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黑马(五):龙争虎斗

必须要说,第六次北伐,诸葛亮要因为个人的因素对失败负责。

从汉中过秦岭有三条路,分别是

东边的子午谷,路险,不好走,但是可以直达长安,直逼魏国西部重镇。

西边的傥骆谷,过去后到达武功,再向东进军,对曹魏威胁也很大;

褒、斜谷二道,往南是褒谷,北是斜谷,从这里出发可以到达眉县一带,相对而言在这一块曹魏的军事力量最为薄弱。

以用兵谨慎著称的诸葛亮走的是第三条。

司马懿从战略上来想,蜀国底子薄,不可能接受意外带来的失败。所以一定会选择最稳妥的路线前进。料到这一点,司马懿率军严阵以待,准备迎击诸葛亮。

这一次,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垒,司马懿接受了前三年的教训,坚决不出战,怎么挑战叫阵都不出来。

诸葛亮没办法,你天天蹲着防御塔就是不跟我打团,我这也找不到突破口啊。

相持了一百多天,蜀国军粮消耗了很多,诸葛亮心疼啊。

诸葛亮只能派人给司马懿送一身妇人之服,这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这种侮辱像韩信受胯下之辱一样。不打团好啊,我骂你。诸葛亮用的是损招,司马懿还是照旧不出战。在《三国演义》里面写,说司马懿见到这些,“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即受之,令重待来使。”这几句话,符合当时司马懿的心态。反正我在窝里涮火锅呢,你爱咋咋滴。司马懿战略条件更好,心理准备更足,从心理战上迎击了诸葛亮。我不气不恼,接受下来,还是不打。这事对于诸葛亮来说,不管是战略还是战术上,都是一次打击。

但是问题在于,当将领的,不打仗是不行的。

司马懿想到,从军心大局上来看,都得要弄出阵仗,要显示出我们不怕你。所以就得演一下,怎么演?他上表朝廷表示,我们应该出击,全力攻打蜀汉。

当时皇帝是曹睿,曹睿断然否定。

这曹睿也是一个聪明的主,跟他爹是一样一样的。

他知道司马懿是做给下人看的。所以一唱一和,给大家看。

你能不服司马懿,但你不服皇帝你这个脑袋是不要了是吧?

但他也不放心,万一贸然出击,被锤爆了,就会影响全局啊,就派辛毗带着杖节,来节制司马懿。

辛毗一来,司马懿全明白了,上面说资瓷,那我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这是心照不宣的事。

但是对底下人还是要演一下。

司马懿常常表现出怒不可遏的样子,做给将士们看。然后马上就点装兵马准备出去打,一要出军,辛毗就站在门前,不许出击,这些将士们一看,就都回去了。这样做,达到了两个目的,既显示司马懿不是孬种,维系将权,同时也让士气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可以随时出战。

这个消息传到诸葛亮那儿,他也明白,说司马懿是不敢跟我打,真敢打,用得着跑老远向朝廷请示吗?正是不敢打,才做出这种姿态,掩盖内心的惧怕。

诸葛亮心里苦,前方战局不明,后方也是忧心忡忡。益州派根本就不吃诸葛亮这一套,跟二哈一样,该拆的家自己要拆。

思前想后,诸葛亮是越想越纠结,身体也每况愈下。

诸葛亮就派使者到对方军营,司马懿一见,就问诸葛丞相身体怎么样,吃多少东西,怎么办事。使者说,丞相每天忙,士兵犯了错误,打军杖的事都要亲自批准,饭吃得少。

司马懿听到以后知道这一次是稳了。

上了年纪,诸葛亮吃得少,杂事多,还能撑多久?这样下去还能活多久?

战略上的劣势终于还是填平了战术上的优势。

234年的8月,诸葛亮含恨而终。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冢虎用的狡猾和持重,让卧龙无可奈何,司马懿把诸葛亮逼到了绝境。

这一次,蜀国输了个精光。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