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纪念毛泽东?

文 | 栩先生

首发 | 栩先生(ID:superMr_xu)

500

1

知乎里有个经典问题:有哪些人物一出场你就感觉“稳了”、“放心了”、”赢了”?

 

很多人半开玩笑地列举了各种影视剧、动漫游戏里的角色,比如出场自带BGM的乔峰、黄飞鸿,只需要一拳就解决对手的“一拳超人”等等。

 

但回到现实,会发现这样的人很难真正存在。

 

直到有人说了三个字:

 

毛泽东。

 

获得了几乎所有人的赞同。

 

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仅用了28年时间,我党就从一个只有几十个人的小党建立了全国政权。

 

这是世界创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我们很多时候,都有这样的错觉,好像带队创造这个奇迹的毛泽东生来就是伟人。

 

但当我去认真翻查历史的时候,才发现:

毛泽东真实的人生经历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一路高歌猛进,无往而不胜,像开挂了一样。

他的家境并不宽裕,小时候需要和长工一起干活睡觉,父亲对他的教育也不够重视,十七岁还在东山学堂读小学,十八岁才到长沙读初中,二十岁时进入了湖南第一师范,直到二十五岁才中专毕业。

 

相对于当时很多知识精英来说,毛泽东起步很晚、起点很低。

 

1911年,风尘仆仆的毛泽东第一次坐船到了长沙。

 

因为之前只上过私塾和小学,已经18岁的他,作为初次进城的乡下娃,只能上中学。

 

很多人不知道的一个细节是,毛泽东在来长沙读中学之前,曾经从韶山步行到湘潭去考一个高等小学。

 

结果学校的校长说,他太高了,不收。

 

也幸好没有收他,否则,很可能毛泽东崭露头角的时间还要往后推好几年。

 

虽然相对于那时候很多读不起书的穷人,毛泽东已经算幸运的了。但对比一下他的老对手张国焘、王明,或者是一大最年轻代表刘仁静,你才会发现他的起步是真的晚,起点是真的低。

 

比如张国焘,19岁考入北京大学,当过学生会主席,中共一大的时候,他是陈独秀的代表,大会主持人,坐在主席台上侃侃而谈;而毛泽东则低调地坐在一边,当记录员。

 

相比张国焘,王明的经历更像“开挂”,他6岁上学,16岁就从农业学校毕业,20岁出头出国留学,去了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25岁的时候就在共产国际的扶持下,成了党的实际领导人;而毛泽东一直要到40多岁的遵义会议,才第一次被选为党的政治局常委。

 

刘仁静比上面3位还要天才,14岁考入武昌中华大学附中,16岁就考入了北京大学物理系。

 

我算了下,他在北大读物理的时候,毛泽东应该也在北大,当一个毫不起眼的图书管理员,估计刘仁静是不大看得起他的。

 

很多年以后毛泽东自己都说,那时候没什么人愿意和他这个带着浓重外地口音的图书管理员交流。

 

参加一大的时候,刘仁静才19岁,毛泽东这个年纪时才刚上中学;和刘仁静一起参加一大的时候,毛泽东已经快30岁了。

 

同那个时代很多才华横溢,年少得志且成名很早的“人物”相比,年轻时候的毛泽东毫无优势。

 

500

△左起:张国焘、王明、刘仁静

2

蒋介石,是毛泽东一生最大的对手之一。

 

他比毛泽东大不了几岁,但成长经历却远远优于毛泽东。

 

毛泽东19岁的时候才刚上初中,而蒋介石19岁已经东渡日本,就读东京清华学校;

毛泽东快30岁才入党,而蒋介石20岁出头就加入了同盟会(国民党前身);

25岁的毛泽东还在北大图书馆当个不起眼的管理员,蒋介石在那个年纪已经当上了团长。

 

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是蒋介石和毛泽东人生的第一次正式会面,这时候的蒋介石已经是国民党内炙手可热的大红人,即将赴任的黄埔军校校长。

 

而毛泽东手里还没有一个兵,在党内也并不受重视,他在这个期间作的各种报告,经常被党的领导人陈独秀等直接无视。

 

估计彼时的蒋介石打死也不会想到,他会最终败在这个看起来压根不会带兵打仗的“书生”手里。

 

1975年蒋介石刚刚去世,美国作家布赖恩·克罗泽就出版了一本书《The man who lost China》。

 

