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闷着——《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这本书我在书店第一次看的时候,哎嘛可喜欢了,站着看的,遇到精彩的地方就拿手机拍照。后来在网上买了书,结果书到手后,封皮到现在都还没拆。应该当时在书店就买的!延迟满足在糖果上成立,在书上不成立,已经屡次得到验证了……

说不清这本书有什么吸引人的,名声在外,批评声也不少。首先,可能是书名起得好,法文原名Psychologie des Foules,是“大众/人群心理学”的意思,很学术的感觉;英译本为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也是“大众思想研究”之类的意思,莫得感情;中译本《乌合之众》就妙很多,这词儿本身就略带贬义,十分精准地传递出本书反集体主义的精神内核,也让读者对书的内容稍稍做了些心理建设。

其次,就内容而言,对于做了心理建设的我来说,仍然感觉到那股芥末味直冲脑门,站着的腿微微发抖差点把持不住。为啥这么说呢?对于我这样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来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伟大的”、“人多力量大”等观念植根于思想深处,至于“华夏农耕文明孕育集体主义传统”等说法也是常用于中西文化比较的理论依据。但是在这本书中,群体是盲目的、受无意识支配的、极端的、扭曲的、矛盾的、非理性的、极具破坏性的……总之,什么词儿恶毒作者就“统统给丫扣上”。这等颠倒黑白,对于我等“极左”人士来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且慢!看着看着,我觉得很过瘾是怎么回事?书中的论断不是通过实证得来的,完全是作者的主观定性,但并不妨碍我感叹“他说得有道理”,比如书中说:

- 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所以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第一卷第二章第3节;冯克利译,下同)

- 这种感情有着十分简单的特点,比如对想象中某个高高在上者的崇拜,对生命赖以存在的某种力量的畏惧,盲目服从它的命令,没有能力对其信条展开讨论,传播这种信条的愿望,倾向于把不接受它们的任何人都视为仇敌。(第一卷第四章)

- 名望是一切权力的主因。(第二卷第二章第1节)

这种矛盾在后来被想通了,也很简单:人民是政治范畴的概念,而群体是心理学范畴的概念,本就不是一回事;而且,作者有他的认知基础和时代背景,比如他明显的种族主义倾向。个人认为,读这类“歪理邪说”性质的书,哪怕是小胡子的奋斗书,重要的是对自己认知的检验和修正,要结合历史和现实批判性地理解(比如HK的种种、疫情中的舆论、川皇的支持率等等,就不多讲了),怎么能被一百多年前的作者牵着鼻子走呢?至于太学术性的批驳我就没必要多说了,反正也不会。

最后再多说一句,点个题:别闷着,就要走出个体的封闭,走向“群体”,但还是要与“群体”保持距离。(时间太晚了,草草结尾拉到~)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