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为多学习台湾“地方志”的结果只有统一时更为痛苦罢了

【文/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作者 滨哥哥】

台湾“教育部”最近课程审议大会连续三天审议新课程大纲,其中历史课大纲中将中国史并入到了东亚史上,而课纲也将以主题式取代朝代编年史。历史课纲将分为台湾史,东亚史和世界史三个部分,初中“台湾史”的学习时数也将由1/3提高到1/2。此举在两岸的舆论中都认为是台湾当局在进行文化上的“去中华”操作。然而,台湾当局的“去中国化”并非今天才开始,其脉络均基于“台湾地区领导人不愿意被统一”的集体意识而有意无意中壮大“台湾同心圆”史观。然而,这二十多年来的课程反反复复的修改,其最终的结果是使台湾的年轻一代对历史的无知以及眼界越来越局限于本岛的“地方志”中,面对真实世界中的“中国台湾”现实或痛苦接受或撞个头破血流。

蓝绿本身就是一丘之貉,或明或暗地去中国化

台湾的历史教育出了问题,并不是现在的事情,历任执政者的操作脉络均基于“台湾当局不愿意被统一”的集体意识而有意无意中壮大“台湾同心圆”史观。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就说过,国民党和民进党,无论是谁执政,其对于日本的的“亲日”态度仅存在着程度的差异而已。对于蒋介石而言,当年的国民政府到台湾,就选择了与当时的汉奸合作,其中就包括了鹿港的辜家,板桥的林家,高雄的陈家,他们都是在日据台湾时代跟日本合作而发家的,因此国民党的“反日殖民教育”并不深入。与此同时,基于“反攻大陆”的愿望,为稳固在台的执政地位推行了“反共教育”,导致了台湾人默认为对岸就是邪恶的,这为后续的“去中国化”创造了土壤。

500

蒋氏集团在台湾的专制统治,省籍歧视操作(掌握政治与经济资源的军公教均为外省籍人士),极大地伤害了台湾民众,以至于被有心人士操作,形成了这样一条完整的质疑链条:压迫台湾人民的是国民党当局-->当局的组成由外省籍人士构成-->外省人是中国人-->“一个中国的认同”是否值得?

在这样的土壤之下,李登辉时代便有一批国民党人在推动本土化,在1997年推出《认识台湾》教科书,正式启动了教科书的“去中国化”操作。我们都知道,历史本身就无法脱离政治,特别是历史教育更是如此。教科书是国家机器掌控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而历史教育是塑造认同的重要途径,因此这就成为了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等人这20多年来不断修改历史教科书的动机,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语文教育,地理教育。历史/地理课纲的教育都是基于《认识台湾》这本书里的“同心圆史观”:从认识本岛开始,到认识中国大陆,再认识世界。

然而“同心圆史观”本身就是一个扭曲的史观。同心圆史观不符合历史事实,它假定台湾是个封闭的岛,在这四百多年来的历史中,有各种政权来到台湾统治,最后大家都成了台湾人。然而,无论是荷兰人入台还是明朝清朝时期的大陆移民,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而是荷兰人/中国人。这样的史观让台湾学生根本无法认识自己,无法解释台湾这一方民众与祖国与世界的关系。

民进党的“去中国化”操作明显,那国民党的行动呢?国民党在阻止“去中国化”教育的行动中并无多少建树,今天的国民党面对这件事情除了在节目上骂上几句,然后呢?哪怕是在马英九执政时期其表现仍然是不够积极的。执政八年的时间无法阻止“台独课纲”,在2012年的时候修改的高中课纲,仍然保留了陈水扁时期去中国化的意识形态台独史观。在被外界批评之下才又进行了微调,其修改最多的台湾史部分,也就是修改部分字眼以及增加台湾人抗日战争,慰安妇修改为妇女被强迫做慰安妇,将台湾史从主题式改为时序脉络叙述等。然而在2015年的时候引发了“反课纲运动”而改为自由选择新旧课纲。而马英九的课纲微调,也在蔡英文的上台中被正式废除。

从台湾历经各位地区领导人反反复复的课纲修改运动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台湾历史课纲被政治意识形态随意地增改,其反映的是台湾人对于自身史观的混乱。

学习地方志只会目光短浅

从如今台湾当局修改的历史课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台湾当局在不遗余力地让台湾学生学习台湾本土历史,尽可能减少对中国历史的学习。其目的自然是为了斩断与祖国历史之间的联系,将热爱乡土变成热爱“台湾国”,以制造所谓的“天然独”们。然而,台湾本岛区区400多年的历史有什么内容值得占用一半的教学时间来学习呢?这样跟学习地方志又有多少差别?

