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疫情日记| “隔离疲劳”:公园现千人聚集,“有序重启”或成梦幻泡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5-26

特约记者董黎明 加拿大多伦多报道

2020年5月24日 周日 晴

又是一个太阳当空照的好天气,不过忍住了没有出去。

其实这两天正在考虑,重启这段时间,我是不是该来个“逆向禁足”。因为最近社区和附近徒步径人流量大增,是之前的两倍还多。实话说,这样的热闹程度,禁足前都没出现过。

多伦多市中心就更离谱了,昨天Trinity Bellwoods公园聚集了数千人,日光浴、野餐、踢球、扔飞盘,尽情放飞自我。市长John Tory闻讯亲自跑过去跟人谈心,希望大家遵守疫情社交规则,不过自己也没带好头儿——谈话时跟人站得蛮近的不说,口罩也拉了下来。 

500

(数千人聚集在多伦多一公园欢度夏日,多伦多卫生官Eileen de Villa在社交媒体上说她很”失望“,因为这可能让抗疫努力前功尽弃。)

与此同时,这几天安省和多伦多的确诊病例还在上升,很多病例无法追踪来源。照此下去,官方规划的“有序重启”只怕是梦幻泡影。

显然,很多加拿大人已经产生了“隔离疲劳”:关于新冠病毒的一切似乎仍然充满不确定性,而专家说第二轮疫情高峰可能九月份来到。既然如此,不如先把握住这短暂的夏日时光,纵情一乐。

500

(多伦多市长到公园劝民众遵守抗疫规则,自己口罩都没戴好,被网友讥讽“看你带的好头”。)

不一样的“维多利亚日”

这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情从“维多利亚日”后变得特别明显。

“维多利亚日”为纪念英女王维多利亚而设,是每年5月24日前最后一个星期一。今年是5月18日,跟周六周日刚好连成一个长周末。

加拿大没有用调休凑长假的习惯,假日特点是短而密,长周末挺多,差不多每个月都有一个。但对加拿大人来说,“维多利亚日”长周末有些不同,因为它是非官方的夏日到来标志。通常这一周,很多有夏日感的公共设施、游乐场所一一开业,一年中最美妙的一段时光就此开启。     

正因为此,今年的维多利亚日分外受关注。电视和电台半个月前就开始“维多利亚日讨论”:这个长周末,人们会大批出游吗?去哪里?怎么去?对经济有何影响?

跨境游肯定不能指望。放在过去,趁长周末去美国看看朋友吃顿饭,顺便划个船徒个步,完全没问题。从多伦多到美国纽约州、密歇根州和宾州的一些城市,只需要2到5个小时车程;从西岸的温哥华去西雅图,更是一脚油门的事儿。温哥华油价高企,住在那边Richmond的朋友,兴致一来就开到美国的Point Roberts加油——单程只要二十来分钟。

而现在,瞅着美国的疫情,不要说有边境封闭、出行限制,即使不限制,加拿大人恐怕也要三思而后行。

跨省游也是奢望。到今天为止,加拿大确诊感染逾8万例,但各省差异非常大。位于极地的努纳武特领地,至今是0病例(前段时间确诊了一个,最后发现是误测),而魁省和安省加起来占了全国病例的85%还多。所以,低风险区对高风险区分外戒备,连疫情老二安省也对旁边的老大魁省侧目而视。

没有国际游客的日子

人出不去,也进不来,对加拿大的旅游业来说,这个夏天颇有几分空虚寂寞冷。

温哥华的朋友电话里说,前两天他开车经过加拿大广场(Canada Place),有些感慨。那里的游轮停靠港口一年到头都很热闹,人们络绎不绝地从船上下来,四散到温哥华各处,观光游览。但现在铁闸紧闭,冷冷清清。

看过BC省旅游局一个数据,国际游客虽然只占BC省游客总数的25%,却贡献了50%的消费。2019年有280多艘游轮在温哥华停靠,每艘船的乘客为当地经济贡献大约300万加元。

今年本来预计会有至少100万旅客到达温哥华港,但现在加拿大运输部有禁令,载客超过500人的游轮不能在加港口停靠,解禁至少要等到7月1日。

安省也好不到哪里去。本地旅游协会说,2017年安省旅游收入约为360亿加元,2020年能达到这个数字的一半就谢天谢地,相关企业预计35%以上会倒闭。

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就在安省,从多伦多开车过去大概一个多钟头。大瀑布每年吸引至少1200万游客,其中三分之一是国际游客,美国、英国、中国、日本和韩国游客占大头。当地约有4万人靠大瀑布旅游为生,但疫情开始后,单单是3月到4月,尼亚加拉一带酒店和餐饮业就有数千人失业。

老先生的“木屋困局” 

现在各地旅游局都把希望寄托在解禁后本地人的“报复性消费”上。过去大瀑布基本不用太多推广,但今年春天它用了更多心思,针对大多伦多地区(GTA)游客进行宣传,称自己“拥有广袤的自然风光,便于保持社交距离,是探索本土的上佳选择。”

多伦多动物园则于这个周末推出了自驾游新项目。游客开车,沿着指定线路,隔窗游历动物园,沿途可听动物园专门制作的音频讲解。

不过,本地游也有自己的难题待解,可能导致疫情扩散当然是主要担忧,前两天碰到的一位老先生就跟我探讨了颇具加拿大特色的“木屋困局”。

当时我在社区瞎溜达,经过他家门前时,看到一棵叶色鲜明的大树,失声惊叹“真漂亮!”老先生正坐在门廊上,自豪地补充:我家草地也是社区第一名!