书名直译翻一下就是“丢失了中国的人”。很直接,也很惋惜的样子。

 

书中对蒋介石的评价很高:

“对蒋介石的一生进行总结,蒋介石有自己的勇气、精力和领袖品质,他不仅是一个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从希腊悲剧的意义上讲,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而关于所谓的“很大缺陷”,书里在研究半天之后得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结论:

“蒋介石缺少那些将军和政治家流芳百世的先决条件——运气。他的运气糟糕透顶”。

关于这一点,我实在不敢苟同。

 

一个三十多岁就手握大权的人,一个近代以来第一个名义上统一中国的人,一个曾拥有数百万军队和美国支持的人,一个为达目的敢于无所不用其极的人。

 

你跟我说,他被一群衣衫褴褛、饭都吃不饱,小米加步枪的人打败,主要是因为运气不好?

 

蒋介石的一生,才是完美阐释了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好吧。

 

我想了想,如果说一定要将蒋介石的失败归结于运气,那他最大的不幸就是,他的对手是毛泽东。

 

因为毛泽东这一生,从不靠运气吃饭。

 

500

3

八七会议后,中央临时政治局分工之前,瞿秋白征求毛泽东去上海中央机关工作的意见。

 

毛泽东表示,不愿去大城市住高楼大厦,愿到农村去,上山结交绿林。

 

从此以后,他大半生都在钻山沟穿密林,红米饭南瓜汤,一文不名、无家可归却心怀天下。

 

他在生死线上来去好几回,经历过被排挤、被打压、被误解,甚至是被开除。

 

从一大开始,毛泽东其实很长时间都是徘徊在党的领导集体边缘。

 

他从来就不是什么“一出场即是巅峰”。

 

在1935年遵义会议之前,党已经先后经历了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博古等领导人。

 

毛泽东曾经被三次开除中委,八次受到严重警告,但还是继续坚持革命。

 

1929年的时候,他从红四军的主要领导岗位上被选了下来,在闽西的一个农村里养病。

 

9月,红四军开第八次代表大会,他疟疾发作,都走不了路了,向大会请假。

 

大家却觉得他是在闹情绪,发函让他务必参会,否则就要给处分。

 

最后被担架抬到会场里去,大家才相信他是真的病重。

到了1932年10月,更大的挫折来了,中央政治局的全体委员集体把毛泽东选下了台。

 

但他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自己走的道路。

 

这样的经历难不难?

难。

 

还干不干?

接着干!

 

陈毅后来曾说过:

“毛主席是一个……受过污辱、冤枉和虐待的人……他被撤过职,受过党内审查,被宣布为机会主义者,蒙受耻辱,被送往后方休养。没有人去看望他,因为谁也不敢接近他。”

毛泽东的地位从来也不是天生的。那些坎坷的经历、那些人生的低谷和打压,每一步都是他走向领袖的坚实台阶。

 

正因为有过这些坎坷的经历,毛泽东才会对司马迁那么推崇和认可。

 

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毛泽东

4

比这些挫折和坎坷更可怕的,是近在身边的牺牲。

 

毛泽东干革命,是抱了必死决心的。

 

因为,那个年代干革命的死亡率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高。

 

金一南曾经说过,蒋介石用屠刀在中国造成的白色恐怖,可谓是全世界顶尖的白色恐怖。相较之下,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党人是有幸的。

 

列宁被捕流放过两次。

托洛茨基被捕流放过两次。

布哈林被捕流放过三次。

加米涅夫被判处终身流放。

 

加里宁多次被捕流放。捷尔任斯基多次被捕流放。奥尔忠尼启则多次被捕流放。古比雪夫多次被捕流放。斯维尔德洛夫先后被关押和监禁达12年之久。斯大林被捕流放竟然达到7次之多……

但在中国,共产党人只要一次被捕,便很难生还。

 

曾经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向忠发被捕后本已叛变,蒋介石也只让他活了三天。蒋的政治词汇中充满了“枪决”,“斩决”,“立决”,“立斩决”,“见电立决”。

 

“流放”这两个字在蒋介石这里,是不存在的。

 

“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背后,是数不尽的鲜血淋淋。

 

你以为革命就是请客吃饭,就是喊喊口号,写写文章?

