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制度的非对称性(慢慢更新)

1.在商品交换中,不同货币通货为什么会同时并存几个估价呢?

货币不回流,产生了非对称性,尤其是面值非常小的通货一旦散布出去,就很难再回流,即使是今天存在银行存款之类的财富储存手段来进行资源流动,一分钱的货币依旧成为了存在感薄弱的箱底财富,这是因为商品从生产上游流向消费端的时候,通货从城市、农村市场上行是以较高面值通货上去的,那些零碎的小面值通货对于上游而言没有交易需求运输成本还比大面值通货高,所以今天沉寂在9亿人家中的这部分被遗忘的压箱货币数额其实不少。

2.中国11-14世纪在货币体系有哪些奇异的特点?

11世纪是中国铜钱铸造的高峰期,这个时期由于铜价高于币值,私铸钱消失了,官铸钱的铜钱一方面被人熔铸铜器(十钱熔一两铜,成器获利五倍),另一方面官方铸钱已经不能像汉朝那样可以借铸钱来套利了,这个时期铜荒已经出现了,因此在产粮地农民以米作为小额交易的货币,江南以布作为小额交易货币(商品货币),在云南土司以贝币作为小额交易货币。这个情况直到蒙古帝国贯通欧亚大陆才结束,蒙古帝国让跨洲交易的交易成本降低,作为西方地域间结算通货的白银延伸到东方,在12世纪之前作为铜伴生矿开采出闲置储藏的数千万公斤的白银被游牧王朝用来和西亚贸易,同时租税以银缴纳,这导致中国由此进入了银本位,明朝建立后推行宝钞的失败最后让明朝不得不继承元朝遗留下来的货币制度,银本位由此成为元明清的共同特点。

3.货币在交易中利率为什么有季节性的周期变化?

农产品收获期接近的时候,城市的货币向农业地区汇集,这在货币供给上出现了地域性的不均衡,使得货币紧缺的地域闹钱荒,表现为利率上升,季节性的利率变化直到信用货币诞生才消失。在中国南方,由于海上外贸的交易需求,货币供给集中在了沿海城市,那里的钱更多,这是因为工农业对货币交易的吸引出现了二次叠加,货币多的城市也更容易获取低利率贷款做城投,因而愈发达。

4.货币的特质及其取代是什么样的?

货币是在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它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所以当山地存在数个自给自足的社会的时候,往往会形成多种货币,反之如果社会制度是跨国性的,比如存在围绕海洋的交换过程,只要这些沿海城市之间的交换不停止,那么即使国家灭亡了,建立在这几个沿海城市上的社会制度却保存下来,那货币就依旧兴盛着,这也是玛利亚·特丽萨银币从18世纪存续到20世纪的原因,在这个银币流通线路的地域,农村地区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在用这种货币。

5.东亚用的小面额货币是什么?

中国是米、铁钱、布,印度是马尔代夫产的贝币,那时候赚钱可以从马尔代夫以一卢比9000贝币收购,然后在孟加拉以一卢比2500-3000贝币的价格售出套利。由于中国银本位对全球白银的吸纳,印度的银兑贝币越来越高。而且在中国和印度同时存在不同通货的汇率变动,于是那个时代最赚钱的就是兑换商人了。而且在货币兑换领域也有不对称性,比如1998年的新加坡,100美元比20美元能换超过5倍的新加坡元。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