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微博的评论让我意识到了占领舆论高地的重要性

3月24日晚间时,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篇由「中国新闻周刊」发布的推文,其标题为【俄媒指出:当初批评中国的防疫措施西方都用了】,其内容为今日俄罗斯(Russia Today)节目的视频片段。视频中,主持人表示欧洲各国政府开始封城,瑞士、法国政府开始动员军队,并且在最后指出「不管中国做什么,西方媒体总喜欢称之为“专制独裁”」,「在危急时刻,人们难道不应该考虑哪个举措更有效吗?」。而发布这条推文的「中国新闻周刊」也表示「不得不说,俄媒说了大实话!」

这本来是一条极为正能量的博文,一方面今日俄罗斯表示了对我国抗疫成果及举措的赞同,另一方面讽刺了西方不少国家「双标」的恶劣行径。这篇博文收获了10.1万的点赞,同时有2800余民网民参与了评论。我本以为评论下方会出现「中俄友好」「干得漂亮」「批评西方媒体」等「常规」言论,但是点进评论区后我就傻了。

* 「这时候居然要靠俄媒反击,请问我们的媒体在干嘛」——1.3万赞

* 「中国对外舆论反击居然要靠俄罗斯,太特么讽刺了。」——7876赞

* 「您们的宣传能力,啥时候能和人家一样啊」——4147赞「中国新闻人除了白岩松还有谁」——1843赞

* 「我们的媒体呢?哑巴了?」——1829赞

* ......

500

图源微博

为什么一条如此正能量的新闻内容会有如此多的高赞质疑?难道我国媒体真的如这些评论所言毫无作为?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我国在此次疫情的舆论战中一直处于劣势,并且对外宣传效果确实不佳。我们的媒体只有直面问题,才可能有所进步。

但是,我们也必须客观地看到「外部环境」也是造成我国发声困难的一大重要因素。

首先,长期以来,国际舆论场被欧美媒体所控制,甚至于垄断,无论是BBC还是CNN,其国际影响力并不是我国砸钱就能赶上的,这等于是我们是在别人的舆论场发表相反的声音,效果自然不佳。

其次,由于意识形态对抗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国、朝鲜、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在欧美主要国家的民众眼中,一直被「刻板印象化」,即与「专制」「独裁」「言论管控」等负面词汇绑定,这就导致即使我们的声音传递到了他国公民的耳中,也会「天然」地被解读为「官方口径」(欧美等国对与政府的态度可不像我国,质疑乃至敌视是常见态度)。

第三,我国在公共外交或是对外宣传上仍处于摸索阶段,必须承认与美国等舆论操纵高手仍有较大距离。即使是我国最大的「外宣」机构,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也是2016年才成立。而像CGTN这样的外宣旗舰媒体最近一次进入大众视野,还要依托于「刘忻大战翠西事件」。

500

图源网络

因此,无论从软件层面还是硬件层面,我国外宣确实走得很艰难。

但是,我们并不能为此就全盘否定我国媒体在此次疫情中所做的外宣努力。

在上述的高赞评论中,我解读出两层意思:

* 字面意思——我国的外宣媒体TMD到底在干嘛?为啥不出来反击?为啥不露脸?

* 潜台词——中国的外宣仍受制于CCP,不敢像外媒一样自由发言,言论自由问题很严重啊!

我通过直白通俗的语言将这两层意思表达了出来,实际上就是「就事论事」和「含沙射影」的区别。

持第一层态度的网民应该是真的为我国外宣着急。他们认为我国在国内「吹得天花乱坠」,今天报道典型医生,明天通报专家讲话,但是遇到境外抨击我们时,却不见踪影。

我宁愿相信绝大部分的网民是持这种观点的,因为我也一样,为我国的外宣不得力而着急。别人都指着你的头骂你「Asian sick man」了,还只能通过外交部用不痛不痒的外交辞令回击。即使遣返了3名《华尔街日报》的驻华记者,还被扣上了「管控言论」「专断独裁」的帽子。

但事实上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我国媒体一直都在积极发声。人民日报在推特上自始至终都在跟踪疫情舆论的相关动向,但凡出现恶意抨击中伤我国的媒体内容,都在积极表态;CGTN作为外宣媒体,不仅针对类似事件发表评论文章,还制作了不少访谈节目,邀请到专家学者对事件进行分析,以作表态。而在境内,各大主流媒体铺天盖地地在发表相关的评论文章和时评节目。在不谈论宣传效果的前提下,如果这样了还认为我国媒体毫无作为的话,只能说明发表此般言论的网民信息接收渠道过窄,不是没有内容,而是他们没有看到内容。(重申:我国媒体在国际舆论场确实实力不足,影响力有限)

500

图源网络

但持第二层态度的网民我个人认为有「歪屁股」之嫌。但凡有意将此类问题引导向对制度的批判质疑,不是坏就是蠢。可能有人不同意这样的观点,认为「为什么不能批判制度?批判了国家才能进步啊!」我们在此处讨论时,必须限定一下前面提到的「有意将此类问题引到向对制度的批判质疑」。

国家、政府就没有问题吗?肯定有!

国家、政府不应该被批评吗?肯定应该!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批判的前提是对批判对象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只有这样个体或团体才能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李敖对大陆政府的批判是出了名的,但基于对两岸政治的深度理解,他的言论、作品才能令人信服。如果个体缺失了对批判对象的起码认知,那批判终将会走向情绪宣泄,毫无益处,还占用网络公共资源。

因此,我认为持第二种态度的人,对我国的外宣是有起码的了解的,并且十分善于调动网民的情绪,利用近年来高涨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绪,激化「我们国家」和「外国」的对立,通过「他国优势」来比对「我国劣势」,最终就引向了网民对我国制度的怀疑。

他们懂,而且别有用心,这才是最可怕的。

当然,这完全可能是我个人的过度解读,但是这样的例子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是屡见不鲜了。

文章的最后,我想谈谈占领舆论高地,把握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500

图源网络

之所以想谈论这个,是因为这篇推文是一个高三的同学推给我的。她在看完博文内容后,同样也点开了评论区,但令人担心的是,她竟然轻易地认同了高赞评论的观点。

首先要表明的是,我并不认为她的认知会上升到「批判体制」上,我更愿意相信她持有第一种态度。同时,正值高三,学子们无闲暇时间对相关信息进行探索是必须要理解的。但我的担忧之处在于,面对高赞、高转发的内容,看似大家都支持的观点对树立三观期间的青少年有如此大的影响。

她并没有独立思考我国外宣是不是真的毫无作为,并没有深挖为什们我国外宣走得这么难,而是迅速建立起了对此类评论的认同。如果这样的惯性思维无人矫正,一直伴随其成长至三观定型,那么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成长为缺乏思辨能力,极易被动员的社会个体。

年轻人不爱谈政治这很正常,政治动物都不是正常人。但是提及中国政治就表现出厌恶是当代中国青年群体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警醒我们,我们的对内宣传也存在着极大的问题,而这种问题若不得到重视,将会在将来造成极大的政治风险。

能力有限,就写到这里。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