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是如何毁掉我的生活的?

作者:豆瓣时间(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82480041/

    我们希望分享的是有趣的日常、精心修图的自拍、当下的冒险,可是在这些展示中竟可能潜藏着巨大的隐私危机。

500

最近有一个苦恼:了解一个人最直接的途径是什么?

上大学那年,出门时我爸说“如果谈了男朋友,一定要带回来跟我喝一次酒”。爸爸那个年代的人,是靠喝酒之后的表现来判断了解一个人。

当这个问题被抛给小伙伴们:

    重庆妹子说:“一起去吃一顿火锅!”

    北京妹子说:“约一次户外运动,约一次逛书店活动,大概就知道未来能不能继续做朋友了! ”

    做HR的妹子说:“现在招聘的时候,会要求求职者留下个人的社交网络账户,我们会通过社交网络上发布的内容来了解求职者。”

HR妹子的话唤起了时间君的一段记忆。

刚落脚北京时,曾物色到一套房东直租的房子。看房前,我和房东互加了微信。

第二天见面时,刚寒暄两下,对方竟随口一问“你是XX人吧?”准确说出了我老家,顿时心里一咯噔“为什么他会知道?”

聊完天分手后,我在回家路上翻看自己的朋友圈。看到前年过年时,自己拍过一张火车票的照片发朋友圈,才反应过来“房东竟然翻到了我前年发的朋友圈?”

虽然能理解房东想更多了解租客的心情,但个人信息被暴露令我担心,所以放弃了这个房子。从那之后,我就开始朋友圈分组了。

在朋友圈里,我们希望分享的是有趣的日常、精心修图的自拍、当下正在经历的冒险,可是这些对个人日常的展示中竟可能潜藏着巨大的“隐私危机”。

500

而身边人中,因为社交媒体暴露个人信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有些带来消极影响,有些则帮助人积极成长。

@ 阿子-

我和前男友是在旅途中认识的,他对我一见钟情,决定在一起之后,他辞去本来的工作来到我的城市。

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两个人在生活习惯、价值观上差异很大,加上工作很忙,整个人都很疲惫。于是,我决定分手。

他很不愿意接受分手的事实,一直在找我,每天都会在微信上找我们共同的朋友聊天,希望通过他们来传话……我和朋友们都把他拉黑了。

他通过微博上我关注的人,找到我的好朋友,希望了解我的情况。这是好朋友告诉我之后,我才知道的。

这样对我的朋友们造成困扰,令我对他们感到很抱歉,也更加从心里恐惧前男友“他得多无聊才会这样做啊……”后来,我放狠话完全断绝了他的希望,微博也互相取关了。

但是,两个月之前,我发现自己发的微博又被他点赞了……希望只是手滑了吧。不过,我已经也不会再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生活了。

@ 睿睿

我本来是个正常的微博使用者,发点好吃的、好玩的,转些自己感兴趣的消息。

有一天,我的朋友发微信消息问我:“你最近是有什么困难吗?”我就很懵逼了,生活、学业一切顺利的我没什么问题,为什么会有朋友这么说?

然后对方就发截图给我,是微博私信求借钱的,说我在泰国旅游时遇到小偷,所有东西都没了。

我当时确实在泰国旅游,可并没有遇到任何意外。我再仔细一看头像是我的,名字也是我的,点进去的微博内容跟我的几乎没差😂

瞬间,我就石化了……为什么我这种平凡无奇的普通人都有人冒充?

甚至在朋友发来的私信截图里,对方会和我一样用“~”作为标点,结束对话。

这种“被偷窥后模仿”的感觉非常糟糕,我向微博举报了这个人。

好在我平日里做人素质过硬,从不找人借钱,被骚扰的朋友们都来找我本人确认,没有任何人真的损失钱财。

这个事件之后,我把微博上所有曾经有过的自拍、定位都删除了,头像也换了

@ 牛奶芒果的Haru

作为一个重度网瘾女青年,我有很多账号,日常每天刷的社交软件是instagram、豆瓣、微博,每个app各有侧重点。

instagram上关注了很多设计师、音乐人,日常关注他们,能够随时get到他们的新想法和生活动态,尤其是喜欢的音乐人演出信息,直接决定了我每年的旅行行程规划。

豆瓣上主要是给看过的电影打分、写短评,起到了观影日记的作用。

微博上,围观大国日常魔幻现实,和一直追随的博主们互动一下,讨论一些问题。

除了工作、睡觉,一天就这么在接受信息、和有意思的人交流中度过了。

虽然看起来我是个沉迷网络的朋友,但是线上的交流实质上成为了我的线下生活的延伸和拓展。通过看似虚无的网络社交,我结识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他们交流、学习是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500


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取代的部分,甚至极有潜力“生长”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社交媒体为我们提供了分享与沟通的平台,将人与人的距离拉到了前所未有的近,在成全了心智成熟的个体进行自我表达的同时,也给另一些人造成了困扰,甚至毁掉了她们的生活。

