后勤、后勤”。

在决定打1962年那一仗的北京香山会议上,周恩来特别嘱咐的就是“一定要把后勤搞好,绝不能再象朝鲜战争那样由于后勤的因素增加部队的伤亡”。

在绵延的青藏高原与巍峨的喜马拉雅山上能保证大兵团作战的后勤支持,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奇迹。

然而,毛主席和周恩来清楚地知道,这个奇迹只能保持两个月。

麦线背后是海拔数千米的念青唐古拉山脉, 关山重重。印度洋暖湿气流沿山而上,冬季大雪封山, 夏天暴雨倾盆。

我军进入麦线以南作战, 一年里八至十个月没有可靠的后勤,唯一的空当就是秋天那短短两个月。

事实上,1962年的那场战争从发动到结束也就是不过两个月,中国军队最充分地利用了西藏自然条件留下的那个宝贵的唯一的窗口。

很多人没有去过西藏,也没有看过地形图,所以不知道那地方的自然条件有多恶劣——在全国其它地方还很温暖,甚至炎热的时候,那里也是白雪皑皑。

500

在1962年中印战争的前线,雪片般传来的捷报,却并不能改变山南的地理条件。

西藏高不可攀的“天”才是我军最大的敌人,才是真正不可逾越的障碍。

只要一过11月,铺天盖地的大雪就将切断18军在藏南的后路,使刚刚见证了我军辉煌胜利的藏南变成一片军事死地。

对于那些迷信“不惜一切代价”就可以克服天堑的朋友们,这里有两个故事与你们分享:当时,藏南处于我方控制之下的墨脱是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现已通公路)。

500

热门评论 6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60
最热 最早 最新

  • 潇湘笑谈客 刻读时光…观思指月,即:右手指着月
    这个确非应景的,官面的文章,有些观点不一定对但一定是比较独特的,有参考意义。
  • 时移世易,“天下有德者居之”,多念几遍。
  • 这个文章是老猫写的,他一直属于悲观派和理性派,当时其实放弃达旺和瓦弄有一半是政治上的考量(现在看有点幼稚),后面有人采访过当事人唐阴法将军,其实达旺是能守住的,另外所谓按实控线划界是现在印度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实控线印度是既得利益者(如果中国认可06年就签了),中方的底线是印度必须交还达旺。
  • 从战略意义上来说,阿克赛钦比藏南要强一万倍。
    这一点肯定是没有疑问的。
    从国家领土上讲,每一寸领土都是宝贵的。
    不过,我们现在还面临着台湾这个心腹之患。只要宝岛一天不收回,藏南就永远在视线之外。
    我们需要时间消化港澳,需要时间收回台湾并慢慢消化。
    所以藏南对我们来说,可以放到一个百年计的规划之中。
    而且,印度这个国家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太大的威胁,只是有点恶心而已。
    就像很多欧美政治家说过的,印度在建国以前,并不是一个国家,而只是一个地理概念。
    只是印巴分治之后的几场血腥战争,让这个国家有了一个点立国的基础。
    但是这个基础也是很脆弱的,毕竟,这是一个主体民族不到总人口一半的国家,在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当代,这是一个大隐患。
    现在莫迪老仙正在用宗教统一国家,想通过印度教狂热建立一个印度教国家,从而模糊掉民族这个概念在国家政治中的分量。
    也许他能成功,但宗教这东西可以是助力,也可以是反作用力。
    只是他的边上还有一个同样是宗教立国的巴基斯坦,可以让他在这个参照系下有一个喘息的机会。
    如果他成功了,可能在全世界引发更大的宗教复兴运动,毕竟面临印度这样困境的后殖民地国家还有很多。
    如果他失败了,对印度次大陆来说可以是一场灾难,而藏南可能会比台湾更早重回中国版图。
  • 很好奇历史上西藏地方政权是怎么控制藏南的?只是卖盐没有驻军吗?如果说藏南是西藏粮仓,那么只有每年两个月交易时间可以运输粮草到拉萨?除了宗教控制,西藏地方如何保证驻藏南军民的忠诚度,放心他们不会独立割据?
  • 不太严肃
    此评论已被屏蔽
    当时巴基斯坦好像并不站在我们一边,还声援印度来着,不过印度没接受,小巴自讨没趣。
  • 只要想办法把印度分裂成十几个小国,这些争端也就容易解决了
  • 炒剩饭,也能叫深度好文! 没有干活,都是旧内容重新抄一份。
  • 这个世界奉行的是丛林法则,以实力为王。1962年至今的58年时间里,各方的实力、地位发生了太大的变化。当年退兵有当年的原因,现时相持是现实的考虑,将来出击是老一辈给中华民族留下的宝贵遗产。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藏南、拉达克,甚至蒙古、西伯利亚回到我华夏!
  • 阿克赛钦是维吾尔语:ﺋﺎﻗﺴﺎﻱ ﭼﯩﻦ‎,源于古突厥语Aksai Chin,意为“中国的白石滩”,aksai指“白石滩”,突厥语称中国为秦Chin,是由新疆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元朝蒙古大军和清朝前期准噶尔的熬茶礼佛的旅行都是从阿克赛钦地区进入西藏,清朝雍正时在此设立拓置局管辖。

