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舆情应对与引导

       近日,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案一事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给河南教育厅带来很大的舆情压力。然而,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视角却来自于当事人——河南洛阳检察官苏洪及其女儿苏小妹,互联网舆情的残酷性和戏剧性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站在他们的视角对于舆情发展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的舆情应对与引导问题。

       因此,我们决定刊发此文,请读者同志们批评指正。

 

       8曰5日,微信公众号“波动财经”刊发《河南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掉包,检察官实名举报教育厅信息不公开》一文,霎时间轰动网络,瞬间成为一篇阅读量10万+的“爆文”。

       这一事件极度刺激了敏感的中国舆论。“长生疫苗”事件余波尚未散去,作为社会底线,医疗问题尚未完全平抑舆论愤怒,教育问题看似又捅出一个大窟窿。愤怒、恐惧、失望瞬间充斥网络——高考作为教育公平的底线,如此丑闻一旦属实,甚至会对国家公信力造成严重伤害。

       不过,在屏幕前,我想至少有一位此时的心情是很舒畅的,那就是最初曝光此事的河南洛阳检察官苏洪。开心倒是谈不上——毕竟他的女儿在今年高考中取得的成绩低于实际估分近三百分,身为检察官的他在放榜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多次发布微博,言辞激烈地抨击高考的不公平。他已经将女儿高考成绩不佳完全归咎于答题卡掉包,在女儿的问题面前他抛开了作为检察官应有的一切冷静和客观,并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迅速团结起四位同样对考分有异议的河南考生进行舆论造势。他将举报文章发给多个微信公众号以希望得到更广范围的传播,并最终得到“波动财经”的采纳,果然瞬间引爆互联网舆论。

       检察官苏洪一时间成为对抗高考恶势力的“正义”的化身。而他的“检察官”身份无疑极大增加了相关举报的可信度,使得这样一篇除了四个孩子的一面之词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实际证据的文章成为言之凿凿的论据。这一事件的爆发一下子让苏洪和他的女儿苏小妹置身于舆论的聚光灯之下。此刻的苏洪一定笃信互联网是伸张正义的殿堂,是揭露丑陋和黑暗的武器。

       事情持续发酵,河南教育厅做出紧急声明开展调查,直到7日知乎平台上相关问题已经登上热搜榜首,热度达到五千余万。那时候很多人都站出来为苏小妹说话。有些人拿出答题卡涂改的证据,并视此为阴暗的罪证;而更多的所谓“郑州一中”的同学们则站出来表示苏小妹是如何的认真,并拿出她通过北师大和传媒大学自招的证据来说明她的优秀。

       然而,事情到了8号却出现了令人意外的转折。微博和知乎上的数位网友先后举证苏小妹高中所发表的数篇论文直接涉及抄袭,而这些抄袭的论文在其通过北师大自招初试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关于其自招情况,也有更多关于其是否已经通过的质疑以及其提交给相关学校的成绩单陆续流出等情况,又在瞬间引发舆论的另一波讨论。

       这种趋势显然是检察官苏洪始料未及的。在镜头前,他言之凿凿地表示“天下论文一大抄”之类的令人反感的观点。而在河南纪委介入调查后,仍然有网友在将高考掉包与论文造假进行厘清。——但是,随着7号和8号相关考生陆续查看其答题卡以后,河南省招生办和河南省纪委在7号和11号面向招生考试战线和民众发布相关讯息,经过严谨的查验流程,最终确认高考答题卷并未被掉包,这才使得相关质疑得到平息。

