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关学”到底有何实际意义?几次全球化秩序的沿革。

“入关学”到底有何实际意义?几次全球化秩序的沿革。

原创 华青巧克力 华青评论 5月4日

来自专辑

华青评论

导读:这个简单粗暴形象的比喻一出世便赢得了知乎等各平台时政类话题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一度成为“当世显学”。从网民自娱自乐的暴论到被官方话筒认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入关学究竟有何现实意义?

 

华夏民族一直都有茶余饭后说点大闲话的基础生活习惯。近四十年,思想逐渐开放,这种传统艺能又被国人拾了起来,并在互联网时代发扬光大。而在互联网时代,这批时政娱乐爱好者所组成的社区,就叫做建政圈。

 

2020年前,建政圈存在各种各样被称为“学说”的暴论(指无理粗暴的言论)体系,但是,到了2020年,这个圈子却几乎完全被一种“学说”充斥,这个“学说”就是“入关学”。

 

500


山高县头像“知乎:认真,你就封了”


入关学是知乎被封用户“山高县”所创“理论”,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以中国当年的清军入关类比目前的中美关系,并认为现在的美国就是当年先进的大明,现在的中国就是当年落后的后金。认为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领导者的过程可以用清军入关的过程来类比。

 

其中,后金(中国),拥有的生产材料少(在全球化体系中处于较低生态位),所以人均收入低,且被认为是蛮夷(人种不是昂撒白人,意识形态也不是自由主义),所以与大明(美国)存在先天矛盾,解决矛盾的方式一是大明犁庭扫穴,消灭后金,二是后金入关,消灭大明。

 

这个简单粗暴形象的比喻一出世便赢得了知乎等各平台时政类话题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一度成为“当世显学”。随着“入关学”创始人被知乎封禁,入关学愈发兴盛,几乎让每一个键政圈人都有所耳闻。

 

入关学的兴盛似乎也被官方察觉,4月17日,有着官方背景的媒体“观察者网”发了数个讲解入关学的视频与文章。来描述当今的中美形式,这也标志着官方意识形态对入关学的认可。

 

从网民自娱自乐的暴论到被官方话筒认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入关学究竟有何现实意义?

 


一般认为,入关学的核心便是挑战美国,让中国取代美国的经济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不过,从另一个层面上讲,入关的核心其实是对现有全球化秩序的颠覆。当然,二者本就相辅相成,一体两面。

 

可能有人就要问了,全球化是可以颠覆的么?颠覆之后怎么办?

 

全球化可以被颠覆么?全球化是一种秩序,任何秩序都会最终付与死亡,而他的死亡之后,又会产生新的秩序。

 

全球化自然也是如此,事实上,全球化体系已经被颠覆多次了。现在之前,曾经有过两次不一样的全球化秩序。

 

第一次全球化是由西班牙帝国主导的“宗教,土地与骑士”的种田放牛帝国,15世纪末,西班牙人完成了持续七百年的收复失地运动。这让他们的骑士贵族获得了极强的自豪感与使命感,于是,面对未知的大海,一个个从马上下来的骑士拿着圣经骑着帆船去为上帝征服新的土地。这种动机下,他们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化体系:“一个全球化的农业帝国”这次的全球化,是“由骑士保卫”“去种更多的地放更多的牛”与“传播福音”的西班牙宗教,人口与农业的全球化,从现在的角度看,这次全球化体系本质上只是一个放大的农业帝国,他没有让西班牙普通人的生活有太大改变,甚至西班牙人带来的金银还给西班牙本土甚至其他文明国家带来了持续百年的通胀,严重打击了西班牙的商业。于是,其他后发国家轻易的占据了“贸易”“加工”等西班牙不闻不问的生态位,随着西班牙骑士和无敌舰队和一起沉入海底,这场全球化秩序也被会做生意且人口更多的英国打破了。

500


西班牙:骑在船上的农民


第二次全球化是由英国主导的世界殖民体系,作为后来者的英国非常熟悉贸易和工业,他们将人口输出世界,进行贸易,英国在殖民地采购生产原材料,并带回英国,使用英国的人口和技术进行工业生产,这让英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相比于西班牙的体系,英国人真正的将整个世界连城了一个整体,而英国,就是这个整体的中心。

英国主导的全球化,

是英国人口,生产,技术与资本的全球化。

 

不过,英国的全球化体系也存在先天危机,正如老马的描述,英国“庞氏骗局”一般不断膨胀的殖民体系是一个依赖于扩张的体系,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最后一块市场也被开辟,英国的扩张无以为继,这造成了不可避免的产能过剩,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相继爆发,将这个体系送上末路。

