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荡在中国的白人:那些白猴子们

昨天说到了黑人种族歧视问题,中国属于种族较为单一的国家,不过在中国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说白猴子。

白猴子是这些白人们的自称,倒也不是歧视什么的,英文就叫“white monkey”,只是直译过来罢了。

500

本文前一段是翻译:

三年前,凯蒂(Katie)从新泽西移居北京时,她很快发现自己的全职工作收入不足以支付她的费用。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在线招聘广告引起了她的注意:会说汉语的外国人简直。

25岁的美国人凯蒂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她向这家政府支持的公司申请并获得了这份工作。她的名片上写着她是公司董事的助理。她的工作包括每周陪同经理与客户共进晚餐。

“我对这家公司了解不多,我们从不在吃饭时谈生意,”凯蒂说,她不想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

“晚餐很有趣,每次1000元(145美元)的报酬对我来说也不算太坏。”

凯蒂说,她从未问过为什么需要外国人来担任这个角色,但她认为这与为公司创造“国际”形象以及她在晚宴对话中添加“异国情调”元素的能力有关。

成功感

中国企业雇佣外国人,尤其是西方白人,代表他们担任公关类的角色,这并不少见。许多中国人把高加索面孔等同于商业成功和全球视野。

几十年来,人们一直认为中国制造但是有外国元素的产品是更好的产品。

这种看法使外国人认为中国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地方,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外表来接工作,而不管自己的技能如何

公司雇佣外国人来扮演音乐家、运动员、建筑师、律师和许多其他专业人士的角色进行营销活动,这是赢得更多中国客户的常见伎俩。

“租”外国人的生意已经持续了十多年,尽管外国面孔变得越来越普遍——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超过90万,而上世纪80年代只有1万人——这一生意仍然很受欢迎。

例如,上个月,安徽省南陵县的一家汽车修理公司在上海一家外派人员的微信群上发布了一则广告:5月1日开幕式上招一批西方人来充当机械师。

美国导演戴维·波伦斯坦在长达73分钟的纪录片《梦幻帝国》中探讨了这种做法。紧随其后的是一位年轻的农村移民Yana,她在重庆成立了一家外国人租赁公司,以帮助她的客户销售产品并树立“国际形象”。

它于2016年底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首映,并于3月获得希腊塞萨洛尼基金亚历山大奖最佳影片奖,但尚未在中国上映。

“听众在注视着您的肤色,而不是您在做什么。就像在动物园里的猴子一样,”博伦斯坦对《南华早报》说。他说,影片中的外国人称自己为“白猴子”,因为这就是他们在这些角色中的感受。他补充说,他对在中国发行他的影片非常感兴趣,而且在中国发行的可能性很高。

……

这篇文章很长,我差不多就翻译到这里,《梦幻帝国》这部纪录片非常有意思,2010年,这个叫yana(我不知道中文叫什么)的中国人在重庆搞了一个外国人租赁公司,像某些开发商的楼盘,哪怕在鸟不拉屎的地方,只要找几个外国人一站,似乎立即就变成了“国际化大都市”。

而中国楼盘的名字取得也相当有意思,不是天堂,就是欧式,不是皇家,就是尊爵,要么就是维也纳,实际上这种情况不是今天才有的,当年在台湾,然后跑到了北京上海,然后又去了成都重庆,一步一步的下移,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我的老家小县城。

而开发商需要什么,这些白猴子就变成什么,哪怕开发商说奥巴马支持这个房地产项目,白猴子们也会变身为领事馆的官员。

我第一次注意到白猴子的群体,要比南华早报这篇文章早得多的多,2008年,我在逛武汉广场的时候,就看到过白猴子群体:是一群年轻漂亮的白人姑娘,个子极高,约有185,还穿着高跟鞋,举着牌子站在一个不知名的化妆品专柜前面。

似乎这个化妆品品牌因为有了白人姑娘举牌子,就“国际化”起来-----其实并没有,由于有外国人的存在,中国人更不愿意过去买,总觉得旁边有个外国人感觉很奇怪。

可能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其他一些白人对于这些“白猴子”非常反感,Quora上的加拿大人John Lombard在中国居住了二十年,他说,它们损害了外国人的声誉,是我在和潜在客户与合作合办谈判中,更难建立信任和声誉,这个行业建立在不诚实和欺骗的平台上。

有些从事这个职业的白人对这个行业很反感,做了几年就回国了,他们在社交平台抱怨,觉得自己是好像是被人拉出来展览的猴子,而且有些人乐在其中。

来自于俄罗斯的迪米特里说:“你必须记住,你所引起的注意纯粹是因为皮肤,和你的表演能力以及性格无关,大多数白猴子非常清楚这一点。”

迪米特里已经回到了俄罗斯,他很喜欢在中国充当白猴子的日子,有时候他是推广瑞士化妆品的德国医生,有时候他是意大利奢侈品包的设计师,他后来辞职的原因也很简单:乌克兰内战爆发后,大批的乌克兰人涌入到中国淘金,这批新来的乌克兰人比他更年轻,更高大。

另类白猴子和黄猴子

由于现在在华的外国人,尤其是白人越来越多,有泛滥的趋势-----实不相瞒我小区就住了一些白人和印度人,有一次出去遛弯的时候还碰见过他们,而且现在连二线三线城市对于白人都见怪不怪了,租赁外国人这种活早没有过去那么赚钱。

外加上现在国内的执法越来越严,相当多的白人实际上是靠着学生签证溜进来了,传统的白猴子的生意早就没有那么好做了,很多白猴子选择回国,有一些白猴子甚至做起了皮肉生意。

不过现在有一股新的白猴子风气:“我爱中国”

这些新式白猴子很有头脑。他们敏感的发现,作为一个白种男子,他们只需要会说“我爱中国”,“我爱中国文化”,“中国食物太棒了”之类的话,就能在直播,视频中有大量的粉丝,即便是没才艺,说话无趣,只要长了一张白种人的脸,就可以在平台上一炮而红。

比如说著名博主伏拉夫,是一个俄罗斯人,非常会这一套,在我写这个稿子的时候,他已经733万粉丝了。

黄猴子-----当然白人不会这么说,有种族歧视嫌疑,作为黄种人的我,说这个毫无忌讳,黄猴子指的是在国外媒体中仅仅露一张黄种人的脸,以显示外国媒体在批评中国的时候“不含种族歧视”,比如说这样的:

500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著名的西方媒体经常找一些基本观点都表达不出来的人到他们的媒体上去发文,比如说何越之流的。

我看透了,懒得说破罢了。

来源 | 李建秋的世界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BgiOeEI_vw2Bbn1pepkPA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