确实,草地修剪整齐,油光水滑,一棵杂草也没有,显然下了大功夫。要知道,最近正是“加拿大头号杂草”蒲公英盛开的季节,满城尽戴黄金甲。虽然看上去非常灿烂,但对草地几乎是毁灭性的威胁。

老先生说,这阵子和太太足不出户,力气全用到这块草地上。梳草根、添新泥、补草种,忙忙碌碌,倒是解闷。唯一遗憾的是一直没机会去自家木屋看看,不知道有没有小动物进去捣乱。

木屋(cottage)实际指度假屋。早期欧洲人来到加拿大时,把他们的度假传统也一起带来,在风景秀丽的山间湖滨建了很多木屋,用来休憩身心。木屋集中的地方被称为“木屋之乡”(Cottage Countries),老先生买下的那一所位于Muskoka,是有名的湖区。当地也有很多木屋出租,游客过去划船、钓鱼时可以小住。

500

(很多加拿大人会在林中湖边购置木屋,用来小住,休憩身心。)

禁足开始后,木屋一直是个话题。城里的人想跑出去,躲避病毒,木屋分布区的常住居民则担心这些短期住户带来疫情,当地脆弱的医疗系统承受不住冲击。

上个周末,木屋又被提起。魁省和安省省长都建议木屋业主待在家里,避免不必要的旅行。如果安省人想去自己位于魁省的木屋,在位于两省边境的Gatineau会被警察拦下,并收到高额罚单。

但是,像老先生这样把木屋买在本省的人,就面临一个两难选择:已经部分解禁的情况下,去木屋可能并不违法,但有道德压力。

“我理解他们(常住居民)的担心,”老先生说,“不过我跟他们一样年年交地税,自己的房子一直不能去的话,感觉有点奇怪。”

他说,不是每位木屋业主都像他一样,有块草地可以打发时光。有些人可能住在高层公寓中,因为禁足心理受伤。“不一定是为了躲避病毒,这个时候木屋是人们非常渴望的东西,是精神慰藉。”

安省好几个“木屋之乡”的市长都说,疫情以来他们收到了无数邮件和电话,支持和反对业主造访木屋的声音都有,一些沮丧的业主甚至要求当地退还地税。 

这些市长很为难。对当地来说,木屋地税是很大一笔收入,经济也很依赖这些“季节性居民”的消费。他们试着采取一些措施,安抚两方情绪,比如提供木屋检查服务,担心房子状况的业主就不必亲自跑一趟。

但一到周末,木屋访客还是明显增加,毕竟重启已经开始。连省长福特都承认,不可能一直拦着人们不去木屋。上个月疫情最吃紧时,他还忙里偷闲,驱车到自家度假屋看了看水管。后来面对批评一再辩解,说一路上都没下车,也没跟人说话,没有传播疫情风险。

老先生说,自己比省长克制多了,但天气热起来后,还是会考虑去小屋住住。“不然总是没有度夏的感觉。”他说,“当然我们会尽量自个儿待着。这两个月,我们已经很习惯自个儿待着了。”

“后院烟火”孤独绽放

总之,夏日已至,加拿大人的脚步一旦迈出门,一时半会是收不回来了。

维多利亚日那天,邻居就开着他们那辆招眼的明黄色小车去了尼亚加拉大瀑布。当天绵绵细雨,天气一般,我问干嘛不再等两天,答“不能等了,这辆车已经两个多星期没跑过了,它需要一次长途。” 

从雀跃的神情看,需要一趟长途的明明是他们。

多伦多动物园的自驾游,也特别受家有小儿女的朋友欢迎。动物园5月22号开始售票,19号上午有会员卡的可以预购。朋友定了闹钟,一到点儿就去排队,发现自己已经排到了好几百号。

昨天是开张第一天,体验回来的孩子们很兴奋,说车子开过工作人员专用道、行人道,甚至狮子洞,斑马、狮子、老虎和火烈鸟都抬头驻足,围观车队,估计也是太久没有见到人气儿了。

我呢,经过思考,决定还是不搞“逆向禁足”,继续日常“社区游”。

其实,疫情之前,在社区路上遛弯的人并不很多,因为社区自有球场、公园,还有纵横交错数条徒步径彼此勾连。这些徒步径不只是一条小路,而是占地广阔的原生林,有路有溪有桥有小动物。除松鼠、花栗鼠、兔子等小家伙,偶尔还能见到鹿。所以遛弯儿的,跑步的,都喜欢在徒步径活动。反而是隔离的这两个月,社区路更加热闹。毕竟人行道边还有草地和自行车道,彼此避让更方便。

一个意外的结果是,因为大家空闲多了,有时碰面时便不止于点头微笑,还会隔空多聊几句,就像我跟老先生那天关于木屋的对话。 

晚上入睡前,听到不远处传来放烟花的声音。维多利亚日的烟花秀本来是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通常在海滩、游乐园、景点举行。今年所有烟花表演取消,但官方表示个人可以在后院放烟花,抒发心情。结果这一周多来,每天都有人不甘寂寞地放烟花。

那零零落落的声音让人想到,不管处境多么艰难,总有人忘不掉生活的欢乐和仪式感。或者说,病毒威胁下的人更需要欢乐带来的勇气。与狼共舞,带病前行,大概就是人生的本义吧。

500

加拿大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来源:worldometer

500

加拿大最新疫情,来源:worldometer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