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特朗普要把软弱展示给普京看?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世界说(ID:globusnews)作者:路尘

7月16日晚上的美国,所有人都在谈论同一件事:总统特朗普在赫尔辛基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首次正式会晤上现场推翻了“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的已确定结论,将美俄关系恶化归咎于美国,邀请普京尽快访美,还在记者面前对克里米亚地位问题避而不谈,与之同时,普京在自己的发言时间里则表示俄罗斯希望就某些犯罪案件传唤一些美国公民,其中包括前美国驻俄大使迈克尔·麦克福尔。

500

△ 芬兰赫尔辛基,普京向特朗普赠送俄罗斯世界杯比赛用球 来源:视觉中国

两相对照,美国国内舆论众口一词:总统背叛了自己的国家。

但这还不是结局。7月17日,特朗普对外表示“口误说错了,我是要说俄罗斯确实干预了美国大选”,同天美国国务院将普京“讯问美国公民”要求斥为“完全荒谬”,两天后该要求被美国参议院以98:0否决。7月24日,对于普京访美的邀请被宣布推迟,7月26日,白宫公布的正式声明重申了美国不承认克里米亚在俄地位的基本立场,并表示会将制裁留在原地。

对于外界,这次美俄首脑会晤至此已经彻底像是一次“吃了吐”,一个抖给全世界吃瓜群众的包袱:美国在十天内颠覆了特朗普的所有表态,对此俄罗斯甚至没有表现得太过意外。

500

△ 俄罗斯圣彼得堡,俄总统普京参加海上大阅兵  来源:视觉中国

但除了再一次给全世界展示了华盛顿的一片混乱以外,赫尔辛基会晤中作为绝对主角的普京也贡献了一个重要细节:7月20日彭博社刊文称,在二人的单独会谈中普京不止与特朗普讨论了俄罗斯要讯问美国公民的问题,还有一个未被曝光的秘密要求:在乌克兰东部战区举行(美国承认的)决定该地区地位的全民公投。普京甚至承诺,在特朗普做出决定以前不会向外透露此事。

关于消息真实性的猜疑只持续了几个小时。当天晚些时候,白宫新闻官出面宣布国家安全会议已决定拒绝在东乌组织公投的提议。这是外界所能想到的、对于此前彭博社“消息人士消息”的最有力证明。尽管难以预测美国的公开回应是否早在普京计算之内,但这两句话泄露出的信息量,是普京任何一次马拉松连线直播都无法比拟的。

第二次东乌公投?

站在局势分析角度,华盛顿会拒绝有关东乌公投的提议并不值得意外,但俄罗斯时隔四年后的旧事重提则并非如此——2014年,在克里米亚突然入俄带来的政治余震当中,陷入混乱的乌克兰东部各地不是没有举行过“独立公投”,并且同样得出了“脱乌入俄”的结果,但当时含糊其辞、极力试图将克里米亚与东乌其他地区区别对待的恰恰是普京领导的俄罗斯自己。

在当时,俄罗斯的立场很容易推断:一方面最重要的克里米亚已经到手,东乌地区无论从政治意义还是战略地位上都远不及克里米亚,俄罗斯不想再承担因领土吞并而带来的更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让东乌在保持混乱状态的同时留在乌克兰境内,才最符合俄罗斯利益——它将导致新生的乌克兰持续失血,给基辅新政府造成极为长久的麻烦。

500

△ 俄民众“亮红牌” 抗议政府计划延长退休年龄  来源:视觉中国

后来事态几乎完全按照剧本进行:除了起初几个月战事比较激烈以外,之后的四年这一地区一直维持着有限范围内的持续冲突,有关东乌命运的题目则在乌克兰——也包括俄罗斯——全部对外谈判中长期据有一席之地。一如当初的设想,乌克兰东部的隐形战争状态成了莫斯科四年来牵制基辅的关键杠杆,早在2015年,承认东乌两州是乌克兰合法领土的条款就被写进了明斯克协议,正是在此基础上后者地位问题才成了莫斯科持续指责基辅不履行协议的发力点——俄罗斯想要通过东乌两州在乌克兰的国内特殊地位获取对乌克兰内政问题的否决权,为此,这一地区的“独立”可能性早已被排除在外。

一年前,顿涅茨克(乌克兰第五大城市,俄罗斯人比例较高)武装分子头目扎哈尔琴科曾单方面宣布过独立建国,这一明显出自自作主张的表态立刻引起了莫斯科方面的激烈驳斥,最终不了了之。除此之外,乌克兰局势并未发生什么值得注意的变化,无论前线冲突,还是国际谈判,都一如既往地处于僵持之中,乌克兰固然没有进一步解决东乌两州地位问题,俄罗斯也从未认真履行过停火协议。

四年过去了,俄罗斯刚刚结束了普京时代的第四次大选,乌克兰则将在一年后迎来广场革命以来的第一次常规选举。普京在这个时候以接近“密谋”的方式重提“独立公投”,思路堪称古怪——难道时隔四年,俄罗斯又打算推翻此前所有计划,撕毁全部协议,重新开疆拓土了?