       诚如检察官苏洪所认为的那样,在这次事件中,互联网确实成为弘扬正义和揭露黑暗的平台,只是这种黑暗是他想方设法所要隐藏的黑暗。

       尽管在一周时间内,“义愤填膺”的网友和自媒体持续不断地对此事发表种种观点,有些观点更是在炒作热点的过程中煽动民众、混淆视听。但事情却已经再也不是检察官苏洪所可以控制的那样——论文抄袭一事仍然保持热度,苏小妹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和《天文学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规律》两篇涉及不同领域的专业概述类论文被指出造假以后,一大批以郑州一中为作者单位的论文被纷纷爆出抄袭和造假,甚至自招成绩单造假也被直接曝光,涉及几乎全部参与自主招生的同学,有些网友直接戏谑郑州一中是河南“双一流”学校。郑州一中也直接迎来调查组的直接调查。按照相关规定,自主招生的相关材料一旦被证明存在造假情况,应当直接取消自主招生资格和高考资格,并有可能直接失去未来三年参加国家各类教育考试的资格——而这些,作为当初这些学生亲笔写在自主招生申请单上的承诺,绝非儿戏。

       事情虽然仍然在继续发酵的过程中,但是检察官苏洪现在肯定已经是不舒心的了。互联网舆情来势汹汹,已经远远超出了他最初所设想的情况。舆论一旦不控制在他的手上,那么互联网既可以给予你一切,也可以剥夺你一切,可以把你所有想曝光的和不想曝光的统统抖落出来,甚至是添油加醋地抖落出来。

       实际上,检察官苏洪所追求的正义实际上仍然是他个人的利益,所谓正义的说法只是他维持和追求其个人利益的幌子而已。他并不是希望为人才选拔的不公平来伸张正义,他只是不容许自身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侵犯而已——至于他已经从不公平的活动中攫取的个人利益,则完全心安理得地接纳下来,这时候就不需要鼓吹什么公平了。

       这种不可控其实反映了另一个更长远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如何看待互联网舆情。过去几年,我们的党和政府曾经在这方面吃过很大的亏——在很多问题的表述上被人断章取义,在有组织的西方“普世价值”呈进攻性态势的互联网空间里,原意被篡改、被错误解读等等。但我们也应当注意,这种舆论上的态势正在逐渐得到改善——也就是有越来越多的官方媒体开始主动掌握互联网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比如在这一次事件中的河南教育厅,在出问题的第一时间内公开回应、积极处理、公开透明,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在舆情中迅速占据主动地位。

       这给我们提供了十分深远的警示——在看似失控的互联网舆情面前,我们究竟是要像检察官苏洪一样,还是要积极转变我们的思维呢?

       互联网舆情绝不是靠等机会等来的,舆论工作也不是坐着就能解决的。首先在互联网平台上我们不应该存在侥幸心理。互联网对于言论的曲解程度是难以置信的,而它的传播速度则决定了光靠一味压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检察官苏洪其实就是抱着这种侥幸的心态,他以为互联网会不辨是非地为其摇旗呐喊,为其“伸张正义”,殊不知互联网就像流水一样会浸入每一点可以浸入的空间里。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我们坦诚地对待互联网,才能避免这种幻想隐藏空隙的心态最终反而害了自己。

       其次是互联网舆情堵不如疏。随着舆论平台的多元化,一味地堵已经无法影响到人们正常获取一些消息——即便有些消息是虚假的。比如今年四月份北京某高校粗暴对待某岳姓同学一事,尽管该校在舆情上试图做出积极的反应,同时也采取了堵住舆论的办法,但是事件的发酵仍然超出了该校的估计。正如刚刚所说,如何疏导互联网舆情,不仅要修大坝,更要主动进行监控和处理,这个时候就应当抱有公开透明、积极应对的态度。如果说抱有一种主观控制的想法,那么在汹涌的舆情面前将会被彻底冲垮。

       最后就是不应当视互联网舆情如敌人,而要在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建立健康的机制。互联网连接社会生产生活是一个大趋势,这种趋势只会要求更多人去主动适应,对于普通人如此,对于我们的党和政府更是如此。在互联网面前,不能像检察官苏洪一样文过饰非且盲目自大,而首先要转变心态,端正行为,自觉接受网络舆情监督,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其次要改进方法,对于各种舆情应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对待,并持续改进方法;最后才能够在应对互联网舆论的过程中掌握主动。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