 

500


大萧条时期,人们在排队领救济


同时,随着被殖民地民族意识的崛起,英国的殖民体系不可避免的破裂了。20世纪,亚非拉民族主义兴起,一个个殖民地宣告独立,为这次体系画上了句号。同时,第三次全球化体系崛起。

 

第三次全球化体系是由美国主导的世界自由市场。美国没有英式殖民地,他们使用贸易在全球建立了一个生产的秩序,美国处于秩序上游,掌控着金融,科技与文化。其他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处于秩序的中游,负责生产与原材料的供给。贫穷国家处于下游,负责生育。这个全球化秩序把“世界工厂”从一个国家扩大到了整个世界,这个工厂有研发与管理部(美国),生产车间(德国日本中国)与人力资源部(非洲,拉美,中东。),

美国资本技术文化的全球化,德日中生产劳动的全球化,

阿非拉人口生育的全球化,共同组成了这次全球化的秩序。

(相关文章:移民,难民与市场下的国家,人力资源的全球化与世界秩序,结尾会贴上链接)

 

这个秩序也存在先天矛盾,长期来看,充分自由的市场会消解垄断,带来共同富裕,换句话说,穷国越来越富,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实力对比越来越弱。比如曾经一穷二白的日本与中国便依次拥有了在经济上与美国叫板的实力。

 

中国,日本,阿拉伯,印度,非洲,美国以外国家力量的不断加强带给了这个体系新的挑战。后发国家需要更多的发展资源,先发国家不肯让出资源。矛盾便产生了。

 

这就是“入关学”的本质。

 

另一方面,这个体系还有另一个本质缺陷,那就是分工越来越详细,甚至,将人类最根本的两种活动:物质生产和人口繁衍进行了割裂。精力的过分压榨与杀鸡取卵式的消费主义让“研发部门”与“车间”的人口增长率越来越低,而“人力资源部门”的生育率却高的非常稳定,这势必带来“员工的置换”,让“车间不是车间人的车间”,“研发部门不是研发部门人的研发部门”。很多人喜欢把第三次全球化与第二次全球化做对比,指责研发部门和车间的人是“新殖民主义”,这种描述相当可笑,研发部门和车间提供的是资本技术和劳动,“人力资源部”提供的才是人口,如果说“殖民主义”,这也是人力资源部门对其他国家的殖民。

 

500


尼日利亚人口的稳定增长


所以,面对这两个根本矛盾,研发部门的人也坐不住了,他们试图改变这个秩序,新保守主义应运而生,可以说,如果说“入关”指的是颠破旧全球化体系,那么,特朗普等新保守主义者才是“入关”先锋。而这,就是“逆全球化”的本质。(相关文章:咬人的尼日利亚民族英雄,逆全球化与第三次民族国家崛起,结尾会贴上链接)

 


那么,在这两个矛盾之下,全球化体系会“改朝换代”么?

我认为是会的,而且很快。但是,新的秩序是什么?这就不是一个可以肯定的问题了。

 

这个世界是多变的,比如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告诉了我们,这世上有很多无法预测的东西。未来并不唯一。

 

那么,新的全球化秩序会是什么样的?我认为主要存在两个可能。

 

第一,是美国衰落,同时,世界资本脱离国家的束缚进行以资本本身为主导的全球化,让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富国”不复存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上层资本与技术享有了平等的发展机遇,同时,因为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比如中国拥有完整生产体系,弊端只有一个,就是人力资源逐渐提高,但随着人口全球化,这个“弊端”将不复存在),“生产”并不会在每一个国家进行,资本的全球化也让“工厂世界”的秩序愈发完善,“研发”“生产”“生育”完全脱节,穷国不事生产,完全引进富国的产品,富国不事生育,完全引进穷国人口。

 

第二,是国界不被完全打开,不同国家实力差逐渐降低,同时,将割裂的生产与生育重新合并,各国出现自己的“工厂”体系,并在特定产能上互补分工。世界成为“独立国家”的联邦。

 

当然,美国主导下全球化秩序已经走到了尽头,所以,“入关”之后的图景绝不是“清承明制”。如果要对上面的描述做比喻,那我觉得,前一个“入关”与“入关后的秩序”更像秦(国际资本)在强齐的帮助下打败三晋,统一六国,将世界置与绝对的统治之下。

 

后一个“入关”与入关后的秩序更类似于楚子自奉蛮夷,问鼎周室,开辟列候的新时代。

当然,无论未来是怎么样的,都将与现在不同。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