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感51:伊朗国内近况

私密群里有一位网友发来一条关于伊朗近况的评论。照抄如下:

“伊朗当前情势有些超乎意料,一般人可能认为伊朗因核协议被废会非常反美,全民团结。实际上伊朗经济急剧恶化,货币超速贬值,政府选择不多,人们对未来预期非常悲观,大小城市反政府小规模抗议不断,不满很大比例地指向伊朗政府而不是Trump。进一步施压真有可能让伊斯兰共和国的裂痕进一步扩大。”

“一一伊朗是非常特殊的一个中东国度。我最近也是前年刚刚去。伊朗人是波斯民族,一个有悠久历史、非常骄傲的古印欧民族。在文化上、政治上和血亲感情上“鄙视”阿拉伯人——但又皈依伊斯兰教,使用阿拉伯化的文字,非常的精神分裂,这个课题本身就十分值得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这曾经是一个与西欧文明非常亲和的中东国家,德黑兰当年称“东方小巴黎”。

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造就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从此使得伊朗与西方世界隔绝,迄今接近40年。但即便在极端的伊斯兰化、保守主义化,对外封闭的环境下,仍然没有办法抹去伊朗社会对西方文明的世俗化的渴求。它深深地埋藏在伊朗人的心中。到伊朗访问,无论看到这么多的清真寺、电视台上的爱国、伊斯兰教训、宗教警察、黑袍的中年妇女……但是与你认识的IDE人交谈,与都市年轻人交谈,仍然能感受到他们对现代世界的渴望。与阿拉伯半岛的其他国家不一样,这是一个非常具有西方自由基因的民族。

普罗大众对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与西方乃至世界的分裂,及其带来的经济不振、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对下降,有极大的不满,对政权有巨大的怨恨。

只是伊朗仍然是一个非常骄傲的、顽强的民族感的国度。这点骄傲和顽强也能够带来他人的尊重。

我在伊朗走访,与当地人有限接触,好像就能很快的感受这个国度和民族。我感觉自己特别能够理解那些力促伊朗核协议的西欧国家们。他们是能理解和体会伊朗的。

伊朗和1980年代改革时期的中国非常像。有保守的派别,有改革的派别。保守的派别就是军队与宗教体系。改革的派别很广泛,是都市中产、中上层精英和受过高等教育专业人士在政界的代言人。他们希望伊朗开放,亲近世界。在对待西方和美国问题上,保守派和改革派长期进行激烈的斗争。通常而言。西方(主要是美国)越强势、越鹰派,则保守派越得势;西方越鸽派,则改革派就有了声音和话语权,可以推动改革和自由化。

在核协议问题上,伊朗是全民上下倾注了心血的。改革派也付出极大努力。人们希望通过这个协议亲近和融入国际社会,走上经济复兴的道路。改革派赌上了自己的政治资本。普罗大众对未来充满热切的期望。

而Trump上台居然悍然撕毁。伊朗的沮丧无法用言语形容。尤其是改革派。

在这样的形势下,正常的推理是,保守派大举反攻,改革派为了自保也和美国疏远。民众的反美情绪被鼓励起来。

但实际情况是,伊朗当前的经济如此糟糕,核协议的被撕毁有点压在骆驼上的最后一根稻草的意思。民众似乎突然认为,伊斯兰共和国的存在使得他们不可能真正被国际社会接受。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问题出在体制。当然,让他们最不满的还是巨大的经济困境。

所以不在少数的人把不满发泄到本国政府上。今年以来,伊朗各地大小城市一直持续地在发生抗议活动。当然截至目前,更广泛的国民特别是中产阶级仍在观望,并未参与其中。

现在的伊朗,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非宗教团体,大概都会以某种形式缅怀1979年之前的伊朗,抱怨神权政府对经济管理不力及无法融入国际社会,窘迫和恶化的经济状况,同时反对(而不是支持)本国政府对Trump的对抗姿态。很多人希望政府和Trump对话。(但在强硬派看来,这就是投降主义)

这一点也许是超乎预期的。Trump的逼压的确加大了伊朗国家内部的裂痕,使得危机放大。我完全不认为这是Trump的先见之明,而是,伊朗内部的危机已经超过预期。真有可能再逼下去令这个国家在经济压力下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折。

让我们安静、耐心的地见证历史。”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