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8坠毁的背后,是一曲勇气的赞歌

莫斯科时间8月4日早晨5点,在北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万科尔油田(vankor field)附近发生一起米8直升机相撞事故。一架装满了油田工人的米8撞上了先前起飞的米8所挂载的货物,导致坠毁并起火。所幸挂载货物的米8及时抛弃了载荷,平安降落。失事米8上共有3名机组与15名油田工人,18人全部遇难。或许有读者要问了,这看起来只是运送工人,运输设备啊,怎么就动用直升机打飞的呢,打飞的多贵啊,为啥不能开车呢。这故事得从头说起……

500

俄罗斯米8坠毁现场,为遇难者默哀

事故发生在万科尔油田附近,万科尔油田是俄罗斯最大的油田之一,于1988年勘探发现,储量约为38亿桶。但恰逢苏联末年,整个苏联都处于风雨摇摆之中,哪怕有个大油田,那也顾不上去开采了。一直到进入21世纪,缓过气来的俄罗斯才终于有精力开发万科尔油田,顺便把将企图染指万科尔油田的寡头尤科斯给安排了下。同时中国也入股万科尔油田项目中,中石化占有10%的股份,其产出的石油有一部分将供应给中国。就这样,万科尔油田的开发算是走上了正轨,走上了日产51万桶油的康庄大道。然而,在这康庄大道之前是一条异常崎岖的道路。

500

万科尔油田所在地

500

万科尔油田……啊,季节错了

500

这地形配合西伯利亚冻土层着下想要修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是挺困难的

 万科尔油田在北西伯利亚,距离莫斯科约3000公里,而距离最近的一个居民点有180公里,且靠近北极圈,地处严寒地带,在此不得不佩服苏联末年布尔什维克们的奉献精神,在这恶劣自然条件下为国家勘探出了一个大油田。然而在西伯利亚这个见鬼的地方,冬天可以达到零下三四十度,呵出一口气都能冻出冰渣;开春时冻土层融化,又变成一片沼泽。而想要排干公路下冻土层的水,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想在这种地形上造出一条耐用的公路,那得付出极为巨大的代价,成本上百倍于普通公路,我国类似的地质条件为青藏高原冻土层。对于俄罗斯的土地与严寒,我想76年前的古德里安是最有发言权的了。

500

没错,这就是西伯利亚的公路,开春后冻土化了就放弃治疗了

500

常在西伯利亚走,哪有不翻车

500

哪怕号称通过能力最强的履带车辆也免不了翻车,真有些同情古德里安的虎豹们

 对于西伯利亚开拓油田来说,那简直就是要从上千公里的深山老林里建设个新天地。苏联时期布尔什维克中有着无数的保尔柯察金,共青团员们挥洒着汗水,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寒带上燃烧着自己的青春,愣是为他们的祖国建设出了一片新天地。当然,人相对于动物最大的优势就是会使用机械,虽然西伯利亚只有一条铁路,连铁路网都没,地理条件又极为恶劣。但是,为了建设国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于是苏联为了开拓西伯利亚就诞生了很多怪物车辆。

500

这个画风还算正常

500

“我们苏联人就是这么开拓西伯利亚的!”

500

号称地表最强的DT30全地形车,看着就充满了暴力美学

500

500

哪怕没有路都能开的螺旋推进车

就算有着怪物一样的全地形车,也依然无法彻底征服西伯利亚的地形,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走地面走天上了。苏联时期有着大量的直升机投入到西伯利亚的开拓之中,毕竟使用直升机运输有着以下优点:不受地面地质条件限制;对起降场地要求少,可以吊运大型设备。毕竟如果使用固定翼飞机对西伯利亚进行运输,要开荒先得弄出一条几百米的跑道,而这条冻土层跑道如果遇到开春了变成一片泥泞了,飞机起降时的麻烦不仅仅是轮胎陷入泥里了,更可能是摔个狗啃泥……所以使用直升机来建设西伯利亚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了。而回到万科尔油田,看看万科尔油田周边的地形,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用直升机运输人员与设备了。

500

500

怕是只有基建狂魔的某国,才能搞定冻土层环境下大规模的公路建设了

虽然直升机飞行成本比起车辆来还是高了不少,但是考虑到西伯利亚那苦逼的地质与建造公路的巨大代价,使用直升机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毕竟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考虑时间成本。而米里设计局的产品们结实耐操又好用,米8河马作为苏联/俄罗斯产量最高的通用直升机自然也当仁不让的扛起了热火朝天建设西伯利亚的重担。

500

由于米8载重能力有限,故只能吊运2吨左右的物资

500

大哥米26就豪气多了,可以吊运大型设备,图为汶川救灾中的中国米26

然而由于直升机机械结构复杂,且飞行高度多为气候多变的中低空,直升机事故也是层出不穷。当施老和我说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发生米8空难时,笔者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是很常见么。毕竟从故障率分析来说,直升机天生就比固定翼飞机要高,而且在广袤而又荒凉的西伯利亚地区,空情保障也无法得到充足的保障。事发时两架米8飞行中很可能没有保持足够的间距,又遇上乱流,导致了悲剧的发生。1976年7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皮定均将军在军事演习中也牺牲于米8撞山导致的空难。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苏联的布尔什维克们用青春与热血开拓着西伯利亚,而中国的共产党人们也用鲜血与汗水建设着自己的祖国。当刚刚发现大庆油田时,没有公路,没有铁路,更没有苏联同行们的全地形车辆与大量的直升机。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大庆人们人拉肩扛,将钻井设备运上了了萨尔图草原,用5天4小时打出了大庆会战的第一口井。

500

人拉肩扛

500

铁人王进喜

而困扰苏联/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的冻土层,也被中国人民给征服了。1958年开始建设的青藏铁路有550公里建造在冻土层上,其中海拔4704米的风火山隧道全程都在冻土层内。为了征服冻土层,采用了以桥代路、片石通风路基、通风管路基、碎石和片石护坡、热棒、保温板、综合防排水体系等措施,征服了青藏高原的冻土带,并在2006年全线通车,联通了青藏高原与中国内地。

500

风火山隧道,搏击雪域缚苍龙!

500

冻土层上的青藏铁路

当年苏联的共青团员们用自己的青春开拓了西伯利亚,今天俄罗斯的石油工人乘坐米8前往边疆的油田工作时遇难。当年的大庆人人拉肩扛在一片荒野中建设出了大庆油田,今天中国的铁路人用智慧与汗水在海拔最高的冻土层上建成了青藏铁路。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在此向祖国各地的建设者们致敬,没有你们的付出,没有祖国的今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