《英格丽向西行》是一部讲述Instagram网红模仿记的电影。

500

Ingrid是现实生活中的loser,没有朋友,患有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在母亲离世后,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断刷Instagram给别人点赞,期待着别人也给自己点赞评论,对那些看起来美好的网红生活充满了羡慕。

收获了一笔意外之财的Ingrid决定去加州,因为那里有Taylor,一个她所崇拜的坚持健康生活、有一个艺术家老公的波西米亚风格网红。

500

Ingrid根据Taylor发过的照片定位,走进一家时髦的有机食物餐厅,点了一份同样的食物,吃第一口就难吃得吐了出来。晚上回到住处后一边往嘴里狂塞薯条汉堡,一边忿恨地刷着Instagram。

500

她趁机将Taylor的宠物狗偷走,然后假装是捡到的小狗,带去还给Taylor。她精心打扮了一番,还拿着Taylor的同款手包出现在Taylor面前。终于借此机会,她成为了网红的好朋友。

Ingrid为了紧跟Taylor的网红步伐,做出了许多荒唐的事情。

500

她每天上传那些精修过的漂亮图片,假装自己的加州生活一片光明与瑰丽。高价买下Taylor的丈夫糟糕的社交网络主题绘画,那是一副在现成的名画上,用颜料写上网络流行语的“作品”。

Taylor弟弟的出现打破了假装的美好,同样身为网红的他拆穿了Ingrid的谎言和跟踪行径。Ingrid在绝望之下,拍下了最后一条自杀短片,承认了自己过往的一切都是谎言后,吞下安眠药。

500

当然,Ingrid获救了,她在加州的黑人房东虽然被坑了一次又一次,却每次都拉她一把。Ingrid在病床上醒来时,房东把她的手机给她,告诉她:“你的自杀小视频传疯了,网上到处都是你的脸,看看数以万计的留言,你鼓舞了众人。”

Ingrid的故事有些过激,因为她的身上集中当代人对待社交媒体的种种焦虑态度

尽管没有任何评论消息提示,却一直刷新状态,生怕错过任何评论或点赞。

一天的工作、学习结束之后,只想沉迷在丝毫不用动脑的对他人生活的围观中。

通过别人看过书之后发表的观点,获得一种自己也读过那本书的感觉,甚至无法判断出对方是否真的认真消化过其中的观点。

吃下美妆时尚博主的安利,种草各种热门色号口红、护肤品,跟随博主们走进北上广深顶级Brunch餐厅的步伐。可是亲自去吃过后,发现这些装潢精美的店里,帅气傲娇的店员端上来的沙拉,远远不如家门口的重庆小面好吃。  

500

在社交媒体时代,通过发表个人体验究竟是真诚的分享,还是有所企图的展(xuan)示(yao),这两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我们几乎很难、也不会花时间去进行这样的辨别。


随颜值时代的崛起,社交媒体的图像化发展,则加深了个人对于生存状态的焦虑。

每逢小长假,我们都能通过朋友圈周游世界;每天晚上,即使足不出户,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城市的夜夜笙歌;升级了各种电子设备时,也会拍图发在朋友圈,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宣告。

这些角度、滤镜、边框经过精挑细选后发出的图文,极有可能触动你的某一根神经,觉得某一方面不如人的自己需要更多,至于是更多的努力还是消费,则取决于你如何定位自己。

500

2017年,RSPH(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协会)在1479名英国年轻人中,做了一项针对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Instagram是对年轻人的心理健康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

其中一位调查对象表示,自己从十几岁开始迷上了社交媒体,让她收获了存在感,并感知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很快,这让她开始忽视现实生活的友谊,曾经历一段非常低迷的时期。尽管通过社交媒体,她收获了一些正面影响,但她无法摆脱将自己与他人作比较的困境,“看到我朋友们做的事情,恨自己有些事情做不到,又或者苦恼于我不能做得像别人一样好。”

虽然这个调查是基于英国年轻人展开的,但时间君窃以为若以国内年轻人为调查对象的话,app换成微博、B站、抖音、快手的话,应该会有非常类似的调查结果

“科技让世界变得更小,减少了生活的神秘感和浪漫,”《纽约时报》专栏作家DavidVecsey写到。他通过社交网站上找到了远在异国的前任女友。“如果没有社交网站,我肯定做不到这件事。但是,只有在生活中完全没有她的时候,我才能感受到自己爱的深沉。”

500

我们的生活、思维方式、情感能力都在被科技改变着。社交媒体在生活中的地位无需过多讨论或质疑,需要的是以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态度去使用它。

放弃作为炫耀的展示行为,真心实意地分享出有趣的事物和个人的观点。

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要过分暴露重要的信息,例如你的家庭地址、朋友的真实身份信息。

不要过分在意评论,毕竟没几个人在评价的时候会真正走心。

走出家门,丰富自己的线下生活。现实生活中有远比社交媒体更值得用心经营的事业,而且线下生活足够丰富有趣了,你才可能成为一个线上的有趣灵魂。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500

· 今日互动 ·

你曾经为了什么,把时间花在社交网络上?

在评论里聊聊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