被瞄准的大使

与此同时,被普京在记者会上公开提出的“讯问美国大使”的要求同样耐人寻味。

麦克福尔在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出任美国驻俄大使,在此之前则是奥巴马内阁当中对俄政策的主要推手之一。俄罗斯政府对他的敌意早已不是新闻:麦克福尔是在2011年底爆发的全俄反普京抗议方兴未艾之际抵达莫斯科的,上任伊始即被拍到在美国使馆内接待俄罗斯反对派,而在他宣布辞去大使职务以后不到三周,乌克兰危机全面爆发。对于大抗议后迫切需要外部敌人来宣泄国内不满情绪的俄罗斯,麦克福尔成了送上门来的靶子——他的存在几乎完美地证明了“一切都是美国的阴谋”。

500

△ 特朗普访问美国钢铁公司(USS)格兰奈特城厂,并就贸易发表讲话  来源:视觉中国

在卸任大使以后,回到斯坦福大学的麦克福尔很快成了特朗普最引人注目的批评者之一,也是最早断言俄罗斯正在干预美国大选的公众人物之一。2017年,成为推特活跃人物的麦克福尔被俄罗斯公开宣布禁止入境。

在普京与特朗普的赫尔辛基会晤确定后不久,俄罗斯司法机关发动了新一轮针对麦克福尔的攻击,令人意外的是,这一次他被与著名的马格尼茨基案当事人、美国商人威廉·布劳德联系到了一起,后者是近年来影响力日益凸显的《马格尼茨基法案》的第一作者——2009年,布劳德聘请的俄罗斯律师谢尔盖·马格尼茨基因追查一起涉及官员的偷税案件离奇死于俄罗斯监狱,此后布劳德多方奔走,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六个国家推动了禁止相关俄方责任人入境的人权法案,也因此在利特维年科死于钋中毒后成了新的“普京头号敌人”。

按照俄罗斯检方的最新说法,他们怀疑布劳德从俄罗斯境内非法转移了15亿美元,并向希拉里的竞选活动投入了4亿,而麦克福尔则参与其中。考虑到两个人毫无交集的履历表,这一最新指控依然像是为了目前针对俄罗斯的各种指控而硬造出来的一个对应案件,与此前马格尼茨基事件中其他荒谬案件不同的是(俄罗斯检方在马格尼茨基死后还对他提起了新的指控,同时已有多人离奇死亡或重伤),这一次事情被直接上升到了国家权力最高层。


实际上,尽管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对此事投入了令人吃惊的精力,但马格尼茨基法案的原始制裁名单上只有18个名字,马格尼茨基生前追查的那起偷税案件,真正涉及的不过是地方税务局局长级别,俄方异常激烈的反应因何而起至今仍是个谜。另一边,如今在斯坦福大学任教的麦克福尔几乎已经没有政治影响力可言,即使在赫尔辛基会晤以后,被公开列为目标的麦克福尔所能做的也只不过是发了一大堆愤怒声讨的推特。目标和成本差距如此悬殊,让这一切看起来都加倍地古怪难解——普京为什么要在赫尔辛基特别提出此事?

另一个答案

最为直接的推论是普京想要的只不过是展示特朗普的软弱:难以想象美国真能应俄方要求交出本国前大使,更不要说是在乌克兰组织毫无根据和可行性的“独立公投”从而为俄罗斯吞并更多别国领土提供机会。普京在赫尔辛基提出的这两个要求不寻常到了离谱程度,让它们看起来倒更像是一次蓄意挑衅:即使是面对这样的要求,特朗普在普京面前也没有说出一个“不”字。

500

△ 赫尔辛基新闻发布会现场出现手举标语的示威者,标语的内容为“禁止核武器条约”  来源:视觉中国

过去两年俄罗斯在俄美关系上的首要关键词大约是“失望”,与赫尔辛基类似的剧情已经重演过无数次:特朗普的确经常释放亲俄信号,但每一次都逃不脱在华盛顿其他人的反弹和特朗普本人的变化无常当中荡然无存的结局。当选近两年来,这位美国历史上最亲俄的总统并没有给俄罗斯带来什么实质性的礼物:他的确搞乱了美国,也搞乱了北约,但俄罗斯的国际处境非但没有因此出现转机,反倒经常要为特朗普的一时冲动买单,在因此导致的暧昧不明的俄美关系中犹豫了两年的俄罗斯,如今看起来几乎有些破罐破摔的味道了。

但另一方面,赫尔辛基事实上在另一个层面构成了答案的一部分:普京表现得充满侵略性且丝毫没有掩饰的打算,其程度甚至超过了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前后,但美国关注的是特朗普不同寻常的软弱以及“通俄”嫌疑。这正是如今美国现状的缩影,特朗普与美国国内其他人互相掣肘,分歧与裂痕已堪称无处不在,在对俄议题方面尤其如此。

几乎没有人怀疑,俄罗斯在各种意义上都无法长期维持现状:乌克兰东部的僵持总有打破的那一天,社会保障体系正面临着苏联解体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依靠普京本人的绝对垄断而维持近二十年的国内政局,也在第四任期内开始了倒计时。一种普遍看法认为,未来几年如果世界局势仍没有重要转机出现,那么俄罗斯势必需要有所行动——而如今在他们的对面,你甚至很难确定究竟谁能代表美国。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