而台当局准备推行的这种历史课纲,采用主题式教学而非朝代更替式,只会让学生迷失在历史脉络与朝代时序之中。因为主题式的历史研究,本来就只适合已经清晰了解历史演变的专家学者,方便其进一步研究特定的历史主题。而这种方式对于历史知识薄弱的高中生而言,不亚于是一个复杂又难懂的课题,其结果自然是沦为考试时的死记硬背而已,根本学不到真正的历史。


然而,文化这种东西不是靠修改教科书就能完全扭转的。台湾人能放弃写汉字,说中国话,拜中国神(关公,妈祖等),看古装剧吗?完全做不到。即便当初台湾当局再怎么堤防台湾人看《中国好声音》,依然不能阻止《甄嬛传》《琅琊榜》甚至现在的《延禧攻略》的“入岛入户入脑”,台湾当局敢“灭香”民众就要上街头,网友混贴吧,上B站,刷抖音,玩大陆游戏,随口说出一句“蓝瘦香菇”“我们不一样”,娱乐新闻不是范冰冰就是杨幂。

学习历史,培养文化认同感是其中一个作用,然而正犹如培根在《论求知》中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读历史的作用正是为了使我们学会在看问题时的角度变得更加宏观而不是局限于狭窄的眼界里而犯蠢贻笑大方。台湾不学无术的网友总爱说,英国和美国也是写英文说英语来自同一个祖先啊,他们不也是两个国家。看吧,这就是历史不好好学的表现,历史老师没教过你,美国之所以跟英国不是一个国家,是因为美国打了独立战争么?读史使人明智,不读者愚也。

痛苦的是现实:现实教会你什么叫中国台湾

500

自己骗自己,搞到最后不知道自己是谁。或许在家里可以自封为王当小皇帝,可是到了现实,现实会教会你做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台湾当局的去中国化的结果就是在现实中不断被告知“中国化”的现实。当台湾不断搞“台湾正名”运动来推动渐进化台独的时候,大陆强势主导的“台湾正名”运动也在高歌猛进。不仅是全球各大航空业者纷纷以“中国台湾”“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台北”等标注台湾或将台湾“去国家化”;酒店业也为台湾进行“正名”,不仅是在台湾的万豪酒店WiFi标注了“中国台湾”,本土的部分酒店也出现了“中国台湾”的标志。哪怕是所谓的“中华台北”,在外国人的眼中,依然是Chinese(中国的)。

台中市市长因为联合纪政的“台湾正名运动”而失去了2019年东亚青年运动会的举办权;最近留学挪威的台湾学生因为不满国籍被标注为“中国”而提起诉讼,最后被挪威法院直接打脸:“我们的国家信息里,只有一个中国,而且没有台湾这个国家”。去年不满自己的身份被标为“中国”的台湾女子在冰岛移民局大闹,最后被冰岛官方签注为“无国籍人士”,无法享受任何国际待遇和社会保障。宋芸桦,作为完整接受了台独史纲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也不得不在现实中认清“我是中国人,一个90后的中国女生,台湾是我的家乡,中国是我的祖国。”哪怕是掀起风浪,葬送了台湾的服贸货贸协议的太阳花青年,也不得不隐姓埋名到大陆工作,不敢提起这段往事。哪怕是绿营得意洋洋的这一代“天然独”,在现实的低薪一例一休等各种问题下,依然民调崩盘,20~29岁年轻人对蔡英文信任度仅剩14.4%,服兵役的人数依然缺口甚大。

或许,这种地方志式的台湾同心圆史观教育下,能将台湾学生蒙骗成所谓的一代“天然独”,然而这种人工膨化的“天然独”最终只会在现实的铜墙铁壁下要么撞个头破血流,要么终于明白政治操弄下的史观是多么可笑,成为下一个道歉的王大陆,宋芸桦。台湾与大陆的统一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阻挡的,台湾就在身边,能逃到哪里去?其命运早在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就确定了。

当年李光耀对于所谓的“支持独立的人比支持统一的多”的民调,是这样回答的:“(这种民调)是毫无意义的。台湾的未来能按你的想法确定吗?....台湾的前途不是根据台湾人民的意愿确定的.”如果光靠意愿就能实现愿望,那么十三亿人的意愿可远远比两千三百万要大。

因此,台湾当局无论如何操弄所谓的去中国化,让学生重点学习所谓的“台湾史”这种地方志都是徒劳的,这不会改变最终统一的结果,这样做只能使台湾人在重新统一实际发生时更加痛苦罢了,影响不了现实,改变不了结果。

(完)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