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波唱衰“一带一路”声音从何而起?

【文/观察者网风闻社区 王义桅】

今年是“一带一路”提出五周年,总结五年成就和经验,汲取有关教训,非常有必要,但一些反思过头的言论也值得警惕,其中不乏打着反思旗号攻击“一带一路”的,且内外联动,混淆视听,质疑“一带一路”之根本。

日前,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社评唱衰“一带一路”,引发国内“共鸣”。国内外似是而非的言论有:

——喊停“一带一路”,推行新韬光养晦。特朗普发起对华贸易战,国人痛感“我的中国芯”,失去自信后,矛头转而针对“厉害了,我的国”之类的宣传,和“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对外进取姿态。

——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国内外皆有人把“一带一路”当做中国称王称霸的战略。“一带一路”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平台,本来就不称王,何来缓称王一说?以其开放包容之精神,“一带一路”是做如来佛,不做孙悟空。

——“一带一路”战略透支论。“一带一路”是织网、布局、造势,以点带线,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国际合作的大格局。把战略布局说成战略透支 (overstretch),就好比将青少年锻炼过度,说成是老年透支身体。

还有债务陷阱说,“一带一路”项目失败论等,以偏概全,不一而足。

500

究其根源,有三大原因:

一是美西方重视了,拿着显微镜看,于是发现细菌。美国开始就没把“一带一路”太当回事儿,高峰论坛及之前的亚投行成立,重大项目落地,让美国人缓过劲儿来,开始挑刺儿,认定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挑战美国霸权。班农在十九大后提出,“一带一路”是中国“地缘政治真正大胆扩张”,以己之心度人。

二是美国对华贸易战,国人失去自信。怪罪“一带一路”太张扬,惹恼美国。挖苦超美论,不是从方法论、世界观上反思,而是停留在线性进化论思维,未告别近代,走出西方。

三是一些国家政局变动,带路项目躺着中枪。借马哈蒂尔上台喊停“一带一路”项目而冷嘲热讽,巴基斯坦大选后甚至放风说“巴铁不铁”,中巴经济走廊遭殃等,不怪别国,首先怪自己。

质疑“一带一路”,与贸易战引发的心理反弹,中国渗透论等是连在一起的。“一带一路”推行横向互联互通体系,打破纵向国际和地区体系,动了霸权国、宗主国、地区中心国的奶酪,于是掀起抹黑“一带一路”和中国的声势。国内还担心“一带一路”动了自己养老金奶酪。

事实表明,唱衰“一带一路”,多是有意的,并非不了解,国内外皆如此。其背后是对中国发展模式的不认可和莫名其妙的恐惧。比如,欧盟日前警告称,中国恐将巴尔干地区有可能加入欧盟的国家变为特洛伊木马。欧委会发展委员哈恩表示,中国将资本主义与专制体制相结合,对巴尔干地区一些领导人具有吸引力。哈恩以中国在黑山投资兴建高速公路为例,指出如果不能偿还中国提供的贷款,这些贷款将转变为投资资本,这已成为中国的商业模式。

这样说来,纠偏“一带一路”的认知,唱响“一带一路”,要改变国际社会的“三观”,从娃娃抓起,从共建博物馆、共编教科书抓起,任重道远。

笔者在《世界是通的》一书中,把“一带一路”比作21世纪新长征,好比西天取经,不能动辄像猪八戒有回高老庄的念头,而是久久为功,步步为营,一心一意谋“一带一路”,聚精会神建设“一带一路”。

500

本文为观察者网风闻社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全部专栏