 

那是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是要把生死置之度外,是要经历无数的牺牲和考验才能达成的。

 

在革命浪潮中,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牺牲了,而毛泽东的其他5个亲人,在接下来也都将全部牺牲。

 

毛泽民,毛泽东弟弟,1943年牺牲,时年47岁

毛泽覃,毛泽东弟弟,1935年牺牲,时年30岁

毛泽建,毛泽东妹妹,1929年牺牲,时年24岁

毛岸英,毛泽东长子,1950年牺牲,时年28岁

毛楚雄,毛泽东侄子,1946年牺牲,时年19岁

 

那个时代,固然有人在生死考验面前临阵脱逃、叛变投敌,但更多的人为了心中的美好和理想,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他们留下了最有力量、也最令人动容的话:

 

怕死不当共产党。——刘胡兰

 

1927年1月,毛泽东回韶山考察农民运动发展情况。曾经对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说过一段话,他说:

“我搞革命是为了无产阶级事业,我所爱、所交的朋友都是穿草鞋的没有钱的穷人。我们的革命还才开始,要彻底消灭封建地主劣绅,打倒军阀,赶走帝国主义,还得三四十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也不回韶山来了。

 

这以后他就真的再也没有回过韶山。

直到建国后,1959年,已经66岁的他回到韶山,睹物思人,感慨万千。提笔写下了《七律·到韶山》,诗里有两句话,是他一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500

5

比牺牲更可怕的是,你根本不知道这种牺牲到底有没有价值,事业能不能成功。

 

毛泽东不是知道一定能成功才去干革命的;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所以才会坚持到底。

 

日本思想家丸山升后来曾经这样说过,毛泽东与鲁迅一样,正因为他们是“失败者”,因此才成为最彻底的革命者、真正的革命者。

 

《春秋公羊传》里把社会的发展分作“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太平世是理想社会的最高阶段。

 

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连乱世都算不上,准确地说,是末世。

 

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随时都可能亡国、亡家、亡文化。

 

比这更可怕的是整个民族自信心的丧失,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现代文明,许多人连放弃汉字、自断文化的想法都出来了。

 

现在的我们很难想象,那时候的人们对中华民族的明天是何等绝望。

 

连蒋介石都曾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日记里写道:

内乱不止,叛逆毫无悔祸之心,国民亦无爱国之心,社会无组织,政府不健全,如此民族,以理论决无存在于今日世界之道。

 

以蒋介石当时的想法来看,按正常道理,中华民族早该灭亡了!

 

但就在这种绝望中,毛泽东却早已立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

 

1915年,22岁的毛泽东在给好朋友萧子升的信中说:

“齑其躬而有益于国与群,仁人君子所欲为也。”

 

意思是,为了国家与百姓,宁愿粉身碎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年后,在一艘离开长沙的船上,毛泽东又和萧子升见面了,他们彻夜长谈。

 

毛泽东说,如果我们全力以赴,不要一千年,只要30年至40年的时间,就能够改变中国。

 

萧子升不愿意,因为他觉得这样的国家和人民,不值得他去牺牲。

 

但毛泽东愿意。

 

于是,两个儿时最好的朋友,就此分道扬镳。

 

萧子升不知道的是,毛泽东此行的最终目的地是上海,他将在上海参加一个当年看起来并不十分重要的会,并以此为起点,开启中华民族逆天改命的大翻盘。

 

人和机器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机器永远会去挑选概率最大、最有可能的事来做。就像《流浪地球》里,一旦测算出地球已经没救了,莫斯就会启动逃跑模式一样。

 

只有人,会去选择概率最小的那条路,会不计成本代价去争取那最小的可能,会“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就是人的意志的可贵。

 

人的意志能把荒漠变成绿洲,能让天堑变成通途,能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无数共同的意志汇集在一起,就是主义。

 

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对主义的不懈追求,毛泽东和他所率领的队伍在千疮百孔的基础之上,从无到有,建立起了新中国。

 

又经过70年筚路蓝缕的艰辛创业,今天的我们终于不再是那个臣服于帝国主义的羸弱民族了,终于不再是那个一穷二白的穷困民族了,也终于不再是那个不自信到要放弃汉字、“全盘西化”的自卑民族了。

 

去年国庆时,现场直播阅兵仪式。

背景音乐是铿锵有力的《钢铁洪流进行曲》。

伴随音乐响起,几十辆飘扬旗帜的装甲车一齐开出。

 

这个画面,让无数人热泪盈眶。

 

因为我们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真的已经起来。

 

70年巨大成就背后,是无数个时代里,多少英雄的献血浇灌。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这不只是歌词。这是最真实的历史。

 

忘记历史,意味着最大的背叛。

 

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还要去祭奠毛主席?

