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认为南京不该守,为什么唐生智还是同意守?

500

淞沪会战溃败下来之后,南京不能守,这就已经是国军高级将领中的共识了。既没有兵力来组织有效的防御体系,南京也没有多少防御的军事价值。所以,当时普遍认为应该迅速撤离南京,但委员长认为,南京是国民政府首都,又是中山先生陵寝所在,国际观瞻所系,不战而走说不过去,还是应该打一下再走。

也就是说,当时的决定基本上就是打一下再走,并不是所谓的誓与南京共存亡。如果要死守,那么就必须像长沙会战一样,第一是城中需要有足够支持一段时间的防御兵力,第二是必须有救援的能力,最起码是必须要让城中的守军看到死守下去是有希望解围的,否则士气低落,也守不住,死守就变成守死了。

但从淞沪会战溃退下来之后,国军精锐已经全部残破不全,能够用于防守南京的兵力都已经只剩下了教导总队(相当于一个军)、87师、88师、74军的两个师、36师,连委员长最信任的胡宗南的第一军都因为损失太大,不得不调往江北整顿补充去了。除了教导总队没有参加淞沪会战之外,其他五个师全部是在淞沪会战已经被打残了的。

500

整个南京保卫战留下来的部队,就这些人,总计大约8到10万人。后来粤军有两个军,也就是66军和83军增援上来,也参加了战斗,但这是中途加入的,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留守城内的。所以,即便是从兵力来说,国军在南京投入的兵力也是不占优势的,这还不用说日军在火力配置上完全压倒了国军,而且已经夺取了制空权。

所以,谁都知道,这个仗没法打了,只有撤走。问题就是看什么时候撤退,打到什么程度再撤退。到军委会上开会讨论南京守不守的问题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人认为能打,也都普遍认为没有必要再打,委员长询问谁愿意留下来守南京,各位国军高级将领面面相觑,谁都不肯站起来应承这个差事。

在人选的问题上,一开始有几个方案,以南京卫戍司令谷正纲为司令长官,但他是文官出身,不谙军事,而留下来的军队全部是中央军嫡系部队,所以最合适的应该是他来挂名,然后指定一个具备一定指挥能力和水平的中央军嫡系将领来实际负责作战指挥。而这个实际负责作战指挥的人选,一开始就是罗卓英,也还是可以的。

500

但最后为什么又突然变成了唐生智呢?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有个解释,他认为从1928年宁汉对立时唐生智被打垮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机会实际掌握军队。这次别人都不肯领命守南京,他可能是想借机抓住一部分部队,作为东山再起的本钱,所以,他想赌一把。看着别人都不肯接这个盘,他就自己站起来说,我愿意。委员长就坡下驴,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了。

李宗仁这个说法其实也不能成立。因为留下的部队都是中央军嫡系中的嫡系,而且是之前委员长投入巨资重点打造的所谓德械师,这些部队只忠于委员长一个人,其他任何人都控制不住。唐生智失去兵权之后,长期在军委会供职,自然不会不了解这一点,也不可能愚蠢到他想借这个机会来掌握这几个嫡系中央军部队。

唐生智自己的回忆则给出了另一种解释。他说,军委会第一天的讨论无果而终,他在这天的会议上是唯一一个同意委员长说的打一下再走的意见的高级将领,其他人都认为应该立即撤退,不必要继续徒损兵力。唐生智这么说,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是当时在座的高级将领中,唯一一个没有军队的,所以守城不管损失多少部队,他都无所谓。

500

这天晚上,委员长夤夜来访,和他讨论了防守南京的问题。委员长说,现在看,要么是你守,要么是我守。委员长这个意思就很明显了,就是要唐生智来守,而且几乎是威胁了。因为这就等于说,如果你不承担这个任务,那就只好我亲自来了。但他却不明说,而是把球踢给了唐生智,让唐生智自己来选择。这其实也是委员长的惯用技俩,屡试不爽。

唐生智看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自然不能不答应,只好说,委员长是万金之躯,还要留着指挥全国抗战,那就我来守吧。到了第二天再次开会的时候,委员长心里已经有了底,就说了一些大话,说南京是首都,打是肯定要打一下的,本来应该我来守,但还有更重要的事需要我去做,现在谁愿意来守?唐生智略一思忖,就站起来应了这个差事。

在决定之后,唐生智就被任命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长官,他召集旧部,组织起了指挥机构,长官部就设在他在南京的公馆。这也是惯例,所有有自己班底的老军阀在一旦获得机会重新出山的时候,都会这么做。但唐生智这样做,却有个问题,就是他指挥的部队都是中央军,而指挥机关全是他自己的旧人,这就容易造成上下脱节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