    你告诉我不是自古以为?古突厥语知道不?

  • 虾扯蛋
  • 没有经济支持,列城或者说拉达克地区就是一个不断要投入但是几乎没产出的地区。几乎是围棋上打劫之地,经济好的对手会约打劫越得分,经济差的对手约打越失分。以前是钓鱼岛,现在是班公湖。和中国玩打劫游戏,都会被磨死。
  • 胡说,阿克赛钦自古以来就属于西藏,从未被印度控制,属于中国领土。其中拉达克的历史地位是有争议的。拉达克历史上属于中国西藏地方政权。但在清末,因为历史原因,被克什米尔入侵,当时西藏和中央政府未予以有力反击,后在清政府和克什米尔汗的某个协议 中被归入克什米尔。所以拉达克的归属实际上是有争议的。我方可以主张拉达克的主权。因为克什米尔主权已经消失,自然清政府和克什米尔的协议也就无效了。
    至于藏南,藏南被占领地区,其实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历史上明确是中国领土的,比较说达旺等地。这个是非常明确的。一部分是历史上不明确主权的部分。
    对于藏南,我方的态度应该是,历史上明确的部分理当归还中国。这个没有让步的可能。历史不明确的部分可以谈判解决。如果印度非要武力对抗,那这块也不能让步。
  • 普天之下 知识不能被垄断
    墨脱的边防连,没修通波密到墨脱公路的好些年,据说都自己种水稻。墨脱县城长期靠没下雪的几个月用马帮运送物资。

  • 这文章从头到脚都是硬伤,从网络上以讹传讹才会得出 阿克赛钦属于 克什米尔这种荒谬结论。自始至终,英国殖民者和印度当局从未统治过阿克赛钦。所谓巴基斯坦承认阿克赛钦属于中国,也没有什么根据。至少现在没有承认。
  • 这篇文章在阿克塞钦的地位问题上分析得还是比较到位的。对于藏南,这片土地我们一定要拿回来。
  • 全部楼层
    BT
    那是个雪线上的短隧道,可以9个月通车的乡村公路,不是新219国道,新219国道计划的隧道比这个海拔低,在季节性雪线下,可以常年通车,当然隧道长几倍。
    这个还真不知道。前几天看个热血边关的视频里面说了几个大学生去墨脱体验军营生活。真是艰苦啊。
  • BT
    全部楼层
    yt_monkey
    墨脱公路穿越多雄拉雪山的隧道已经几年前贯通了
    那是个雪线上的短隧道,可以9个月通车的乡村公路,不是新219国道,新219国道计划的隧道比这个海拔低,在季节性雪线下,可以常年通车,当然隧道长几倍。
  • 脑袋真的进水了。现在这些公众号,简直连脸都不要了。
  • 什么?中国主动发起战争,这话你也敢说,文章先不说了,你这是篡改历史啊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