 

就是永远不要躺在舒适的床上,而忘记了无数英雄先烈为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曾经流过的鲜血。

 

不要忘了一代代中国人,为了改变祖国的面貌,付出的青春、汗水。

 

就是为了去祭奠我们的先祖、父辈;祭奠我们屈辱的过去,走过的来路;祭奠满天的英灵,祭奠那些无畏的牺牲!

 

6

有个读者,读了我的文章留言说:

二十岁的时候对毛泽东没感觉,三十岁的时候对毛泽东敬佩有加,现在四十岁感觉毛泽东是真伟人也。

 

我相信,这种感觉不来自别处。

 

而是来自于内心朴素的情感认知,来自于由衷的佩服和敬仰。

 

在天安门广场,无论大热天、大冷天,排队的人都有几公里长。

 

有老战士步行几百里来看他,有外国的元首专程来瞻仰,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工人、学生、农民、小商贩、创业者,他们来自江河,来自草原,来自战场,来自农村,来自工厂。

来自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排队几小时,只为了再去看他一两眼。

 

谁去组织他们?谁去邀请他们?谁去鼓动他们?

那些偏远的山区,那些乡村最普通的人家里,那些长途运输大货车驾驶室里,很多都贴着毛主席的画像。

 

只要看一眼,就会感到安心。

 

这又是谁让他们去做的?

 

这些年里,因为远离了毛泽东所处的时代,很多人都对他和他的时代感到陌生。

 

特别是年轻人,很多都并不了解毛泽东。

 

人们之所以怀念他、祭奠他,往往是出于一种质朴的感情。

 

其实,我们更应该去实打实地了解他的真实经历,去感悟他的初心,去看他在关键时刻如何抉择,在面对困境时如何突破,在遇到诱惑时如何自律,在遭遇误解时又该如何坚守。

 

去体会他的格局、思想、意志和境界。

 

去感受他一往无前的意志力,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决心。

 

毛主席伟大吗?

 

当然。

 

但他之所以伟大,不是生而铸就,而是因为他这一路走来创立的伟大事业,经历的伟大磨难和牺牲。

 

就像电影《教父》里说的,伟大的人并非生而伟大,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其伟大的。

 

他的伟大不是什么诗词歌赋,不是军事奇迹,而是自始至终站在劳苦大众一边的坚定立场,再多艰难委屈再高权势富贵都不曾改变。

毛主席的诗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人民都是最重要的,是至高无上的。

 

曾经的他视人民是尧舜,是英雄。

 

扪心自问:今天的我们,又是如何去看他呢?

 

林则徐曾悲愤发问:青史凭谁定是非?

 

我相信,真正的是非,真正的成败,不在别处,就在人民的心中。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我愿以文代酒,祝英魂不朽,盛世长存。

 500

 

——

 

正式做一次官宣。

 

大家都知道我写过很多关于毛泽东的文章,也有很多朋友喜欢看我写的毛泽东。

 

为了能集中写,今后所有写毛泽东的文章都将首发于我的专属小号“栩然说”上。

 

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他,感受他,学习他,甚而重塑自己的三观和认知。

 

与此同时,我还会结合热点写下更多犀利的观点文章,分享我从历史、政治、社会中总结和分析出来的,最本质的东西。

喜欢毛主席,阅读深度文章的朋友,推荐关注“栩然说”,可以第一时间读到相关文章。

—— END ——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栩然说。微信上写毛泽东最集中、最深度、最有趣的地方,致力于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毛泽东,学习毛泽东,实现从三观到认知的重塑。

如果你想读到有深度、有洞见的好文章,推荐关注:栩然说,作者栩然将借助于对历史、现实和人们行为规律的分析,帮助你预测事情的走向,看透世界的本质,甚至洞悉人性的秘密。

关注“栩然说”,后台回复“毛泽东”可获取更多关于毛主席的精彩好文;

回复“合集”,可获取关于毛主席的全网独家资料合集

回复“君主论”,可获取“帝王心术”系列解读文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