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补习班有利于社交?大一学生这篇文章读来挺中肯的

近日,一则题为《半年工资养不起一个暑期孩子? 各种培训补课花费惊人》的新闻火了。

补习班学费高昂并不是新鲜事,而其背后折射的,诸如教育资源市场化、学生暑期生活安排等问题才是真正引燃焦虑的根源。

有人说,这种现象是病,得治,“真正好的公立教育,不需要每个人争先恐后地奉献自己的补习费,不靠补习费和家庭资产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也有人说,没必要把问题上纲上线“贩卖”焦虑了——毕竟,不去补习的学生也并非人生全然无望。在高考中,有寒门贵子异军突起,也有中产之家名落孙山。

今天看到一个大一学生“现身说法”,写了篇《浅谈广受青睐的补习班》,文笔虽平实,但读来挺中肯的。其间述及种种个人的体悟与感知,不失为补习班光怪陆离面相的注脚。经她同意,转帖在此~

500

浅谈广受青睐的补习班

拿“星罗棋布”这个词来形容当今各式各样的补习班,想来是中肯的。补习班所涉猎的内容和课程堪称五花八门、不胜枚举。就我个人而言,也算是与补习班有着“不解之缘”——近在眼前,还未曾忘却的,是高中里先后在新东方、京方、苏胜等教育机构中补习数学、英语以及小高考科目的经历;回想初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新东方上过的新概念英语课程以及到老师家中去上的数学课(毕竟有许多知识点,他只在补习课堂而不在学校课堂上说);再往前追溯,便是更小的时候去学过钢琴,学过围棋,学过国画,师从名师学书法,还有上过几期小学奥数。然而,说好的提升逻辑能力、数学能力基本没能实现。毕竟,有能力捧走奥数杯的人未必需要上奥数班。算起来,我从小到大上过的这些补习啊培训啊大大小小的课程所花费爸妈的钱,绝非一个小数目。现在回想起来,可嗟可叹。

孩子上补习班几乎在每家每户都是存在的现象,而补习班越开越多、越来越兴盛,也是离不开日益迅猛增加的需求的刺激与推动。一些从孩子小时候便坚持让他们去上补习班的爸妈们,一定会不约而同的说:“哎呀,这年头怎么补习班的价格像房价一样,一个劲儿的涨!”、“为了个小孩啊,我这辛辛苦苦挣来的工资全给搭进去了,可以没办法呀,别人家小孩都在上,我们的也得上啊!”、“想必这么多钱砸下去了,孩子会理解我的,会好好学的吧!”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许多家长是刚刚表达了自己对补习班的种种不满,转而却极力鼓动孩子一定要多补课、多学东西、多为自己“充电”,哪怕有时孩子本身并不愿意或者积极性不高,爸妈们亦会坚持己见,认为是非补不可。而很多时候,爸妈的坚持不懈恰恰造成了孩子们看似卓有成效实则盲目跟风、没有远利的“灰色补习”。

我回想起过往上过的补习班,不得不承认这些上过的课确实让自己受益匪浅。我爱音乐,边听边分析并在脑海中勾勒画面的习惯,想必和儿时练过钢琴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学习国画和书法,同时动用感官与心神,使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完成一幅不错的作品,以此逐渐培养了我的审美和必不可少的逻辑分析能力。学习各门学业课程则更不用说,自然是好处良多:一则,这些补课帮助我学到了许多学校课堂上任课老师没能来得及兼顾的非必需知识点,并授予我一些巧妙的应试技巧;二则,许多补课老师曾一度看好我,觉得我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有自己的方法,经常喊我发言,并在我回答正确后给予我表扬与鼓励,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自我锻炼和老师的表扬鼓励中,我逐渐建立起了自信;被我排在最后但也同样大有裨益的是,在每个补习课上,我都会交到许多朋友,他们都一直与我保持联系,时不时与他们网络聊天或是约一波外出娱乐都构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是去年江苏的应届高考生,如若时间有记忆,那它一定会把去年高考的难、反常与刁钻铭刻在心,笑.jpg。难归难,但随之而来的我自己的高考失利,却是我不曾料到的。那段时间,我经常会想会不会是因为自己上的补习班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从而导致了自己不如意的高考成绩,但是后来我给了自己坚定的答案:当然不是。补习只是我和其他学子成长与学习道路上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而真正左右我们言行乃至命运的是我们对自我与外界的认知与回应。

说到这里,我的观点已经非常明确。我既不会因为补课班使我受益匪浅而推荐天下所有家长都要拉孩子们去上额外的课,亦不会因为自己高考失利而鄙薄补习班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家长们抱怨补习班花费太多,却不曾自省这是他们的自发行为;学校老师们极力反对学生在外补课,却不得不承认外面机构中的老师时常能为孩子们的学习指点迷津;到了学生自己这里呢,我身边的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心里想学却又没能抵制住手机或是周围同学诱惑从而没能真正用心去学去体悟的假学霸,另一种则是根本不愿意补课被爸妈强行拖去补的学生。另外,话题的焦点补习班亦是良莠不齐,不可一概而论。总之,补习班的好坏与成效绝不是凭三言两语就能明辩的。

补与不补、来这家补还是去那家补、应该怎么补……都是因人而异,理应“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绝不能因补而补,也绝不能盲目从众,而是要把补习纳入学生的成长历程,使之为他们所用、对他们有利。说到底,补课这件事情上,最重要的还属“适合”二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